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法律修辞的司法运用案件事实叙事研究分析

法律修辞的司法运用案件事实叙事研究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8 01:19:35
法律修辞的司法运用案件事实叙事研究分析
时间:2022-12-08 01:19:35     小编:任凯

一直以来,案件事实研究的思路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案件事实只是与证据和法律的程序有关。证据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案件事实的重要来源,事实问题就是证据问题、程序问题。但这种思路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频遇尴尬。以传统的思路来看,案件的审理判决只要满足证据确凿、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就会无懈可击。但实践中大量的判决却引起了很大争议,甚至激起了民愤。考察公众的思维对抗方式,实际上是选择了与法庭呈现的案件事实相反的事实文本。这样的事实文本背后的事实真相同样是基于相同的证据信息,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司法结果,典型的就是来自于法庭上被告人和辩护方提供的描述。比如轰动一时的崔英杰案,本案一审认定崔英杰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针对看似无瑕疵的判决书,公众却并不认同,他们向崔英杰发出了同情的声音。他们所坚持的事实真相来自于法庭上被告人和辩护人所提供的描述,将案件还原为如下:崔英杰并非穷凶极恶的歹徒,而是生活艰难的老实人,他不过是为了生计,在个人财产被抢走后,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措手杀人。因此,我们发现基于相同的证据信息,却导向了截然不同的法律评价、社会评价,也就出现了湘同证据不同的事实文本,而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修辞和叙事。

一、修辞与案件事实

(一)修辞的含义。

修辞通常将其看作是一种语言的技巧,一种论辩的艺术。所谓技巧,它不关注命题内容的真或假,而是强调其对于受众的可接受度和说服力。单纯从字面上讲,在汉语中,修辞有广义、狭义之分。在狭义上,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在广义上,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汉语所理解的修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语言的加工活舔修辞对应的英语词是rhetoric,但有学者认为rhetoric与当代中国话语中流通的修辞所代表的是大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和两种实践,将两者等同起来是一种误解和误译。就其本质而言,西方修辞是在具体、复杂而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对象征力量的技巧性追求,而绝不仅仅是使表达或交流更准确、精练、有效的一个手段。

在东方的日常生活语境中,修辞是具有一定贬义色彩的,往往被视为空洞的辞藻。但在西方学术领域中,修辞则是作为一种理性说服的艺术,是一种不完美的证明。亚里士多德即把修辞术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修辞术的功能不在于说服,而在于在每一种事情上找出事情的说服方式。造成诡辩者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意图。亚里士多德坚持区分事实或者是真相的本身,在肯定修辞术对真理的反映和说服作用的同时,也强调语言形式与内容的互相分离。修辞活动中,修辞者与听众之间的权力关系是西方修辞最为核心也是最受到误解的关系。修辞关系中的听众,佩雷尔曼将其定义为,说者有意通过自己的论辩加以影响的所有那些人构成的一个组合。对于修辞关系,多数理论认为听众和修辞者实际上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将听众视为是弱势的一方,而将修辞者看作是掌握主动权的强势一方的存在。听众被当成是在具体的场域和情境中的话语的接受者。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听众总是修辞者有所求的对象,因而绝非是修辞体制强加的一个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当然牺牲品。值得一提的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只能是听众而绝不是修辞者,因为修辞的过程具有对话性,只有实现与听众的有效沟通,才能获得听众的认同,进而满足修辞者的期待和诉求以及使这一期待和诉求得以实现的权九修辞者占下风的这种不平等权力关系事实上贯穿于听众作出最后决定那一刻之前的整个修辞过程。在这一权力关系中,修辞者致词的技巧与策略得当与否,也影响到听众的接受。西方修辞讲究所谓自我韬晦,即修辞作为象征力量的体现只有在不被认出来的时候,才有可能发挥效力或者发挥最大效力。因而演说或其他修辞体裁是否能做到听起来天然无雕饰,一点都不像是精心策划和构思的产物,关系到以说服为目标的修辞活动的成败。

(二)叙事和案件事实。

叙事和修辞两个概念的关系较为复杂。西摩查特曼在其著作《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中对修辞一词提出了几种不同涵义。其中有两种与本文相关:一种为广义上的修辞,它等同于文字(或其他媒体符号)的交流另一种为狭义的修辞,即采用交流手段来劝服,这是通常人们理解的修辞的涵义。在他看来,有两种叙事修辞,一种旨在劝服我接受作品的形式;另一种则旨在劝服我接受对于现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的某种看法。而本文采用的也是查特曼的后结构主义修辞学的理解,即修辞是指有目的的语言运用,叙事则是以形成和讲述故事为目的语言运用,尤其是侧重语言建构、消解言说对象的这一理念。

在法律实践中,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出现了几种事实的叙事文本的情况也受到了重视,比如H. Porter Abbott在《剑桥叙事学导论》中则对1892年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悬案莉琪勃登涉嫌杀害父母案进行了叙事的分析。莉琪勃登案是个证据不足的案件,既找不到人证,也没有物证,作案凶器下落不明。尽管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内外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法庭上淑女形象的莉琪.波登看起来无助而纤弱,赢得全部以男性组成的陪审团(当时美国女性尚无参政权)同情,而法官最终以证据不足宣布莉琪无罪释放。莉琪勃登案的两个版本是法庭上控辩双方各自的叙事对抗。抗辩双方已经编撰好各自的故事,故事本身带有强烈的修辞色彩。各自建构的案情叙事使用的是同一批的证据及作为信息加工的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各自的解释和论证。

