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的建构

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的建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6 02:55:46
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的建构
时间:2022-12-06 02:55:46     小编: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 ;人才学

摘要: 以人才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学术总结与现实调研的比较为切入点,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中的典型问题与缺漏予以梳理,以学术研究与现实政策的有效链接、成长成才动力机制的系统性建构,以及成长中不同时段不同角色的动态性调度为原则,系统建构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及其对策规划,为政府立场上的相关调整与完善资供参考。

Construction of “Preliminary Training Mechanism”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Study Based on Relevant Theories about Science of Personnel

HOU Songtao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 China)

Key word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preliminary training mechanism; science of personnel

Abstract: Based on science of personnel,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academic conclusion and real survey, explore typical issue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student officials. With the effective link wi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policies in reality, as well as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dynamic mechanism in growth and tal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dynamic adjustment of different roles in different periods,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 preliminary training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s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一、 研究理念与理论基础

图1大学生村官问卷样本分布图

在定性研究中,结合关键行为事件访谈与团体焦点访谈,取得大学生村官、国家主管部门和村民村干部的访谈材料。以上两方面资料将为本文专题研究展开的基础。

根据2009年组通字21号《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目标设定是: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由此,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应是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当然目标之一;构建系统完善的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当为达成以上政策目标的基础性支撑。故此,本研究将以相关学术总结与现实调研为切入,以人才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按照系统论、过程论、实践论的相关原则,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践进行全面检视,整合问题,规划对策,以期促动与提升大学生村官政策落实的现实绩效。

二、实践检视:问题与缺漏的总体性整理

一般而言,学术性研究于现实政策的意义在于,以学术立场的总结为现实政策不断建议献策,以求促动现实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在此逻辑的不断实践中,相关研究的持续热潮,本应成为大学生村官政策不断趋向完善的过程。但是,在本课题组展开的学术总结与现实调研比较中,事实却并非如此。尤为典型的是,许多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之初即有学人关注到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解决,于是,相关研究者便在研究中重复关注着一直延续未变的问题,此为学术研究与现实政策链接中的一大缺憾。故此,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践予加检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多年来一直延续未解的问题与缺漏进行总体性整理,当为完善与完成学术研究与现实政策成功链接的第一步。

(一)大学生村官待遇状况与政策导向的矛盾问题

图2大学生村官2012年一年收入

相应的,大学生村官对工资待遇的满意度,亦未有显著提升(图3)。由此,如图4所示,“提高工资待遇”成为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最希望获得的帮助。

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目标导向中,如2008年李源潮给大学生村官的回信中,要求新一代大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胸怀祖国、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奉献社会,发展农业、促进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4]。由人才激励的角度而言,村官待遇状况所显示的大学生利益性选择驱动力不足,而政策

导向中的精神性激励目标又较高。二者形成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村官政策的初始发动。

图3对工资待遇的满意度

图4村官任职期间最希望获得的帮助

(二)大学生村官由校园到田园的转换衔接不畅问题

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不久,亦有学者注意到,由于大学生村官直接由校园来到田园,其转换衔接不畅,造成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出现“水土不服”,使大学生村官难以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问题。[5]大部分大学生专业知识虽比较牢固,但农村法规政策掌握明显不足;农村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工作实践中的应有魄力。[6]对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缺乏充分认识。[7]等等。

根据本课题组的调研,大学生村官下派到农村后,当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总体上呈现积极趋势,但亦存在复杂性(图5)。

由图5所示,认为“大学生当村官是为了来镀金”“是找不到工作才来当村官的”“大学生村官社会经验少,什么也做不了”的看法虽个体比

图5当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

例不大,但三种看法汇总而形成的消极性取向占到34.5%,而“开始时对大学生村官不信任,后来态度转变”的比例则最高,此亦提示了大学生村官初涉农村新环境时,尽快适应农村环境和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在本课题组对乡村干部的访谈中,部分大学生村官“对村里实际及各方面经验稍有欠缺”“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在基层工作方法上需要磨练”;有的“工作上不适应、心理上或者生活习惯上不适应,与群众合不来,遇到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此类问题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之初学者关注的问题大同小异。

(三)大学生村官专业技能与农村需要的错位问题

大学生村官政策于全国初步展开的2007年,即有不少学者关注到了不少大学生村官专业与农村需要不对口,无法有效服务农村的问题。[5]多年过去,在课题组的现实调研中,大学生所学专业分布如图6所示。

