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一
记得八十年代我写过关于红灯笼的散文,那是个没有电子的时代,在单位民宅门前挂着用五彩纸制作的里面放上蜡烛的大红灯笼。现如今是霓虹闪烁,灯火烛天,光照数里,一片灯的海洋。
正月十六,我与家人都回到了故乡。诗人都说月是故乡的明。今天主要想看一下一元复始家乡的圆月和红灯笼。
夜幕降临,圆月富态的脸庞笑盈盈地偷偷地从“月亮湖”芦苇中升起挂在天上。遥望深遂的星空,朗朗环宇,南棋北斗点坠,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流光溢彩,众星捧月。南北流淌的银河,不急不缓地推着小小的星座。广寒宫里的嫦娥穿上节日的礼纱翩翩起舞。玉兔恰似孩童过节一样顽皮地欢蹦乱跳。
在这清冷的月色下,没有一丝北风,夜凉如水,大地银白。我的心感悟到从来没有过的喜悦与清静。想着昔日的月下,三十年前,也是正月十六的一元复始,对着雪花二胡伴着横笛,琴瑟谐和,朋友与我一起不顾清冷寒瑟,赏着白雪明月,红灯似火,激发绽放的青春。如今她远在天边,我似“何逊”已渐老,春风绚丽的辞采文笔凋零无余。
红灯高挂,史于汉朝初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它象征着彩灯兆吉祥,驱赶“年兽”之意。也是北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灯映照,雪压万物展现出北方独特的景观。
传统的年代,每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三,家家门前竖起高高的灯杆,用密密麻麻的松枝粘上彩带作为杆头。当年多半都是用纸糊的灯笼。今天望着精美别致花样繁多的彩灯,高悬于半空如群星投降人间。过去每户人家门前只挂一盏,可现在成串的红灯,远远望去如同冰糖葫芦闪烁在夜空,交汇成斑斓的彩虹。它是对过去一年五谷丰登的庆祝,也是对下一年好景的期盼。
江南有小桥流水人家,乌蓬船上的渔歌,古刹钟声如同仙境蓬莱。
北国有群山苍松白雪,伐木工悠扬的号声,塞外明月,红灯高挂是诗人笔下永远赞美不完的!
望着屋前墙上挂着串串的红辣椒,树杈上架满金黄的玉米,高悬的明月与白雪辉映的红灯,使人如醉如痴。
老屋里飘出北方佳肴的纯香,猪肉炖粉条、小鸡烧蘑菇特有妈妈厨艺的味道。还有红高粱酿造的陈年老酒,未及上口,便已香气扑鼻!
诗人们!你还等什么?快拿起你的妙笔吧!去赞美它,碧月夜满,琼树朝新,红灯高挂,恰似彩霞。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二
方法/步骤
1--一张四方型的红纸,四个角向心折,
2--再将折好的四个角再向后折,
3--折好的四个角再向心折,
4--将折好的`四个角后翻过来,拉开上下两个角,
纸制的灯笼就完成了。
6--在做纸质灯笼的时候要准备好红纸。
注意事项
要用正方形的红纸来做纸灯笼。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三
拿出一个红包,翻到没有字的那一面,然后对折一下,有一点折痕就可以了
将四个角向里折
将12个红包全部折好
用热熔枪将四个红包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十字形
接着再粘出土字形,然后是圭字形
将它们拼成一个圆形,粘好
再加以装饰就完成啦!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四
打我记事起,我家小南屋里就停放着一口漆得油光闪亮的大红棺材。我从心里腻歪这大红棺材。
这大红棺材,是曾祖母生前很早为自己置备下的寿材。祖母说,她这寿材非比寻常,是托人花很多钱从很远地方买来的柏木独板,请南院高木匠用了好几天时间精心打成的,独帮独底独盖,坚固异常,又油漆了好几遍,埋到地下八辈子也烂不了。我听了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想想吧,五尺多长的大棺材板,底和盖都一寸多厚两尺多宽,那锯成板的老柏树该有多粗!柏树是名贵之树,长得极慢,木质极坚实,这么粗树还不得生长成百上千年!如此好的木料做棺材,岂不可惜?我有些怨恨曾祖母。她奢侈讲究得不是地方!
