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9-26 01:12:21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2-09-26 01:12:21     小编:

摘要:文章以黑龙江东方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例,探索出了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鲜明的核心课程体系。黑龙江东方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自2004年成立至今,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龙江经济为目标,不断总结与创新,通过对毕业生的调研和社会企业的走访,修改了几轮培养方案,对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核心课程体系的重要性,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用指标体系”的三维互动课程体系。实践表明,优化和构建完善的核心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应用型;环境工程;核心课程

一、打破常规,多元化的上课手段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大胆的融合与创新,不拘泥于现有的上课手段,将上课形式多样化、多元化,走出课堂,将图片教学改为实物教学,让学生走进施工现场及各个污水及废物处理处置场,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到工地去接触实物。通过授课方式、上课形式以及上课地点的改革,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场应变能力,最终把我们的毕业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企业急需、行业必须的应用性、职业型、综合型、环境工程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希望在新的授课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双创精神,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扩大学生的晋升空间。

二、发现问题,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后的上课方式很灵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了,对爱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好事,约束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多了,学习主动性增加,但对个别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也是机会,偷懒的机会增多,因此,调动全体同学的上课积极性成为了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的教师结构是整体学历偏高,工程实践能力较差,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真正地在施工现场待过,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指导上不去,因此我们要求课程的指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下场充电,主动深入到处理现场,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多多参与横向课题,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水平,保证课程改革的效果。在进行现场授课时,一般都采取双导师制,在工地聘请一名经验丰富的现场指挥员给学生们讲解,具体的理论知识由学生的课程教师讲解。在现场上课时暴露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到工地后很多工作不会做,不敢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着重这方面的培养。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1.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

课程改革注重分层次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思想,让爱学习的学生认识到考研的重要性,让不爱学习的学生对专业课感兴趣。这一做法效果显著,平均考研率达到了35%以上。同时,因为有些学生专业课成绩不好而未能考研成功,本项目在改变上课方式的同时也关注到考研比较多的学校的专业课内容,课程内容改革上在结合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同时兼顾其他学校考研大纲,做到上课内容与时俱进,兼顾各个方面,为考研学生顺利升学做准备,通过上课内容的改革达到考研就业两不误的效果。

2.着重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

课程改革应在培养方案中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的“三维度,一融入”课程体系。实践表明,优化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竞争力有很大帮助。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随着国家和人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双创能力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一所应用型技术大学,作为新一代的环境人,我们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会,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努力培养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符合地域经济的应用型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具有很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质毕业生,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打造碧水蓝天服务。

3.理论结合实践,具体落实“四个环节”

把环境工程的核心课程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特种废水处理技术、水处理设备与安装、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等理论课程,以及配套的实验和课程设计融合起来,各拿出一部分学时到现有的各实习基地去上,在上课过程中有提问,在现场回来后有作业,一周后全班有总结,最后对上交的作业有成绩,通过“四个环节”避免了不认真学生偷懒,使课程改革真正的落到了实处,使教学效果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前几届学生的反馈效果非常好,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对现有工作不陌生,上手快,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四、多点融合,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应通过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已经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将产学研的优秀成果纳入到本科教学当中,让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多角度、多层次地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可以让关键的且需要实践能力的专业课在企业或施工现场进行实践,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基地的资源,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融入到实习基地的实际生产中,让学生认识最新最好的科研方法与仪器设备,了解、参与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优化产学研合作方式,既能实现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基本职能,又能为大学生创造实践、科研的机会。利用实习基地人员的实践经验和设备上的优势,对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补充,从而更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要想建立效果好、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关系,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主要的保障条件有三点:第一,要有多名具有丰富实践与理论经验的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教师,可以保证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能得到很好的指导,保证教学效果;邀请实践基地专家进入课堂开展讲座活动或授课,专家在课堂上能够将生产实际中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以及遇到的技术管理方面难题和解决途径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了解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要有鲜明的就业方向和办学特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给其制定出适合他的毕业去向和就业方向,同时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再进行具体的指导,做到精准投放,效果突出;第三,要建立一批有特点的实习实践基地,保证满足不同的就业方向,同时要在每个实习基地聘请一到两名有经验的指导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

五、结语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特点,通过对环境工程核心课程的改革,使学生在新的就业压力下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的开设基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他们领先于其他大学,侧重环境领域的科学发明与创造尖端人才的培养;二是具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他们侧重高级人才的培养及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一般本科院校,既没有博士点,也没有硕士点,他们必须面对现实,调整思路,侧重点应该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促进大众化教育。黑龙江东方学院属于一般本科院校,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更高的社会知名度,本院的毕业生要想被社会认可,就必须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什么是特色?所谓特色,通俗地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教师在课程建设上要有特色,打破以往的枯燥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愿意学的前提下学得更多,学得更扎实,因此,本研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帅,单德臣,李明,蔡柏岩.应用型本科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构建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72-73.

[2]姜理英,陈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256-260.

[3]宋振东.全新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1):80-8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