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苦菜花开,歌亦为文

苦菜花开,歌亦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2 02:51:16
苦菜花开,歌亦为文
时间:2023-01-22 02:51:16     小编:

【摘 要】每一部文学经典都经历了时光的历练,尤其是那些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成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小说《苦菜花》多次被改编,以多样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什么让这朵苦菜花热烈的绽放?是什么传播它的花香?文章将从传媒的视觉探究文学作品的传播,以及传媒对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苦菜花;地方文化;传媒

“苦菜花开万年香……苦菜开花黄又黄……苦菜根苦开花香……”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可以说是“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威海籍作家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是以胶东半岛的昆嵛山地区的农村王官庄为背景,描述了当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饭如何同日寇、汉奸走狗、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小说塑造的母亲形象一度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象征。近五十年来,《苦菜花》这部作品广泛传播,这部小说产生于从建国到文革的十七年间,特殊的年代也给它带来了特殊的命运。几番删增,这部小说的命运犹如“苦菜花”根虽苦,但开出的花是香的。本文将从传媒的角度探究《苦菜花》这部小说进行文本研究。

一、政治对传媒语言的干预

成书于“十七年”间的《苦菜花》和它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同时,它又与那个时代的作品不同,它敢于描写那个时代所禁忌的爱情。这朵苦菜花开两枝,却又共同成就了它的历久弥香。

艺术作品往往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特点。《苦菜花》原名《母亲》,小说通过塑造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展现了昆嵛山地区人们的抗日精神。苦菜的根虽苦,开出的花儿,却是香的。苦菜花在昆嵛山区十分常见。冯德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得天独厚地有幸生长在那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耳濡目染英雄人民可歌可泣的业绩,为我储存了一个开发不完的高尚品德、优美情感、善良性格、坚贞不屈的精神宝藏,使我的创作有了用之不竭的旺盛的源泉。”在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抗日战争在胶东地区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写道:“胶东的昆嵛山一带,素来是个不安宁的地方。这倒不是那个山上自古就有的起来造反的农民使他们(国民党)担心,而是因为共产党在那里种下了种子,这可是他们的心腹大患了。”

同时,“十七年”间浓厚的政治色彩,也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十七年’文学的独特性在于,体制的力量驾驭着作家的个人创作,它渗透到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的全过程中。”在这种环境下,红色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重要方面。于此同时,电影业的发展也加强了文学作品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冯德英能从大众读者的角度出发,立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在那个时代“从读者大众的特点出发调整叙事策略,根据受众的内在需要对文本进行编码,设置传播方式,也是许多作家自觉的选择”。于是,冯德英兼顾民间情怀和时代共名。他立足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用群众化的语言塑造了人民群众中的人物形象。

这部小说在那个时代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还有作者敢于突破体制性的限制。敢于大胆的语言描述爱情,无论是王长锁和杏莉母亲,还是赵星梅和纪铁功的爱情。作者都敢于尝试着去描写。虽然作者敢于突破制度的限制,但是仍然还是走不出制度的限制。以后《苦菜花》版本的删减,突出显示了政治在文化传媒中的干预作用。所以,这部小说仍是那个时代绝对文化领导权的体现,冯大妈和王柬芝两个正反人物的设置仍突破不了二元对立思维和战争文化心理的桎梏。

二、传媒形式对文学的传播

“十七年”农村题材的小说,充分的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虽然这部长篇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但是在那个年代《苦菜花》可谓妇孺皆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在乡村广泛传播,这与作者采取的写作手法分不开。“从调查中看,农民喜欢的长篇小说,大体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战斗性、鼓舞性强,情节生动紧张;

二、语言群众化,生动易懂;

三、人物形象扎实,生活气息浓厚。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古典小说的传统,具有民族化、群众化的特点。”为迎合大众的需求,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选取了大量胶东地区的民间歌谣,这种口耳相传的传媒方式促进了文学文本的传播。

