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在推进依法行政中建设美丽中国

在推进依法行政中建设美丽中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6 00:33:51
在推进依法行政中建设美丽中国
时间:2023-08-26 00:33:51     小编:

【摘 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现代法治国家政府都将依法行政作为基本遵循。本研究以贵州为个案,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动力因素进行剖析,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战略路径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是推进我国改革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急需解决,建设现代法制政府、全面落实依法行政显得异常重要和紧迫。在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贵州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可行性,探讨依法行政的实现途径,对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历史背景

依法治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就提出“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韩非子最基本最伟大的主张就是建立以法治国的廉洁政府,法律如绳,不仅对民,更对官。在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是监察制度,早已存在并在各个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其中尤以唐朝监察制度的发展最为显著,唐朝监察体系有两套制度组成,即御史台和言谏制度,其上承各个朝代监察制度的优点与长处,下对以后各个朝代的监察制度,甚至现代法治建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依法行政不仅是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是公共行政体制变迁的迫切需要,《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明确地指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已经成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执政党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重要任务。

依法治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随着依法治国的提出和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意识明显增强,相关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都有力促进了我国行政改革的深入推进。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古语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依法行政方面发生和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原有的政治体制中政府行为过多、管理过程随意性较大、政企职责不分;政府职责“错位”、“缺位”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权力与利益挂钩、与责任脱钩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办事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人为因素太多弊端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党和政府认识到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是彻底解决现存问题必经之路。为此,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这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保障,是促使我国政府工作落实依法行政,从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规范。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对加强国务院及其各部门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彻底解决面临的执法问题,需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需要在理论方面掌握其本质组成和基本实现途径。结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精神,对依法行政和和建立法治政府图解如下图。

三、推进贵州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可行性分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应一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上层建筑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基础,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由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因素,贵州的经济发展和全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贵州省内部,各地经济发展也极不均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对改善贵州投资环境,促进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战略路径

只有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才能实现 “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

1、转变观念,尊重民意。树立“主权在民、职权法定、监督用权、程序合法”的观念,促使依法行政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各级政府要把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依法行政任务与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要把坚持不坚持依法行政、愿意不愿意依法办事、善于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做好工作,作为衡量政府领导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作为评判行政执行力强弱、工作实绩大小、发展成效好坏的重要标准,使依法行政真正成为一项硬要求和硬约束。

2、科学立法,彰显法治实效。完善准确的立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一是提高立法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建立相应法律制度,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做到立法进程与改革和发展进程相适应。二是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在立法过程中,对于不能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及时通过法律的途径给予清除;对于可能相互违背、可能会造成一定误会的法规及时予以调整或删除。三是提高立法的系统性。结合各地经济、法治、人文社会需求,总结先进的实践经验,借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部的规律性,通过不同层次的立法,解决政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

3、严格执法,促进依法行政。韩非子云:“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落实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行政机关只能行使法律规定权限内行政权,不能以政府名义超越法规给予的权限,实施影响依法行政、侵害当事人权利的行为。执法必严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关系政府的形象,直接影响行政执法的效果。在执法队伍的建设上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严格录用、考核管理、在岗培训等手段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掌握和应用运用法律执法的能力水平,为建立法治政府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

4、创新机制,推动依法进程。构建不同级别的专家信息库,促进工作常态化。在各级政府重大经济项目、涉及民生、广大人民切身利益重大事项,在决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吸纳专业人员参加。要由法治来通过严格的程序规定和责任追究,保障这些决策的过程和结果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加快理顺各级政府关系,分清政执法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建设,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法治化。通过财政专门拨款,解决执法经费,减少执法收费项目的设立,从而杜绝执法牟利行为,解决为群众所不满的各种罚款制度,同时在此基础上相对集中执法权,简化办事程序,真正实现各级政府为人民服务。

5、尊重民意,增加依法行政透明度。信息公开是有关保障公民了解权和对了解权加以必要限制而组成的法律制度。各级政府应在不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范围内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如对于民众关心的“三公经费”“人均办公经费”等,及时进行公布,接受民众监督。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以突破传统的媒介传播形式,微博、微信等各种传播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某一信息得以大量传播,在对社会突发事件的管理上,政府要及时向发布信息公告,避免不明真相的群众的猜测,引发后续的群体性事件。

作者简介:钟元贵(1969-),男,中共党员,应用经济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站博士后。现就职于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副主任)。

参考文献:

[3]彭程甸.依法行政与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4]厉敏萍.试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1

[5]李永超.论提高执行力是全面提升政府效能的突破口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