家境好的老人准备寿材,是那年代的习俗。由于“棺材情结”所使,人们都希望自己生前住房宽敞亮丽,身后得一个好棺木在另一世界寝处也牢固安适。可是乡村有寿材的人家并不多,用柏木独板棺材的更罕见。那时候我不懂,人活得好好的,无病无灾又不老,为何早早给自己准备那么个憋闷丧气的东西。摆在屋里占地方不说,白天看着也疹人,晚上进屋取物件都怵得慌。看见它,便想到死,想到死人,想到人们穿着孝服围着棺材哭得昏天暗地发丧骇人的悲惨情景大红棺材,在我眼里是个不祥之物,叫我反感、生厌。
可是曾祖母的“棺材情结”非常强。我老见她默默走进小南屋,伸出瘦骨嶙峋的老手轻轻抚摩她的大红棺材,对着棺材端详一阵儿,寻思一阵儿,像审视品味一件宝物,呆呆站立许久许久才慢慢走开。这时候,可看到她一向少露笑容的脸漾出一层淡淡的欣慰的笑意。曾祖母这么喜欢大红棺材,我诧异而不解。
真的,大红棺材简直是曾祖母的命根子。记得土改那年冬天一个午间,我们全家正关门围桌吃饭。忽听街上人声吵嚷脚步杂乱,旋即人们呼着口号潮水似的涌进我家院子全家人感到不好,蒙了。只见曾祖母一阵颤抖,手里碗啪地掉到地上碎了,她面如土灰,站起身“咯噔”着一双小脚冲出门去,迎着一院子举拳头喊口号的人群咕咚跪下就磕头。贫农团的“大子”急忙弯腰搀扶她说:“老嫂子别这样!别这样!有话你尽管说!”曾祖母眼泪汪汪地说:“把南屋那口棺材给我留下吧!别的我不要。”“好!好!”大倮子欣然答应。”于是我们全家被“扫地出门”,到东院爷爷家去住。后来知道因雇工“有剥削”,才成了“被斗户”。过些日子分给些衣被粮食又让回了家。人家言而有信,家中拾掇一空,唯有那口大红棺材依旧原模原样静静躺在小南屋里。这遂了曾祖母的心愿。我却恼恨大倮子没把这可恶的家伙抬走。
曾祖母让我搀着匆匆忙忙回家直奔小南屋,进门就扑到棺材上大哭起来。我从没见过一个老人这样哭的。她哭声哀痛伤惨,撕心裂肺:初起像洪水决堤滔滔滚滚势不可挡;许久过去,哭声渐缓渐小似弱水流淌潺潺不止;直到哭哑了嗓子泪痕满面有气无力地抽搭,祖母和父亲上前一边一个拉着她劝半天方止住声;然后她被架着倒在炕上,不吃不喝死死睡了两天两夜。那时候我小想不通,偌大年纪怎么哭到那份儿上?就因为那么个笨重晦气的怪物?后来晓得,她哭的哪是棺材,她哭的是败家啊!
我家曾经高祖母、曾祖母和祖母三代寡妇同堂治家。到祖母无后就从东院一个穷本家叫父亲来过继。由于几代省吃俭用,勤谨苦干,开始小富。曾祖母出身于一个有“功名”的书香门第,常以此为荣并向往高家也兴旺。岂料家业初兴又遭突变,她的.满腔期望和内心世界全然崩溃。一个自尊极强的持家老人,如何压抑得住自己余生的痛苦、悲愤和无奈?我理解了曾祖母,有些怜悯她、同情她。扶棺而哭,当是她触景生情痛快淋漓地借机宣泄吧。
令人厌恶的是,她这哭棺宣泄竟然一年一度一直持续到她离开人世前。她不近人情,太过分了!
