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豕部汉字谈豕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从豕部汉字谈豕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9 00:03:57
从豕部汉字谈豕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时间:2023-03-09 00:03:57     小编:

摘要:汉字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它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华夏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等。华夏先民从狩猎游牧的洞穴树巢生活,逐步改变为畜牧农耕的安定家居生活,无不与人们猎养豕猪的活动密切相关;汉文字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华夏先民猎养豕猪的生活情境以及智慧和勇敢,猎养豕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豕”部汉字的演化,探讨猎养豕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汉字;豢养;安居;观念;影响

汉字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它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华夏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等内容。上古时期的人们把猪称为“豕”,华夏先民从狩猎游牧的洞穴树巢生活,逐步改变为畜牧农耕的安定家居生活,无不与人们猎养豕猪的活动密切相关;豕部汉字的演化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出猎养豕猪对人类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养猪在华夏民族原始生活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出土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家猪遗骸,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中也出土了距今7000年~8000年的猪骨或陶猪 ,其形态属于原始家猪,在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家畜骨骼中 ,以猪的数量最多,在晚期遗址中出土的猪骨数量更大,说明猎猪、养猪与华夏先民生活有密切关系。

一、豕――猪的最早称谓人类

猎食和农畜驯养的对象 猪在上古时期被称为“豕”,“豕”在古文字中像一头猪的样子,甲骨文写作“”,是一头猪的象形描绘:长嘴、短尾和圆滚滚的肚腹,是猪最典型的特征。

《说文》:“豕:彘也。竭其尾,故谓之豕。象毛足而后有尾。读与同。凡豕之属皆从豕。”[1]段玉裁注说:“豕首画象其头,次象其四足,末象其尾。”现在的“豕”是猪象形而来。《急就篇》:“六畜蕃息豚豕猪。”颜注:“豕者,彘之总名也。”

“豕”是古之先民重要的猎食对象。先民对野猪非常熟悉,有多种称谓,《说文》豕部汉字就有如下解释:

“chi,豕也,从,从豕,读若弛。”

“xiá,豕也,从,下象其足,读若瑕。”

“彖 tuàn,豕走也,从互从豕者。”

“豚()tún,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给祠祀。凡豚之属皆从豚。”

“hù、bo,小豚也。”

“xī,生三月豚,腹也。从豕奚声。”

“zong,生六月豚。从豕从声。一曰一岁,尚丛聚也。”

“ba,牝豕也。从豕巴声。一曰二岁,能相把也。”(《诗经・召南・驺虞》:“壹发五”,郑玄注:“豕牡曰。”指母猪;又指两年的大猪。)

“jiān,三岁豕,肩相及者。从豕声。《诗》曰:并驱从两兮。”

“fén,豕也。从豕贲声。”

“yì,豕息也。从豕壹声。《春秋传》曰:生敖及。”(“”,猪喘息。)

“chú,豕属。从豕且声。”

“jiā,牡豕也,从豕声。”指公猪。

“fu,豕息也。从豕甫声。”

“xī,豕走。从豕希声。古有封修之害。”“”,古时特指巨大的野猪。《淮南子・本经训》:“封,修蛇,皆为民害。”

“chù,豕绊足行,从豕系三足。”

“bīn、huan,二豕也。豳从此。阙。”(古时指两头猪为;也指猪乱群。)

“彘zhì,豕也。后发谓之彘。从矢声;从二匕,彘足与鹿足同。”彘是古文中常用字。甲骨文写作“”,由“豕”和“矢”(箭矢)组成,象形并会意,原义是指被箭射中的野猪,箭矢贯穿野猪的腹部。罗振玉把“彘”解释为“野猪”,是指坚韧有力的野猪头,因为野猪凶猛,只能远射捕杀,所以用一“豕”中“矢”表示这种特别凶猛的野猪,后来就泛指一般的猪。卜辞记载,射猎野猪是商代军事重要活动之一。

“坠()”本义是坠落,是“豕”落陷阱的狩猎情景,是猎人驱逐追赶的结果。[2](P47)

“事”字,在甲骨文中是手持一猎叉从事打猎形。“敢”字,在甲骨文中是手持猎叉(干)猛刺野猪的象形字[3](P667)。

“彘、、事、敢”等汉字明确地反映出豕猪在上古时期确实是人们的猎食对象,而且当时狩猎豕猪的活动是非常频繁的。因为,在狩猎时代,野猪是人们重要的肉食来源。

进入农耕文明之后,人类开始了对野猪驯化畜养。“豢”、“”就是因养猪而产生的汉字。

“豢”huàn《说文》:“以谷圈养豕也,从豕声。”豢本义是指人工以饲料饲养牲畜。“豢”古文字形是母猪肚里有一头小猪仔,有两只手即将接生喂养它――意为人工豢养猪的开始。

