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4 01:29:35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时间:2023-03-14 01:29:35     小编: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涌人城市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庞大。而近些年来,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则逐渐以“拖家带口”的方式,把子女也带入所在的城市,让其在城市里面生活、学习;然而,这种现象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子女在社会融合上遭遇着一定困境。而化解这一困境,不应该只着眼于农民工子女本身,而应该放眼于针对农民工子女群体的整个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社会、教育以及农民工子女自身等四个因素。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困境

农民工,是我国的特有名词,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而其子女则被称为“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主要分为“留守子女”与“随迁子女”两大部分;文章主要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即因为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异地工作,随同父母来到异地生活、学习的6至14周岁未成年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虽能与父母共同生活,但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城市社会的陌生感以及与城市居民的双向排斥,其适应与融入城市的能力与主动性受到打击与挫败,造成其在城市融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障碍。本文以跟随父母来到上海市松江区的随迁农民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上海城市融入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与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上海作为我国国际性的大都市,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全国各地大量的农民工来沪打工就业;近些年来,进入上海的农民工则逐渐以“拖家带口”的方式,把子女也带入上海,有的农民工子女甚至就出生在上海,这些农民工子女在上海生活、学习和成长,这就意味着他们在社会化初级阶段的人生道路与其父辈截然不同。随着大量农民工子女的到来,由此引起的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表现愈加突出和明显。针对这个问题,有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曾做过研究和探索,大致可从以下国内外两方面做出述评: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国际学界关于移民适应问题的研究是我国学界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背景。最早的社会融入研究是从西方社会融合理论开始的,用来理解和解释西方移民在社会的经济成就、行为适应、文化融合、身份认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查阅,有“融合论”、社会认同的理论和社会适应的理论等三种理论较具代表性。

(一)“融合论”

“融合论”理论最早由二十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和博格斯提出。他们认为,融合就是“个体或群体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共享历史和经验,相互获得对方的记忆、情感、态度,最终整合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生活之中”。“融合论”把融合过程和内容系统地划分经济竞争、政治冲突、社会调节和文化融合等四种社会互动形式。

(二)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提出的,其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他采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实验验证了社会认同理论现实存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群际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社会认同理论首次把人际和群际行为进行了区分,并把认同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区分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自我知觉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还对人际比较和群际比较,个体自尊和社会自尊进行了区分。社会认同理论把“社会的”理解为在群体关系背景之下的,认同是在群体关系中产生的,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核心位置,从而更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心理的实质。

(三)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

高斯席德(美国社会学家)在其所著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表达了关于社会适应的理论观点:“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个方面”。在书中,高斯席德强调社会适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他强调应该将社会适应理解为在新的环境中移民本身的行为,以及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所进行的持续的行为调适过程。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针对农民工的相关理论研究

不可否认,我国的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大批学者的关注;大多数学者是从农民工这个角度为切入点,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城市融入的层次和内涵。普遍认同的是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他们认为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与否,最重要的是看其父母是否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以及该职业在与城市居民沟通交流时所附加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还有就是农民工与当地人交往中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因此,学者田凯提出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包括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或文化层面。学者申振东则进一步认为这三大层面的相互关系应该是层层递进的。还有不少学者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强,对于新到一个文化环境的个体来说,其文化适应的必然结果是被主流文化所同化而最高层次的城市融入,所以他们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这是应从心理文化层面上的融入。

(二)针对农民工子女本身的相关理论研究

1.家庭

社会是一个宏观概念,但具体梳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是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城市居民的接纳程度等等客观课分析因素。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出台的针对外来农民工以及子女的各种政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导致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产生,进而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特有的农民工及其伴生现象的出现,例大部分农民工是没有与劳动用人单位签署劳资保障协议的,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城市所涉及的入学就读、看病就医等等都无法正常的获取相关社会资源,另外还有学者甚至提出某些制度性或限制性政策因素则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子女社会认同的根本原因。在城市居民的接纳程度方面,吴新慧(2004)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排斥和心理排斥极易导致农民工子女形成边缘化的城市归属感,产生出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以及对城市的敌对态度。

3.教育

教育是每一位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必经过程。对于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并且在城市生活和成长的农民工子女而言,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学习知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同过在城市里接受教育,了解和认知所在城市的生活与文化,并逐步融入其中。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媒介,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它作为农民工子女经常所在的区域,同样对其城市社会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对学校的研究理论成果中,王毅杰(2010)认为农民子女在流入地的接受教育形式有三种,一是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借读,并且他认为这是各地区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主要渠道;二是在民办私立学校,这类学校的收费较高,不符合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支撑能力;第三就是农民工子弟学校,他认为民工学校作为我国社会变迁过程中教育的过渡性产物,在未来近十年内是还会存在的。另外,虽然农民工子弟学校收费相对较低,但是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这些学校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相当薄弱,并且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承认,它们的管理和服务都是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的。

三、结语

目前国内在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及城市融入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层次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另一方面以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过程中三个重要外部因素(即家庭、社会、教育)进行研究,分析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和其自身文化水平等等对其子女城市融入的影响,以及从社会(政策制度因素、社会排斥问题)和教育(学校环境、师资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但是,笔者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侧重从某一因素单独展开讨论并进行分析,并未将其他可能存在的因素共同综合在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多维度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仅仅针对其中某个问题进行单独讨论和分析,会出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结论出现;二是现有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的外部因素(家庭、社会、教育等),缺乏从农民工子女自身角度的理论研究;自身维度是针对农民工子女本身而言的,家庭、社会、教育都是外界影响因素,虽然会产生影响因素,但最终决定其是否真正融入城市,还是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影响最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文是对上海市的外来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现状展开分析和研究,找出其在融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和障碍,以期最后能在农民工子女如何融入上海提出具有科学、合理及可行的建议,那么就应该理论结合实际、把农工子女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外部影响因素(家庭、社会、教育)与内部影响因素(农民工子女自身)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讨论,完成更具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的理论报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