综上,通过经典案例中案件事实的叙事演化的层层剥茧,我们发现法庭审理中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并非是证据而是各自建构的案情的叙事,证据与事实文本之间隔着鸿沟,案件的主客观因素实际受到证明目标的影响。证据本身是中立的,而事实文本则是人为的语言活动,基于相同的证据信息而得出截然不同的事实文本,实际上是叙事和修辞在发挥着作用,建构了案件事实。叙事和修辞通过对涉及到案情的一系列事件,挑选、裁剪、解释、编织到一个由语言来呈现的戏剧化故事当中,借由情节的发挥塑造出人物形象,这一形象并非是单一的扁型存在,而是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圆型人物。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原叙事存在的具体语境,从而影响着受众的心理预期,左右着受众的情感,促使受众期待判决能够给予人物应有的结局,而这个结局恰恰是叙事者所希冀达到的法律效果。由此,便基本上完成了案件事实和判决的叙事建构的过程。

二、案件审理中的修辞建构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证据是认识案件事实的第一来源,能够提供关于案情的基本信息,但这些证据提供的信息实际上是支离破碎的、没有重点的,离案件事实还有很大的差距,简单地将其罗列并不能够呈现出完整的案件事实。我们感觉在证据和事实之间其实存在着断裂和分野,那么符合法律语境要求的案件事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通过经典案例的叙事分析,我们发现案件事实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叙事文本,经过证据建构阶段之后,它仍然需要在叙事活动和修辞活动中完成。案件事实的形成,不仅是证据的产物,也是语言和修辞建构的产物。

(一)案情的故事版本。

2009年5月16日,沈阳小商贩夏俊峰与妻子因为无照经营被市城管执法人员查处。在勤务室接受处罚时,夏俊峰与执法人员发生争执,用随身隐蔽携带的切肠刀多刀刺死城管队员两名后又重伤一人,夏俊峰被逮捕并起诉,这是最基本的情况。在本案得出判决结果之前的起诉、审理阶段,各诉讼主体和庭外法律专业人士都在叙述和争论案件事实,笔者辨析总结出以下几个可能的版本。

版本一:2009年5月16日11时20分许,小商贩夏俊峰因在马路上非法摆摊被市城管执法人员查处。在勤务室接受处罚时,夏俊峰与执法人员发生争执,用随身隐蔽携带的切肠刀多刀刺死城管队员张旭东、申凯;扎伤执法人员张凯,随后逃离现场但被公安机关抓获。经鉴定,张旭东因全身多处被刺伤导致失血性体克而死亡。申凯系因左胸、背部刺创,特别是左胸部刺创刺破心脏而导致失血性体克而死亡。张伟腹部刀伤致肠破裂腹腔内积血,经手术治疗后鉴定为重伤。

版本二:2009年5月16日11时许,夏俊峰因在沈阳市沈河区南乐郊路与风雨坛街交叉路口附近违章设摊经营,而被沈阳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沈河分局申凯、张旭东、张伟等执法人员查处,夏俊峰被执法人员带到勤务室接受行政处罚。在此期间,夏俊峰因故与执法人员申凯、张旭东等人发生争执,遂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先后猛刺三位受害人申凯、张旭东、张伟,导致申凯血性体克而死亡、张旭东失血性体克而死亡,张伟重伤。案发后,夏俊峰逃离现场,于当日15时许被公安机关抓获。

版本三:夏俊峰(身高1.65米)与其妻均为下岗职工,虽然收入低微但自食其力。2009年5月16日上午,夏俊峰和爱人张晶像往常一样出摊沿街叫卖炸串。上午11点钟左右,沈河区滨河行政执法人员途经此处查处违章设摊经营,行政执法人员要扣押夏俊峰的物品,夏俊峰不同意。夏俊峰便被行政执法人员强行带回队里接受处理。夏俊峰和身高1. 80米的张旭东先进入执法办公室,不久身高1. 82米的申凯回来,看见夏俊峰,骂了他一句,两人发生肢体冲突,然后申凯殴打夏俊峰。他用拳头打了夏俊峰头部两下,随后张旭东也加入殴打行列,当张旭东准备用茶杯打夏俊峰之时,夏俊峰情急之下,便从兜里掏出平常切肠用的折叠刀对他们一顿乱扎,都扎在腹部,扎人时夏俊峰的右手也被刀划伤。然后夏俊峰就跑了。到公安机关后夏俊峰得知张旭东、申凯被扎死了。

版本四:夏俊峰(身高1.65米)与其妻均为下岗职工,虽然收入低微但自食其力,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2009年5月16日上午11时左右,夏俊峰被强行带到执法队后,申凯首先殴打夏俊峰,接着张旭东也跟着殴打,夏俊峰被迫自卫,用随身携带的平时切肠用的折叠刀将申凯和张旭东刺伤并导致失血性体克死亡。

