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游荡于梦想与现实之间

游荡于梦想与现实之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1:47:38
游荡于梦想与现实之间
时间:2023-08-05 01:47:38     小编:

摘 要: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裔小说家之一,贝娄的作品为世人所广泛关注。贝娄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如赫索格、塞姆勒、洪堡、科尔德等。他们渴望高尚的精神生活,但残酷的现实生活带给他们难以承受之重,“受虐”便成为了他们内心生活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贝娄 赫索格 塞姆勒 洪堡 科尔德 受虐

引言

纵观贝娄所有小说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几个具有类似特征的人物系列。最先出现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犹太小人物系列,如约瑟夫、利文萨尔、奥吉・玛吉、维尔京等,这些人物大都出现在贝娄的早期作品中,体现了贝娄试图寻找自己的声音,逐步形成自身独特写作风格和手法的模仿痕迹。作为贝娄后期“受虐者”形象创作的前期准备,这些人物的塑造过程使得贝娄的思想日趋成熟,对生活的思考也越渐深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早期的人物形象身上已体现了较多的相对不成熟的“受虐者”特征。

女性人物形象是贝娄作品中受到较多诟病的人物系列,如《赫索格》中的玛德琳、《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马蒂尔达、《洪堡的礼物》中的丹尼斯等,这些女性人物的创作原型大都是贝娄自己的妻子,其负面形象也承载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切身感受到的压力来源。很多批评家,尤其是女性,认为贝娄在其作品中所描述的女性往往带有贬低、歧视的倾向。贝娄笔下的女人们,妻子总是喜欢掌控男人,■嗦嗦,没事找事,情人则是热情性感而又善解人意。这种对女人的两级化描述模式体现了贝娄的男性主义思维,女性的话语权被剥夺,她们的心声被忽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贝娄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上是失败的,或者说至少是不太成功的。

最后一类便是本文中所要探讨的“受虐者”人物系列。在贝娄的中后期作品中,以中年犹太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物形象赫索格、塞姆勒、洪堡、科尔德等展现给我们一个似乎为时代所抛弃、心灵“受虐”的艺术世界。作为知识分子,一方面他们是人类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内心高傲;另一方面却又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显示出敏感而脆弱的本性,难以找到内心的平和。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贝娄笔下的这类男性知识分子的心理剖析,揭示贝娄所处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难问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美学特征做一定的探讨。

一、赫索格

《赫索格》是贝娄在其小说创作中期的代表性作品。在此小说之前,贝娄的人物形象塑造属于酝酿阶段,可以视为以后作品的铺垫。这个时期由于贝娄本人还没完全熟悉高校生活,因此他所塑造的男主角们尽管都带有鲜明的知识分子痕迹,但整体而言,他对这个群体的认知还在探索之中。《赫索格》的问世标志着贝娄的“受虐者”人物形象创作正式进入成熟阶段。

赫索格作为一名大学历史学教授,自视甚高,以为人类探求美好前途为己任,也确实在学术上出了一些成果,但事实证明,他所发表的著作中所表达的不过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虚幻构想而已,真正可以用来改造社会思想观念的真知灼言,他是半个字也写不出来。精神失落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使他忽略了妻子玛德琳的存在,两人在乡下买的房子不仅让他花光了积蓄,也让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日忙于装修。喜欢社交和奢侈生活的妻子玛德琳显然受不了被丈夫冷落的孤寂生活,两人之间因此很快出现了裂痕,整日吵架不休。觊觎玛德琳美貌的好友格斯贝奇在这个时候乘虚而入,成功赢得玛德琳芳心并与其通奸。可怜的赫索格不仅被赶出家门,被迫离婚的同时也失去了钟爱的女儿。

