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济源人民创造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济源是愚公的家乡,是愚公移山故事和愚公移山精神的发源地。这些年来,愚公移山精神激励着济源人民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愚公移山精神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源泉
二、愚公移山精神有利于塑造领导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愚公移山塑造了领导干部敢为人先、为民惠民的精神。愚公提出“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家乡发展,不仅深深感染着愚公乡邻,这种精神更深刻地影响着愚公家乡的领导干部。济源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力度,解决了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率先实现了镇镇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和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广播电视;构建了城乡居民、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三位一体的“全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体系,实现了养老政策全覆盖;打破了城乡居民身份限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了“城乡一体、同役同酬”的城乡士兵优待安置制度……通过这些年来领导干部不断发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济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群众获得了切实的利益。
愚公移山塑造了领导干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愚公要移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困难重重,但愚公不怕苦、不畏难、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愚公的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领导干部。济源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这种U字型地貌特征决定了济源发展在诸多方面显得“先天不足”,其中在交通问题上显得尤为突出。八十年代以前,济源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土公路。道路不通,百业难兴。为了改变闭塞落后的现状,领导干部不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山凿石,铺路架桥,从小木桥到大石桥,从过水桥到小涵洞,从砂石路到柏油路,愚公儿女实现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千古夙愿,建成了高速公路网、干线公路网和市、镇、村、组四级公路网网网相联的大交通格局,实现了与外界的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济源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三、愚公移山精神有利于增强人民干事创业的凝聚力
几十年来,在愚公移山精神的感召下,济源人民团结协作、勇于担当,遇到问题不推诿、遇到困难合力攻,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例如,20世纪60年代,在引沁济蟒总干渠建设过程中,6000多名济源人民自愿加入进来,自建草庵,自带干粮,自制水泥、炸药、白灰等,不怕严寒和酷暑,科学分工,团结合作,拧成一股绳,在悬崖绝壁上修渠打洞,逢沟架桥,一锤锤、一钎钎,一寸寸、一段段,在太行、王屋山之腰、邙岭之巅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可以说,愚公移山精神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济源人的心中,激活了济源人民的创造力、凝聚力。当前,济源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呈现,例如如何应对传统优势的弱化问题,怎样解决资源环境的约束问题,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等。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就需要我们继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和带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策群力,努力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中原经济区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济源的奋斗目标。
四、愚公移山精神有利于提升城市品味和形象
愚公移山精神是济源城市精神的核心,塑造了济源独有的文化品牌。作为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发祥地,济源一直将“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团结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作为城市精神。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愚公儿女把愚公移山精神自觉融入到本地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之中,实现了多个“率先”、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称奇的“济源速度”、“济源现象”。2013年,济源将“愚公移山,敢为人先”作为新时期城市精神的表述语。该城市精神反映了新时期济源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成为济源著名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名片。
五、愚公移山精神是提升济源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
一直以来,济源始终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用愚公移山精神发展城市文化,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和文化服务覆盖率一直位居河南省前列。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了篮球城、文化城、图书馆、群艺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广播电视和农家书屋城乡全覆盖。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如重点打造了济渎文化庙会、王屋山登山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品牌,开办月末大讲堂、道德讲堂、济图讲堂、国学讲坛等20余个行业系列讲堂,通过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是塑造济源新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有力手段。多年来,济源坚持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为主线,通过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宣传推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公众认知,提高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成功地推出了电视连续剧《王屋山下的传说》、大型豫剧《愚公移山》、大型舞蹈《愚公魂》等一批优秀的影视、戏曲和文学作品,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二是建设了愚公移山精神纪念馆、晋豫边革命纪念馆、杜八联革命纪念馆、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等一批档次较高的教育基地来推介愚公移山精神品牌。三是成立河南省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会,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议和举办愚公论坛,为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搭建了新的平台。通过不断加强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研究和宣传,进一步提高愚公移山精神文化品牌的含金量。四是建设愚公移山精神干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深度挖掘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开设愚公移山精神系列精品课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基地已开发了王屋山、小浪底、愚公渠、留庄英雄民兵营、朱德出太行小道等10多个现场教学点,通过现场教学,使学员更直观地感悟愚公移山精神的伟大。目前,该基地已经成为省内外知名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不仅为干部培训工作作出了新贡献,而且为济源擦亮了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