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子产“不毁乡校”感言

子产“不毁乡校”感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2:59:48
子产“不毁乡校”感言
时间:2023-08-06 02:59:48     小编:

子产即公孙侨、公孙成子,是中国春秋时期郑国最有名的政治家。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为卿,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其时,晋楚争霸,郑国处于两强之间。子产外御强邻,内修法度,励精图治,宽严得宜,使城乡有章则,田亩有封洫,创立丘赋制度,促进农耕,不毁乡校,不禁国人议政,铸《刑书》于鼎,明断刑罚。在他的治理下,郑国很快变得富强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不毁乡校”,开放民众可以议论执政者的先河,对后人颇有启示借鉴深意,也颇值得人们言说和传播。

乡校,即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游玩聚会议事的地方。据《左传・襄公》记载:郑国人到乡校除休闲聚会外,还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得失。对此,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来到这里聚一下,除了游玩,并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这有什么不好?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就改正。这是我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为善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压迫能防止怨恨。难道靠威势不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溃决了大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把河开个小口,疏导河水漫漫地流。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完全可以想象到,当时老百姓议政的内容,比如国家施政方针的得失,社会风气的好坏,从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一直到宫廷秘闻,某个官员乃至国君的私生活等,都可以畅所欲言,评议一番。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子产就提倡让老百姓这样做,并把来自平民百姓的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议论,当作治国的良药,这是何等博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胸襟啊!正是子产率先垂范打破民不议政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使万机决于公议,而非单纯决于庙堂,才使得郑国很快强大起来。而讲民主讲得如此深刻,在中国封建时代,除了子产,别无他人。子产不仅提出了民议朝政的政治主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这一主张。这在春秋诸国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空前绝后的。

在乡校里,人们可以尽情评议执政者而不必担心政治后果,这是当时郑国民众享受到的最大民主自由,也是最大幸福。因为对执政者有不同的意见可以顺畅地表达,这是社会政治生活品位提升的重要表现。而子产作为高层执政者,自觉呵护平民百姓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亦是其执政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这样执政的结果,必然政绩斐然,必然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对此,司马迁以崇敬的浓重笔触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述:“为政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童子不犁畔。二年,市不预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史记・循吏列传》)。孔子也盛赞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是“惠人也”(《论语・宪问》),“古之遗爱也!”(《史记・郑世家)。一千二百年后,韩愈在《子产不毁乡校颂》中,更以简洁、隽永的笔法阐述了子产“不毁乡校”的重要意义:“众口嚣嚣”而“亦言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而“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

其实,“看不见自己脖子后的灰”是人性的共同弱点,执政者唯有让“众口嚣嚣”而“亦言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才能取得非凡政绩。唐太宗李世民正因为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犹如子产“不毁乡校”,将来自身外的“其善者存,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视为“吾师”,方有“贞观之治”。其间,不论是疆域拓展、政治制度、科举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各方面,都将中国带入空前的璀璨鼎盛。

子产在郑国执政26年,据《四库全书・贾氏说林》云:子产死,家无余财,国人哀之,赙以金银珍宝不可胜计。其子不受,自负土将子产葬于陉山,国人因悉辇之沉于河,此河因名金水。

令人遗憾的是,自子产“不毁乡校”时代进入秦朝的专制社会,开始“焚书坑儒”,“文字狱”,“毁乡校”,消灭异己。秦朝的兴起缘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而秦朝的覆亡,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毁乡校”,即“焚书坑儒”。汉朝初期,吸取了秦朝的教训,言论形态有一定的放松,经济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到了汉武帝时,又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汉由鼎盛走向没落。事实上,中国封建时期的历朝各代,基本都是从“不毁乡校”的民议朝政的相对自由与开放开始,最终到“毁乡校”压制民议朝政自由而结束的。历史为镜,后人当鉴之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