记得那些年,每年总在旧历年底一个黎明,人们还在梦乡,猛然从小南屋传出曾祖母火山爆发似的哭嚎,声音怪异、凄厉。我们悚然惊醒。家里顷刻塌了天人们手忙脚乱,惊惶失措,谁去劝说也不听。请来本家几位长辈相劝仍不管用。没办法,只好任她豁着劲哭,哭到太阳升高又近中午哭哑嗓子哭不出声来再抽泣一阵筋疲力尽为止,然后躺到睡去,不吃不喝绝食一天。这天也仿佛成了我家的“忌日”,全家人无心思吃饭无心思做活熄火停灶阴阴郁郁熬过一天。接着整个大年缓不过心劲来。人家过年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我家过年如过关家里笼罩着阴沉凄冷的愁云惨雾。今天想来还叫人心有余悸。我以后慢慢明白,是曾祖母心里“郁结”太深,平日一忍再忍,到年终再忍不住,就由着性子周期性大发作一回。她不敢对外,就在家里施威,只管自己发泄,哪顾别人苦乐!我可怜她,也厌烦她。她叫人心疼,又叫人嫌弃。
曾祖母很有“派头”,性情古怪暴躁,家里事事得依着她,稍不如意便使性子发脾气。晚年她性格更孤僻心理更变态,赌气从宽敞亮堂的正房搬到阴暗破陋早已不养牲口的牲口棚去住,每天三顿饭由我或父亲用托盘给她端过去吃。她身体极好,从不生病。可她八十岁那年春天,突然躺下,再没起来。小南屋放了十余年之久的大红棺材,终于等来了它归宿的主人。
大红棺材,装殓了曾祖母的遗体,装配上彩饰华丽的龙杠棺罩,戏班吹奏开道,我们同族男女老少二十余口打着灵幡举着纸人纸马抬着它哭声震天浩浩荡荡把老人送到村西高家坟地埋葬了。
小南屋里空了。我心里也空落落的,虽然我巴不得大红棺材早点快点消失。
大红棺材消失于农业合作化初期好时刻。它带走了曾祖母,也带走了那个时代。我心里很矛盾,既悲痛又高兴。悲痛的是我失去了一个老人;高兴的是,每年过大年的沮丧日子终于过去了。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大红棺材记录了我一段童年经历,它紧紧连系着我的感情,它在时我心里讨厌,它走了我又有一丝留恋它深深刻印在我的心灵史上。
宇宙茫茫,时光匆匆。转瞬大红棺材携主人和主人的“棺材情结”已经远去了半个世纪。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五
教程图解:
灯笼的起源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六
今天我认识了一种美丽的植物,叫灯笼花。
枝干的最顶端开着一朵红彤彤的小花,一张美丽的小脸蛋。它由花芯、花瓣、花托三部分构成金灿灿的花芯像一把小刷子长长的,也橡一串串鞭炮,黄绿相间,可美呢!整朵花由五片花瓣组成,每片红艳的花瓣橡一把小扇子,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手拉手,肩靠肩,围在一起好像一盏红灯笼,所以它叫,绿油油的花托像一个喝酒的杯子,美丽极了!枝干上长满茂盛的叶子。仔细一看叶子的正反面颜色不同,正面较深,还有不同长短的叶脉,叶的边缘呈锯齿状。枝干最下端是不长叶子的,摸起来,粗粗的。
我很喜欢,因为他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绽放着光芒。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七
春节前逛芳村花市,看到小时候见过的灯笼花,广州人叫它宝莲灯又名倒挂金钟,是一种花形美丽的花卉,因为花朵呈管状或钟状并悬垂而得名。远远看着像花树非花树、像花篮非花篮,像花灯非花灯,盛开的灯笼花垂花朵朵,瑞彩蹁跹,美奂美仑,如悬挂的缤纷彩灯,十分漂亮,娇艳可人。灯笼花和挂在灯柱上、楼门檐上的绸缎灯笼,红色的、金色的、粉色的交相呼应,把节日的羊城装饰的更加红火、更有年味、更加充满生机。
买回的几盆灯笼花,摆放在阳台上,小小的灯笼花一只挨着一只,枝头上、茎叶间、花枝里、无处不见快要绽放的花骨朵和花的影子。静下心来仔细观赏,见那修长紫红枝条的上端,点缀着醉意的花苞,许多悄悄钻出来的花骨朵,密密麻麻的,也只有米粒大,不仔细看就不会看见它们,整个灯笼花大大小小的花骨朵,陪衬着正在开放的灯笼花甚是好看。过了四-五天,那些米粒大小的花骨朵已经有拇指大小了,整盆灯笼花的枝头上,好像挂满了一个个淡红色的宝葫芦,有的向下垂着、有的向上翘着、好象天生就有一种高傲的品质。各种姿态装点着整盆的灯笼花,一天一个样。
