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分析

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21:58
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分析
时间:2023-08-09 00:21:58     小编:

摘要:网络流行语已然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新载体,每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负载了隐藏的文化信息。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网络流行语作为源语模因在被译为目的语模因的过程中,译者选择何种英译策略会直接影响文化信息的存留。运用归化翻译策略的译文通俗易懂,却使源语模因在目的语中发生了变异,失去了源语模因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而翻译策略的译文却让读者体会到了源语模因的异国情调,新的目的语模因甚至会激起读者探究其中文化内涵的兴趣。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模因论;英译策略

一、模因论

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ltins)出版了其畅销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在这本杰出的以现代新综合进化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的书中,道金斯首次提出了文化传承的单位――meme。“meme” 来源于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在构词上又仿造了gene(基因)。 “meme”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为“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 esp., imitation”(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兼顾了“模仿”和“基因”的含义。我国学者何自然教授将“meme”译为“模因”可谓神来之笔。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论 (memetics)”已然成为研究文化进化和传播的新途径。

二、模因论与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而语言因为有了这样的平台传播得更加迅速。网络语言既是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新载体,也是重要的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甚至传播到“网”下,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用语的一部分,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对于这些新词新语,外语工作者更应该将它们准确地翻译成英语,以便使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而模因论在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模因的复制和传递要经历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中,模因的成功复制可以总结为:

网络流行语(源语模因)――同化――译者(宿主)――记忆、表达――目的语(模因)――传播――读者(新宿主)。

网络流行语作为复制精确、散布广泛、复制长久的强势源语模因首先通过感染译者(宿主)进入到其记忆中,此为同化阶段。而译者的翻译过程则为记忆表达阶段。记忆阶段指源语模因在宿主头脑中保持的时间,表达阶段则指源语模因必须要从宿主的记忆中释放出来成为目的语,而读者作为新宿主接受目的语模因的过程则为传播阶段。

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翻译的过程就是将源语模因复制到目的语的过程。成功的翻译应当是:源语模因经宿主(译者)转换到目的语中,被新的宿主(读者)所接受。然而,不同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深深扎根在所使用的语言中,并影响制约着语言的传播。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源语模因在传播之后可能出现不被新宿主接受或因模因变异而无法得到传播的现象,也就是翻译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过程中,有的译者着重考虑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模因的接受性,常常舍弃含源语文化特质的部分模因,而用含目的语文化特征的模因代替,这就是归化翻译策略。与归化策略相反,异化翻译策略则以源语文化为导向,重视体现网络流行语的源文化的特色,强调保留源语模因。

四、模因论下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

归化和异化这两种英译策略各有千秋,历来为翻译理论家和译者们所争论不休。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是一个难题。

其实每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而这个背景在英译的过程中无疑成为了源语模因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比如,央视春晚中赵本山、小沈阳等演出了小品《不差钱》,台词 “不差钱”也一夜火了起来,尤其是在网络平台上,瞬间秒杀其他网络流行语。其实赵本山的小品历年来都不乏经典台词,“不差钱”的走红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首先这个小品的主要语言环境为东北话,演员把东北方言的形象性、通俗性巧妙地融人到了舞台表演中;其次是大众传媒和网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差”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欠缺”,二是“不好”。“不差钱”粗犷豪放地表达了地域文化特征。“不差钱”现今译为“Money is not a problem”,此译文明显更倾向于目的语读者,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意思无偏差,但是无疑译者在将源语模因转化为目的语模因的时候,已经将其所负载的有关东北方言的语言类文化信息丢失了,那么“Money is not a problem”作为新的目的语模因,很显然已经不能复制小品中本山大叔拍着钱包说“不差钱”时引起的轰动了。与此相同的还有将“肿么办”译为“what should I do”,将“捉急”译为“worry”或“anxious”,将 “么么哒”译为“kiss and kiss”,此类网络流行语除了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外,还各自包含了语言类文化信息,而在这些归化译文中,都不能体现出此特点。

一句“元芳,你怎么看?”,使“元芳”成为网络上被问候最多的人物之一。元芳全名“李元芳”,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面重要角色之一。他的身份是狄仁杰的卫队长,也是狄仁杰的好搭档,武艺过人、性情忠烈,更难得的是思维慎密而细腻,逻辑思维能力超群。“元芳,你怎么看?”是电视剧中狄仁杰在分析案件前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此句被译为“Yuanfang,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人名的处理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这句话某种程度上又再次带火了热播系列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对于没有看过此剧的人大概也会一探究竟元芳到底是个什么人物。而对于外国读者,名字的拼音译法虽然已经成为了目的语模因,但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引起读者探究其源语模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这个模因在新宿主脑海中的印象。

网络流行语的异化处理会引起新宿主对这个目的语模因的兴趣,因为异化本身就会保存源语文本的文化信息,新宿主甚至会去探究源语模因的来源。再如将“中国好声音”译为“The Voice of China”,《中国好声音》这个电视节目无疑会被国外的网民们再次关注。与此相同的还有各种Style,例如甄痔澹Zhenhuan Style)、伊P体(Yili Style)、淘宝体(Taobao Style)等。

五、结语

翻译策略的选择本身是为了处理翻译中负载文化信息的词,而每个网络流行语都有其产生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在英译的过程中都充当了隐藏的文化信息。那么对于网络流行语这个特殊的源语模因,在经过译者(宿主)同化,记忆,表达之后,成为目的语模因时,选择哪一种翻译策略会直接影响翻译效果。前者产生的译文通俗易懂,但使网络流行语这一源语模因在目的语中发生了变异,从而失去了源语模因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会使其无法得到传播。而后者让读者体会到了源语模因的异国情调,甚至会激起读者(新宿主)探究其中文化内涵的兴趣。

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英译策略的争论由来已久,但从模因论的视角,在处理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面,异化处理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虽然译文有时也会出现因源语文化在目的语中译文读起来含混晦涩,难以感染新宿主的情况,但从文化信息的传播情况来看,异化处理仍然更胜一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