通过对这四个版本的论述,不同版本的案件事实尽管是来自于同一批的证据材料、同一份案情线索的列表(年代记)以及同一份的核心事件的条目,然而叙事的版本却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会由此得出截然不同的判决。那么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凭借证据去辨别几个版本的真伪?事实审理能否最终确认唯一的案件真相?那么叙事和修辞在从证据到事实的转变过程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

可以说这些没有争议的基本线索和核心事件覆盖了案情的全过程。基本线索以人物为主语,以时间顺序来排列,通过简单的话语来加以记录。而核心事件则是零碎的片段,有着丰富的细节,但是仍然是不完整的。而四个版本的故事则是属于历史的叙事。四个版本都使用的是同样的素材,但是差异之大却会造成不同的定罪量刑。版本一是故意杀人,到了版本四就变成了正当防卫,很有可能不受刑事处罚。

(二)叙事分化的修辞策略。

经过前面的讨论分析,从证据到事实的转变需要通过中介进行填补和衔接,而中介就是修辞和叙事,它实际上建构了事实。版本的差异并不是因为证据和规则的不同,而要实现从证据到事实的转变,恰恰需要叙事和修辞。而正是通过进行修辞策略的选择解释事件与挑选事件,实现了从证据到叙事的跳跃,实现了整体叙事的戏剧化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四个不同的故事版本所导致的叙事分化的修辞的策略。

1.情节的发挥:解释事件。沈阳市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这样写道:犯罪嫌疑人夏俊峰因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处罚不满,掏出其随身携带的折叠刀将行政执法人员张旭东和申凯刺死,将另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张伟扎伤后逃离现场。它一方面描述了夏俊峰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将证据中单纯的身体行为转化为有感情的心理活动,并进行了因果关系的证明。

公诉人在起诉书中这样写道:被告人夏俊峰随同执法人员到沈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沈河分局滨河勤务室接受处罚,期间,被告人夏俊峰因故与被害人申凯、张旭东等人发生争执,遂持随身携带的尖刀先后猛刺被害人申凯胸部、背部、张旭东胸部、腹部及张伟腹部等处数刀,致被害人申凯因左胸、背部刺创,特别是左胸部刺创刺破心脏而导致失血性体克而死亡。而辩护人则针锋相对`2009年5月16日上午11时左右,夏俊峰被强行带到执法队后,就发生了血案。虽然在伤害现场只有申凯、张旭东和夏俊峰三人,而申凯和张旭东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根据现有的证据是能够证明夏俊峰对案发当时的描述是真实的一即申凯殴打夏俊峰在先,接着张旭东也加入了殴打行列,夏俊峰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自卫以求自保。他在情急之下,掏出随身携带的切肠用的折叠刀错手将申凯和张旭东刺伤并最终导致失血性体克死亡。

从上述言说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公安局、公诉人还是辩护人的言说都不可避免带有叙事者的个人主观想象,从单纯的身体举动走向了心理活动的想象。对于公安局和公诉人而言,夏俊峰是怀恨在心,存着仇恨的心理,报复杀人。而到了辩护人那里,则是变成了并没有报复的意图,而是因为一时的情急,谎乱之下针对暴力的执法作出的防卫行为。

在这里对于事件的解释实际上是对于情节的发挥,而并非是基于逻辑性的分析,甚至是出现了语言的引导、画面的推进以及细节的深入等来促使听众遐想,进而编织叙事的结构,从而产生一定的效果,影响案件的审判。

2.戏剧化效果的实现:挑选事件。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叙事的四个版本,各个版本关注的证据强弱也有所不同,在叙事中所占有的篇幅也是大相径庭的。比如版本一和二就没有对夏俊峰的个人背景和家庭状况进行阐述。而版本三和四都对于其经济状况以及摆摊的原因进行了阐述,而且对于执法人员的行为瑕疵进行了强化,到了版本四更是大肆渲染。比如夏俊峰的一审辩护人范玉龙提交的辩护词针对妨害公务一说就提出详细的辩护意见,这说明了辩护方在有意地进行事件的筛选。

在此,我们通过挑选具体的事件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说,解释是通过单个事件的情节发挥来实现从证据到事实的转变,使得听众感觉到案件事实属于规则中的证据产物。而挑选事件则较之解释更加具有一定的全局性效果,而且会相应的营造出一定的戏剧化效果。

可以说,法律事实的建构必然是由人来完成的,因而也就不可避免会掺入人为的因素。法律事实被法律认可(实质上是被法官所认可)之前,自然事实已经是而且是客观存在了的司法审判的过程,主要就是一个还原法律事实的过程,是一个优化现有的过程。法律事实的碎片化的分布,意味着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并不能清晰呈现。纵使法官的法律知识渊博,也难以运用好法律的准绳。

