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篇一
;摘 要:英美文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局限于课本,而应引入文学理论的教授,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学的欣赏与学习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熟知文学理论导入课堂的方式,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结合现实热点分析,以及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向,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认识到文学理论的重要性,在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职;英美文学;文学理论
随着中国的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学生对英美国家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从最初单纯的学习崇拜转变为如今辩证的学习看待,这是时代的进步,更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高职院校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英美文学,更要通过课堂的变革,让学生充分了解英美文学,相关理论,通过理性的引导和分析,达到学习英美文学的目的。
一、英美文学引入文学理论的重要性
英美文学作为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对中国学生来讲,无论在理解上还是学习上都有不少的理解障碍,对于英美文学中的思维方式与写作习惯并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分析文本和背景,而是要在文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只有在理论高度上对文本进行剖析,才能提升学习能力,深入发掘国外文学中的经典所在,理解文本的深层涵义及当时社会背景融合下的现实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美文学无论在写作方式上还是语言结构上都与中国文学不同。它是基于英美国家的社会背景与发展存在的文化产物,因此必然或多或少带有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的特点。通过文学理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经典英美文学,并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深入的体会英美国家文化,发现中国文化与英美国家文化的不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习惯英美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沟通方式与语言特点,这是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作用。
(三)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对于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语言习惯都不同的英美文学,如何引导学生们鉴赏,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指标。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经典的英美文学中的精髓与社会意义,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各种流派,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等作品对学生来说非常难以理解,从写作手法与语言表达上都跟中国文学迥然不同。文学理论的切入则可以非常准确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1]。
二、英美文学如何引入文学理论方法
(一)理论引导学习
文学理论作为指挥棒,在英美文学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理论的指导,英美文学的学习就容易流于表面,让学生迷失在文学文本中。如果仅仅要求学生了解文本情节,那英美文学的课程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因此,通过精准的文学理论引导,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研究文本结构,语言特点,思维方式以及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写作意义,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同时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了一个层次,这样才能在英美文学学习中受益良多。
(二)实践归纳总结
所谓理论指导实践,意味着单纯的理论学习不能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英美文学的经典文本非常多,让学生依托文学理论指导,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才是课程的目的。通过多文本比较与学习,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现代英美文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现代英美文学与传统英美文学在篇幅,描述特点上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代英美文学更加侧重于对现实哲学化的思考,在反映人性与时代特点的环节中往往表达的更为有力。这种哲学化与抽象化的变化带来了众多文学理论的产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推荐的经典著作进行对比和归纳,通过多文本的总结,更深入的理解文学理论的相关阐释。
(三)情感审美带动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情感的表达,任何文学作品离开了人的情感,都会失去生命力。在英美文学的发展史上,最著名的情感特征有一些比如个体意识的觉醒、对自由的向往、对真实的自我意识的认知等等,比如最著名的为了自由而战的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将“自由”的精神表現得很深刻。英美文学无论是从写作习惯还是写作的风格上来看,人物是其笔下最经常见到的“意象”,有代表善良的简·爱,有代表勇敢无畏的鲁滨逊,有代表复仇的哈姆雷特,有代表真诚的爱的苔丝,有代表果敢与智慧的凯尼特斯,有代表女性反抗精神的康妮,也有代表着个体意识被唤醒的汉娜……人物的形象根据作家的需要而变换出各种性格、心灵、思想、外貌等。这些角色的情感美是有着不同的个体现方式的,也是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的,影响着文本在语言、结构、意蕴等多方面的构建,因此通过情感审美带动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和理解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要想将文学理论更好的引入到英美文学的学习中,就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让学生改变听讲的传统状态,而自发地对文学理论抽象的内容进行剖析,并且互相分享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的理解理论的意义与价值。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各种经典文本对理论进行诠释,在诠释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深入领会理论的深层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文本学习水平,提高英美文学课堂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卡夫卡《变形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卡夫卡其他的作品《审判》、《城堡》进行研读,了解卡夫卡作为美国现代主义的典型代表,在语言与文本布局等方面的特点,深入的理解其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同时也可以针对同潮流下的各种文本,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与产生的必然性。这种课堂的共同参与,学习与研讨的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二)结合时代热点进行文学分析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抽象与生活,这也是文学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任何文学的学习都离不开对时代的洞若观火及冷静的分析能力,一部经典的文本的诞生首先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可以精准地反应时代的一个侧面,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赞扬与抨击。在日常的文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文本与时代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时代背景下文本产生的必然性与文本所具有的深刻的社会涵义,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用写实笔法揭露19世纪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要想让学生了解文本,教师就必须对19世界的英国社会进行剖析和讲解,让学生明确狄更斯生活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理解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原因[5]。
