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增强语言魅力 有效进行师幼互动

增强语言魅力 有效进行师幼互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4 00:06:01
增强语言魅力 有效进行师幼互动
时间:2022-12-04 00:06:01     小编:

摘要 师幼互动中的教师语言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教师应转变观念,搭建平台与幼儿平等交往。同时注重语言规范性、情趣性、启发性、激励性、简洁性,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魅力,从而服务于有效的师幼活动,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成效。

关键词 语言魅力;师幼互动;平等交往;因势利导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媒介。师幼互动是学前教育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在师幼互动中,教师的语言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情感发展、行为变化以及知识技能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水平和成效。因此,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魅力是促进有效师幼互动的一个重要源泉。

一、蹲下身子,教师语言的魅力首先来自于平等交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即要求教师要蹲下身子看孩子,主动积极地去倾听幼儿的言说,营造平等、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构建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真正做到和幼儿有心灵的沟通和对话,这是教师语言魅力的首要方面,也是实现有效师幼互动的前提保证。

1.多协商,倾注尊重

在绘本活动《我妈妈》中当教师介绍书名时,一位幼儿说:“老师我看过了。”另一位幼儿跟着说:“我也看过了。”教师适时回应孩子:“哦,你可能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看过了,其他小朋友还没有看过,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如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中,有一个环节是角色扮演,一名孩子扮演乌龟,一名孩子扮演河马,在活动中两名孩子都想扮演乌龟,我对其中的一名孩子说:“这样吧,弟弟谦让妹妹可不可以,等一下我们再换过来,再试一次,好吗?”这样的商量性的语言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让孩子容易接受。

2.善评价,浇注爱心

幼儿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教师对幼儿评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和自信心的建立。

在绘本活动《我妈妈》中,我请一位幼儿介绍自己的妈妈,这个孩子有点害羞,声音很小,我悄悄地蹲下来在他耳边说:“你要说的大声点,让后面的客人老师都能听得到,这样在座的老师和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而后,他说话的声音响亮了,我及时表扬:“你是一位很有潜力的孩子,你是好样的。”这样的评价体现了我们对幼儿的一种真诚的关爱,也正因为有了这种爱心,我们的评价才能在居于客观的前提下保护童真、呵护童心,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3.给机会,关注差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引》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有些幼儿性格外向,希望与教师及同伴积极互动;有些幼儿性格内向,但对教师及同伴的互动行为常常用动作、手势回应;有些幼儿对于同伴及教师的互动则表现得十分茫然、无动于衷。这就需要教师主动的捕捉互动时机,给幼儿不同的展现舞台。

在中班语言活动《春天》中,教师问:春天里有什么小动物?一位内向、从不与人互动的幼儿:“蝴蝶,春天的时候是会飞的。”他一边回答一边不自觉地双手做出飞舞的动作,我及时表扬了他,脸上微笑着对他说:“你很棒的,不仅能完整地回答问题,而且还加上优美的动作。”简单明了的表扬使幼儿的目光聚集到了这名同学身上。此时,我抓住互动时机,我发动全体幼儿竖起拇指表扬他。接下来活动开展得更顺利,再说到风儿,春天的时候是轻轻吹的,他张大嘴巴做出轻轻吹的动作。我又再次在集体面前鼓励了他,并走到他面前轻轻抱了他,孩子坐下来时脸上露出无比的幸福开心的笑容。

二、用心构建,教师的语言魅力更是体现在因势利导

在教育活动中要实现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师要用心构建鲜活和富有灵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幼儿的内在需求,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机会,让幼儿在学习中探索、在活动中互动。

1.创建良好情境,渗透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语言的样板,3-6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敏感时期。因此运用规范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除了要规范幼儿的用语习惯,更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增强孩子大胆说话的信心和勇气。

在语言活动《响亮的大鼓》中,出示青蛙在洞中睡觉的图片。这时候,教师提问:“青蛙在做什么?”小朋友不约而同地说到“在睡觉”。我及时回应:“嗯,他的确是在睡觉,你们再想一想,过了一个冬天,春天来了,青蛙在到底在做什么呢?”一名幼儿马上举手:“青蛙在冬眠。”我表扬了他,他懂得知识多,说了好听的词又把话说完整了。孩子们往往不注意把话说完整,我借此机会,让孩子们以这名幼儿为榜样,把话说完整。

2.贴近幼儿特点,增强语言的情趣性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如教画《小绵羊吃青草》时,我根据小朋友爱听故事的特点,自编了一个小绵羊吃青草的故事,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地讲给小朋友听,牢牢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把握住小绵羊的外型特点,我把小绵羊的造型概括为:“波浪线组成的圆圈是小绵羊的头发,因为它最近赶时髦,烫了个卷卷头;眼睛像小黑豆,弯弯的两只小角像香蕉……”孩子们听起来都笑了,还饶有兴趣地边画边念:“小黑豆,卷头发,弯弯的小角像香蕉,真可爱。”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不是为画而画,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是一种很有趣味的活动。

3.精设有效提问,讲究语言的互动性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显然,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它对孩子深入学习绘本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改变绘本阅读活动中提问教学的现状入手,使提问更具魅力与艺术,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充分激发每个孩子的积极性。

(1)综合选用“集体、小组、个别”的提问方式

提问可分为“集体提问、小组提问、个别提问”三种方式。集体提问,易于调动气氛,让孩子们敢说;小组提问,提供给孩子相互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说;个别提问,给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提供大胆表述、展示自我的机会。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若能扬长避短,灵活选用适宜的提问方式,合理有效地分配课堂时间,营造宽松、活跃的互动氛围,必能将学习变成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自主自发的交流过程,借鉴学习的提升过程。

(2)灵活采用“递进式”的提问方式

“递进式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开阔思路,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思路,而且由浅入深的提问,还有助于孩子完整地表达所想,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当然,它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合理地将问题进行层次设计,面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给予的问题层次也有所侧重和不同。使每个孩子都愿意参与活动,快乐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善于运用“追问”的提问方式

“追问”不仅能有效地弥补提问的不足,使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有深度和广度,还能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有时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处,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对孩子们的回答有敏锐的辨析能力,及时准确地抓住孩子们回答中的模糊处和肤浅处进行追问。长此以往,不仅对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思维的缜密性、深刻性有极好的促进作用,还可潜移默化地使其形成勤思、善思的好习惯。

4.相机鼓动唤醒,凸显语言的激励性

幼儿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教师应当注意了解幼儿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并用语言加以肯定和赞扬,幼儿的自信心就会在不断激励、不断成功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

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帮助幼儿,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科学探索时,经常会有幼儿不敢自己动手操作,总想依赖教师,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去尝试一下,失败也没关系呀!”“你试试看”“再想想,就能想出来了。”“这件事应该难不倒你的。”用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幼儿,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幼儿完成任务的信心。

5.到位而不越位,注重语言的简洁性

教师组织活动的语言应立足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幼儿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如教学活动中,“故事中有谁?”“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他想了什么办法帮助了别人?”“如果出现了什么情况可能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等等,教师的语言到位但不越位,在教师简洁而又明确的语言的引导下幼儿自主地投入到相关的探索学习活动中去,而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适时适度地进行点拨启迪。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