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梦的法治意蕴

中国梦的法治意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3 01:50:57
中国梦的法治意蕴
时间:2022-11-13 01:50:57     小编:

【摘 要】文章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共十八大的重要精神,诠释了中国梦在法制方面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深入阐释了中国梦。中国梦不仅意味着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人民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是法治梦。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 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

一、尊严、权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以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期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可以看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相互促进、同步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中国梦的这个宏伟目标中的具体目标,同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梦与自由、公平、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密切相关,需要用法律和法治来不断巩固

中共十八大明确将自由、平等、公正等社会价值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内涵在习近平同志的“中国梦”论述中再次得到了体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不但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被突出强调,每个人共同享有的机会公平也被着重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都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表明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基础性的地位:首先,正是基于中国人民对于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期待,才为实现“法治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腐败行为较易滋生,这需要全体人民积极参与法治环境的创建与维护,才能最终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风气。其次,“法治中国梦”的实现必然会惠及全民,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法治社会带来的种种优越条件。

二、国家治理依据法治方式、执政遵循法治思维、社会管理寓于法治智慧,中国道路就能充分体现法治精神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新境界,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国家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奋斗目标的高度一致性,这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动力。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梦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的发展追求。1986年邓小平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论断,将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共同推进,这是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邓小平还说:“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了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中国梦对国家发展的历史定位和世界定位,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巩固发展优势,解决中国问题,完善中国模式。只有国家治理依据法治方式、执政遵循法治思维、社会管理寓于法治智慧,才会形成以法治为核心的国家理性。国家秩序是一种法律秩序。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必须要提升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法治化程度,使中国道路充分体现法治精神、法治价值和法治智慧。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要义在于尊重治国规律,遵循法律规则

中国人自古就有修齐治平、安邦富国、大道行于天下的理想,这是家国情结的体现。中国梦既强调国家、民族与人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又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公民个人自我实现的相互依赖性,也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懈精神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关系到中国人心灵家园的构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要义在于尊重治国规律,遵循法律规则,洞察国情,体察民意。要增强文化自信,重视吸收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之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形成保持未来发展良好势头的政治、文化推力。要塑造大国伦理,打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家形象。

四、用宪法和法律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保护每个社会阶层的利益,才会增强中国梦的凝聚力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国家用法律的形式把公民享有的民主与自由的权利保障下来,同样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也势必应当承担着对国家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梦是社会理想、民族理想,同时也是公民个人理想。孟子曰:“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消除“法律工具主义”和人治思维,把法治价值判断贯穿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是公民权利的守护者,用宪法和法律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保护每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就会增强中国梦的凝聚力。有梦想,才有前进和创新的动力。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需要制度作保证,而不能停留在口号号召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我们要运用创新性思维科学设计中国未来改革的目标和方案,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解决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使中国梦的现实基础更加扎实。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