(三)设置适合学生水平的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环节比较薄弱,所以在英美文学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不少的困难,无论在文学理论的理解上还是对文本的总结归纳中,都有着诸多的障碍。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深度与广度,而要在学生的层次与水平上,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安排,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研究方向,让学生切实的做到有处着手,有法着手。真正的学习和了解英美文学文本,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达到英美文学的课程目的。
比如在教授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到基文章学理论之外,还有有针对性的对文本的写作背景与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文本的精神力量。通过设置合理的研究方向,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正视自我,灵魂平等的人权观念,面对人生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奋斗观念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学习和理解。
四、结语
英美文学的学习必须要重视文学理论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文学理论的重要性,通过对文学的深入了解,进一步了解西方的文学思潮以及与中国文学发展的联系与区别,提升文学鉴别与欣赏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參考文献
作者简介:武娟(1986- ),女,汉族,安徽淮北人,学士,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篇二
一、找到《英美文学》的辅导书,例如《自考一本通》《自考直通车》等类型的汉语版辅导书。
三、第一轮复习顺序:
3、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看完汉语译文后,对照英语译文,划出课本上对每个时代代表性流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描述和评论。名词性描述一般是填空题和选择搭配题;评论部分是简单题和问答题;*只看代表性的重要信息,非代表性作品和作家生平介绍不用看;记住某个时代某个流派有哪些代表作家,哪些代表性作品及该作品的简要介绍和评论。
4、按照章节划出重点信息,然后整理笔记;
5、全部整理完毕之后,基本上对文学史和代表文学作品有了基本了解。
四、第二轮复习顺序
五、考前突击复习
1、依据真题笔记和第二轮复习的笔记,对不熟悉的部分进行重点复习。
2、根据以往考题的研究,旧题还会重新考,所以大家要关注所有做过的真题和各章节中没有考过的但属于代表性知识的部分,这些有可能是将要考的新题。自学考试已经有历史了,所以过去的真题加起来也就是全书的重点知识网络,所以认真复习真题并理解消化,整理帮助记忆,这对于考试制胜是最好的办法。
*警告:千万不要抛开课本直接做真题;
千万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抄写,默记;反复整理笔记,新的笔记只记录没有掌握好的,直到最后的笔记成为提纲式的。
〈高级英语〉复习方法说明;
一、对照辅导书,精读课文,做课后练习;
二、找来历年考试真题,认真做,查到答案在课本中的相关地方
三、认真复习真题,总结知识点;错题本,反复研究错题
四、回到课本,从头到尾认真阅读课文,全面复习重点知识点;
五、整理真题,再次复习错题;
*高级英语上下册32个单元,复习面积很大,所以必须早动手,狠下功夫。
祝愿大家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
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篇三
;摘 要: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外语院系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是必须也是十分迫切的。本文针对素质教育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及改革方法。
关键词:英美文学 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
一、英美文学课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现状
英美文学课作为我国高校外语院系的一门专业课,在各类高校外语院系的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外语界也开始意识到“语言与文学无法分家。”国内的许多知名学者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外语专业的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基本素质、文化素质至关重要,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品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等。素质教育历来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为培养新型的外语人才,国家教育部颁发执行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新《大纲》在外语人才的素质方面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英语专业人才不应局限于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技能,而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1]《大纲》的说明中有关基础课的说明是:“开设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开阔思维,拓宽知识结构。通过阅读和分析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主要通过英美文学的教学来实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用型的人材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各高等院校及专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出现了很多的实用型的专业如翻译、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在这些专业,文学被认为可有可无,有的干脆就不开文学课。英语教育专业也是在高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由于该课程历史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包括英美两国的众多作家和作品,教材显得陈旧、庞大,适用学生用的教材不多,然而课时有限。因此教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多数没有多少好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也是只关心分数,而不关心学生实际掌握了多少文学知识。随着我国高校连年大幅度扩招,教育资源不足显得日趋严重。高校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师资力量等严重滞后,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素质教育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
首先可以改善以往文学课“史”、“选”不能兼顾的局面。比如:文学课的任课教师可以把文学史的介绍,包括对作家所属年代、作家背景、主要作品的优美且重要的选段制作成课件,配上图片、声音甚至录象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作家所属的历史年代背景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长篇累牍的文学史压制成生动的录象形式,让学生感性地学文学史,这就比简单枯燥地讲述生动有趣的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加学生对英美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学生清楚地认识了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后,为接下来的文学作品欣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可以弥补以往文学课中文学理论的不足或缺失现象。由于文学理论枯燥乏味、艰涩难懂,有的教师只是点到为止,而有的干脆只字不提。这就给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评论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有的学生连一篇作品的评论性文章都写不好。这不利于培养新型的具有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条理地将文学作品所牵涉的文学理论介绍给学生。例如,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尼古特(1922-2007)的代表作《五号屠场》(1969)。