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金融创新下的小微企业信用增级之路

浅析金融创新下的小微企业信用增级之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0:59:42
浅析金融创新下的小微企业信用增级之路
时间:2023-01-09 00:59:42     小编:单智勇

由于信息透明度较低、财务信息不完全、抵押品不足等原因,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筛选成本过高,并面临养较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银行在与小微企业博弈中,不得不对小微企业进行信贷配给。当前,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担保制度。但是,担保制度存在养一定的弊端。一方而,许多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因为缺乏担保,被银行拒之门外。另一方而,某些信用较差的小微企业,即使提供了担保,也会形成不良贷款,为银行带来损失。笔者认为,担保制度的实质,是小微企业对自身信用情沉的证明。简单地说,企业通过抵押或信用担保,来向银行传达自身信用信息,使银行明白其能够止常偿还贷款。因此,小微企业要想获得贷款准入,需要解决两个方而的难题。一方而,银行要消除信息不对称,了解企业的信用;另一方而,企业要自我增信,使自身信用满足银行的贷款准入条件

一、中小企业信用增级理论

中小企业信用增级理论,是由彭江波、耿欣在2011年归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信用增级分为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通过外部的信用征集和评定,将中小企业原本分散的、隐藏的信用信息集中化、显性化,使得金融机构等资金供给方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其信用信息,直接或经过简单的再加工加以利用。_是中小企业通过自身条件的改善,或者依托担保公司、信用合作组织等中介组织或渠道,以及通过制度条件的改善,提升自身的信用级别,从而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可以看出,这两个层次止好对应了小微企业融资的两大难题,也就是信息不对称和企业自我增信。换句话说,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小微企业信用增级的过程。

根据中小企业信用增级理论,信用增级的方式分为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两种。内部信用增级,需要小微企业自身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资产结构、增加资产积累、提高市场声誉等方式,逐渐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外部信用增级,则需要依靠外部机构、制度环境、金融创新等方式实现信用增级,以改善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本文研究的东营建设银行信贷工厂案例,实质是以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外部信用增级为切入点,推动小微企业进行内部信用增级,最终实现小微企业的信用增级。

二、东营建行信贷工厂案例

(一)起步:评分下帮助贷款准入

在起步阶段,小微企业刚刚创立,尚未开始运转。在这个阶段,小微企业所需的资金,主要用于起步建设,没有资金就无法投产。东营市小微企业的特点,在于其生产的产品,依附成熟产业链,无需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因此,它们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少,以5-10万元为主。但是,由于小微企业刚刚创立,财务信息不健全,无法提供任何担保,不能满足银行的贷款准入要求。制约该阶段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就在于无担保下银行的贷款准入限制。

针对起步阶段的小微企业,建设银行创新推出了评分下业务信贷模式。其具体做法为,根据小微企业、企业主及其配偶的资信状况、信用积累、账户结算、交易行为等多种信息进行评估打分。只要分值达到贷款的条件,便可提供无担保小额贷款。评分下产品的推出,有利于建立银行和小微企业的长期融资合作关系。小微企业为了达到无担保贷款所需的积分,必须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并加强与建设银行的业务合作。而长期的业务合作过程,会逐渐消除银行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银行的审贷成本 。

(二)发展:三贷一透破解短频快

在发展阶段,小微企业刚刚开始生产,并能初步获得利润。此时,小微企业所需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企业止常的生产经营。从东营市小微企业情况来看,这一阶段的小微企业最为脆弱,资金一旦供应不及时,便会导致其快速破产。这个时期,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短频快特点,对资金的时间要求最为迫切。制约它们发展的,便是银行相对繁琐的审贷程序。

针对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建设银行在评分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贷一透系统产品。该产品根据客户过往结算、金融资产等评分下累计信用,提供三个无须的绿色通道,即无须评级授信,无须审计财务报表,无须提供担保,大大缩短审贷流程,解决了小微企业的审贷难题。并且,三贷一透建立资金池,允许小微企业在一定额度之内循环贷款,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对资金的时效性需求。

三、结语

P 2P离不开担保,担保也需要P2P}; P2P己经发展成为担保公司在银行渠道之外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P 2P行业扔处于快速发展期,各方而有待进一步完善,担保公司与P2P公司的合作是机会与风险并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