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使得他的精神趋于崩溃,进而变成了一个行为古怪的人,整天沉溺于幻想,给各式各样的人写着一封封并不发出的信。赫索格与玛德琳离婚后,又碰到了性感迷人的女花店店主雷蒙娜,对其着迷不已。雷蒙娜渴望和他结婚,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而经历了两次失败婚姻、精神仍处于混乱状态中的赫索格却退缩了。他既渴望拥有安定的家庭生活的同时又对雷蒙娜心存恐惧,和她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他回到芝加哥去看望思念的女儿,想到玛德琳的背叛时心头怒火无法遏制,于是他拿着父亲遗留下来的手枪,偷偷潜入前妻的住所,意图枪杀前妻的情人格斯贝奇以满足自己报复的欲望。在悲剧发生前的一刻,秉性善良的他被格斯贝奇给女儿洗澡的温馨画面深深打动,从而放弃了杀人的念头。第二天他带女儿去动物园玩的路上不幸出了车祸,还因携带无证照的实弹手枪而被警方拘捕,最后玛德琳来警局接走了女儿,赫索格在哥哥维利支付保释金后也被释放。所有这一切让赫索格对自己的问题陷入深深的思考,他独自一个人回到乡下的家,试图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恢复心灵的平和,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在故事的最后,赫索格邀请雷蒙娜到自己家里吃饭,他动手打扫房间并做了一顿美餐,迎接雷蒙娜的到来。《赫索格》这部作品通过对男主角赫索格的心灵“受虐”历程的描绘,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人道主义危机中的迷茫与困惑。

二、塞姆勒

1970年,贝娄为我们带来了《塞姆勒先生的行星》。这一作品进一步深化了贝娄前一作品《赫索格》中人道主义危机与精神堕落的当代社会主题,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心灵受到重创的“受虐者”――塞姆勒。塞姆勒

先生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波兰犹太移民,青年时就对人道精神和理性主义秉承诚挚的信念。作为游击队员,他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经法西斯战争的残忍与屠杀并得以幸存。后来塞姆勒来到美国,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个充满希望的大陆,却悲哀地发现,美国社会已完全堕落,精神空虚,道德混乱,物质主义大行其道。塞姆勒的老朋友格努纳的儿子在父亲病危之际不忘偷窃家里的金钱,结果导致家中水管漏水,住宅汪洋一片;其女儿贪图享受,为寻求刺激不惜以身体做性交换;黑人小偷在公汽上扒窃肆无忌惮,警察却视而不见;塞姆勒被扒手盯上,最后还遭受被迫看人生殖器的屈辱。种种见闻与经历让塞姆勒对这篇曾梦想过的乐土充满了失望,他的传统人道主义思想在战争中被摧毁,而今又亲眼目睹西方文明的腐朽,这一切都让感到难以忍受,心中充满了愤与悲悯。 和赫索格一样,塞姆勒也是一个典型的精神“受虐者”,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胸怀天下,悲天悯人,却遭逢社会道德崩塌,人心不古。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对现代文明持乐观的态度,坚信人的价值并试图为人类的未来找到解决方案,却发现现实生活与自己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心中的伊甸园不过是梦中花

水中月而已,社会与个人生活的双重打击让他喘不过气来,内心备受煎熬。塞姆勒通过自身的感受引发深层思考,让人产生真实的感觉。

三、洪堡

《洪堡的礼物》是贝娄紧接《塞姆勒先生的行星》之后创作的一部作品,小说主要以贝娄的师友为原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两代作家在物质世界的压迫下所面临的精神危机。洪堡出生于匈牙利犹太移民家庭,具有诗人般的浪漫情怀,他总是从美好的角度去看待周遭的事物,在他的眼中,神圣与美好无处不在,他认为实用主义的美国社会需要用柏拉图的美学思维来拯救。洪堡因《滑稽歌谣》而一举成名,但他的成功却没能维持多久。他遭到一些无耻文人的围攻,无奈之下只能和新婚的妻子躲到乡下,远离是非之地。但洪堡在内心中却始终不甘寂寞,在尝试用艺术改造生活失败之后,他又企图通过政治的方式,寄望开明人士史蒂文森赢得总统大选,期待成立魏玛政府。而最终艾森豪威尔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对于洪堡而言,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申请一所大学的教授,以图日后东山再起,结果却因缺乏资金而以失败告终。一次次的失败终将执着的洪堡击倒,他的精神陷于崩溃,进而影响到他的家庭关系。心态的失常使得他无端怀疑妻子不忠,虐待妻子,进而最终导致妻子的离开。结局的悲剧是可以预期的:洪堡因绝望而自暴自弃,最终精神失常,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洪堡的遭遇是对虚伪的实用主义美国社会的控诉,它揭露了这样一个可悲的事实:表面上美国社会提倡尊重这些从事艺术工作的知识分子,而实质上,他们不过是这个社会的微小点缀而已,他们要么在商业炒作的喧嚣中堕落,失去精神的追求,变成一个失去灵魂的无用躯壳,要么只能在这个社会挣扎求存,被社会遗忘直至黯然归去。洪堡是贝娄小说中“受虐者”刻画最生动的人物之一,贝娄通过这一人物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物质至上的美国社会风尚下美国知识分子的悲惨境遇。