长大的宝葫芦,先是四片外萼裂开4条小缝,由小逐渐变大,直到四片外萼分开,向上翻卷,那些被花萼包围了久的紫色花瓣,也都急不可耐,争相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过不了两天,就绽开成了美丽的灯笼花朵。虽然花朵只有拇指大小,形状却十分奇特,从远处看去四片红红的花萼,犹如羞涩的姑娘张开袅娜微笑的红唇,向上微微翘起,给人以甜美的回馈。大大小小十多片紫色的花瓣向下张开,团团簇拥着长长的如流苏样子的花蕊,白里透红的垂在下面,就像一位身穿紫红色蕾丝裙、头戴皇冠的歌舞小婵娟在翩翩起舞!又过了四-五天,陆陆续续盛开的灯笼花三三两两地垂了下来,犹如一个个小仙女自天而降、缓缓飘落人间,舞转红袖、衣袂翩翩、阿娜多姿。
一盆盆、一盏盏漂亮的灯笼花,映红了整个阳台、照亮了人的生活、点燃了心中的激情!清风拂过,飘来缕缕醉人心脾的清香。有些醉心、有些迷恋、有些甜蜜。俯身轻嗅就不想再次离开了,让灯笼花的丝丝纯香与我的血液作伴,在我的身体里畅游,给我精神的'痴迷,给我记忆的留恋,给我甜美的享受,给我长久甚至一生的芬芳。我喜欢灯笼花一花两种颜色,展现了她独树一帜的性格;我欣赏灯笼花不倦的开放,给人以美感和享受;我赞美灯笼花的形状,给人以吉祥和幸福。
一些花儿凋谢了,又有新的花开了,一茬接一茬地开着。一朵朵、一串串的灯笼花,在哪生机盎然的深绿色椭圆形叶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开谢了的灯笼花在高高的枝茎上、在密密麻麻的叶子中、在那修长紫色枝条的端尾里,挂满了绿色的宝石。这些“宝石”,虽然没有鲜花那么艳丽,但我觉得她们蕴涵着更多的淡雅、朴素、大方。
灯笼花的到来,给我家的阳台增添了美丽和生机、花红叶绿,争相斗艳,灯笼花与花城竟相开放的百花一起,开得那么有色彩、开得那么灿烂、开的那么更有个性。她给这个冬春的季节增添了阵阵暖意、她给新春佳节融入了欢乐的气氛;她给吉祥的生活带来了喜庆、安宁、和红火!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八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外甥打灯笼照舅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提起“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句歇后语,全中国的男女老少,差不多人人都会知道;但要问起这句歇后语的来历,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其实,这句歇后语就来源于东汉初年的河内郡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究竟是什么来龙去脉,我一说你就会明白了。
按照武陟县农村传统老习俗,在正月初六到初九(初六或初九居多),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两个大红灯笼,还有十支蜡烛,寓意好事成双,十全十美。舅舅通常是用整根甘蔗把灯笼挑在两头,担在肩上送给外甥,寓意外甥未来的日子节节甜。若没有甘蔗则用竹篙代替,寓意节节高。“送灯”习俗,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好,以此表达舅舅的衷心祝福。正月十五傍晚,外甥要恭请舅舅到外甥家中赴宴谢恩,打着灯笼远道迎接舅舅上门。外甥在前面打着灯笼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对舅舅的孝敬。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外甥把舅舅接到家后,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俗话说:“娘亲舅大”,舅舅的地位是很尊贵的。在武陟县,舅舅的的权力非常大,外甥们的分家析产、外甥母亲的养老待遇以及后事处理都是舅舅说了算。在甥舅团圆的谢恩宴上,外甥要给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舅舅方才动筷子。