上这一堂课的时候,作为教师,你可以运用多媒体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来给学生展现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接着让学生观看《五号屠场》的电影光盘,给学生一段时间谈论观后感。然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以及荒诞的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叙述、不确定性、碎片拼贴和重复等特征。接着和学生一块儿剪切小说的片段,通过主人公毕利的二战经历,亲眼目睹了德累斯顿的大轰炸,以及他荒诞、悲观、无奈和屈从的一生。看哪部分属于元小说叙述,哪些地方表现了小说的不确定性、碎片拼贴和重复等特征。这样学生就不会对后现代主义这个文学理论一头雾,一头水,学生就会比较透彻地了解后现代主义这个文学术语。也能够充分理解小说《五号屠场》的反战及屈从的主题,以及战争的虚伪和残酷,和作者的反对战争和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这就使得原来枯燥、空洞的文学理论的介绍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了大量的文学知识,又教会了学生如何运用文学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为学生写毕业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教师就不仅仅是对学生“授之以鱼”,而且还“授之以渔” ,而后者才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不仅极大地扩展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容量和密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质量。
最后,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说教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法,而在多媒体技术辅助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以及其它软件和硬件的帮助,教师自己可以挑选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材,或者从大量的有着不同缺陷的教材里编选适合学生的教材。给课堂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它能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使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量多,内容新。使传统古板单调的文字教材变成有图、有声、有色的图文并茂的教材,刺激了学生的各个感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一边听教师的讲解,一边观看课件的演示。随着教师的讲解,或者是观看电影光盘,或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优美片段。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独立思考,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培养成为新型的具有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
(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英美文学的环境和氛围
教师在英美文学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诸如规定好从学校的图书馆里借阅哪一个作家的哪一部文学名著,或者通过学校的网络观看这部名著的电影。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增长了学生的文学知识和欣赏能力,而且减轻教师的负担和减少了课堂的使用时间,这样从侧面扩展了教学容量,同时也无形当中给学生上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通过校园广播站经常播放一些名片和名片的主题歌曲,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英美文学的环境和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动力。还创办文学沙龙、文学工作室等形式的学校文学团体,经常组织英语专业的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及文学翻译的比赛,并给以物质和荣誉的奖励,广泛吸引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和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他们的分工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和谐的评定方法
传统的闭卷考试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学生用功程度和记忆力的考核,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抑制和扼杀。这种命题方式容易使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程爱民教授根据其调查结果提出:少用闭卷,增加主观题期末考试与学期论文和读书报告相结合。[3]这总结了大多数关于英美文学考试改革的意见。刘存波等测试可采用更多的形式,并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如讨论、口头表述、写影评、上网查资料等再结合课堂表现和课程论文。[4]实行多种多样的考试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待遇,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高校连年大幅度扩招,师资力量的不足显得日趋严重,特别是英语专业的教师的不足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外语专业的教师外流现象越来越严重,再加上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比较重,让一些教师只顾科研,而顾不上教学,从而造成了顾此失彼的严重后果。各个高校应该让教师首先认清自身的重大责任,把教书育人放在工作的第一要务。其次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多媒体技术、道德素养等业务水平,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大批高素质合格英语专业教师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卓有成效、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方式与渠道来培养出合格的英语专业教学工作者。这其中包括新人的培训和在职人员的长期和短期的培养。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师的待遇,降低教师的科研任务,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教师安心地教书育人,这才是目前高校的根本所在。
结束语
鉴于英美文学教学在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加快实行素质教育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而多媒体技术为这种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前“实用主义”教育观念盛行于中国教育界的时候,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的教学更应该担当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教育任务。我们必须大力推动英美文学课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也只有这样,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才能真正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篇四
;摘 要: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的一个类别,它最初产生于法国浪漫主义时期,并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启迪和促进作用。在现今英美文学教学课程中很有必要引入比较文学分析的方式,其可以更有效的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它有两个重要的内容,分别是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广泛开展比较文学的教育模式,其也迎合现在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学习要求,同时也是充分发掘英美文学的教学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剖析比较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并广泛的探讨英美文学课堂中比较文学的运用。以期为后续英美文学课程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更好的完善现阶段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比较文学;素质教育;英美文学;应用;意义
文学是属于重要的社会学科,其包含着很多研究要素。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操作的实践性。比较文学最初诞生于法国浪漫主义时期,它具有显性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浪漫主义理论。比较文学是建立在文学评论以及文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比较文学的分析方法,能够让受众者扩充其文学视野,并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这也成为现在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
