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艺术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仍然是新时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
作为班主任,若能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及时地找他们谈心,就能温暖一个人的心,甚至在他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块闪光的里程碑。但是,现实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通过和班主任的谈话,解开了思想疙瘩,焕发了青春热情;有的学生却因谈话更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顶撞”现象。这说明,谈话不仅要有思想性和哲理性,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笔者根据一些班主任的经验和本人的体会,拟就谈话艺术,提出几点浅见。
一、有的放矢精心准备。
当班主任确定谈话的对象后,就要去了解对方。不知道对方矛盾的原因和心理活动就没有针对性,甚至会越谈越远,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会增加新的矛盾。只有对交谈的对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才能把握住谈话的主动权,达到谈话目的。一般要先了解对方的思想症结所在,接着,要研究对方的性格特征,才能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谈话还要注意选择时机,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谈晚了时过境迁。一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认为谈话最佳时机是:问题未形成,矛盾初露时;初次犯错误,产生悔恨时;个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火头已过,心平气和时;思想疙瘩解不开,易产生过激行为时。以上仅是一般谈话需掌握的时机,碰到学生受到重大挫折时,谈话宜早不宜迟,笔者做学生时,曾看到一位性格内向的女生,因第二天要到会上作检查,晚自习后独自跑到河边徘徊了一晚,第二天终因想不开而轻生的事件。事后,有位班主任痛心地说:若当时及时开导她,是不致于产生这种结果的。
二、专心倾听适时提问。
被谈话的学生一般都会先将情况向班主任诉说。这时,班主任应是学生最专注的知音。在听学生说话时,绝不可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或看看手腕上的表,或用手指在桌上漫不经心地敲打。而要全神贯注,身体稍稍向于说话人,这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也愿意将心里话告诉老师,有的学生是急性子,即使有伤害你的言词,也要耐心地听完,然后再说明你的看法。(班主任 www.banzhuren.cn)有的学生是慢性子,半天提不到正事,也不能着急发火,应点拨引导,适时的追问和插话,引导他尽快表述正题。在听对方倾诉时,班主任不要急于下结论,若刚听一两句话就感情冲动,轻率下结论,往往搞错,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班主任需要冷静与理智的态度,在听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抓住真实的、本质的东西。
三、注意方式讲究艺术。
“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是一位老班主任多年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的体会。他找学生谈话时,若是该生性情豪爽,谈话往往开门见山,直陈主题;若是自尊心、羞涩感较强的学生,往往采取委婉含蓄的技巧,让人思而得之。现在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若是初犯错误,本人又有悔改之意,多采用委婉谈话较好。正如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曾有一位学生在宿舍只讲究自己干净,而不顾他人的卫生,造成同学对他意见很大。我们找他谈话时,采用的是讲同班另一位同学处处帮助他人,同学们也十分乐意帮助他的事例来引导他。同时,也表扬了他爱清洁的好习惯,希望他能带动大家将寝室的卫生搞好,从头至尾,没有一句责备他的话。后来,他主动帮助别人整理内务,赢得了大家好评。在谈话的语言技巧上,班主任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清晰明确,通俗质朴,简洁精当。若说话词不达意、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会使学生失去对你的信任感,增加谈话的难度。
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唐代诗人白居易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炽热的感情,真挚的语言,才能使被谈话者感到可亲。切忌在谈话时,表露出不耐烦神情。老师皱一皱眉头,学生有时都会敏锐地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从而引起对立情绪。因此,班主任在谈话时要有一点“人情味”,这样容易很快和学生沟通感情。晓之以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有一位老班主任找一位吸烟的学生谈话时,不是仅仅用校规警告他。而是首先谈了自己如何为烟瘾所害,现在得了气管炎,经常咳得厉害,同时,也给他算了一笔经济帐。并且,请学生监督他,自己也开始戒烟。那次谈话之后,这位学生再也没吸烟。这位老主任也戒除了抽烟习惯,这次谈话之所以成功,一是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二是现身说法,以身作则。这样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其思想发生转变。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办法。由此可见,说服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有时要动之以情,有时要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