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分析及实施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分析及实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24 00:22:36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分析及实施
时间:2023-07-24 00:22:36     小编:

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节元素周期律部分,我以前都是采取按照课本顺序教学的方式,按照认知规律去做,先做实验,有学生得出结论,再总结规律,讲完了,各项规律都出来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很突出,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的问题学生一直搞不清楚原理是什么。所以,我今年尝试改变思路,从理论讲起,力图让学生更深刻的去理解,从而推测出所有的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包括原子半径大小比较、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这些规律要从原子内部构造和作用力上去理解。所以重中之重是要理解原子内部结构和作用力的问题。遵循这一条主线,我在课堂教学上是花了大部分时间去讲解这个问题,让学生从原理上去理解并掌握元素周期律。

首先让学生来回顾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这块知识学生很熟悉,接下来做一个物理受力分析:位于中心的原子核整体上带正电荷,外层电子带负电荷,所以原子核对于外层电子有一个引力作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这种引力呈增强态势,导致原子半径越来越小。所以在同一周期中,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引力越来越大,原子半径越来越小。这个结论是顺理成章的。从教学效果看,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竖着看,同一主族的变化规律也用这个引力来解决: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要增大。这个学生很好理解,可以简单的打个比方,好比一个人穿的衣服,夏天和冬天穿的是不一样厚的。这样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就算结束了。

其次,我们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还要遵循原子内部结构和作用力这一条主线。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而最外层电子是否容易失去和得到其他电子,则是由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控制能力的强弱。同一周期中,由于电子层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于电子的引力增强,所以整个趋势是电子越来越难以失去,换言之就是越来越容易得到电子,所以金属性越来越弱,非金属性越来越强。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由于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来越弱,所以失电子能力越来越强,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弱,换言之,金属性越来越强,非金属性越来越弱。值得一提的是,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学生其实不是很理解,所以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要对氧化还原反应做一个复习。以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衍生出来的两个规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只要搞清楚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就容易掌握了。

至于化合价的递变规律,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最外层电子的递变规律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再结合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规律,这个知识点就算解决了。

附简案:

引入教学:请思考原子的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问题。

设疑:请大家根据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来分析原子中的受力情况(提示,可以把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看做两个整体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各小组互相补充并回答。

教师请学生总结。

教师:既然我们搞清楚了原子内部受力情况,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这种引力的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引入周期律教学环节,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和递变规律。

教师:既然我们搞清楚了原子内部受力问题和影响因素,请大家参考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内容,总结同一周期和同主族内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解决了原子半径的问题,下面我们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问题。首先大家结合我们必修一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思考什么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学生回答。

教师:既然大家对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搞清楚本质了,请大家从同一周期和同一主族两个角度来分析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从大家的讨论结果看,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金属性在减弱,事实是不是这样的,请大家分别做探究活动一,并得出结论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并得出结论。

教师:请大家阅读p13内容,讨论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对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的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影响。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请大家完成p14两个问题的书写。

学生回答。

教师:请大家把今天所学内容总结一下

学生总结。

教学反思:从本次授课情况看,以前我们教授理科内容时,往往遵循所谓的对自然的认知规律,先做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最后总结规律。我们平常也往往盲从于这一理念,好像不这么做,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评课也是这样,你要不做实验,你这节课就一定是失败的。在这个氛围下,我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冒巨大风险的,其实反思我们的教育就是行政化,每个教师都是人,每个学生也都是人,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有多种多样的方式,真的需要整齐划一吗?那是工业生产,我们不是工厂,我们是学校,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的人。所以最好不要盲从、不要人人云亦云、不要盲目跟风。怎么去教授这节课能让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突破传统,挑战权威,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