《正字通》:“凡畜养禽兽,皆曰豢。”《宋记・乐记》:“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有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豢养,就是人工喂养,也就是家养、圈养、饲养工作。“豕”是“家”中的具体饲养对象。

“”hùn,由“囗”wei和“豕”两部分组成,“囗”表示栏舍,豕表示猪,合起来表示把猪关在栏舍中。本义指猪圈。《汉书・五行志》:“豕出。”就是猪跑出了猪圈。

“”[一] hùn《说文》:“厕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会意。”猪圈在旧时多作厕所。[二]huan,通“豢”。

“豕牢”:《国语・晋语》“少溲于豕牢”本应指养猪之圈,因人们常以猪圈作为厕所,后来就将“豕牢”当成厕所、茅房。在旧时农村广泛将猪圈作为厕所,称茅房,亦称粪坑。

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华夏先民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

二、豕――家的重要特征人类

定居生活的开始 猪是最容易豢养的家畜,杂食、野菜皆可饲养,而猪肉是非常可口的食物,在国人的餐桌上,可谓美味佳肴。猪全身都是宝,古人将猪皮制成皮革,猪骨做成骨针、骨铲,猪鬃制成毛刷,猪血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制成漆木材的底色和渔网的防水材料。猪对古代家庭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猪成了“家”的重要特征。

在考古发掘出的距今六千多年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中,都能找到先民养猪的遗物证据。而“家”字中的“豕”,被认为是指代了家庭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畜。

“家”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才演变为“”。“家”是由一个尖顶房屋和一头“豕”构成。篆文同甲骨文写法基本一致,只是小房上多了一点。“家”字的产生,表现出先民对家的共识:家不仅需要有房屋,还需要有豕猪。有住的,有吃的,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成为真正的“家”。

“家”与“豢”二字可用互解,“家”中需要饲养“豕”(活储食物),“豕”需要用谷类食粮在家中来豢养。驯化饲养牲畜在上古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保证人类安居储食的基本工作。

从“家”的造字,可见“豕”(猪)在古代先祖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豕”作为最佳的食物储备,可以活存,于是人类最早驯化家养了“豕”。饲养豕猪需要较稳定地圈养,而“豕”的圈养不仅改变了豕猪的野性,也改变了先民极不稳定的狩猎牧游生活方式,“豕”与人的住宅联系在一起,既能使“豕”稳定,也因宅中有“豕”,确定了家庭生活的稳定,豕猪的圈养驯化使华夏民族迅速进入了农耕文明,养猪需要大量食粮,农作物的耕作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人类的定居生活得到确定,“安居乐业”等词汇由此产生,“贫家难易、故土难移”的情感由此而生,“父母在不远游”的家训由此而出。

养猪不仅改变了先民狩猎牧游生活方式,使人类真正有了定居生活的“家”,也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养猪与农耕成为先民家庭谋食和社会生产的主要方式。“家”的造字中有“豕”,而且家中“豕”的多少也显示着生活富裕的程度。

猪()《说文》:“豕而三毛丛居者,从豕者声。”“猪”造字较“豕”晚,在篆文中写作“”,多用于口语。猪是先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家畜之一。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

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木兰诗》有:“磨刀霍霍向猪羊”的诗句,说明有喜事人们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

古人在祭祀祖宗和供奉神仙时用的“太牢”(又称牲醴三供,民间所说的‘猪头三牲’即猪、羊、牛)和“少牢”中都有猪,可见猪是祀神祭祖必备的供品,也是人类饮食中的佳品。

《孟子・梁惠王》:“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文中“豚”是小猪,“彘”是猪的泛称。大意是:只要让鸡、狗、猪这些家畜适时繁殖,老人就能吃上肉了。可见“豕”不仅是家的重要特征,也是家庭经济富足的标志,还与社会的稳定、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有直接联系。

三、豪――猪突豕勇人类勇敢、豪侠、

逐鹿等观念的来源 野猪嗅觉灵敏,性情暴躁,凶猛剽壮,能吞食毒蛇,跑起来十分快,连老虎、豹子等猛兽也敬畏野猪三分。先民常常因捕杀野猪引起其反扑,屡屡被咬伤咬死。

成语“猪突勇”是说野猪受惊而狂奔乱撞,比喻锐利勇猛。

成语“戴鸡佩豚”因公鸡、野猪生性好斗,古人作为勇猛的象征。

野猪生性凶猛,猎猪就成为古代人们衡量勇敢的尺码。当时社会常以捉猪活动为“事”。“事”甲骨文写作“”像双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而人的素质,也以猪事为坐标来衡定,如“敢”字,以徒手猎捕野猪为“勇敢”,而不能捉猪便为怯懦。