总之,在庭审诉讼中,控辩双方在事实认定的进路中,因为各自立场的不同而造成了事实的殊异。法官在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基础上进行了案件叙事的建构,得到证据的支持,最终形成了裁判事实。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其实都是在使用修辞手法来论证各自的观点,意图使或然性命题变成一个法律的命题,比如检察官通常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从而起到渲染的效果,而辩护律师运用的是诉诸怜悯的修辞,使得受众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3.案件事实的人物塑造。对案件事实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建构是一种特殊的修辞策略,根据社会的价值标准将人物定位好人或者是坏人,从证据得来的信息,该怎样进行筛选、编织到案件事实的叙事文本中去,是由于这种人物定位来决定的;其机制是运用好人或者是坏人的角色形象,诱导公众对于人物进行着情感评价,以使得他们认同判决的结果坏人的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谴责或者是惩罚,而好人则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和帮助。这种修辞策略的特殊性在于目的性非常明显,其戏剧效果和说服效果都非常强烈,这种修辞策略往往在司法活动中都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终形成的叙事文本和评价结果是得到了受众的同情、支持,还是遭遇到他们的反对、抗拒,可能依赖的就是这个策略的使用。

让我们来看看故事版本一,没有任何铺垫地开场即写夏俊峰在闹市区无照经营,这实际上已经对人物进行了一个形象的定位,夏俊峰是一个违法者,是一个坏人。同时,故事还需要一个对立的好人的形象,也就是城管队员,他们作为执法者出场,不但是好人,而且是好人的保护者。城管的举动在于制止夏俊峰的违法行为。有了叙事的铺垫,判决结果要做的就是迎合这个预期,确认版本一的坏人夏俊峰的故意杀人罪,判处其相应的刑罚。

版本三的人物形象与版本一不同,其情节的挑选是从被告是好人的出发点回答的问题。首先,夏俊峰并没有恶意抗拒执法,其次,主人公既然是个善良人,他当然是从没有想过伤害别人,他甚至是努力离开现场,其后发生的流血事件,实际上是因为现场的混乱、城管队员引发的误会以及善良可怜的主角的无奈和惊慌失措与其说是一起罪案,不如说是一场悲剧。可以想象,受众面对版本三的夏俊峰的形象,并不会产生先前的对于版本一的那种憎恨和恐惧之情,并且还有可能会投以同情。

三、修辞证立及其司法运用

通过对比版本一到版本四,我们发现同样一个案件在对证据信息进行叙事分化的过程中,挑选裁剪事件、故事情节的发挥、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修辞策略的运用,可能会导致基于同样的证据而形成不同的案件事实。作为官方代表的版本一和版本二对于夏俊峰的叙事是从违章经营炸串开始,对于他为什么摆摊的原因,以及城管的失当行为都排除在案件的事实之外。这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单一的人物,只有违法犯罪,没有这背后所折射的原因。于是历史上只有一个残忍的歹徒夏俊峰,至于案件的起因,则成为了千古之谜。而代表媒体和民众意见的版本三则是在对案件的相关证据信息进行保留的基础上,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呈现出圆型化的趋势,对叙事的细节进行了展开,被告与城管发生了冲突刺死了城管队员不容置疑,但是被告除了是杀人凶手,他还有别的身份。他是一个勤恳工作的小贩,他自食其力想要为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他并不是一个残暴的歹徒,他只是一个可怜的小贩,是一个在案件中失去理智的冲动的人,也是一个因为生存手段被剥夺而被迫走上绝路的人。这样通过对人物形象多面化、复杂化的方式展现的,就是一个受到生存环境逼迫的老实人在遭遇不公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而一时激动失手伤人,其最终的法律意义就是试图更换罪名、减轻刑罚。法庭内的叙事与法庭外的叙事同样暗含着立场上的对抗,以夏俊峰案为例,面对同一案件事实却因为各自立场的殊异而采取了叙事分化的策略。公诉人希望通过夸张修辞来不断地强化已经证立的法律事实的效果,而辩护律师则采用同情性的修辞策略,不遗余力地向大家塑造一个被迫害的形象,激起大家的惋惜和怜悯,通过对事件的挑选、情节的发挥,从而告诉法官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夏俊峰是谁。很显然,这是一种对抗式的叙事策略,修辞的过程具有对话性,融入了背景性的知识,试图唤起特定的情感,希冀唤起共同性的记忆,从而获得某种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而就整个修辞的论证过程来看,修辞本身体现着最大程度地还原客观事实的功能。修辞的证立可以实现与社会公众的有效沟通,这是一个对于具体命题的优化现实的可能,是一个通过对话和论辩说服听众的过程。所以,如果在修辞学中只看到一种纯粹的技术,甚至只看到操纵社会的工具,那就贬低了修辞的意义。