四、科尔德

《院长的十二月》是贝娄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于1980年出版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自问世起就受到广泛的质疑,许多批评家认为这是贝娄的一部失败之作。这部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小说的叙事方式由富有喜剧色彩向颇具悲剧色彩的转变,贝娄也因此被很多观察者称之为“不再是原来的贝娄了”。尽管如此,有一点仍然可以确定的是,贝娄的“受虐者”人物构造还是一如既往。

小说的主人公院长科尔德是芝加哥一所大学的教授,因岳母病危,他与妻子米娜共同前往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小说不断在科尔德的布加勒斯特见闻与芝加哥的城市回忆之间切换,因此,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贝娄的一部双城记。在科尔德眼中,芝加哥显然一无是处:种族歧视、暴力犯罪、权钱交易、吸毒性乱等无处不在,完全就是一个堕落的欲望之都。小说中科尔德描述的两桩犯罪案件令人印象深刻。一件是黑人米歇尔携枪胁迫年轻母亲萨特尔斯进行性犯罪,并将其锁在汽车行李箱中,许多路人听到了萨特尔斯的呼救声却不予理会,萨特尔斯成功逃出汽车后备箱并向人们求救,但无人敢去救她,最终导致萨特尔斯被残忍杀害。另外一件案件涉及到了科尔德本人,他的一名学生被一名黑人男性和一名黑人妓女从公寓三楼的窗口推下,科尔德决定帮助他的学生,将罪犯绳之以法,而可悲的是,他的外甥因与罪犯关系密切,得到消息后组织一些激进学生发起抗议活动,并指责他的叔父科尔德歧视黑人,是种族主义者。之后科尔德的表兄也来为犯罪嫌疑人辩护。事情发展到最后,法院最终宣判犯罪嫌疑人杀人罪名成立,科尔德在此过程中也饱受煎熬。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布加勒斯特与资本主义的芝加哥在很多地方迥然不同,相同的是,这里也充满了黑暗。经济停顿、物质匮乏、权党当政、腐败横行,普通人被权贵玩弄于股掌之上,甚至受到人身迫害。妻子尽管拥有罗马尼亚国籍,却拿不到官方签证,多方折腾才得以入境看望病危的母亲,还被官僚阶层阻挠探视。

在《院长的十二月》中,人道危机是小说的主题,死亡是反映在小说中的两种制度的内涵。贝娄引导人们思考,在这个远不美好的当代社会,个人该如何在强权下谋求存在的价值。贝娄热爱芝加哥――这座他出生并成长的城市,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芝加哥已经堕落。科尔德院长要伸张正义,却遭受无端污蔑与指责,他唯有忍受内心的痛楚,秉承人道主义信念继续前行。与前文提到的贝娄先前几部小说中的主人公赫索格、塞勒姆和洪堡相比,科尔德在个人生活上的不幸要少得多,但精神上的“受虐”这一点却是一脉相承。

结语

从以上的小说人物来看,贝娄所描述的“受虐者”们多为对当代社会的文化与道德体系备感迷惑和失望的犹太知识分子,他们继承了犹太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深受欧洲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相信人的价值更多在于精神层面,维护人的尊严高于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然而在实用主义盛行的美国,他们的这些“高尚情操”与“崇高理想”却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被人认为“脑子有病”是常事,甚至被人怀疑为一种用以谋生的“欺骗手段”。他们的精神支柱在这个“冷漠、荒诞的世界”里无法保持平衡,只能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里不断漫游,试图找到一块安身之所。可以说他们的追寻总是徒劳无功的,“受虐”就成为了他们内心生活的真实

写照。但贝娄的这些“受虐者”们到最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坚信只要坚守人性价值,人们终将获得自由。贝娄也意图借此呼吁人们正确认识人性价值,肩负起做人的责任,并付之于实际行动,向人类的美好未来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2] 蒋书丽.寻求、逃离与同化――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主题三部曲[J].东北大学学报,2009

(2).

[3] 邵秀荣.论《洪堡的礼物》中的隐喻与象征[D].重庆大学,2009.

[4] 王静.论索尔・贝娄《赫索格》主人公身上的萨特存在主义倾向[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9

(1).

[5] 姚艳梅.痛苦的探索,灵魂的超越――解读索尔・贝娄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J].电影文学,2011

(5).

[6] 张一凡.索尔・贝娄的主人公[D].郑州大学,200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