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机制刍议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机制刍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6 01:18:40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机制刍议
时间:2023-03-26 01:18:40     小编:

摘 要:伴随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微”时代悄然来临,非学历继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探讨了“微”时代的特征优势基础,并深入分析“微”时代非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利用各种“微”工具,立足“微”媒介,对非学历继续教育进行创新的路径,以期充分发挥新形势下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微”时代;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非学历继续教育指我国境内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学院及其他相关院(系)开展的不授予学位学历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项目,以及在国内以非学历形式举办的涉外教育培训项目。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短小精炼为特征的各种“微”事物充斥着互联网的舞台。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等为代表的即时传播方式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教育模式。因此,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理性应对“微”时代的各种挑战,合理建构“微”时代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机制,不断提高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先进性、时代性。

一、“微”时代特征优势

“微”时代是指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大行其道,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网络、3G技术融入手机应用、电子纸的发展等等使“微”时代具有以下特征:

(一)主体复杂,呈现多对多趋势发展

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微”时代使主体和客体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不清,出现了“去中心化”甚至是“无限中心化”的表现方式。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不仅是传送中心而且是接收中心,人人都有爆料权、人人都有评论权,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度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对多的网状结构、双向结构。

(二)传播快捷,即时性、随意性强

“微”时代以信息传输高效率为最显著特点,可以做到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即时传播、即时发布、即时更新、发布、被阅读、转发同步完成,真正实现传播零时间。但是由于信息发布、传播无审核无门槛,使信息带有极强的随意性,很多虚假信息受到人们的追捧、转发,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三)迷你传播,内容趋微化、碎片化

“微”时代之“微”以短小精炼而著称,微博、微信只允许使用者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信息,通过只言片语的“语录体”随时随地发感慨、晒心情,对语言表达和文本格式要求不高,内容趋微化、碎片化。

(四)信息开放,形式多样

“微”时代的开放性可以跨越时空,通过“微小”个体参与形成集群效应,将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领域的群体进行无缝对接。“微时代”信息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文字和图片,还附有音频、视频等多触觉通道。

二、“微”时代非学历继续教育困境与挑战

非学历继续教育贵在与时俱进。“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微”时代带给现代人的交流互动性、传播快捷性、使用大众性、信息开放性给非学历继续教育搭建了平台。在这种情形下,一味固守陈旧模式,拒绝积极创新,就会陷入僵化、被动的状态,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不利。

(一)“微”时代主体复杂、传播快捷,传统继续教育课堂模式受质疑

“微”时代没到来之前,教育者掌控着话语权,通过目的性的选择相关材料对受教育者传播特定内容的信息,充分显示教育者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无屏障、几何式传播的模式使传统继续教育课堂模式备受挑战。一方面,教育者讲授知识的同时,受教育者早已获悉了相关知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讲授的知识不新鲜,无味道。另一方面,“微”时代自由开放,受教育者的个性也会在“微”时代传播下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就大大消解了课堂教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微”媒介内容趋微化、碎片化,而继续教育网络平台明显滞后

“微”时代的传播媒介,诸如微博、微信,以 140个字符的限制使每一条信息只能表达有限的意识内容。在此背景下,微学习随之兴起。学习者借助移动终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一次学习一点点,只学主要的,做到简单高效。对于这种微学习,传统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就很难实施。

三、“微”时代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的路径分析

(一)课堂教学实践紧跟“微”时代步伐

非学历继续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因素有四方面,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在“微”时代存在的最大矛盾是受教育者是“微”时代的引领者,而广大的教育者则是在被动的接受着“微”时代的到来。基于此,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具备“微”时代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微工具及时敏锐的获取信息充实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体现微学习的特点:化繁为简,只学核心,不学陪衬,随时随地学习,课程生动有趣,有效刺激学员大脑。

(二)“微”时代非学历继续教育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微”时代背景下,每个个体都是鲜活的,在交错复杂的关系中利用各种介质相互渗透对受教育者产生导引作用。因此,“微”时代下,教育者应积极主动的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平等对话的主体,不应有任何的话语霸权,灌输说教,要充分利用各种微工具,立足微媒介,增加教育覆盖面,引导受教育者学习,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伙伴关系,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时,鼓励高校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瞄准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的需要,开发社会急需的培训项目,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和类型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

(三)建构“微”时代非学历继续教育信息传播渠道

“微”时代的关注、评论、转发功能为继续教育工作者发布和传播教育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各种“微”工具直接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绑定,每个节点对应一个账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肆意传播。因此,高校要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改革中的助推作用,积极探索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例如:温州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自2013年3月启动以来,发布微新闻50余条,关注粉丝数达到1000余人。该平台已作为继续教育学员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教学平台和师生互动主流平台,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四)利用各种“微”工具,立足“微”媒介,提高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水平

以“微媒”、“微介”、“微网”为代表的各种微工具,为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同时拓宽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运用“微”工具,立足”微”媒介,进行引导和管理的能力。在进行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利用各种“微”工具与自身管理体系相结合。可以通过微网,微博以及微信互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教师之间沟通,形成团队,提高集体的凝聚力;还有利于教育者对班级成员“跟进”,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防止“微”时代各种负面效应的产生。

四、结语

“微”时代的到来对非学历继续教育既提出挑战又带来新的契机。“微”时代是信息科技汹涌洪流的象征和写照,青年一代决定了“微”时代是无法阻挡的。因此,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应该充分利用和操作各种“微”工具,立足“微”媒介,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转变思维方式,紧跟“微”时代步伐,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在实践中创新,促进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朝着健康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2]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

(3).

[3]张艳超.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趋势:跨界、融合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4,

(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