修辞的意义和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司法的审理便是一种修辞的过程。它不仅能将碎片化的证据信息组织成为完整的、有情节的、有人物形象的叙事文本,还能使得客观事实的还原成为可能。当然,修辞尽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价值追求的可能,但其并不能够使稻草变金条,也要警惕修辞的陷阱,避免修辞的滥用而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实践中不乏大量恶意修辞策略的使用,这也提醒人们寻求语用学的进路来解决问题,一定要给予修辞滥用予以适当的限制,根本上要从制度层面约束因为外力的介入或者不真诚等因素造成的法律事实认定的障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关于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9
关于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于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于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近两年来,我院审理了大量的民商事案件,有部分案件基本上做到了事实清楚,......
事实的法律追问
发布时间:2013-12-17
笔者在上述基础上得出以下法律事实证立的规则: 规则1:对事实构成的把握是在世界普遍意义上的把握。法律事实的证立以此为前提。 规则2:事实构成蕴涵着事物、现象和本质。对各种证据所显相的表象,要以直观和反思的方式予以还原,从而......
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的适用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05
其中,《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该解释第二条对“数......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发布时间:2023-05-10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一、民诉法修订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尽管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司法解释包括法官处理具体案件时在裁判文书中......
意象化叙事方式的基本叙事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02
意象化叙事方式的基本叙事方法是运用象征。 象征,以具体的有形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无形的事理。美国劳伦斯・坡林教授认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的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劳・坡林:《谈诗的象征》,《世界文学》,1......
论民事经济案件处理中法理的运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一方面因为社会的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一方面因为在于法律规定太过于原则化。致使任何一部法律不管怎么包罗万象,怎么详尽其实,都不能将生活中的事事准则都加以囊括规定在法律中。法理强调的是法律人的理想,它是法律人根据自身的法......
事实上的案例法:WTO案件报告中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2-08-07
【文章摘要】 1995年1月1日WTO争端解决机制成立至今,大致有近400的WTO案件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这些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的效力是否对后续案件具有“先例”约束力一直是一个学术疑难。本文结合法学理论,从实然和应然两方面,评析......
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的适用性
发布时间:2016-09-18
盗窃犯罪是司法实践中最常遇到的一类普通刑事犯罪,在各类刑事案件中,该类案件发案数量一直位居前列,据最高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人民法院一审盗窃刑事案件的数量达到了190825件和222078件,分别占到了当年法院所有一审案......
《红楼梦》对传统预言叙事手法的继承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3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创作史上的一件瑰宝,所以,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必然是不可缺少的。而在《红楼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传统预言叙事手法在文章中被广泛的运用。因而对于《红楼梦》在传统预言叙事手法继承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我......
探析法律中的事实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5
【内容提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目的旨在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客观公正。但是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其中的“事实”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从而......
对司法判决可接受性修辞学方面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2
一、概念界定 (一)对修辞学的理解 鲁迅在《书信集致李桦》中写瓢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不难看出,修辞即对言语的修饰,其目的是让文书或语言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从法学领域来看,修辞就是将法律语言加以修......
刑事司法改革中律师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十八大以来,刑事司法领域纠正了如张高平叔侄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一批典型的冤假错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正在不断地......
也谈《围城》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要】《围城》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综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流畅自然;二是以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或者反之,新奇玄妙;三是综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诙谐幽默。【关键词】比喻和拟人;以虚为实;比喻和夸张《围城》是钱钟书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这部作品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用夸张、调侃、讽刺、伤感的笔调刻画了.........
小学语文写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09-26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文人物的描写更生动,事物描写更真实,整个作文效果的呈现更加直观真切,修辞手法的恰当合理运用,也是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只有把修辞手法恰当准确地运用到学生写作的日常实践中去,才能使作文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词】小学;写作;修辞手法;运用新的课程标准更加突出强调了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在语文科目的学习中,作文写作是最体.........
《塔楼》的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 要:珍妮弗・伊根的小说《塔楼》是一部充满哥特色彩的长篇小说。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研究小说如何从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哥特空间的构建,进 一步突出故事的哥特主题―恐怖、扭曲和死亡。 关键词:《塔楼......
浅析刑事案件现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刑事案件现场分析是在现场勘验检查结束或告一段落时所有参加现场勘查的人员根据勘验检查中所得到的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与现场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以揭示案情的过程。作为一名刑事技术......
法律事务专科毕业论文刑事司法监督考察
发布时间:2016-04-06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法律事务专科毕业论文。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基础 1.起诉便宜主义。起诉便宜主义,指的是检察......
《地心引力》叙事手法赏析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 要】《地心引力》是近年来太空题材影片中的佳作。导演一改传统太空电影中的常用叙事手法,大量运用主观镜头构建具有真实感的叙事氛围,并尽量弱化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为影片设置一层厚重的孤独叙事语境。而在解释文章主旨方面,采......
人事争议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急待规范(二)(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9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13号]司法解释有关具体问题的思考(六) 四川精济律师事务所 何宁湘律师 [ 问题的由来 ] 自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9月5日生效施行的法释[2003]13号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
论公司董事、监事的辞职程序
发布时间:2023-08-04
论公司董事、监事的辞职程序 论公司董事、监事的辞职程序 论公司董事、监事的辞职程序 我国公司法虽然对公司董事、监事选举和替换作出规定,但对其辞职缺没有明确规定,以至于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出......
设立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司法救济金制度探讨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2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以下简称刑附民)诉讼制度的设置,旨在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合并审理,既保证刑事案件审理的紧凑与集中,又兼顾附带民事诉讼的简便与快捷,以避免人民法院分别裁判间的矛盾,提高诉讼的效率与效益。其设置并经司法实践证......