图6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分布图

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结构较为复杂,管理学、法学与文学类专业出身占据前三位。而其中农村急需的农学类专业技术人才只有5.9%。在对乡村干部的访谈中,大学生“所招和实际村里需要的不够对口,和村里实际情况不够对口。村里最好需要一个有一技之长的”,“多吸收涉农专业村官,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致富技能方面养殖种植技术方面加强学习,专业对口”“招录村官的时候还是应该要专业对口,主要招录种植业、养殖业专业、市场营销、法律,行政管理专业的,其他的一些专业的人招进来也不一定有用”等呼声甚高。由此说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与农村所需仍然处于错位状态。据本课题组的调研显示,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工作能力提升如图7所示。

图7任职期间工作能力提升图

由雷达图中可看出,村官任职期间,收获最大的是人际沟通能力、性格成熟、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其次是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组织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文书写作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比较而言,整合利用当地资源能力、发展经济能力没有获得较大提高,尤其是专业技能方面,由于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性小,因而导致专业技能相对生疏。显而易见,相关学者多年前即注意到的这一问题,至今并无太大改观。其结果,一方面使村官无法有效地服务于农村,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难以达到通过村官政策促动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另一方面亦难以达到通过村官政策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四)转入参与期的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缺位问题

大学生村官落脚农村后,经过适当心理调适,开始参与到农村相关工作中,当此时,乡村干部作为激励主体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至关重要。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全面实施之始,学者即关注到了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问题,多认为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明晰,非官非农,角色尴尬”[8]。具体而言,大学生村官由上级委派,此举即有悖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大学生村官无法可依,由于无法从法律上给其明确定位,亦导致大学生村官政策无法制度化。[9]本课题组的调研显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制度性硬伤由其实施之初延续至今尚无制度性改善。 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当下实践中,农村干部对其重视和支持程度呈积极取向(图8)。

图8村领导对村官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但是,由于制度性硬伤的存在所导致的激励客体定位不明,激励主体的积极性姿态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尚无法充分体现。如图9所示,高达9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一般为“助理”角色,基本延续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之初的状况。亦正如学者于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之初的提示:此身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地位的尴尬和在农村工作中的被边缘化。[10]亦正因如此,乡村干部的激励主体作用,只有原则性要求而无制度性规定;激励客体则由于其身份定位的问题,无法介入村里的核心性工作。激励主体无法进行激励的具体性操作,激励客体无明确的身份定位,最终导致的是二者事实上皆处于缺位状态。

图9大学生村官现任职务

三、对策规划:预培养机制的系统性建构

经过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的全面检视,本研究对这一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实践中一直延续未解的典型问题与缺漏进行了总体性整理。于此基础上,针对这些影响政策效用发挥的主要制约要素进行对策规划,将是更为重要的工作。

1.对策规划的原则性目的导向是在学术研究与现实政策的有效链接中进行解决方案的针对性设计。在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践检视中,相关问题与缺漏之所以一直延续未解,其本质性原因,还是在于大学生村官政策全面实施以来相关学术研究与现实政策的未达到良好沟通,没有能够为现实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提供有效促动力,甚至有学术研究自说自话与现实政策自行其事的取向。故此,本研究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践检视,为完善与完成学术研究与现实政策成功链接的第一步。接续进行的,将是以实践检视所提示的典型问题与缺漏为基础,在学术研究与现实政策的有效链接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规划。

(一) 政府为主角色:科学化的政策激励设计

其次,政府微观上要建构时限累进与区域差异相结合的立体性激励格局。大学生村官的待遇确实需要适度提高,但提到何种程度才算是合理?并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本研究首先倾向于许多学者已经关注的时限累进式待遇设计,即不仅在大学生村官规定服务期内其待遇随着工作年限而递增,其服务期满后,如愿意留在农村继续为农村建设服务,其待遇随工作年限递增的幅度适当提高,以形成长效性激励机制。本课题组以区域划分即将研究单元划分为四个域:京津沪为第一域;鲁苏浙等为第二域;晋豫皖等为第三域;滇甘蒙等为第四域。为基础的调研显示,户口、加分等激励要素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图10)。