那么,这个打灯笼照舅舅的民俗又是何时起源的呢?这就要从东汉初年的河内郡怀县说起。
刘秀在南阳起兵反王莽,屡战屡败,后来在怀县城扎下根据地,建有怀宫和宗庙,还在此设立工官,制造铜钱等贵重物品,各种作坊应有尽有,作为战时首都,称为怀都(定都洛阳后改为陪都)。怀都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要地和手工业制造中心。由此为转折点,刘秀才由弱变强,灭了群雄,坐了天下。直到今天,武陟大地上还到处珍存着刘秀当时的遗迹和故事。
据史书记载,建武元年(公元25年)8月,光武帝于怀宫祭社稷,并祭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后进洛阳定都。怀县城在建武初期仍然是刘秀最重要的军事后方基地,建武元年至建武八年,刘秀曾经九次幸怀,在全国没统一之前,每次重大军事行动都是在此运筹决策。
东汉建武年间,强项令董宣曾在怀县(今武陟县)任县令多年。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民造福,深受武陟老百姓世世代代颂扬。因此,在武陟县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董宣的很多传说故事。对于董宣的故事,人们津津乐道,有口皆碑。
据《后汉书》记载:董宣,字少平,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人。他早年豪爽直率,爱打抱不平。为官后克己奉公,政绩显著,没几年就升任为北海(今山东昌乐县西)相。在北海,他不畏强权,依法处斩了残害无辜百姓的武官公孙丹父子及其朋党三十多人,董宣以“酷吏滥杀”的罪名被押送京城判为死刑。临斩前,汉光武帝刘秀得知董宣实属秉公执法,被杀的公孙丹等人罪有应得,遂派人飞马传诏,刀下留人,赦免了董宣,并把其调任为怀县县令。后来董宣又升任洛阳令,不畏权势,执法如山,当面斩决了皇帝姐姐湖阳公主包庇的犯了死罪的心爱男仆,不怕皇帝棒杀,据理死谏,拒不低头向公主认错,被光武帝刘秀誉为“强项令”。董宣死后,光武帝很悲痛,派专人前去吊唁,只见到董宣遗体上仅盖着一块破布被头,家中除了一辆破车和几斗大麦,别无他物。光武帝闻奏后感慨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下令以大夫之礼厚葬董宣。
首都洛阳至怀都之间二百余里,建有直达驰道,每隔三十里设一驿站,交通非常快捷,当天能打个来回。刘秀经常来怀宫居住与听政,并定期来此宗庙祭祖,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更是常来常往。有的皇亲国戚、文武高官依仗权势,在怀都城中恣意妄为,巧取豪夺,把怀都搞得乌烟瘴气。地方官员对此装聋作哑,不敢去管。城中民众有冤难诉,怨声载道。刘秀得知这种态势愈演愈烈,感到非常头疼,生怕发展下去危害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就点名叫秉公执法、不畏权势的董宣当上了怀县县令。
董宣一当上怀县县令,就深入民间,了解百姓呼声,贴出了“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通令,违法乱纪者顿时收敛了许多,社会秩序空前好转。但是,也有的皇亲国戚认为这个通令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纸空文,丝毫不把他这个小小的怀县县令放在眼里,阴国舅就是其中的“挑尖人”。阴国舅是皇后阴丽华的弟弟,姐姐阴丽华从小就特别疼爱他。他仗着立有战功,在姐夫刘秀面前也很受宠爱。因此,他依仗权势,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巧取豪夺,成了怀都城里的臭名远扬的“贪钱太岁”。他嗜钱如命,只恨自己的钱少,就开了一家大赌坊,千方百计引诱平民百姓前来参赌。大赌坊只凭权势,无本万利,日进斗金;参赌百姓不少人倾家荡产、寻死上吊,妻离子散。
