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李鸿章对晚清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与爱国实践浅析

李鸿章对晚清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与爱国实践浅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8:49:58
李鸿章对晚清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与爱国实践浅析
时间:2023-08-06 08:49:58     小编:黄龙

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正逢国外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并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在其1879年写给刘某的信中提到: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由此可知,李鸿章是清朝思想解放的先驱,并一直坚持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李鸿章提倡在当时的情形下,应与洋人和睦相处,对内实行改革,他提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着工业革命,而中国却仍在维护着传统的制度,特别是保守派更为坚决与彻底。西方列强依赖其先进的枪械、蒸汽机等开始大肆摧残中国。天啊,人啊!我们怎样才能明白其中缘由?李鸿章在推动中国洋务运动过程中,虽有个人的利益驱使,但整体上还是为了国家及民族的繁荣富强。

一、制器练兵和创办民用企业,培养大批有学之下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资取西洋人的制器练兵,准备围剿太平天国运动。1865年,他先后创办了上海洋炮局、苏州洋炮局、金陵机械局等。这时候,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是其余部及西南、西北地区各族还在坚持反清运动。当时,由于国内农民起义逐步平息及国外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清政府逐步将主要矛盾向国外转移,这时的李鸿章担任北洋海防的督办,他始终将海防作为与洋人抗争的主要阵地。他认为与国外帝国主义向抗衡,是以承认其在中国的特权为前提的,各国条约已定,很难更改,攘夷的论断很难成立。同时,进行海防的目的是将来的防守,力保和平的局面。中法战争时期,李鸿章力主缓和冲突,并命令北洋舰队相机进退,他的这一方针最终导致整个北洋舰队的覆灭及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李鸿章除了练兵外,还创办一大批民用企业,例如上海轮船厂、矿务局等,他说:轮船招商局之设,原期收回中国利权,徐图自强之计。李鸿章当时举办洋务,并没有对国外侵略者有任何的反抗意思,他训练士兵及创办民用企业并不是为了改变当时中国现状,更不是为了抵抗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然而,这对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李鸿章算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在当时朝野有很多大臣主要抵御西方入侵或者向西方看齐,李鸿章则在静静地做着自己的转口贸易,并利用引入的技术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做了一些贡献,这时李鸿章的表现就像一个商人。当时,李鸿章麾下外交重臣马建忠与其是世交,马建忠的哥哥马建勋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时就与李鸿章一道参与了镇压运动,他还将马建忠推荐给李鸿章。李鸿章非常欣赏马建忠,特别对其语言能力极为赞赏,他推荐马建忠赴法国留学,并兼任驻法大使的翻译。留学归国后,马建忠便是当时留学生中学历最高的。马建忠积极帮助李鸿章督办洋务运动,他曾管理过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并被受任为印度及日本的外交公使。除了这些具有实干能力的幕僚外,李鸿章还拥有庞大的洋人幕僚,他从不自目排斥西方,他在训练淮军时就曾聘请一些国外的军事专家。在洋务运动蓬勃发展时期,李鸿章还招募了大量的西方有识之士,他的目的就是想利用西方的科技与知识来增强中国的军事实力及经济地位。所以,李鸿章所倡导的洋务运动便是通过洋务来系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表面上看,洋务运动是以技术为途径,实际上,李鸿章已经从制度及文化角度看到了清政府的弊端,他们的制度及文化都不具有竞争性。他的这些开端都有助于中国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并促使众多有志之士在沉睡中醒来,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二、身先下卒,突破传统文化及制度障碍

在晚清时期,当时中国的机械制造、煤矿采集、轮船运输等工业都与李鸿章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积极发展民族工业,特别注重西方先进技术的引入。另外,他还积极创办新式学堂,多次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这都有着李鸿章的重要贡献。然而,李鸿章所推行的一系列运动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几乎是其一个人的战斗。这样,在推进过程中就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知识体系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谭嗣同曾说:香帅尝叹息:无怪乎合肥之得志也,遍览朝廷内外,大小人臣,学问、品行、心术都不得好,然问以大小数百种,其左右前后之炮界荡然无存。稍知之者,唯一合肥,国家不用而谁能用乎。对于这种观点,梁启超也有着较为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现在二品以上的官员,特别是年龄超过50的大官,几乎没有一人能比得上李鸿章。所以,对于洋务运动本身来说,无论后人怎么评价,李鸿章所做出的努力及贡献都是非常来之不易的。

