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救国时报》与辽东抗战

《救国时报》与辽东抗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23:42:53
《救国时报》与辽东抗战
时间:2023-08-05 23:42:53     小编:

砬子沟战斗,发生在1935年5月16日,本溪史志称之为“桓仁歪脖望战斗”。一次发生在本溪的战斗,为什么会引起远在法国的一家报纸注意并给予报道?法国《救国时报》是一张什么样的报纸?桓仁歪脖望战斗的详情又是怎样呢?

《救国时报》的历史面目

身在法国的《救国时报》,让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张法国人办的法国报纸,其实,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外主办的一张的报纸。

吴玉章是《救国时报》的亲历者之一。

《救国时报》原名《救国报》,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巴黎反帝大同盟机关报的名义主办的机关报,在法国巴黎注册并公开发行,编辑则在莫斯科。

《救国时报》创刊时发行5000份,不到一年就增至2万份。不仅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有订户,就连西康、新疆等边远地区也有读者。而在国外,更是发行至43个国家,拥有9600余订户,欧洲、美洲、非洲、澳洲都有它的读者。

绝地反击的桓仁歪脖望战斗

本溪桓仁铧尖子附近有一座不出名的山,叫歪脖望。1935年春,杨靖宇率军部骑兵队300多人,从吉林来到桓仁。5月中旬,他们到了桓仁的海清伙洛,在此与一师会合。

5月16日,杨靖宇率骑兵队从桓仁果松川出发,取道石灰窑岭去洼子沟。行抵油瓶沟南岗时,发现蔡俄堡驻有日伪军,石灰窑岭无法通过,遂临时决定取道大砬子沟歪脖望、红塘石大皮匠沟进入洼子沟。正当部队向歪脖望挺进时,不想被敌人发现。日伪军派兵占领石灰窑岭,围住了歪脖望西北两面;而从冯家堡子赶来的日伪军占领歪脖望以东的鹿圈子沟,对抗联部队形成合围之势。此时,杨靖宇的骑兵队不但没有奔驰突袭的优势,反而目标突出易受攻击。

有备而来的敌军,乘汽车到达山下后,用10多挺机枪疯狂向山上扫射,很快突破了一师的防线。

危急关头,杨靖宇沉着冷静。他命令将马匹隐藏到树林里去,留一些人看管,其余的全部参加战斗。

经过仔细观察,杨靖宇发现从东面进攻的是伪军,于是命令部队集中火力反击日军。逐渐地,日军攻势大大减弱。与此同时,杨靖宇命令与伪军接近的各连开展政治攻势。战士们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口号,还唱起了抗日歌曲。东面的伪军听到后,渐渐停止了射击。伪军连长高文禄高喊要一师派人和他们接头。前沿阵地的我军排长樊宝喜挺身而出,前去和对方联系。经过谈判,高文禄表示所属部队不向一师开枪。樊宝喜回来向杨靖宇做了汇报,杨靖宇表示满意,随即写了一封信,还拿出300元伪币、3条洋烟和外伤药,叫樊宝喜一并交给高文禄。

樊宝喜再次下山,把信和钱物交给了高文禄。高文禄非常满意,当即把日伪的兵力部署情况告诉了樊宝喜。杨靖宇随后率队借道突出险境,并从伪军阵地上取走了伪军留给他们的弹药。

突围后,杨靖宇快马加鞭,边打边撤。行至海青伙洛沟时,忽听原来抗联的阵地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原来,伪军在杨靖宇率部撤走后来到了抗联阵地,日军以为山上还是抗联部队,就向山上发起攻击。伪军随即向日军扫射,日军边退边喊杨靖宇大大的厉害。

日军撤退,伪军下山。杨靖宇从海青伙洛沟调转马头,挥戈西进返回老秃顶子密营。歪脖望战斗,杨靖宇利用伪军打败日军,一举歼敌200多人,缴获日伪军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创造了绝地反击的成功战例。难怪《救国时报》称杨靖宇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典范,善于游击战术的民族英雄。

抗联与《救国时报》的联系渠道

当时,杨靖宇率领的抗联第一军,正处于日伪四面包围中,与外界的联系十分困难,《救国时报》是如何传到抗联部队手中?抗联的信息又是怎么传递到《救国时报》编辑部的呢?

据有关资料介绍,开始时,《救国时报》主要通过共产国际代表团与设在海参崴,负责东北党、军联系的联络站(负责人为杨春山,又名石大纲、斯达干诺夫)先送到吉东地区,再由地下交通员辗转送到其他各地的。

其实,杨靖宇最早还是从当时的第4军军长李华堂口中知道有这份报纸的。抗联第一军开始收到的几期《救国时报》,来自东北义勇军领导人李杜驻上海办事处。在艰苦的抗日环境中,在与党中央处于信息隔绝的情况下,能看到党的领导机关主办的报纸,杨靖宇自然十分高兴,万分珍惜!他将《救国时报》视为重要的精神食粮,指示第一军政治部要充分利用这份报纸,将之作为第一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教材,要求一军的干部战士认真阅读并分组讨论。

善于利用各种宣传形式的杨靖宇,更是看重《救国时报》这块宣传阵地。他指示抗联一军有关人员,把一军指战员看到该报的情况及抗日联军组成的经过等,写给《救国时报》。他自己还亲自给《救国时报》写过信。听说《救国时报》因资金紧张要停办,杨靖宇还在抗联万分艰苦的情况下,捐资给《救国时报》。

抗联的稿件又是通过什么渠道传递到《救国时报》的呢?

为抗联一军撰稿的又是谁呢?

报道“桓仁歪脖望战斗”即《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英勇战绩之追述》的作者署名松五,松五肯定是个化名。笔者推测,写这篇文章的人可能是傅天飞,或者是金永浩。当时傅天飞正在桓仁,他是抗联一军的奠基人之一,对其历史甚为熟悉,也有写这篇文章的水平;金永浩时任南满省委宣传负责人,他也有把握这篇文章的能力。但查了很多资料,到底是谁,仍无实据。

东北抗联有很多的历史之谜未解,就留待后人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