图10村官动机中户口等优惠政策的区域间比较

故此,建议政府以区域差异的现实为基础,根据各区域不同的激励要素如工资、户口、加分等发生效用的力度,平衡区域差别,建构合理的区域化激励格局。如2008年起关于不同地方村官的补贴政策,已经具有地域差异的人性化考虑,但是尚需进一步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在政府为主角色的政策激励设计开始启动并进入实践流程后,高校将作为次角色,开始配合政府的政策法令进行相关的宣传普及,并指导和促动大学生作出理性的选择,以支持政府选拔出优秀的“潜人才”。高校的这一角色配合,将成为预培养机制下一步对策规划的重要衔接。

(二) “预备村官”为主角色:理性化的生涯设计

在大学生作出人生选择以村官身份下派到农村后,首先面临的便是由校园到田园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的转换。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21]9在环境转换过程中,对新环境的有效融入与嵌入,是大学生村官初涉农村新环境能够获得心理慰藉与归属感的保障,是其尽快适应农村环境和完成角色转换、以为下一步的工作参与作好铺垫的关键点。而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中出现的大学生村官由校园到田园的转换衔接不畅问题,即成为重要制约。在对策规划中,“预备村官”为主角色的理性化生涯设计,则为疏通此转换渠道的有效对策。

由人才开发学的角度而言,生涯设计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人才开发的重要一环,也是人才开发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22]47其效用发挥甚至左右着人才成长的趋向与导向。其具体性操作包括:其一,兴趣驱动是成才活动的强有力动力。在理性的生涯设计中,大学生中的“预备村官”应根据个人的兴趣作出理性的人生选择,否则,其下派农村后自身即缺少完成“嵌入”的主动性。其二,村官工作的实践,要求大学生村官具有热情主动、乐观开朗的外向型性格取向,故此,大学生中的“预备村官”亦应根据个人的性格取向作出理性的人生选择,如性格过于内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即使有志于村官职业,亦会力不从心,难以完成对农村环境的“嵌入”。其三,村官工作的实践,需要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具有深切的了解与理解。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具有备这一资质?其促动主体目前实际上尚处于角色缺位状态。故此,大学生村官的生涯设计亦需要其他角色的有效调度。在此调度中,高校尤其应发挥长效性角色作用。宏观而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高校本就有义务与责任让大学生了解与理解农村。尤其是在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建议全国各高校与此呼应配合,尝试开设大学生村官通选课程,可以专题讲座等形式,讲述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精神,讲述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讲述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讲述农村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等等。以为学生提供了解与理解农村的知识性资源,学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与特长等进行选修。此举为疏通校园到田园的转换衔接不畅的重要对策。在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的系统性建构中,高校的角色作用承前启后,不仅配合大学生村官的生涯设计,亦将成为完善下一步选拔工作的衔接性主角色。

(三) 高校为主角色:立体化的选拔方式

在初步适应农村环境、获得心理慰藉与归属感、完成心理调适之后,大学生村官将由被动地适应环境转入主动参与阶段,而大学生村官专业技能与农村需要错位问题,是其规划设计参与方案的重要掣肘。如追根溯源,此问题的存在责任首先在于选拔方式的设计存在问题。故此,就对策规划的考虑而言,此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为主角色的立体化选拔方式的设计。

首先,建议政府在坚持大学生村官选拔的公平、公正、公开等基本原则下,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分类制度化,以为高校对大学生中“预备村官”的预培养与预选拔资供导向。在政府关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原初目标设计中,缓解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就业压力,亦为潜在目的之一,客观而言,此目的的功利性与部分大学生将村官视为人生跳板的功利考虑本质上并无二致,其功利取向与政府通过村官政策促动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目标处于矛盾状态。故此,政府应弃置此潜在性目的考虑,以促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理想目标,合理设计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方式。有学者建议政府多招收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官,以解决其专业技能与农村需要错位的问题,但此建议同样存在简单化的问题。建议政府在选拔方式上将大学生村官的招录进行具体分类,如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类为行政管理型,一类为专业技术型,一类为经济管理型。于此基础上,根据农村对各类人才的需要,适当设计分别的招收比例。 其次,建议以发动高校的主角色作用为基础,前置选拔起点。高校应成为大学生村官的摇篮与孵化器,应成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首要环节,而非将村官政策视为安置学生提高毕业就业率的工具之一。在大学生学习阶段,高校即依据与遵循村官招录的分类,在开设村官通选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志向、兴趣与特长等进行预培养和预选拔。在此过程中,对立志于毕业后从事村官工作的大学生而言,村官通选课程应是其必选课程,其成绩将作为选拔与录用时必不可少的参考甚至入门资格,以此保证为政府提供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选拔对象,亦可防止部分学生功利性基础上的选择,保证选拔出真正愿意和能够为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的新一代人才。而非当每年的村官招录工作开始后,才“现起炉灶现生火”地开始着手相关工作,此举只能导致村官政策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工具。