“豪”:篆文中豕形高声,后世以高省略下口作为声符。本义是“豪猪”。《山海经・西山经》:“竹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豪猪”又称“箭猪”、“刺猪”,穴居山中,夜间活动,以植物为食,对农作物破坏较大,故为害兽。《山海经・北山经》:“谯明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貌而赤豪。”杨雄《长扬赋》:“捕熊黑、豪猪。”这里所说的“豪猪”就是指这种身上带刺的兽,遇敌时刺竖起,倒退撞刺敌。

《说文》:“豪,鬣如笔管者,出牵郡。”鬣是动物颈上硬毛。豪由鬣长而硬,引喻为有才德、有威望或富贵有权势的人,如:“豪杰”,喻才能出众的、卓越的人物。《孟子・尽心上》:“若夫豪杰之士。”《管子・七法》:“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

豪客:亦称豪侠,旧指侠客勇士。陆游《大雪歌》:“虬髯豪客狐白裘,夜来醉眼宝钗楼。”豪客有时也指强盗或豪华奢侈的人。如李涉《井栏砂遇夜客》:“绿林豪客夜知闻。”额头无诗《废宅》:“珠履卖钱豪客散。”

豪富:巨富。《史记・秦始皇本纪》“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豪强:指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后来词语“豪横”指巧取豪夺,豪恶霸道,还有豪绅、土豪、省绅,多指依仗有钱有势而横行一方。班固《汉书・酷史传》:“豪恶吏伏匿而善吏不能为治。” 豪门:巨富权贵之家。

古人还认为有才德有威望或富贵有权势的人必是气魄大,言谈举止直爽痛快,因此“豪”又引申为“气魄大”、“不拘束”,如豪放,气魄大而无所拘束;豪迈,豪放不羁,气魄大;豪爽,豪放爽直;还有豪气、豪壮、豪饮、豪情壮志、豪言壮语等等,均取此意。

“豪横跋扈”:语出唐・郑处海《明皇杂录》“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豪横跋扈”指专横暴戾,胡作非为,横行霸道。“豪”古时也通“毫”。本义指长而尖的细毛,“细毛”现称为“毫毛”。古无“毫”字,故有通用的方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又称“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豪通毫,比喻微小的祸患若不及时除掉,将会造成严重的祸害。 “彘” 甲骨文字形为“”,由“豕”和“矢”(箭矢)组成,象形并会意,原义是指人们勇敢地用弓箭猎射野猪,箭矢贯穿野猪的腹部。野猪皮厚而凶悍,用弓箭猎射野猪,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勇敢行为。

“逐”甲骨文字形为“”,像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小篆写作“”,“止”小篆改从( chuò)。《说文》:“逐,追也,从止从豚省。”“逐”是个会意字,上部是一“豕”,下部是表示脚趾的“止”,合起来表示人们勇猛地追赶野猪。“逐”的本义就是追赶豕猪,后来泛指追赶。

《周易》:“《睽卦》之初爻:丧马勿逐,自复。”《商君书・定分》:“一兔走,百人逐之。”《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比喻争夺天下。逐鹿中原,群雄逐鹿都指争夺天下的意思。

“逐”是由追逐引申为追击、追求,后来产生了赶走、驱逐,放逐之项。如:李斯《谏逐客书》:“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非秦者去,为客者逐。”“逐”就是“逐客令”,秦王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来泛指赶走客人为下逐客令。屈原《九章・哀郢》:“信非吾罪而弃逐兮。”《战国策・齐策》:“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这里的“逐”就是放逐的意思。

“逐”的另一个义项是:挨着,逐个。如:逐步、逐个、逐渐、逐年、逐日、逐字逐句等。

从“事”、“敢”、“豪”、“彘”、“逐”等汉字的产生可以看出猎猪活动对先民勇武观念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敢与野猪相搏者被称为“勇敢”,遇敌不畏,敢于在强手面前亮剑者被称为“豪士”“豪侠”;有气魄举止直爽被称为“豪爽”“豪迈”“豪壮”;敢于追逐野猪与之相搏之勇,被称为“逐鹿”,引喻为敢于争夺天下之勇。

四、豕――猪在中国生肖和

文化中的寓意和象征 1.“猪”作为祭品,是吉祥之物,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猪在上古神话和先民的宗教信仰系统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现代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说:“像所有所谓肮脏的动物一样,猪最初被视为神圣之兽。”户晓辉先生曾专门撰文论述猪在史前宗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作为地母的象征,猪是用于丰产祈求的巫术施法工具[4]。学者黄守愚认为,猪为先民所崇拜在于猪之肥硕、丰腴、贪食、多产,禀具直觉的生殖力,初民尤其女性,渴望对猪的崇拜能将猪的生殖能力转移到人的身上,加强自身的生殖力[5]。内蒙古文物考古所研究员陆思贤先生认为,这位韦氏,就是现实中的猪,红山文化中的裸体女像与猪的塑像同出于一个封闭空间中,说明猪的大肚子与女像的大肚子一样都是生育神的象征[6](P23-25)。