若从类别上对比较文学进行分析,它存在着文学史以及文学评论的两种内在属性。若以研究范畴角度释析,主要针对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不同文化属性的文学内容,常常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区分,这也成为现阶段英美文学教学中比较分析的有效载体。能够让学生们在进行英美文学学习中,提升英美文学知识鉴赏和欣赏能力,显著提升外语素质化教学效果。
英美文学教学成为高校英语专业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也是伴随着高校英语课程建立而开设的必备课程。传统英美文学教育方法主要是集中在对英美文学时代、思想、国家以及作家等形式的分类介绍和作品赏析。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忽略不同时代、不同思潮、不同国家以及不同作家之间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传统英美教学注重文学现象底蕴是其明显的优势所在,但其也存在着将作品和时代以及背景割裂的缺点。故此,选择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规避传统英美文学教育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效果。
一、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比较教学及其意义
英美文学涵盖着两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英国的文学以及美国的文学。无论是从历史层面、文学层面以及文化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英国和美国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是有着国家形式的血缘亲属关系。英国是近现代历史上老牌帝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主体人群可以看作是英国的后裔,美国也是在英国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美国文明更是可以看作是英国文明的继承和独特性发扬。美国是世界上年轻的国家,本身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伴随着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国家的崛起,其文化也形成具有美国特色的民族文明。在美国文化成熟的时期,很多知名美国作家又回归到英国进行文学创作,客观上对英国文学也产生深远的影响,譬如t. 和hemy james等代表人物。所以,英美文学具有继承性和多元化影响的特征。如果在教授英美文学过程中将二者孤立起来,将会产生文化理解的障碍。有鉴于此,采用比较文学的方式研究英美文学,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英美文学教学者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借助于比较文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英美作品中的作家、流派、背景和风格等内容进行关联性的比较,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建议学生预习中阅读相关的比较内容,并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英国和美国的文化,同时也会有效的区分二者的细微差别,个性化的分析英美文学中存在着的文化共同点以及文化差异性,客观上会开拓学生们的事业,也能够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譬如,可以让学生对英国以及美国的浪漫主义进行剖析。首先让学生们了解这两种浪漫主义风格产生的历史背景,前者出现在19世纪初期,这也是英国最为强生的时期,当时英国最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在其国内发生影响力广泛的“路德运动”,以及产生血腥镇压的比德卢大屠杀事件。此时在英格兰以及爱尔兰等地分别出现反对英国知名的斗争,当时英国在政府采取的方针是队内残酷镇压反抗运动,对开鼓励并支持欧洲封建复辟。正是在此种反动的运动进程中,更是技法人们的反抗意识以及反抗精神。其中对自由思想的向往成为当时作家创作的主流意识,也是体现出作家关心社会热点问题,随后衍生出英国浪漫主义思想。美国式的浪漫主义阐述与美国独立后的18世纪末,当时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新政体建立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移民,也推动美国西进运动的广泛发展。正是因为新的希望,所以产生自由的向往,故此诞生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想。
二、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教学
由于汉文化和英美文化具有极大的迥异性,所以在具体的英美教学中注重汉英文化以及英美文化的双重比较,可以通过中国文学研究的方式探讨外国存在的重要文化现象。譬如可以将我国现代首席作家鲁迅和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艾伦·坡进行类比分析,后者是世界驰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但是由于其作品中展现出哥特式的恐惧气氛,所以他长期受到各界争议,并因此而产生很多人为误解,他在美国文学界创作出首个神经分裂症病人形象。鲁迅在文学探索中受到其显著的影响,鲁迅创作《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形象可谓是中国首个神经分裂症形象。所以,二者作品中有着很多的神似之处,通过此种方式能够进行更好中外对比文学研究。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在平时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的融入中外文学的比较分析,并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性思考和分析,这也是体现出比较文学的特色和功用。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体现,首先是能帮助学生们更精准的评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并显著提升外国文学的鉴赏能力。譬如在探讨艾伦·坡创作的内容以及创作风格时,可以同时介绍我国作家鲁迅的创作思路和文学作品。在此种纵向的比较环节中,能够让学生们对二者均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对比的研究方式,可以深入的了解中外文学的共性和特性。其次,借助于对比文学研究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能更详尽、细致以及感性的了解相关作品的外国文学成就以及在外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此种方式,更好的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发展,能够提升民族文学自豪感。
三、英美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教学
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课程时,非常有必要通过比较文学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其具有素质教育的内涵,同时也是富有成效性的教学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是难度最大的教学模式,并且没有具体的教学先例可循。需要注重的要素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是需要教师具备优良的对比文学知识基础,可以在备课以及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根据教学的需求以及作品的内容,适度并适合的融入对比教学分析。其二是需要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度研究的功底,能够借助于每一个文学现象透彻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真实的内心变化。其三是需要站在世界文学研究的范畴中,以独特的参考物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也就是说,教师选择比较文学的分析方法,更是在教学中的一次理论创新和教学突破,更是需要学生理解教师教学的良苦用心,课下需要进行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
