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总报告)一-综合新能源论文(1)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总报告)一-综合新能源论文(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30 02:07:57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总报告)一-综合新能源论文(1)
时间:2022-11-30 02:07:57     小编:

能源是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领域之一。当前表现出来的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成为中国长期面对并必须克服的矛盾之_。

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将发生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能源领域也将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的能源供应能否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能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制定和实施面向2020年的、正确的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的作用应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是协调能源项目;二是依此编制政府财政预算;三是作为立法依据;四是改进与能源相关的行政管理。

这是有别于计划经济的重要方面.

一、过去二十余年中国的能源发展已取得了不小成就,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过去的二十余年,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奠定了强大的能源工业基础,煤炭、电力、石油工业总量分别列世界第

一、第二和第五位,从而保证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了绝大部分农村和农民用能的问题,而且在降低减少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能效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如下的成就: 一是实现了GDP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一番的成就。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

1980-2000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而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年均仅增长4.6%,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47,按环比节能量计算,1981-2000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近11.45亿吨标准煤,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如此低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在发展中国家罕见,即便在发达国家也不多见。

二是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一方面是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下降到了2000年的1.45吨标准煤;相应地,每吨标准煤所创造的GDP,也由1980年的2335元(2000年价)提高到2000年的6880元。

20年时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64%,年均节能率达4.6%;而同期全世界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19%,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下降20%。另一方面,主要高耗能部门(如冶金、化工、建材、石化、电力等行业)的产品单耗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吨钢综合能耗、铜冶炼综合能耗、小合成氨综合能耗、内燃机车耗油等单耗指标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主要耗能产品的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如火电供电煤耗差距由1980年的32.5%缩小到了目前的20%左右,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也由70.4%缩小到目前的10%左右。

三是取得了相当大的环境效益。1981-2002年期间,我国由于节约和少用能源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亿吨碳左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00万吨以上。

并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适宜当地特点的能源项目(沼气、小水电等)和节能技术;在城镇地区实施建筑节能;开发和利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近十多年来这些措施所带来的效益是每年节约和少用常规商品能源3000多万吨标准煤,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万吨碳。

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取得上述成就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一是产业结构演进产生的结构效应。

20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显著,尤其是占一次能源消费最大的工业部门(20世纪90年代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其结构性变化产生了明显的节能效果。一方面是附加值低、能源密度高的行业比重下降,而附加值高、低能耗的行业比重提高,如冶金业比重下降,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比重上升;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出现较明显的升级。

据测算,1980-2000年期间,全国每年节约或少用的能源中有70%以上来自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带来的节能效果。 二是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制度效应。

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变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初步形成,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改变。源于市场的经济激励,提高了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加速了高物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