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问题初探论文

浅谈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问题初探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13:17:25
浅谈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问题初探论文
时间:2023-08-06 13:17:25     小编:

论文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高等院校 科技投入

论文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工业生产触底后快速回升,但高技术工业落后,工业持续发展能力有限;市场需求不足问题突出;对外贸易低位运行,在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出口产品结构落后。在教育上,河南也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在此背景下,要有效拓展河南省高校的科技投入渠道,就必须建立科学、灵活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投入经费的科学管理,建立税收、融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效能。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危机冲击后的世界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化解金融危机风险、拓展科技投入渠道成为国内外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对处于经济欠发达的河南省的高校来说,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围绕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的经济形势和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的基本状况,就如何拓展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能为河南省高校拓展科技投入渠道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南省的经济状况

2008年,世界经济的主要基调是金融危机。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一年之中,全球股市蒸发市值30万亿美元,国际汇市美元指数在2008年7月15日创下71.32点的历史最低点,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一直走强的人民币也一度出现对美元贬值的趋势。

进入2009年后,经过危机冲击的世界经济形势在总体上仍然是增长明显减速,金融市场依然动荡不稳。以农业内向型经济为主的河南省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危机之后其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1.工业生产触底后快速回升,经济运行实现“V”型反转,但高技术工业落后,工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2009年6月,经济运行指数开始恢复,到12月,经济运行指数已进入回升向好轨道。这期间,工业生产加快恢复,截至第四季度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已连续10个月加速增长,全年累计增长14.6个百分点,第四季度较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提高11.5个、7.5个和4.1个百分点。但是,2009年全年高技术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却增长443.2%。另外,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及对碳排放指标的重视也对我省工业的持续发展形成约束,工业持续发展能力相对不足。

2.市场需求不足问题突出

在“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工业产品的有效需求有所增加,但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很突出。从工业品价格看,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9,远低于2008年112.1的水平。从产品生产销售看,全省重点监测的59种产品中,盐酸、金属切削机床、氧化铝等15种产品的产量低于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8年的增长33.5%迅速回落到12.1%,比增加值增幅低2.5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低位运行,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比较小,出口产品结构落后

2009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34.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1%,其中出口73.46亿美元,下降31.5%;进口60.92亿美元,下降9.9%。同时,河南作为内陆省区,经济外向度较低,出口额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不足1%,从两年来河南省出口所占比重看,呈下滑趋势:2008年河南省出口额占全国比重为0.75%,2009年为0.61%。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河南省资源型大宗商品占全省出口额的35%,钢铁、有色金属类出口分别占河南省全部出口的3.6%和11.1%。2009年,上述产品出口同比下降84.5%和45.2%。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发达省份,也低于部分中西部省份。2009年,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7.3%,低于全国的59.3%和湖北省的5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5.7%,低于全国3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湖北的21.4%和江西的18.8%。

总之,在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的作用下,2009年河南经济发展已度过了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最困难时期,全省经济逐步企稳回升的态势基本形成。

二、河南高校科技投入状况

由于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河南省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与此相适应,河南省高校的科技投入也长期处于不足状态。总体来看,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呈现出如下三种态势。

1.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但总量相对落后

河南省重点高校少,仅郑州大学是“211工程”院校,因此,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上河南省主要依靠本省的力量。2008年,全省高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734个,科技支撑经费为11.2亿元,可以说,高校正在成为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骨干和核心力量。然而,从科技经费投入发展情况看,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到2005年,河南省高校科技经费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分别为73%、71%、62%、61%、63%。与其他省份比较,河南省的科技投入总量也相对落后。与安徽、山西、湖南、湖北、江西等中部各省相比,河南省高校在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筹集、获得课题数量方面均处于落后的位置,其中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排在中部六省的倒数第1位,特别是人均科技经费数与其他五省相比差距更大。2005年,河南省人均科技经费仅是湖北省的七分之一,近两年来高校人均科技投入基本上没有大的起色。

2.高科技人员投入不足,科技成果相对较少

2009年,河南省共有高等院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31所、高职高专院校52所。2008年全省高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二;省部级工程中心10个。但是无论是本科院校数量还是博士点数量,河南高校都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高校,尤其是科技人才数量相对落后。2001年至2005年这5年间,河南省高校科技人员的数量基本没有增长,科学家、工程师等科技人员数量都停滞在1万人左右。2005年之后,数量开始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2005年,高校科技活动人员10609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9441人;2006年,科技活动人员11759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10512人;2007年,科技活动人员13320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12003人;2008年,科技活动人员13545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共12107人。

2007年年底,河南省出台了“人才强校”的新举措,启动了“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目标是在5年内培养200名自然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之后,一些高校也出台措施,大力鼓励科技创新。比如,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在2008年全校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在国际性科技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奖励10万元,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但从近年河南省高校的科技成果看,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科研项目及科研奖项的数量上,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高校。在200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中,河南高校无一入选。在同年由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国家大学重点科技园评选活动中,河南高校同样名落孙山。从获奖情况来看,最近5年来,河南省高校仅在科学技术奖方面有所收获:2006年度高校科学技术奖中,河南省仅郑州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名列其中;2007年度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奖314项奖项中,河南省仅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高校的7项成果榜上有名;2008年度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前33名中,没有河南省高校。