且说怀都城里有一户人家,户主赵有财,开有怀药商铺,家中富有钱财。娶妻董氏,单生一子赵登,年方七岁,长得甚是聪明可爱,一家三口,日子幸福美满。没料想赵有财深受大赌坊“大发横财,一夜暴富”的诱惑,越赌越输,越陷越深,不但落了个倾家荡产,而且债台高筑,无法偿还。正月初六,赌坊开市大吉。阴国舅带领赌坊打手武力逼债,赵有财上吊自尽。阴国舅连孤儿寡母也不放过,声言“父债子还”,又从母亲怀中抢走儿子赵登抵债。董氏寡妇呼天抢地,大呼救命。引来了众多乡亲围观。乡亲们摄于阴国舅权势,人人义愤填膺,敢怒而不敢言。
怀县令董宣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恰巧路过此地,听到人声喧哗,哭声凄惨,就急步入内观看。当他从围观群众中详细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也感到棘手难管。一边是当朝国舅,位高势大,自己是个小小的县令根本就不在他的话下。阴国舅手里拿着赵有财亲笔立下的借据和还债承诺书,表面上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另一边是孤儿寡母,处境凄惨,实在可怜,于心不忍,不可不管。董宣急得不停转圈行走,一时束手无策。众乡亲纷纷议论阴国舅,阴国舅的“舅”字充满了董宣的耳朵。有的乡亲直叹息董寡妇可怜,董寡妇的“董”字也开始在董宣的脑海里回旋。这两个字让董宣豁然开朗,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他假戏真唱,挤入人群的中心,嚎啕大哭:“我的姐夫呀,兄弟我来迟了,你死得好惨呀!”他趁众打手一时发愣,没做防备,就把儿童赵登抢了过来,交到了董寡妇的怀中。众打手恼羞成怒,纷纷上前要打董宣。董宣挺身大喊:“我是县令董宣,谁敢打我!”众打手不敢再动。阴国舅走上前来,辨认确是董宣,就手里扬着借据和还债承诺书开口言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笔账如何了结?”董宣把这两张字据抢到手中,朗声答道:“董氏是我董宣的姐姐,这个赵登是我的外甥,这账由我董宣了结。”阴国舅一时真假难辨,不好下台,只好敷衍几句,领着打手悻悻而去。
董寡妇拉着小赵登对董宣千恩万谢。董宣说道:“咱们一个董字掰不开,你就是我的亲姐姐,这孩子就是我的亲外甥,咱们亲如一家,不必感谢,不要外气。”
董寡妇害怕阴国舅再来讨债。董宣笑道:“字据在我手中,赌债乃不义之财,谅他也不敢再来。”董寡妇不信,仍然惶惶不安。董宣回到县衙,正值正月初六之夜,就拿了自己的官衔灯笼送到赵登家,将灯笼挂到了赵登家的大门之上,只见灯笼上“怀县令董宣”五个大字格外醒目耀眼。从此之后,无人敢来再找董寡妇的麻烦,赵登家平安无事,小赵登前途光明。此等好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怀县,老百姓纷纷效仿,当舅舅的都学董宣的样子在正月初六给外甥送灯笼,以此表达舅舅的美好祝愿。而当外甥的则要学小赵登那样在正月十五打着灯笼迎接舅舅上门谢恩,外甥在前头打着灯笼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对舅舅的格外孝敬。在甥舅团圆的谢恩宴上,外甥要给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感谢舅舅的天大恩情。约定俗成,“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句古语,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个民间习俗传到了怀宫,光武帝刘秀听了很感兴趣,心想自己也是当舅舅的,也想得到外甥的这种特殊孝敬,欲下令推广全国。阴国舅从姐姐阴丽华皇后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就极力阻碍刘秀的这个英明决策。刘秀经多方了解,得知了这个民俗产生的根源,就对阴国舅严厉斥责,对董宣大加褒奖。阴国舅从此对董宣怀恨在心,蓄意报复。以后董宣和阴国舅多次斗智斗勇,“董宣智囚阴国舅”(见江山网微型小说栏目2017.12.23我的另文)最终董宣取得了胜利。此是后话,在此不表。由于阴皇后的从中作弊,刘秀将这个民俗推广到全国的想法没有得到完全实现。因此,现在有的地方保留了这个民俗,有的地方不流行这个民俗,但“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句古语却在全国留传了下来。
