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的这一著名诗句使骊山温泉闻名天下。我国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又是温泉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人不仅很早就认识了温泉,而且,对温泉进行了各种开发利用。
那么,古代的温泉是什么样的?古人如何泡温泉?温泉和当时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 古人早已识温泉
远古时,人们关于水体、水质的观念就已经孕育和萌芽;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已有“泉”字出现。在距今2500~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古人不仅已经认识到矿泉是一种地下水,而且,根据出露情况和温度差别,对矿泉做了初步分类。《诗经》中即有“寒泉”“洌泉”的概念,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知泉的冷热,并可能有与寒泉对应的温泉。
温泉,顾名思义,就是水温达到一定程度的矿泉。宋代秦观在《游汤泉赋》中对温泉有概念性描述:“不火而燠,其名温泉。”虽说古人已经对温泉有一定的概念,但在当时,人们对温泉的温度没有定量标准,“燠”,意为热,是一个定性的界定。这虽然未有如现代以具体温度为标界,却反映了温泉是天然形成并不同于一般泉水的水体。
汤,热水也,从水从。古代多用“汤”指代温泉,如汤泉、温汤等。这也说明,古人认为,温泉与一般水体在颜色、成分上存在差别。此外,温泉在古代还有沸泉、热泉、温汤、温水、热水、沸水等不同的称谓。
时至今日,对于温泉的温度虽早已有了定量的标准,一些国家还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温泉的最低温度,但各国关于温泉的水温标准,仍然不是完全统一的。
从温度上看,古代温泉并无温度的定量标准,文献中关于温泉温度的描述全部是定性的,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温度较低的一类,如“冬温夏冷”“冬温夏凉”“至冬则暖”“寒不冰”,这类温泉只有在冬季才能感到水温的“暖”和“温”,估计温度在20℃左右。温度较高的一类,如“夏暖冬热”“冬夏汤汤”,一般来讲,我国各地夏季最高气温多超过30℃,故这类温泉的温度应超过35℃。温度很高的一类,如“热可鸡”“可熟羊豕”“热不可濯”等,可以用来烫熟肉食,这就是现代所称的高温热泉和沸泉了,这类温泉的温度应至少达到60℃。
我国古代就已认识到了温泉水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晋代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云:“凡水源有硫黄,其泉则温。”明代谢肇在博物学著作《五杂俎》中记载:“大凡温泉之发源,其下必有朱砂或硫磺、矾石,盖天地至阳之精所结也。”明代李时珍集前人积累的知识,从温泉的不同疗效出发,记述了“硫磺泉”“朱砂泉”“石泉”“雄黄泉”“砒石泉”的区别;其中所指矿物质虽都不确切,但确实是根据矿物质来分类的。 巢湖十景之“半汤温泉”
此外,古人还根据水体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分类。秦汉时期,古人就已总结出了泉的类别:“泉一现一否为;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泉穴出,穴出,仄出也;沃泉县(悬)出,县出,下出也。”“泉”,即间歇泉;“滥泉”,即上升泉;“泉”,即裂隙泉;“沃泉”,即下降泉……这与现代泉水分类法基本相同。 古人如何用温泉
温泉的开发利用状况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古代对温泉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保健
温泉具有医疗和康体保健作用。利用温泉治疗疾病,在我国古籍中早有记载,汉代辛氏《三秦记》就记载了温泉治病的传说:“始皇与神女游,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而洗除,后人因以为验。” 神女用温泉治好了秦始皇的面疮,因而秦始皇称骊山温泉为“神女汤”。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温泉很多都具有医疗功能,如河南鲁山皇女汤“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饮,多少自在,四十日后,身中万病愈”。通过沐浴、饮用温泉,可以达到祛病疗疾的功效,医疗效果可媲美良药。
医疗与保健并非截然可分,许多具有医疗作用的矿泉同样具有保健作用。温泉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性味甘平的温泉多有补养之功。唐代药学家陈藏器认为,矿泉水“甘平无毒,久服成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温泉的温度、水压、浮力等自然因子刺激人体,可以温通经络、流畅血气、怡情畅志,促进身心康复。饮沐温泉,可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保健作用。清代康熙年间刊行的《黄山志》收集歙县人吴鹤孚所著《汤泉考》,其文中记载了黄山温泉的轶事:“近岁,曹弥六读书汤院,一人须苍黄,日濯池中,百日变黑须。”沐浴温泉能返老还童,这是现代医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此事虽有夸大之嫌,但也表明温泉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古人还对温泉治疗疾病的情况进行了总结。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指出:“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膏骨节者入浴,讫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饮食补养,非有病人不宜轻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温泉主治“筋骨挛缩,肌皮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以及各种疥癣等症”。