比较文学教学方法属于新兴的英美文学教育模式,无论是从其教学的体系,还是从实际的教学方式探讨,在课堂中实施比较教学确实有难度。但换一个角度分析,现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采用比较文学方法,这是现有英语教学一次质的突破,具有极高的尝试价值和践行意义,现在需要探讨的内容更多的是如何更好的开展比较文学教学法。首先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不断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更大程度的丰富自身的文学知识和文学内涵。其次是要受教育者增强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作为自身学习英美文学的有效学习方法。下面举例进行分析,譬如在探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同时,可以与同时代的德法文学进行对比分析,其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这三者有着共同的欧洲文化历史背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存在着相互影响,所以其同时代的作品中会产生出思想、艺术以及内涵的共性特征,并在此过程中需要找出其中存在着的差异化现象。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侧重社会问题的关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德国能够成为哲学家的过度,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侧重政治革命精神。在举一个例子,在研究英国诗人作家雪莱创作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时,先介绍这个作家的具体信息以及作品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相关作品的对比研究,可以选择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创作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后者的题材来自于古希腊神话,反映的是人类与神之间的生死搏斗,通过普罗米修斯和宙斯进行创作。虽然立意上具有创新性,但是最后二者的和解也体现出奴隶主民族斗争的局限性。与之相对应的是,雪莱对其进行深度的改造探索,最终是以推翻暴君,普罗米修斯取得完胜作为结局。在雪莱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更具备着革命的意义,他的形象也是可以象征着赞新的新时代。通过对比方式的研究,能更深入的了解其作品的内涵。
四、总结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世界性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现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必备知识素养,更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内容。现在各个高校在开展英语专业课程时,非常重视实用性英语的学习,其中英美文学由于其具备着文化的教学理念,更是成为英语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但由于其存在着文化、生活以及思维习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开展更好的教学方式。正是出于上述因素的探讨,本文分析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式开展进程中引入对比文学教育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比,可能更有效率的提升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展英语学习的视野,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了解作品中更多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内涵。
——————————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徐阳)
相关热词搜索:;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篇五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段和理论,对于我国的英美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准确掌握英语,熟悉英美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能够迅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丰富学生词汇库,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行为习惯。传统的英美文学教育模式比较刻板,是将经典的英美文学让学生通过朗诵、抄写、背诵的方式,记忆下来。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学生对作品的分析研究,无法独立地思考探讨作品,只会机械地将作品内容记住,因而无法真正领会作品想要表达的主旨。短时间内会提升学生的成绩和词汇库,但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只会按半就步地记忆背诵文学作品,无法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忽略文章所表达的内涵,无法实现将英美文学作品收入课文的作用。
【关键词】反思性;英美文学;教学
【作者简介】裴洁君(1982.12.3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作为思考对象,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产生审视和研究,采取相对应策略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的教学方式,它是一个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反思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过程。他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从侧面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发问,敢于对教师所教授的英美文学作品提出质疑,并积极探讨解决方案。逆向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印象,调动学生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英美文学作品是以英国美国当代小说、散文和经典名著等作为代表的优秀作品,通常收录在英语阅读教材里面,部分经典片段会作为课文出现,可以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会以中国人的思维去思考外国的一些事物,中西方风俗文化语境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是不同的,因此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熟悉西方的行为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避免出现僵硬的中式英语这一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习英语是一个漫长枯燥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将单词语法进行死记硬背,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对英语的厌倦心理。传统教学模式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迅速建立起词汇库,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时间越久弊端越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无法将学习到的内容融会贯通。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美好想象,使学生从被动的记忆背诵词汇到主动阅读书籍,感受学习英语所带来的快乐,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也由抵触排斥到乐于接受。另外,英美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和让人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将自己代入到作品中来,深刻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1.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一般情况下是带领学生将文学作品阅读一遍,对重点难点进行解析,这种机械式的阅读,并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情绪代入到作品当中。教师应先提起学生对一部作品的兴趣,许多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电视剧,电影教师可以寻找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提起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兴趣。在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全阅读一部作品或者搜集相关的参考文献来理解文学作品。比如,阅读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时,学生可以搜集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这样就能理解里面人物的行为与性格,感叹欧也妮·葛朗台的爱情悲剧,体会老葛朗台的专制和吝啬,在看到夏尔被利益蒙蔽双眼时进行批判,等等。使学生与作品建立联系,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到作品当中来,在学生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时,推荐学生阅读巴尔扎克其他文学作品,从而达到反思性文学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文学阅读和自己生活的理解相结合,对所阅读的文学作品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质疑,参考相关文献解决疑惑,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能力。