再从科技论文发表情况来看,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共发表国际科技论文204999篇,占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的85.35%。2008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河南高校排在倒数第8位;在2009年的科技论文统计中,首次引入了“表现不俗”这一概念;在2008年SCI收录的我国内地机构的9.23万篇论文中,“表现不俗”的论文为1.06万篇,其中80%由高等学校贡献,“表现不俗”论文产出较多的高校依次是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河南高校无一进入前50名。 3.企业及金融机构向高校投资不足,难以实现校企产学结合

近5年来,河南省高校共接受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600项,项目经费达3.3亿元;转让科技成果265项,合同金额8238万元,实现转让收入4454万元。河南省一些高校在校企联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河南科技大学广泛开展校地之间和校企之间的合作,近3年先后签订横向合同224项,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9项。

但是,从校企、校银联合的总体发展情况看,形势仍不容乐观。2004年至2008年,河南省企业向高校的资金投入分别为21651万元、10400万元、19940万元、30572万元、48439万元,银行贷款分别为737万元、1660万元、15万元、0万元、1000万元。从上述数字来看,企业对高校的投资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而银行向高校的资金投入数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2006年为15万元,2007年竟然为0元。加强高校与企业、银行间的合作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三、拓展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渠道的建议

金融危机后河南省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这对拓展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渠道来说既有机遇也存在着困难。要科学、有效地拓展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渠道,手段和方式就将涉及财政政策、管理机制、税收优惠等诸多方面。

1.建立科学、灵活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保障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

因为河南省重点高校极少,自我造血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政府的财政投入就成为高校科技投入的重要来源。各级政府应根据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情况,有比例地确定政府向高校的财政科技投入预算,在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性科技投入。在确保政府科技投入规模的同时,还应根据各年度高校科技投入实际运作情况建立财政科技跟踪机制,即在科技投入需求出现相对增大或有重大科技专项研究支出的情况下,适度追加科技投入量,这样就能以科学、灵活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维护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性和可发展性。

2.强化科技投入经费的科学管理

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技投入实际应用规模的大小。目前,我国及河南省现有的高校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政府、教育、科技等部门都参与科技投入经费的预算管理,虽然中央制订了科技发展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但每年的科技预算都是由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各部门独立提出,彼此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这就造成了科技投入预算的无序、重复,进而造成科技投入经费使用低效和直接浪费。因此应根据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地建立科技投入的科学管理制度,在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制度保障下减少或缩小科技投入资金运作过程中不必要的低效率和浪费,提高河南省高校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力求科技投入资金产出绩效的最大化。

3.建立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对高校科技的投入力度和积极性

以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对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是国际科技投入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美国、日本等国际上科技发达的国家在科技投入政策制作中基本上均采用了这一政策,且取得了极好的成效。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对企业向高校投资科技研发项目时实行税收减免的政策,以此激发企业对高校投资的积极性,并通过减免企业在缴税方面的支出,变通性地扩大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而融资优惠措施则是政府向符合科技重点资助政策目标的高校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融资的方式鼓励高校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其贷款主要由政策性开发银行来提供,这样就能用政府的融资优惠带动社会庞大的资产存量向高校技术创新领域的转移。

河南是一个教育欠发达省份,河南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金融资本市场也不是十分发达,这都将对政府切实推行并落实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如此,只要注重科技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的现实性和前瞻性,注重科技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的重点、层次,有原则、有目标、有重点地制定政策,就能够保证河南省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的切实、有效推行。

4.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效能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金融投资手段主要有五种:一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扶持高校,二是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实施银行优惠信贷,三是建立创业投资母基金,四是发展支持高科技的资本市场,五是利用经营者期权、高新技术债券和知识产权抵押担保等新型金融工具扶持高校技术创新。

河南省由于资本市场不是十分发达,不可能照搬上述国际上发达国家科技投入中常用的信贷、融资手段,只能根据河南省金融、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科技研发能力,对其中的某些手段进行借鉴变通。例如:对高校科技创新的信贷和融资给予支持,对风险投资实施银行信贷优惠政策等。在借鉴上述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可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利用人民币升值后民众储蓄意愿提高的趋势,以创建科技银行为手段,将闲散在民间的资金通过科技银行、小额信贷的方式和渠道吸引到高校。

5.大力吸收民间资金和省外、国外投资

在当今科技发达国家的高校科技投入中,从投资来源来看,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国内其他机构、国外四类。在日本,企业及民间部门几乎提供了75%的研发资助,美国为63%。此外,国外企业或机构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已成为分析国家或高校RD活动的一个新指标。在美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研发的投入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

河南省的经济外向度较低,对高校大量引进外资存在不利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要河南省的政策决策层能够有效地协调好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条件,为外资投入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就能够吸引外国企业扩大在河南省高校的科技投资。

参考文献:

[1]朱乃新.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趋势与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

[2]张忠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科研管理研究,2008,(2).

[3]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6-2009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张纯成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与创新能力计量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安宁,罗珊.主要创新型国家科技投入分析及经验借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