在老社会的武陟县,“外甥打灯笼照舅舅”这个民俗根深蒂固,无论贫富,一概遵行。贫穷人家,哪怕舅舅只送个纸糊的小灯笼,也不得不送。外甥就是请舅舅喝碗稀汤,也不敢不请。至于富贵人家,那就排场大得很了。清代的武陟县毛昶熙家就是典型的范例。
毛昶熙,武陟县木栾店人,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进士,咸丰十年(1860年)以左副都御史衔,在籍办团练,次年任内阁学士。同治元年(1862年)授礼部侍郎,先后调吏部、户部,授左都御史。光绪八年(1882年),任兵部尚书。在清代后期,毛昶熙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几位同等重要,深为慈禧和光绪皇帝所倚重。
毛昶熙的舅舅姜镐宜,是修武县五里源村人,为修武县的高门望族。姜镐宜在宗谱中名姜栗,字镐宜,虽为武生,但官授卫千总之职。毛昶熙之母姜氏,在家里四兄妹中最小,十六岁就嫁给了毛昶熙之父毛树堂做填房。
武陟县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姜氏的民间传说。传说姜氏麻脸大脚,有一次,毛昶熙和他娘一起去拜访亲友,姜氏不小心把脚从轿中露了出来。毛昶熙看到娘的大脚,怕路人笑话,就轻声说:“娘啊,快把你的脚藏进去吧!”姜氏大怒:“恁爹还不嫌我的脚大,你倒嫌了?”说完,故意把脚伸出轿外,一摇一晃地招摇过市。
据传说,毛昶熙的舅舅姜镐宜给外甥毛昶熙送灯笼时,五里长街,马车从街头排到街尾,车上满载士兵,放铳震天动地,鞭炮响声不绝,大红灯笼开路,六班唢呐锣鼓,一路吹吹打打。四条清、白、黄、黑长龙,蜿蜒飞舞。涌动的人群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推挤不动,都来观赏这个豪华的送灯场面。
外甥毛昶熙“打灯笼照舅舅”的时候,因官居极品,打十三棒锣开道,仪仗扈从,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朝廷恩典,动用了半幅銮驾,有对旗、对锣、对牌、对伞、对扇、金瓜、月斧、朝天镫。对旗上面绣有龙凤,是按照官阶做的`。对牌上面写有官阶名和“回避”、“肃静”等。对扇有二米高,把儿长一米,扇子上嵌有小镜子,闪闪发光。对伞有一丈多高。金瓜、月斧、朝天镫,也是成对的,一丈多长。顶上的金瓜,跟现在的香瓜差不多。月斧就是月牙形的斧子。朝天镫就是马镫,但在杆子的顶部朝向天空。
毛昶熙手提灯笼照舅舅,跪请舅舅坐上八抬大轿,抬轿人穿着特制的红色缎子马褂,步伐一致,优雅缓行。毛昶熙手提灯笼徒步前领。到了大门口,舅舅象征性地高举外甥门头挂灯。感恩宴上,毛昶熙向舅舅三跪九叩,恭请舅舅开席。宴会是满汉全席,歌舞演唱,热闹非凡。各地官员,争相祝贺,所送礼物,堆积如山。
俗话说:“甥舅亲,骨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因母亲与舅舅是同胞手足,遗传基因相近,所以许多外甥长得很像舅舅。
我也长得很像舅舅,舅舅待我比亲儿子还亲。我五岁的时候有个寒天住在舅家,和表哥并肩躺在一起睡觉,舅舅逼着表哥下床撒尿。我也要下床,舅舅却把我按在床上不让下来,叫我盖着被子尿在草褥上,生怕我受凉感冒。舅舅家很穷,平时没有盐吃。只要我去他家吃饭,他必定把我当成最尊贵的客人对待,想方设法也要借回一点盐来只让我一个人吃,生怕我受到一点委屈。我1963年考上初中时,因无钱交十二元的书籍学杂费,母亲就不让我上学了。我的舅舅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来俺家和我母亲吵了一架,又耐心说服她同意我继续上学。他回去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口粮,替我交上了学杂费。因为我的父亲下世早,所以俺家的大事都是舅舅替我的母亲最后拍板。