2. 将英美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虽然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但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描写生活的场景,同样适用于学生现在的生活场景,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在现代许多人身上同样适用。现在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将文学作品看作历史作品,认为文学作品只是单纯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因此只有当文学作品转化成一种社会生活经历时,文学的作品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英美文学作品中一些生活场景代入到生活中来并分析其合理性。虽然大部分文学作品描写的是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距离现在已经好几百年,但其中表现的道理和反映的人性的特点是亘古不变的。英美文学作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劣质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带领学生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一些学生缺乏对作品的辨别能力,导致其不知道所读的作品是优秀的还是劣质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也可以列个书单,让学生按照书单上的作品去进行阅读,避免劣质的文学作品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在选择英美文学作品时,要选择对学生成长有益的文学作品,能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和优良的品德,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3. 利用网络优势提高课堂效率。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只是一个播放软件,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查找相关资料。每次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要求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找寻这个作者生平的主要作品和一些相关文献等,带领学生去探究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所属环境。一个优秀的作者,往往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也都是优秀的,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家的兴趣,利用各种网站提供相关作品,在学生对作家或者作品提出质疑时,进行网络寻找答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此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拍成了电视电影,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寻找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对一些精彩情节或者经典片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之后写观后感,或者自己模仿剧情排练一下。排练情景剧可以加深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印象,在背台词查找相关文献的过程中也可以增进对作品的理解,用现代化媒体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之,将反思性教学应用于英美文学作品教学中时,教师应把这一运用视为做实验,反复观察学生对反思性教学方式的反馈,根据学生对反思性教学法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科学的教学方案。对于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没有问题的时候也要善于发现问题,锻炼自己的逆向思维,从而让英美文学作品发挥其进入到课文中真正的作用。利用英美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篇六
模式,提出了将名著改编电影具体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具 体方式方法,使之既有利于深化理解经典名著,又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名著;电影;英美文学;教学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
1.课堂上放映整部影片。这种方式应主要用于理解、分析 文学史上一些最伟大作家的最伟大作品,要尽可能采用第一 种类型即移植型的改编电影。放映整部电影一般耗时较长,可用两次课的时间来完成。教师应在放映电影前向学生介绍 作者和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观看影 片前应对原作的基本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最好能通读原著,这样可以更好地通过影片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教师还应预先 设计一些相关问题,在学生看完影片后加以讨论研究。但是,由于学时的限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采用这种方 式,每个学期有一两次就可以了。
2.课堂上讲授文学作品的相关知识,简单介绍作品的背
景和人物,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影片。可以由班级组 织集体观看,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观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既 不占用正常的上课时间,又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布置相应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观 看影片。这种方式最好选择移植型或再解释型的改编电影。如果采用第二种类型,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影片在何种程度上 对原作进行了艺术性的加工,让学生思考这种改动的目的是 什么。学生看过影片后,教师应在下次课上进行简短的提问 和总结,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将影片的部分精彩片段制作成简短的电影剪辑,在授
课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播放。这种方式大都运用在使用多媒
体进行教学的英美文学课堂上,对教学硬件有一定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得到日新月异大发展的今天,各个高等院校都非 常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 教学的能力也提高很快,故而这种方式值得提倡。在英美文 学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讲授文学史还是文学选读,利用多 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一些电影剪辑都可以调动和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制作电影剪辑可以使用以上提到的三种类型 改编电影的任何一种,但制作的剪辑一定是在原作中具有代 表性并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运用电影剪辑这种教学方式具 有很多优势,占用时间少、学生课堂上注意力更为集中,积极 性与参与性也更强,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 果。
电影与文学作品虽有很大区别(例如电影侧重外部语言
和动作,小说侧重叙事和描写;电影要考虑到票房收入、观众 心理、愉悦功能等),但只要选材得当、运用得法,电影这门表 现艺术是完全可以促进英美文学教学的。在英美文学课上适 时运用电影教学,又可以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文化 理解力,提高学生的实用英语水平。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 导,盲目地让学生过多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又容易使学生 养成惰性,忽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毕竟观看电影要比阅读 作品轻松得多。因此,他山之石,若要攻玉,首先要求作为匠 人的英美文学教师要选好石,并且使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 正实现攻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松林、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 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2]刘苹苹.英文原版电影与英美文学教学.电影评介,2008
(5)。
[3]谢遐均.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几种应用模式.教学 与管理,2005(18)。
[4]刘仪华.高校英美文学与影视辅助教学.电影评介,2006
(10)。
[5]田俊武、李群英.电影的越界和现当代美国文学.文艺 理论与批评,2006(6)。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浅论如何利用名著改编电影促进英美文学教学 刘英杰