民国时期湖北司法制度变迁及民事司法实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湖北自近代以来成为中国革命与法治的重要基地。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掀起了辛亥革命在全国范围的浪潮,辛亥革命于1912年元月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溥仪退位为胜利标志,结束了两百多年清王朝统治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 内容提要:在物权法中贯彻公示原则后,必然会有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的区分,这种区分是客观存在的;在不涉及......
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司法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 要 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开篇先介绍了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征,并对电子证据在取证与鉴定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进行了阐述。接下来论述了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作为判案依据该如何认定。最后......
校园伤害案件法律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高校入学率逐年上升,但同时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校园伤害事件危害了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影响了学校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如何妥善处理解决这些问题,防范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民诉法修订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尽管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司法解释包括法官处理具体案件时在裁判文书中对法律条文具体含义的阐述,但从规范意义上说,我国的司法解释特指享有司法解释权的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在我......
舆论视野下的刑事司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8
当今社会,民众对司法权行使抱持怀疑之态有增无减,在司法机关没有树立起其权威的状态下,民众对于司法权行使的监督渴望愈演愈烈,甚至出现公众话语压力、舆论暴民民意病毒裹挟司法权行使的极端现象。诚然,公民对司法权行使的关切、监......
刑事司法场域内当事人和解程序的法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要:对当事人和解程序的实际运行考察发现,其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应用布迪厄社会学的“场域-资本-惯习”理论,将刑事和解作为一个独立的场域,对该场域内的各个行动主体进行资本和惯习分析,可以充分揭示各个主体的......
研究法律推理中规范和事实的交互流转
发布时间:2023-01-24
论文一般比较麻烦,连格式都得做好,写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知道了格式,找到了材料,就方便多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之法律属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刑罚的教育感化功能,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一直坚持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少年司法指导方针。若要使该制度发挥其优越的法律和社会效果,关键是明晰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只有将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相分离,以独立的量刑程序为研究视角,结合社会调查报告所记载之内容,才能准确界定其属于量刑证据材料。关键词:社会调查;量刑程序;证据材料中图分类号:D669.5文献标识码.........
动画短片叙事方法的创新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24
摘 要:动画的源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那时人类已经在岩壁上画动物,有时画四对腿表示动物的运动。之后随着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到来,在这段发展过程中不断有美术、音乐、雕塑、工业、网络等人才带着各种想法和热情投入到......
国际法视野下的通州事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3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际法;通州事件 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通州事件长期以来一直不为人们所关注。在对待通州事件的看法上,中日学界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中方一些学者出于抗日战争的民族情结,将事件看做对日本在中国暴行的报应,燃烧......
“非典”事件的法律性质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8
论文摘要:“非典”事件的发生,给我国现行法律提出了新问题。对于因“非典”而造成的合同履行障碍和侵权的抗辩,目前明确的法律依据只有不可抗力,但是,从民法角度“非典”不应是不可抗力,而更加符合意外事件或情势变更的特征,需要对......
商事登记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7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商业已经有了迅速的进步,而商事登记制度对于商主体的交易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制度相对比较的发达,但是由于历史的因素以及现实情况的因素,还存有一定......
《约伯记》叙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约伯记》是《圣经》智慧书中的五卷之一,与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并列为人类探索自身与宇宙奥秘的三部曲。作为《圣经》智慧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约伯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吸引了无数学者对其进行文学研究......
汽车电气维修的常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普遍的代步工具。但是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这也就造成了汽车故障类型的多样化,增加了汽修的难度。想要解决好汽车电器维修中容易出......
港剧中的叙事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叙事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其中“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差异,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叙述学等理论广泛的运用于电视电影等作品中。港剧从黄金的80年代发......
《刺杀据点》的叙事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影片《刺杀据点》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通过多个人的视角展现了发生在西班牙萨拉曼卡的签署希尔顿总统新反恐计划的恐怖行动,呈现了多重时间下的叙事。文章从视角、叙述人、多重时间、回环套层结构四方面对影片进行了叙事分析......
浅析《甜蜜蜜》中的电影叙事手法
发布时间:2023-07-18
《甜蜜蜜》讲述了男主角黎小军离开女朋友来到香港打工,遇到了女主角李翘,从此开始了数十年的感情纠葛。本片融入了香港即将回归的大背景,并以邓丽君的歌曲作为时代的象征和影片线索。影片通过男女主的经历充分反映了当时时代大环境下......
民事案件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7
【内容提要】债的担保,是指为确保债权得到清偿而设立的各种法律措施。债的担保有一般担保和特别担保之分。债的一般担保,是指债务人以其全部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总担保。所谓特别担保,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担保,在现代法上主要包括人的担保......
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大家整理了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相信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结: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撰写文章有帮助,更多精彩论文尽在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法律中的事实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目的旨在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客观公正。但是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事实”的理解产生怀疑:我们用以审判的“事......
“刘涌案”拷问刑事司法(2)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2
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10月8日作出(2003)刑监字第155号再审决定,以原二审判决对刘涌的判决不当为由,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了该案。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12月18日至22日在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
3000字司法论文:刑事司法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3000字司法论文。 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简称两法衔接)机制是指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寻求建立的旨在避免行政执法过程......
浅析教育叙事研究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2023-01-06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入场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对于叙事有过一句很明确的描述,认为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也从来不曾存在没有叙事的民族。因而,叙事作为一种保存人类智慧与经验的基本方式,也一直存在于教育......
9000字司法论文刑事司法
发布时间:2023-03-05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9000字司法论文。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针对著作权的网络犯罪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民法制度探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30