我从小就特别喜爱舅舅,对舅舅有着特殊的感情。童谣说:“二月二,剃孩头,大仓满,小仓流,儿孝女孝日子甜,吃喝穿戴不用愁。男孩才高中状元,女孩富贵住高楼。小孩们,不剃头,生疙瘩,长虱虮。肿得头象大灯笼,一年四季黄水流。父母打骂不停息,十冬腊月死他舅。”我怕舅舅死在十冬腊月,必定在二月二乖乖剃头。童谣还说:“小外甥,打灯笼,正月十五照舅舅。请来舅舅吃宴席,扑通扑通磕响头。”这首童谣我铭记在心,每年都按时“照舅舅”。虽然舅舅很穷,只是送我一个纸糊的小灯笼,我也感到特别珍贵;虽然我家也不富裕,只是请舅舅吃一顿家常便饭,舅舅也感到非常开心。
我当兵退伍回到家中,口袋里第一次有了一百五十元钱的“巨大财富”,我拿出了一百元举办“打灯笼,照舅舅”的隆重仪式,以报答舅舅对我的天大恩情。我在宴席上对舅舅长跪不起,舅舅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甥舅俩抱头痛哭,在场的人也都随着流下了眼泪,一切真情实感都化在了没有语言的行动之中。
如今有的年轻人连父母都不想孝敬,更别提孝敬舅舅了,对“打灯笼,照舅舅”这个传统习俗更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现在过年过节时打灯笼的也很少见到了,纸糊的灯笼也被各种造型的塑料灯笼所取代,灯笼里用的蜡烛也换成了电池、灯泡。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些传统美德若是丢掉了实在可惜。我真的不希望“打灯笼照舅舅”这种表达尊老敬老的传统民俗烟消云散,只是成为老人们的遥远记忆。
灯笼散文吴伯箫篇九
随着元宵节的逼近,街上的大红灯笼越来越多,一串串高高地悬挂在道路两旁,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集市上,更是一街两行地布满了形形色色的灯笼。这些灯笼,有古朴的纸质灯笼,也有纱灯笼,塑料灯笼。造型也一改过去单调的圆形,圆筒形,既有心形的、多角形的。更多的,就是以各种动物的造型制作的。孩子喜欢的兔子,公鸡,龙凤,挂满一个个摊位。其手柄上都安装了电池,一打开开关,就闪烁不停。引逗得孩子们牵着大人的手,久久不肯离开。
来这里的人们,也是慷慨的,带着孩子来的,孩子要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独自来,打算买了送给外孙和外甥的,则根据个人喜好,挑选几个。这时候,卖得最快的,还是那种主色调为大红的灯笼。
中国人对红色真是情有独钟。结婚要穿红,过节更要张贴各式各样的红色装饰,元宵节,挂一盏红红火火的灯笼,仿佛一年的时光都红火了。
记得小时候,一过了正月十二,各人的外爷舅舅就来送灯笼。家里孩子少的,送一两个就行,孩子多的,就得送四五个。那时的灯笼都是皴皱的圆罐形的红纸灯笼。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就找一根高粱杆,把一串灯笼穿进去,两头各插一根小木棒固定。那样红红的一串灯笼举在手里,煞是好看。
到了晚上,人们就把一支支红蜡烛点燃,插在屋内的角角落落,把每一处都照得红彤彤的(人们相信,元宵节让屋子里每个地方,都被红色的光芒照得亮亮的,这一年日子就会过得很好)。
孩子们更是成群地点上灯笼,一起挑到街上,村头村尾地奔跑,幽暗的村街上,一串串灯笼忽东忽西地飘来飘去,或者形成一条长龙,真是太迷人了,孩子们挑着灯笼,来来去去的转悠着,快乐无比。这时候,假若有那个孩子的灯笼,不慎着了火,那孩子哭得真够伤心的。因为每个孩子就那么一个灯笼,失去了,他今年再也不能挑着灯笼开心地玩耍了。
如今的生活很好了,谁也不会为了失去一个灯笼,感到痛惜了。一到元宵节,屋里屋外都挂满红红的灯笼。每个庭院的大门上,还挂上一盏很大的灯笼。城市的街道上,更是满眼都是灯笼。连街道的树木上,都是一串串不停闪烁的霓虹灯影。把公园,街道装扮的火树银花的。人们快乐地走在街上、流连忘返地欣赏着,不时还举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影。孩子们穿着会发光的鞋子,踏着滑板车哗笑着来去。这一切,让人感概:生活好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