在上古时期,猪的文化意义不含任何贬义,相反,野猪性情凶暴,善于搏击,含有“凶悍无畏、勇往直前”的勇气。日本人欣赏猪奋勇向前、有进无退的精神,常用“猪”做人的名字。欧洲人也认为野猪虽然没有角,却是兽类中最凶悍的动物。它的獠牙尖锐而强硬,可以轻易刺伤敌人;它经常在树干上摩擦肩部下肋,使之成为坚固的盾甲。因此欧洲的许多纹章以猪为图案,表示勇猛和万夫莫敌。例如英格兰王查理三世的徽章图案是两头猪拱卫着盾牌,苏格兰公爵的徽章图案将猪头像置于上方,显示了猪的尊严。

2.猪在中国生肖传统和民间文化中的寓意

生肖传统中,猪排在末位十二。取其心地纯朴、善良、待人宽厚大度、憨直忠诚等特点,喻属猪人具有的性格特点。

在人们心目中,猪恐怕是最老实愚憨的家畜,它不像狗那样精灵,懂得主子的心思,跟随主人前后,极尽讨好之能事。猪长着一副圆乎乎、胖墩墩的憨厚相,显得老实本分。猪之所以在所有家畜中长得最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懒惰,除了进食,猪活动极少,更不用操心劳累。猪一辈子几乎都在一间栏里吃、住、拉、撒,给人恶心的感觉。缘于猪的上述特点,它往往成为蠢笨、懒惰、贪婪、丑陋的代名词。在词语使用时,常带有贬义色彩。

其实在生活中,猪一方面代表着愚笨、懒惰、贪吃、好色、肮脏,但另一方面,又象征着勇敢、厚道、忠诚、谨慎、诚实、宽容。自然学家赫森说:“猪不像马、牛、绵羊那样疑心重重,畏缩顺从;不像山羊那样鲁莽,天不怕地不怕;不像鹅那样满怀敌意;不像猫那样屈尊俯就;也不像狗那样摇尾乞怜。”

“猪神”:传说汉代张渤是治水救灾的神,他在治水时,化为一头大猪,拱土开渠,导水疏流,他隐身为猪,不能被人看见。他的夫人李氏每天给他送饭,约定敲鼓为号。他听到鼓声,就化还人身,与夫人相见。有一次夫人忘了敲鼓,张渤的猪形被夫人看见,他就化成一阵清风隐去了。人们为了纪念张渤的功绩,为他立了神位加以敬奉。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有关“猪八戒”的歇后语很多很多,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相亲――怕露嘴脸;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猪八戒上阵――倒打一耙(比喻倒咬别人一口);猪八戒戴花――自觉美(越是丑人越作怪);猪八戒坐飞机――丑上了天。

“猪头三牲”本指猪、牛、羊这三样祭物,但经民间流传和加工,变成歇后语“猪头三――牲。”后来干脆隐去后半部分,直截用“猪头三”来指那些不明事理或不识好歹的人。

猪是先民最好的家畜,家中猪多象征富裕。猪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富足,成为农民的“聚宝盆”。民间认为“肥猪拱门”吉祥,肥猪俨然成为一个传送福气的使者,所以有俗语说:“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

在中国文化中,猪还有其他的许多寓意和象征。

据传从唐代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间的人在今后任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即红笔)题名于雁塔。因“猪”与“朱”同音,“蹄”与“题”谐音,所以猪成了青年学子金榜题名的吉祥物。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朱笔题名”。后来,这种习惯逐渐扩大,人们在新年时互赠火腿,因为火腿是用猪蹄烤制而成的。

旧时春节前,农村人家有在腊月二十五日前杀猪请客的习俗。天津、河北等地有剪贴“肥猪拱门”的节日窗花的习俗,猪背上驮一聚宝盆,左右各贴一张,表示招财进宝之意。

陕西一带有送猪蹄的婚俗。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称“礼吊”,女方将“礼吊”留下后,还要将猪前蹄退回。婚后第二天,夫妻要带双份挂面及猪后蹄回娘家,留下挂面,后蹄退回,俗称“蹄蹄来,蹄蹄去”,表示今后往来密切。

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在婚礼当天,男女两家要杀猪请客。除请客外,还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竿串起来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之亲”之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