通过这些资料可看出,温泉在古代已广泛用于医疗保健,并有“饮服”“入浴”等疗法。 灌田煮盐
农业耕作离不开灌溉。距今3500多年前,人们已经知道用泉水灌溉农田。人们在利用泉水灌溉中发现,温泉灌溉能缩短作物生长时间、提高作物产量。
早在北魏时期的《水经注》中,就记载了湖南郴州温泉灌溉农田的情况:“资之以溉,常以十二月种,明年三月谷熟。度此水冷,不能生苗,温水所溉,年可三登。”明清时期的文献中也多有温泉灌溉农田的记载。如湖北房县大汤池:“四时常温,泉自石穴流出,始为两池,北流溉田数百亩,其稻较他处早半月。” 古人将温泉资源用于水稻种植,这在中国科技史上也是值得一提的。
古人还利用温泉灌溉蔬菜水果、养殖动物,且出产品质较高。
《旧唐书》记载了唐代华清宫利用温泉灌溉瓜果的情况。当时,朝廷还专门设置官员进行管理。用温泉灌溉的瓜果品质较高,专用于祭祀。湖南宁乡灰汤以出产灰汤鸭而闻名,“鸭饮此泉,胫多骨髓,味极鲜,称汤鸭,贵重之”。灰汤鸭养殖在温泉附近的池塘中,长期饮用温泉水,使得肉肥细嫩、骨酥髓多,因进贡朝廷,故又被称为“贡鸭”。
温泉因含有矿物质且温度高于一般泉水,故古代被用于手工业生产。
一些温泉卤类物质多,被称为盐泉或咸泉,用于煮煎食盐。如重庆开县温汤井“有松木、柏木、龙马三井煎盐”。
一些特殊的温泉还能用来提取矿物。《徐霞客游记》中就详细记载了云南腾越(今腾冲南部)附近的人们从温泉水中提取硫黄、硝矾等的情况:“凿池引水,上覆一小茅,中置桶养硝,想有磺之地,即有硝也。”
此外,古人还利用高温温泉进行手工业加工,如“夷绢濯鲜”,即用温泉水煮烫加工蚕茧、绢丝等。清代山西阳城温泉还被用于造纸:“山下涌有温泉,人家造纸,霜雪时裸入水中,淘洗桑芋。” 旅游休闲
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的潜意识和思想萌芽,自古有之。温泉的旅游功能是与温泉的医疗保健功能相关联的,并在温泉医疗保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有些温泉地还具有独特的温泉景观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也成为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重要因素。
古代温泉的旅游开发利用源于帝王的休闲娱乐活动。为满足帝王康体保健、休闲娱乐的需要,一些环境优美的温泉地建起了行宫,供帝王游幸。《初学记・骊山汤》记载:“骊山汤,初始皇砌石起宇,至武帝又加修饰焉。”这说明,早在秦汉时期,骊山温泉就成为帝王游观之地,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设施。骊山温泉的旅游活动在唐代达到顶峰,唐太宗和唐玄宗命专人修建宫殿,先后命名为“汤泉宫”“温泉宫”“华清宫”,并频繁游幸。
除骊山温泉外,古代众多泉质优良、环境优美的温泉地也进行了旅游开发。河北涿鹿的桥山温泉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一个“能治百病”“赴者若流”的旅游与疗养胜地。安徽和县香淋泉在北宋元年间就建有旅游设施,北宋文学家秦观游和州(今南京浦口)惠济汤泉后写下《游温泉记》,该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温泉游记。明清时期,一些偏远地区的温泉也进行了旅游开发。清代云南东川府(今会泽县)的温泉就建有完备的旅游设施:“水自石罅中仄出,清如鉴,热如汤。天然石棚,石池方丈许,因上中下三池,水热有差。知府萧星拱建亭,继任增修不一,轩阁因势,曲折多幽,致浴四时皆宜。”这种优美的旅游景观被当地人冠名为“温泉柳浪”,成为当地“十景”之一。 古代温泉景区什么样
古人对温泉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开展观光休闲活动,使得众多温泉地建设了很多景观建筑以及温泉沐浴设施和住宿设施。
类似于中国的古典园林,古代温泉地的景观建筑物一般为亭、榭、廊、阁、轩、楼、台、厅堂等。其中,亭运用最多,也最为常见,一般位于温泉池之上或是周边地势较高之处。亭子的原意是“停留”,形体一般小巧玲珑,四面敞开,通风透气,属于一种敞开式的小品建筑。温泉景区内的亭子,除了主要供游人浴后纳凉、休息以及登临眺望、赏景的功能外,还起到点缀园景和建立景观的作用。如和州(今安徽和县)香淋泉上建有进亭,为出浴者休息之地。清人靳荣藩在游蔚州(今河北蔚县)暖泉时,对暖泉书院内亭子的功能进行了描述,认为该亭是“登临凭眺之所”。
除亭之外,一些规模较大的温泉景区还建有阁、轩、楼等园林建筑乃至寺院。云南安宁温泉名誉全国,其中的景观建筑历经多次修建,规模庞大。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在总督范承勋、巡抚石琳、按察使许弘勋的主导下,景区建设了众多亭台楼阁,将环境营造得极为优雅。其中,雪韵轩在碧云岩前,尊竹山房在漱玉泉侧,它们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沐浴温泉需要固定的地点和相关设施。古代多采用“石为池”的方式建造泉池,即垒石为壁,以成泉池。这种方式多是就地取材,且利用了石材坚固耐用的特点。西汉文学家王褒在《温汤碑》中用“白矾上彻,丹沙下沉”来描述骊山温泉的泉池:温泉池用白色光洁的石块砌成,下面铺上红色的沙石。这说明,在秦汉魏晋时期,人们就较普遍以石材建造温泉浴池了,“石为池”也成为古代建造泉池的固定模式。
为方便游客,古代一些温泉地还建有馆舍。南京汤山温泉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有汤泉馆,至宋代时,汤山汤泉馆已经废弃,但遗基尚存。总体而言,古代的温泉馆舍规模较小,设有沐寝等卧具,只提供简单食宿服务,并有“候馆”“浴院”等不同的称呼。湖北应城汤池温泉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以“神女仙汤”闻名,唐代李白的《安州应城玉女汤作》更是让它名声鹊起,历代都有众多游人在此沐浴、疗养。清人齐国政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任应城县知县,他在任期内重修汤池候馆,并撰写了《汤池修建候馆碑记》,对重修汤池候馆的缘由、过程以及候馆的规模与功能进行了介绍。当时的汤池温泉还专门设置了为官员及其家属服务的“官庐”,其中设施了卧具,以供他们在此地沐浴、休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