李鸿章深信西方科学技术,并在冲破传统文化及制度障碍面前,时常感到孤立无援。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白天为自己热爱的工作而忙碌,而到夜问他便会感到孤立无援,他对自己的努力有种孤军奋战的感觉。他几乎一根筋地投入洋务运动中,他首先着眼于军事,并注重商务的发展。可知李鸿章对当时中国的落后了解得非常深入,并意识到了诸多方面的落后。对于后来洋务运动的失败,梁启超在比较李鸿章与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时说道:伊藤有优越于李鸿章的地方,如他曾经游学欧洲,并知会政治之本原。当时伊藤博文所制定之日本宪法乃日本长治久安之路也。李鸿章则惟弥缝补直,画虎效壑,而终无成就也。然则,日本之伊藤博文,其同辈不下千人,而中国之李鸿章,其同辈不足一人。实际上,除了政治上的孤军奋战外,对于李鸿章及其他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来说,他们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特别是遇到关键时刻,他们难以突破自己。总之,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对晚清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通过科技及现代化的尝试,让人们的精神及认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正是由于李鸿章的身先士卒,推动了晚清西方科技及引入,并使中国向引用西方技术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他创设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了几百部西方著作,并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大批洋务派人物。他的公派童子留学,也造就了经过正规训练的人才及具有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晚清洋务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影响着晚清洋务运动的进程与结局

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标志。随着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李鸿章逐渐意识到现行的政治体制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并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思想。身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具体筹划了中国近代海防,并励精图治,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他的开拓性的工作加快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采取的防御战略,扼杀了整个舰队的战斗力,并造成了全军的覆灭。李鸿章在海军的建设与运用中对舰队的统一指挥认识不够,并忽视了相应战略的积极调整,这是其晚清海军建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与西方坚船利炮接触的过程中,李鸿章深知西方武器的威力,并逐渐形成了其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购买洋枪洋炮,创办了大量的军工企业,并逐渐形成中国的近代民用企业,以求自富随着对西方认识及近代军工业的开办与经营,他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军工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工交体系与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此,他便产生了大力发展工商业及推广机器生产的思想,从最初的仿制枪炮到后来的开办铁矿、纺织、电报等,这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外经济侵略,并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例如,李鸿章力排众议,倡导及开办矿业,这为后来洋务运动的开展带来了新机器、新技术,并逐步建立了近代化的矿业体系。

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逐渐认识到人才培育的重要性,并萌发了改革用人制度的思想。李鸿章通过考察,对西方的教育制度给予了肯定,并贬斥八股制度为无用,为了培养有用人才,他指出根本办法就是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将西学作为进取的重要内容。李鸿章不但在国内推行教育改革,兴建新式学堂,而且还多次派人出国,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例如,培养了诸如詹天佑等杰出的科技人才,开创了中国近代选派留学生出国培训的先河。自强运动是当时李鸿章对西方列强冲击的首先反应,并采取措施,进行实际的改革,一时间暂时增强了清朝的国力。在洋务运动早期,李鸿章参与并起到了骨干、旗手的重要作用。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自然成为洋务运动的实际领袖,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逐步展开,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结束,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典型代表,对晚清洋务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还是政治体制,洋务运动最多算是军事及经济体制改革。洋务运动的推行算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广大民间力量没有被动员起来。众多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仅有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算是洋务运动的缩影,尤其对晚清洋务运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当时,李鸿章的观点很明确,要先富后强,但洋务运动首先从军事工业开始,在求强遇到挫折后,开始创办民用工业,开始了求富的历程,所以,洋务运动将两者顺序颠倒,最终也走向了失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