再次,建议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中调动乡村干部的角色介入。在一直以来的相关实践中,大学生村官政策基本是以政府下派方式进行,这种单向度的人才输送方式,亦为大学生村官与农村供需不平衡、不对称的重要原因。故此,建议政府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中调动乡村干部的角色介入,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与沟通,让政府了解各乡村具体人才需要,让乡村了解国家人才下派意向,形成所供与所需的对接。同时,乡村干部的角色介入,亦为下一阶段乡村干部在参与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衔接性动力。

(四) 乡村干部为主角色:制度化的情感激励

经过个体素质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开始转入外在活动质变阶段。根据人才学的相关理论,“有效的创造实践成才律”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在外在活动质变阶段,以大学生村官个体素质的优化为基础,“重在实践的用人方略”的实施将凸显其至关重要作用。在其实施操作中,引导成才主体掌握和利用成才律,积极而有效地参加创造实践、给予创造主体一定的创造实践自主权、努力营造尊重特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信任理解的良好环境、以创造实践成果为主要标准,改革考评和奖励的制度和方法。等等,皆为必不可少的举措。[14]383384在转入参与期的初期,以激励主体为大学生村官的继续成长提供情感性激励为基础。因为,情感激励是人才激励中外在激励的重要体现。它主要是通过思想、心理的疏通,形成发自内心的鼓舞力和内驱力。最终体现在人们的主动行为上。[18]308情感激励是大学生村官完成外在活动质变阶段成长的首要发动力。

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大学生村官已经身处农村环境,其所在基层组织的相关乡村干部,自然而然成为对大学生村官施予情感激励的主角色。根据本课题组的观察,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缺位问题,是大学生村官成长转入实践参与期的主要制约。激励主体的行动只有原则性要求而无制度性规定,激励客体的身份定位无制度性厘清,这一问题的本质性根源,是大学生村官制度性硬伤的存在。因此,以乡村干部为主角色的制度化情感激励,应成为解决此问题的主体性对策。

首先,建议政府以制度性调整解决激励客体缺位问题。于宏观性制度运作而言,大学生村官政策本身即属于学者所言的“嵌入性”制度。正因如此,其实践操作难免形成一个两难的问题:给村官以正式名分,违反宏观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不给村官名分,村官又无法有效参与农村工作。故此,这并非如部分学者呼吁的将村官纳入公务员系列即可解决的简单问题。部分学者提出的修改村官委员会组织法、使村官在工作村庄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思路,则更为理性化。

更为重要的,建议政府以制度性规划解决激励主体缺位问题。这也是一个需要系统性设计规划的问题。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揭示了部分乡村干部的消极姿态,此当为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对乡村干部的指责与批判甚至处理,皆非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的症结主要不在乡村干部。在政府一直以来的单向度人才输送方式中,乡村干部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个体素质优化阶段的预培养机制效用发挥不畅,政府下派给乡村的,是将村官政策视为人生跳板的村官、是在农村工作环境面前不知所措的村官、是所知与所学在农村无用武之地的村官,面对这样的激励客体,乡村干部自然少有施予情感激励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以制度性规划发动与保障乡村干部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参与,首先完成对激励主体的激励。这些制度性规划包括:以定期的乡村实证性调研为基础,不断进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以农村实验基地建设为基础,发动乡村干部为大学生了解农村提供实践性平台;以调动乡村干部的角色介入为基础,形成上下互通、供需对称的村官选拔机制。由大学生政策长效机制的建构而言,对乡村干部的激励与调动,在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预培养机制的建构,是大学生村官政策整体完善的奠基性关键,是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基础性促动力。本文的对策规划仅为预培养机制建构与完善的初级性方案,其对策绩效同样尚需实践验证与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2]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去能做什么?[J].中国社会导刊,2005,

(17):46.

[3]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

(3):53-59.

[7]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343-377.

[8]林善炜.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9,

(5):75-80.

[9]田德政.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定位[N].河南日报,2008-12-17.

[17]刘海燕.人才心理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20] S.泰森,T.杰克逊.组织行为学[M].高筱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1997.

[2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2]薛永武.人才开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