《苦菜花》这部小说中有十多首反映人们的抗战生活的歌谣,歌谣本应是反映民间文化的最好载体。但是在那个年代,这部小说中的歌谣也不免浸染着体制化的气息,在50年代大多数作家都真诚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尝试和实践,并出于感性的巨大欢乐来歌颂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运动。从《苦菜花》中的歌谣,我们可以看到传媒语言的革命化。

在革命战争年代,战争意识也从娃娃抓起。学校里童音的歌声:“月芽弯弯/星光闪闪/我们都是儿童团/站岗放哨/又当侦察员/盘查行人/又抓汉奸,鬼子来了/我们就跑/找到八路去报告/领着八路/手拿枪刀/杀退鬼子/把家乡保”。在德强和杏莉的学校孩子们唱这样的革命歌曲,也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传媒形式对人们的教化作用深入人心。

当抗日民族政府实行减租减息、分田地政策后,得到土地的劳动人民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激在劳动中也歌唱。“五龙河呀弯又长/青山绿水庄家好/金银铜铁地下藏/三面海水翻白浪/烟威青岛是良港/日本鬼子野心狼/馋得口水三尺长/挥着钢刀来抢杀/到了一庄又一庄/庄庄变成杀人场/家家户户遭了秧/同胞们哪莫悲伤/乌云天上见太阳/来了救星共产党/领导咱们动刀枪/一心打败小东洋/誓死保卫我家乡”这首歌谣充分反映了对政治的拥护,歌谣成了宣传政治理念的工具。同样反映胶东人民歌颂抗日根据地的歌谣还有:“大好河山真美丽/耕种纺织不分男和女/军民团结一家人/共同建设咱们根据地”等。

在胶东歌谣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民对党的爱,也可以看到人民对敌人的恨。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创伤,人们只好用歌唱出对这个黑暗的社会的不满。例如,书中对星梅家乡的描写用了一首歌谣:“说莱阳,道莱阳/ 莱阳到处真凄凉/我问老乡为哪桩/只恨那赵保原把良心丧/祸国殃民喝人血/逼百姓走到绝路上/爹娘儿女死路旁;说莱阳,道莱阳/鬼子来了更遭殃/赵保原投降小东洋/作威作福更猖狂/苦之苦坏老百姓/哪日才能见太阳。” 这部小说中的歌曲演唱与抗日战争分不开,胶东人民反抗的精神在字里行间流动。1935年冬,中共胶东特委组织了“11.4”暴动,暴动虽然惨遭镇压,但于得水率领的红色游击队唱着高昂的战歌进入了巍巍昆嵛山,为以后的抗日武装斗争留下了火种。1936年4月,由特委委员刘阵民主持,在昆嵛山“老蜂窝”举办学习班,组织游击队员学习政治理论、军事技术、同时教唱革命歌曲,雄壮的歌声在深山密林回荡。

这部小说中的歌谣虽然有革命化和太过主旋律的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不仅反映了冯德英浓郁的故土情结和鲜明的人民立场,是作家地方感的强烈体现,它也反映了胶东地区独特的抗战文化。这些既结合了民间文化又迎合主旋律的民歌成了文学文本传播的一种媒介形式,抛开那些政治化的色彩,这朵苦菜花中的歌谣根扎人民的心中。

三、政治对传媒载体的影响

《苦菜花》初版是1958年1月由解放军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而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人们对这部小说的解读也出现分歧。为迎合政治化的需要,人们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编。1964年戴恩厚根据小说改编了评剧《苦菜花》。1964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苦菜花》更是影响深远。十七年是新中国电影的初创阶段,也自然在银幕上突出当时时代的艺术精神。首先是努力创造人民的辉煌形象,展示他们作为历史主人公的伟大性格,表现他们勇于反抗,追求理想的崇高精神。电影《苦菜花》删去了私人的感情,成功塑造了母亲这一英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符合政治标准,《苦菜花》也才成为文革期间少数可以公映的电影之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被迫修改的版本中,对作品进行了大量的删减以符合“革命”的要求。

《苦菜花》是描写威海昆嵛山抗战文化的典型代表,虽然它有政治化的色彩,它也有多种传媒形式,使这一曲《苦菜花》萦绕在许多人身旁,余音不绝。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