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8 00:40:56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3-08-18 00:40:56     小编: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自主阅读学习是阅读教学最重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自主阅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自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改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的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本文拟结合笔者研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课题平时的点滴体会,以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平台,从以下几个方面力求给学生创造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和机会,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以此盈润了学生的聪慧,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一、阅读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个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了解了许多关于母爱的动人的故事。所以当声情并茂地讲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开头时,学生一上课就受到了感染。因为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了母爱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自学情境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教学情境的创设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学习创设的情景或环境氛围。它的意义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有利于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迅速的理解感知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运用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一个好的教师,善于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良好地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情境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情境只是个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所以,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一味的追求课堂气氛表面的活跃,考虑教学情境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脱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情景不但不能促进学习,反而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和误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要求教师明确学习目的,理解学习活动的意义,形成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学习心理状态。 设计教学情境,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和把握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创造学生易接受的愿意接受的教学情境。突破难点,引发学生的兴趣集中精力的探究。体验乐趣和成功。 设计教学情境,要坚持启发学生思维的原则。既要和谐气氛、提高情绪,还要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有困惑才有兴趣探讨,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愿望。所以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探索学习中。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主学习的目的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反复朗读,多读感悟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江总书记来我家》一课,一是学生对江总书记不太熟悉;二是在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江总书记冒着瓢泼大雨来灾民家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四、合作讨论是自主学习的最好补充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的作用。阅读无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说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壮丽的青春》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欧阳海舍死忘生的前提下,让4人小组自行确定内容,合作学习,设计操练,合作为“舍死忘生的欧阳海事迹”的讲解做好准备。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犹如捕鱼,出现空网或者只是捕着一些小鱼小侠都不应该引以为怪。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捕着捕不着,鱼大还是鱼小并非重要,重要的是学一手在风浪中捕捞的本领。有了这样的本领,必将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