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9-07-27 23:09:2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时间:2019-07-27 23:09:22     小编: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的一门课程。中职学生生源类型多样,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因此,笔者分析了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特殊性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实践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些体会和想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大作业教学法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殊性和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革。中职新入学的学生,由于全国的初中学校未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行统一要求,因此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特殊性。伴随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部分新入学的中职生对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已不再陌生,能够游刃有余地操作和使用这些设备。而另一部分新入学的中职生,只对智能手机比较熟悉。这两类学生在中、英文录入的速度上、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使用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原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进度,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授知识,有一定相关基础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失去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动力;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也会觉得枯燥和吃力。这种水平差异的情况绝不罕见,几乎每年都会遇到。如果通过对中职新入学的学生摸底,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知识的难易程度将授课内容分成A、B、C、D等班级,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报班。这种“拆班重组”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比较容易掌控,可以解决学生水平差异给教学带来的不便,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例如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影响其他其他课程等。因此,只能通过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要抓中间,兼顾两端。教学方法包括:结对子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大作业教学法等。

2采用教学方法解决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结对子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所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的一门课程,其实践教学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的比例为2∶1,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以班级95%学生能接受的速度进行讲授和演示20min教学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堂练习,只有55%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其余学生需要老师或同学多次帮助甚至一步步重新演示和引导才能完成[1]。通过对该班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调查后发现,班级40位学生中有3位学生之前已掌握了部分知识,有19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学习悟性和动手能力良好,能够较快掌握所教内容,而其余18位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弱,有些学生甚至直接放弃不愿动手实践。针对此状况,笔者采用了结对子方法,组织全班学生按学习状况好坏进行搭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结成20个“对子”,上机操作时临近而坐,进行学习实践。针对那些不愿动手或无从下手的学生,教师亲自给予指导,并鼓励“对子”间相互比试。通过教师讲授和引导,将学习状况好坏搭配成对,要求基础差学生的主动请教、提问“对子”同学,学得好同学给予他们耐心指导与演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再与教师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掌握知识,引导学得好的学生深入思考。结对子教学法大大提高了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练习的完成度。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课后许多学生反应结对子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合作参与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让基础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有一种“学以致用”感觉,从中得到成就感,不易产生厌倦感[2]。

2.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任务将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串联起来,由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完成任务,从而掌握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由教师创设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情境,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识完成任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掌握所学知识[3]。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局限于一种,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可以使用教师引导或演示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采用其他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兼顾到两端水平的学生,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大作业教学法

大作业教学法是授课教师分析教材的知识层次,明确各知识点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面向实际应用,有一定难度层次的大作业,让学生完成大作业。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包括导论、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Internet应用、多媒体应用及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虽然各个章节的内容相对独立,但是彼此之间还是存在关联性。因此,如何设置大作业将各章节内容衔接起来是使用大作业教学法的难点,也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教师在前期要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及专业特色,设计一份贯穿课程前后内容的大作业,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各章节的衔接[4]。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在理论上应尽量做到“精讲、少讲”,实践上做到“仿练、精练”。大作业教学法综合考虑了这些情况,它符合“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并与计算机学业水平考试的模式相似,有助于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业水平测试。

3结语

实践证明,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殊性和现状问题,使学生能在规定课时内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能够学有所用,从而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学业水平考试。通过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创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

(9):45.

[2]余胜来,林君芬.教育信息化应用回顾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13

(2):23.

[3]吴坚.与专业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

(1):24.

[4]张彦航,孙大烈,战德臣.通过大作业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7

(1

2):3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