(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篇七
;【摘 要】 独立学院是新型本科层次的独立二级学院,几年里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为适应独立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状况,英语专业的专业课英美文学也应得到适当的调整。教师可以从介绍文艺批评理论知识和比较文学理论、讲究细读方法、提倡合作型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以及灵活化和多样化的评估方式等方面来比较圆满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学研究;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按新机制、新规模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二级学院。独立学院采用民办机制,是新型的民办大学, 能够有效地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组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多样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短短几年里,独立学院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得到迅速发展。 截止2007年5月统计,中国有独立学院318所,约占高校总数的1/3。[1]因此,创新性地研究独立学院各院系开设课程的独特教育教学规律对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初步探索。
1 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根据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即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大纲》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认为应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大纲》又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中作了较充分的阐述,如教学原则部分强调素质教育,教学方法部分提倡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大纲》规定英美文学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2 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现状
2.1 生源情况
独立学院属于三本,录取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一般情况下在学习上动力不足,方法不当,自控能力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且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以及合理的评估机制来检查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
2.2 学习中的焦虑情绪
胡容玲研究发现:由于目前独立学院本身不具备颁发学位证的资格,所以学生要想拿学士学位,必须通过其所挂靠的总校提出的各项标准,其中最普遍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标准就是必须过英语四级。总体上看,独立学院英语学习焦虑的现象较为严重,中、高焦虑的人数占被试的80%以上,其焦虑程度远远高于一般院校。 [4]这种焦虑情绪在英语专业的学生身上表现得也很明显,因为他们也面临着通过各科目尤其是学位课的考试,努力争取学位的问题。 英美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学位课,如不能达标,就拿不到学位,学生非常重视。焦虑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培养自信心,就显得更加重要。
3.1 传统模式
3.2 可行性新模式
基于国家颁布的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范谊和芮渝萍两位教授将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识的经验层次。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识层次。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审美层次。四是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这是一种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层次。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基于人文关怀和道德塑造的哲学。[6]由此可见,本科英美文学课程必须把目标定位在,通过经典文本的阅读体验和阐释,增进人生阅历,丰富跨文化知识,培养审美能力,陶冶精神情操,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
(2)适当介绍文艺批评理论知识
(3) 讲究细读方法
我们细读的一般都是文学名著,经过了许多人的研究和解说,我们可能读不出它的本来面目。直面作品,是阅读者最重要的把握作品的途径。“既然阅读是一种个人隐秘感情世界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保护,那么,我们必须强调要直面文学作品,以赤裸的心灵和情感需求来面对文学,寻找一种线索,来触动文学名著所隐含的作家的心灵世界与读者参与阅读的心灵世界之间的应和。而其他外在的因素——研究和解说,只能在读者与文本之间已经有了心心相印的可能性以后,才能发挥它的有益的意义。”[8]英美文学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很多,不可能一一细读。教师也要充分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取舍,有所侧重。
(4) 比较文学理论的介入
曾洪伟认为目前我国英美文学教学患有“自闭症”。“所谓 ‘自闭症’,指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有意或无意地斩断了英美国家文学与他国文学之间的文学、文化交流与联系,人为地屏蔽掉他国或异质文化的影响,强行将英美国家文学文化与他国文学文化隔离开来,将其置于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中进行单向度的阐说和诠释。”[9]在当前世界各国交流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这种教学理念无疑会使我们的文化视野陷入一种自我封闭和狭隘的境地。在文学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学生的文化视野会拓宽,其审视英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就会发生转变,由从前的自我封闭于英美文学与文化的内部对其进行内视,转而跳出英美文化的圈子,从“他者”的角度重新考量这一客体。这样,单一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就被极大地突破与超越,学生对英美文学与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更趋深入、全面、新颖,英美文学教学就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活力。
(5) 合作型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学习策略。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支柱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丁宇和王文君在他们的论文“合作学习策略在独立学院的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10]中提到了合作学习的几种形式,如小组问题讨论式,角色表演式,拼图组合式,团队游戏竞赛等等,同时也指出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合作学习形成“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倡导合作型学习尤为重要。英美文学学习中把学生适当分组,进行小组共同预习、讨论、戏剧表演、研究论题等教师布置的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培养自由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开放外向的性格,从而完成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的任务。
(6)建构主义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向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既然知识是主体主动建构的,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凭借自己先前的经验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显然,学生的参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应适当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的作品应兼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而且可以适当多分析一些近现代的作家作品,他们产生的年代和社会思潮学生能更接近,易理解,因此更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教师在选材时也要考虑作品语言难度的问题。作品太难,生词过多,学生连语言的表层意思都不能理解,更谈不上对作品的深层意义的分析与挖掘了。而且如果选择过多语言难度太大的作品,学生难免会对这门课程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因此,选择难度适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品,课上多采用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独立思考分析,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所谓的“答案”,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性批评能力。