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含义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及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突然发生、难以预料、......
21世纪民商事法律近期展望及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1
21世纪民商事法律近期展望及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 21世纪民商事法律近期展望及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 21世纪民商事法律近期展望及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 一、21世纪民商事......
完善刑事错案法律监督机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完善检察机关刑事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等的法律监督,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司法机关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可因此被杜绝。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人们......
浅析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法律应对机制
发布时间:2023-03-31
一、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界定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 条第1 款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本文主要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叙事特点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3
李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内层叙事中展示了一场瑰丽奇幻的海上漂流旅程,又在影片的外层叙事中,借寻找创作灵感的作家之口,告诉电影观众这或将是一个让人信仰上帝的故事。不同于一般的奇幻历险类型片,本片以复式叙事打破了线性的......
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实施状况调研
发布时间:2023-02-16
摘 要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使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对刑事法律援助实施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浅析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发布时间:2016-09-07
随着新刑诉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制度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纵观新刑诉法的法律条文不难发现,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核心内容。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保障了刑法的有效实施.赋予了刑法鲜活的生命力。此......
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研究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5
[摘 要]以“人权入宪”为标志,我国的人权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是我国人权保护事业的重头戏和综合工程,其人权保障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人权保障事业的成败,意义重大。然而,在现阶段我国......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2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司法政策,我国向来是以“宽严相济”的态度,也引起过不少的争议。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进步,以及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学子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强烈认知欲望,致使他们很容易在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的情形下,受到不良信......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的法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他们的身心均未发展成熟,他们之所以犯罪,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所以,应当在遵循立法精神的前提下,为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特殊的机制,以便于有效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态势分析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6
1大数据时代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SWOT分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云计算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崭新技术———大数据信息技术不断崛起,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各个领域的人群都面临着对复杂而庞大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挑战。医院的管理首先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医院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因此,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在现代信息社会需要大.........
浅析人事管理中人事档案的信息运用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要:在人事管理中,人事档案的管理十分必要和重要。信息全面的人事档案将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调配提供良好的保证。人事档案是企业了解员工信息的直接材料。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根据人事档案中的信息对员工的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
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17
现阶段高考语文把对文言文的重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时下,无论是学术界研究还是各门各类考试都对古文青眼有加。因此文......
宋杂剧研究30年叙事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宋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转型时期,戏剧从这个时期成为一个独立的演出形式,为此后元、明、清时期戏剧的繁盛打下了基础。集30年的关于宋杂剧的文献资料,作如下叙事。 关键词:宋杂剧;叙事;元杂剧;南戏 兰文蕙的《......
分公司的当事人能力探究——以劳动争议案件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07
引言 在司法实践中,分公司是否具有单独的当事人能力,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结果是,对于分公司的当事人能力问题,目前司法实践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以分公司所属的公司为单独当事人;二是以分公司及其所属的公司为共同当事人;三......
国际商事仲裁所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08
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当事人通过协议自愿将它们之间的有关争议提交某一临时仲裁庭或某一常设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做出具有约束力的仲裁裁决的制度。这种方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国际贸易争端中,并卓有成效,但是运行......
关于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学法运用之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5
" [论文摘要]在目前全方位启动法学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案例教学法是符合高校法学教学改革实际的最佳选择。文章结合新形势深入分析了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指出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一......
事故树分析法在海洋石油领域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事故树分析方法的实施步骤,结合海洋石油作业的复杂性,通过对某一海洋平台钻机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介绍了事故树分析法在海洋石油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为确立有效可行的安全对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以达到预防海洋......
浅论仪式事实婚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 要】我国仪式婚姻法律保护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正是基于传统的仪式婚姻与法律规定的登记婚姻之间的区别及冲突,主要从仪式婚姻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和建议,以其......
口译的认知语用修辞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2
[摘要]口译学科作为一个新生学科,是一个多学科复合性的,以翻译学为基础的边缘学科。本文通过探讨口语学和口译学,厘清口译过程的深度认知,并且以认知语用的视角,从语音形式修辞技法、语义修辞两个方面阐述口译语篇的重构中的修辞......
小说《我们》的叙事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7
欢迎浏览,yjbys小编为你提供的一篇关于小说《我们》的叙事学分析的现当代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从叙述视角、叙述话语、结构主义叙事学等角度分析反乌托邦小说《我们》。论述了内视角所达到的独特效果,叙述话语对故事发展的推动......
7000字司法论文:修正案
发布时间:2016-04-28
