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福州八旗驻防“国语骑射”的保持

浅论福州八旗驻防“国语骑射”的保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8 00:33:11
浅论福州八旗驻防“国语骑射”的保持
时间:2023-04-08 00:33:11     小编:

[摘 要]清代福州八旗驻防自康熙十九年(1680年)设立以后,面对远离自己统治中心的八旗军队,为防止本民族人民因自身优越的地位和在驻防地长期处于福州当地汉人的包围下丢失满族固有的骑射传统和语言文字,因而满清统治者在福州驻防内十分重视“国语骑射”的保持。

[关键词]福州;驻防;国语骑射

福州驻防武力的保持,主要体现在八旗驻防兵丁日常的武力训练与值戍上。

对于本以陆上骑射为主要特长的八旗来说,水师则是入关后适应统治形势而设立的,对其的训练也十分严格。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除了有与福州城内驻防共同训练的项目外,还增加了具有水师自身特色的水操和船操的训练技艺。水师旗营的水操于每年春季和秋季在洋屿附近的江面举行,将军和副都统轮流前往检阅、查验,由水师旗营兵丁表演泅水、水中放枪、攀爬战船桅杆等多个项目,结束之后再进行船操的表演,“用于海战的水师,要出动大战船六艘、小战船八艘在三江口一带不断进行操练。此外,每遇战船修造完毕,也还要进行试航训练”[3]。水师旗营每年进行春秋季操演之时按照月份分为八批兵丁轮流进行操演,驻防福州城内的旗营派遣参领一名、防御、骁骑校等四名率领兵丁、炮手共两百人携带鸟枪、弓箭、弹药等武器装备前往三江口与水师营一同进行武力的训练。可见,福州的八旗驻防兵丁的训练不仅在时间上安排的十分紧凑,而且训练频繁,强度大。

2、驻防旗兵的值戍。除了八旗兵丁必须进行的日常武力训练外,驻防福州的八旗兵丁还要防守福州城内各个城门和堆汛(指福州城内的其他驻防哨所)。福州内设旗兵防守的共有南门、北门、东门、西门、水部门、汤门、井楼门七处。每个城门派官员一名、领催兵两人、兵丁十八人,每隔四天换班,日夜进行防守。城内的驻防堆汛共设有十八处,分派各旗轮流值班,分别是汤水关堆两个、汤门头堆两个、东门头堆两个、水部门头堆两个、水部门关堆、西水关堆、火援堆、象桥堆、火药库堆、炮房堆、后墙角门堆、观音桥堆、旧闽县口堆、沙桥堆、武安桥堆。以上堆汛中,每处由一名领催带领九名兵丁进行值班,其中火援堆、炮房堆、后墙角门堆除外。

三江口水师旗营共设有堆汛七处:南门堆、北门堆、东门堆、西门堆、火援堆、军器库堆、查江堆。以上堆汛中除查江堆只设领催一名、兵丁四名外,其他六处均派遣领催一名和兵丁九名进行巡查。此外,水师旗营还负责洋屿上下江面一带的哨巡,由一名骁骑校带领领催两人、兵丁八人驾一只小战船,每隔四天换班进行巡查私盐和盗艇的任务。由于清代驻防的设立本就以镇压地方为主要目的,除了兵丁必须的骑射训练外,在驻防地的巡守以维持治安也是对其武力进行保持的另一种方式。

清代被派往福州的驻防八旗人员人数远远少于当地的汉族居民,为了防止满族人因长期定居在汉人包围之下而造成汉化,因此满族统治者十分重视驻防人员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持。清代京师的八旗文教主要倚靠政府设立的八旗官学教导八旗适龄子弟和兵丁学习满族文化,清廷要保持驻防地满族人员的传统语言和文字不至消亡,文教事业就必须兼顾,故而在驻防地也同样设有此类学校,以期达到保持“国语”的目的。福州驻防在极力践行满清统治者所倡导的武力技艺操练的同时,还重视驻防八旗的满文满语教育“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然克诘戎兵古之善为将者,未有不说礼乐而敦诗书者也”[4]。

福州驻防是为远在海疆重地的驻守军事力量,从镇压职能上看武力的训练和保持是及其必要的,同时统治者认识到处在汉族包围中的驻防旗人若不加强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年久日深必然会被汉族同化进而有碍边疆稳定,故此满清统治者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持此处八旗兵丁“国语骑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