(7) 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学校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的基础上,鼓励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为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供重要的补充。譬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黑板教学相比,优点很多:教学形象生动、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而且大大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现代化网络也是很方便的一种学习途径。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有效补充课本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和信息化社会共同进步。
(8)评估方式要灵活化、多样化
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但不是唯一的评估手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可以适当增加形成性考核的比例,更加关注学生平时的预习情况,课上发言、参与讨论情况,作业情况,戏剧表演等方面,更多注重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协作、创新、及多维思考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更加注重过程,而不只是用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这样才会真正减轻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情绪,文学课程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理解课和欣赏课,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独立学院要培养“应用能力强劲、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应首先明确这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向学生传输建构型学习和合作型学习的理念,鼓励他们细读作品,适当讲授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和比较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评估方式要灵活多样。这样才真正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4] 同【1】 p22
(责任编辑:饶 湘)
相关热词搜索:;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篇八
英美文学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文化修养的一门重要素质教育课程。对此课程的本质目的,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教授总结了四个层次:“学其语言”、“学其文学”、“学其文化”和最高层次的“学习人类之文明”。
自从20世纪初英美文学进入大学课堂以来,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遗憾的是,它一直没有面向大多数的学生。长期以来,它只是各高校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是为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所设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是无从接触到这门课的,但事实上,随着学生和教师对英语重视程度的加深,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他们中有不少人的英语水平甚至高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且爱好文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总人数超过了英语专业的学生。此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强,国家和社会在要求大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也要求他们提高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的认知,要求他们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论文《英美文学论文范文》。因此,有必要也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这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
· “英语影视教学”是一门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课程。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营造半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甚至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英语影视教学”进入各高校课堂的历史远不及英美文学课悠久,但它并不像文学课一样一再被边缘化而是大受欢迎。吸引学生的是电影的娱乐与消遣功能,以及期待能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愿望。
英语影视片源的选择和加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有对影视资源信息收集和鉴赏的能力,又需要有专业英语的知识,还需要掌握多媒体设备操作的技能。此外,英语影视课堂对教师的'组织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大部分高校已杜绝了教师省时省力地把英语影视当成一门电影放映课的现象,避免了使这门课只成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载体。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并努力组织学生进行各项活动,使英语影视教学成了一门有效的听说课或语言文化课。此外,英语专业教师偶尔也会选择一些英文原版电影来活跃课堂气氛或辅助英美文学教学。但笔者认为,英语影视应该可以和英美文学教学相结合,成为可面向包括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内的广大学生的一门知识性和素质培养的课程。
· (一)现实意义
· 一些外语专家学者曾高度评价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金衡山指出,在一个影像阅读逐步替代文字阅读、娱乐已经渗透到脑神经、权威话语权分崩离析而众声喧哗的时代,也许电影可以让文学经典继续延续辉煌的梦想。集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予霞认为通过导入影视,可以把大部头的作品以鲜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们课后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许苗强调在电影与英美文学作品的教学互动中,必须做好前期准备,选择忠实于原著的作品,并把电影节选和文本选读相结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选用忠实于原著的名著电影来辅助英美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可利用电影“图文声像并存”的特点吸引学生,又利用忠于原著的电影能反映原作的特点给学生打开一扇学习英美文学的窗口。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学文学。大多数学生对电影有着极大的兴趣。对他们而言,电影是一门直观易懂的视听语言课,它就是娱乐、就是消遣,不像文学语言那样需要他们费劲地去进行抽象思维和理解。但看了电影、听了教师的讲解之后,一定有部分学生会对原著、对作家感兴趣,从而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解读文本。
名著电影辅助英美文学教学将电影和文学结合了起来,其较理想的模式是以英美文学简史为纵轴,以每个文学分期中主要作家的名著电影为横轴,利用电影辅助教师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在每个文学时期内,通过纵轴英美文学简史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这个文学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及其创作特点等,并将选读已存在相应名著电影的一些文学作品,通过横轴名著电影,学生将赏析到选读文本的相应影视片段或半小时内的已加工但保持了故事完整性的电影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