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7000字司法论文。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关于民法调整对象法律事实的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 要 社会生活的调整规范有很多种,包括法律、宗教、道德、习俗、习惯等,都从不同的侧面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其中,民事法律事实是受到民法规范调整,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现象。非法律事实则是民法规范不予调......
刑事习惯法的法律地位
发布时间:2023-06-24
在习惯法意义上,加害人须赔偿商定好的赔命价;在制定法意义上,在考虑已赔偿和解的情形下法官尽管从轻处罚,但也有定罪量刑的具有法律效力.........
修辞手法之排比
发布时间:2023-07-09
【试题展示】 请自选话题,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写一组排比句。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他善于把烦恼当作一阵清风一刮而去;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忧伤,只不过他善于把忧伤化为希望的力量;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
论法官判案“以事实为根据”
发布时间:2023-06-26
目录内容提要与关键词........................................................................(1)一、问题的提出........................................................................(1)二、对问题的初步分析.................
论析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突发事件;知情权;个人信息 论文论文摘要:我国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呈现鲜明的政府主导性,引致信息流通不畅和肆意传播的弊端,没有起到通过信息传播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危机解决的危机信息传播目的,甚至延长或加重了......
浅谈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经济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27
作为当下一项重要的法学研究工具,经济分析方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刑事诉讼法的法学理论及实践研究当中。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经济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成本利益理论及边际理论上,贯穿于对诉讼程序、诉讼制度、诉讼行为、诉讼权利几个方面。尽管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意识到其应用前提是建立在将社会个体假定为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基础上。因此,正确界定经济分析方法的适用范畴和实现途.........
母子公司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越来越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市场也正在逐步产生,母子公司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它的产生虽然为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向传统的公司法发起了挑战。因此近些年母子公司的法律问题越来......
简谈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2-10-22
一、乘客与公交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消法》调整 对乘坐公交车而受伤的乘客,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称《道交实施条例》)认定为交通事故,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
记叙文写作之补叙手法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3-06
【写作目标】 明白补叙的定义及补叙与插叙的区别,能在记叙文写作中熟练运用补叙手法。 【技法指津】 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是基本事件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没有补叙,......
论商事裁判的法律经济学分析进路
发布时间:2016-10-08
内容摘要:我国商事裁判的基本方法论来自于法教义学的规范分析范式。它突出了形式逻辑推理的法律技术,但忽视了价值判断实质方法论的构建与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效率导向与商事裁判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为解决商事裁判的方法论困境提供......
基于叙事结构的地理空间情报可视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0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信息时代获取情报的手段和渠道大为拓展,如何能在海量信息中加快情报处理速度,发掘情报活动的规律,提高情报分析质量成为各国情报界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各种高技术手段运用于情报分析领域,以期实现情报分析过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多源情报分析是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运用人的感觉和知觉,对情报素材进行加工整理,获取结论的思维过程,是人的智能实现创造性功能的心理.........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07
摘 要: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根据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故事的背景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发生在美国,影片向观众讲述了主人公在事业上的奋斗历程以及在感情上的坎坷经历,展现了“美国梦”的拥有和覆灭。整个故事......
审计质量判断标准: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并重
发布时间:2022-12-15
民间审计的质量优劣如何判断,不仅是一个基本的审计 理论 问题 ,同时也是认定上市公司 会计 信息是否虚假陈述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大多数从事注册会计师①行业理论 研究 和实际执业的专家、学者们都认为,民间审计的审计......
关于乡村医生非法行医刑事案件移送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23
一、案情简介 2008年6月11日,某区卫生局对某镇从事诊疗活动的卞某诊所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卞某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其执业地点为某乡某村,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诊疗活动。经核查,卞某分别于2006年5月26日和200......
死刑案件适用的一般法律原则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 要 死刑案件中的法律原则是正确进行司法裁量的重要准绳,死刑案件的刑罚裁量过程中非常注重法律原则的适用,因为在司法活动中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有助于司法者在刑罚的裁量过程中正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使法律的目的得以充分地实现......
信用证理论探讨及案例分析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原因:为了降低银行风险,设想买卖双方因合同发生争执,银行无法判断哪方的主张是合法的,所以只审核单据,只要单据符合要求即付款。三、信用证的流通程序1.合同约定以信用证方式付款,同时约定必须向银行提交的单据,一般是提单、发票......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原告送达地址不准确的法律后果
发布时间:2013-12-19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原告送达地址不准确的法律后果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原告送达地址不准确的法律后果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原告送达地址不准确的法律后果 自2003年12月1日,《最高......
刑事案件分案审理程序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从刑事诉讼理论上而言,被告人和犯罪事实是刑事案件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被告人、一个犯罪事实,即构成一起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事实为数个,则构成数起刑事案件。以下就是刑事案件分案审理程序。 通常,法院的一次审判程序审理......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 要:女性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以深刻的主题、诗化的语言、生动的人物形象受到了读者的喜爱,除此之外,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也是作品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呼啸山庄》以女管家纳莉和房客洛克伍德的交错叙述为主;在叙事......
中国电影叙事研究导论
发布时间:2023-05-26
一、影戏独特的戏剧电影体系 中国电影的起源与西方不同。尽管最早的国产影片定军山是以单个固定镜头拍摄完成的,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本身已含有叙事性质。然而影片中所谓叙事实际等同于中国戏曲的叙事,其基本手段是戏曲的叙......
文学叙事研究意义阐释
发布时间:2023-05-01
摘要: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的阴山山脉,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历史上曾经有匈奴、鲜卑、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阴山岩画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搜集整理阴山岩画案例,从岩画所体现的图案、符号、动物图形、人物画像及其整体蕴含的象征意蕴并结合文学叙事理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今后探索阴山岩画的文化价值。关键词:阴山岩画游牧神灵阴阳一、阴山岩画的研究.........
电影《告白》的“犯罪”叙事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8
在2011年的美国电影奥斯卡奖上,《告白》作为唯一一部人围年度最佳外语电影提名的日本电影,却徐羽而归。有人猜测,因为在奥斯卡评奖历史上,向善、积极的价值观是评委们所看重的,但《告白》的黑暗、暴力、血腥、悲观都与奥斯卡背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