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环卫文明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试论环卫文明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4 03:21:40
试论环卫文明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时间:2023-01-04 03:21:40     小编:

直辖以来,经不断努力,重庆环卫产业的体量和科技水平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卫领域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环卫法治化尚待努力。环卫立法必须既积极又慎重,妥善处理好政府责任与公民义务的关系、法律规范与市场机制、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资源耗费与循环经济、适度竞争与行业准入等关系。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这一重要思想,结合重庆环卫领域的发展实际,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环卫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过程、全方位贯穿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环卫文明是对环境卫生程度及其文化状态的统称。环卫文明,虽然不能等同于生态文明,但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勿庸讳言,直辖以来,经不断努力,我市环卫文明虽有很大进步,重庆环卫产业的体量和科技水平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卫领域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还较为严重,环卫法治化尚待努力。例如,稍水油、地沟油非法收购运输、地下提炼、非法交易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再如,建筑垃圾、工业废弃物、水上漂浮垃圾、船舶污水废油等,乱倾乱倒现象仍然存在、“跑冒滴漏”成为常态。又如,垃圾分类,虽提倡多年,仍流于一般性号召,少有实际推进……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环境卫生,污染了空气、土壤和水源,危害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这种既未能“治标”,又未能“治本”的状况,警示我们:不处理好垃圾问题,“垃圾围城”就成为现实威胁;不高度重视环卫文明,生态文明就上不去!要提高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既要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置,又要实现资源化利用,不仅要依靠道德教化、文明力量,更要依靠制度约束、依法治理,因而必须大力提高环卫领域的依法治理水平,让“法治”为“环治”护航,做到“两手硬、两手抓”。

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给重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重庆环卫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期。我们思考:面对大面积、跨区域、全方位的城乡全境,要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单靠修几座中转站、处理厂是不够的,单靠一流的设备、先进的科技也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全民正确的生态观和法治观,动自己之手,尽公民之责,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支持垃圾清运和处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相关行业部门,要将环卫产业的建设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纳入生态工程、环保工程和民生工程,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区别施策,稳步推进,促其科学发展;更重要的是,政府、企业、公民要形成垃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全市五大功能区内,自始至终坚持依法治生态,依法治环卫,确保环卫行业健康发展、循环发展和有序发展,打造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

重庆环卫文明建设引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环卫立法。古人说,“法者,定分止争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已成体系,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等。然而,这些法规虽然与环境卫生领域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针对环境卫生领域的专门法规,即便一些地方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但对环境卫生领域和产业的特殊性、专业性涵盖不够,规范性、指导性、操作性不强,不但没有上位法,更没有国家大法。须知,环卫产业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城乡环境,既是公共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既是“腐朽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涉及广大市民的公共权益,悠关城乡生态环境。这一领域,不应成为法治的“盲区”或“软胁”。反而,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抓紧环卫立法,实现“法治”与“发展”同步、“环卫”与“生态”谐和,将垃圾分类、清运、处理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首先,建议由市人大牵头,与市政府法治办、市市政委、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等部门一起,将2009年市政府颁布的《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清理检查,总结基本经验,结合新的情况,进行修改,不断完善,使其依法上升到法律层面,以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主体,完善运行机制,确保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市民身体健康。

其次,应结合本市前期试点情况,深入调查研究,请专家考察论证,广泛听取政府、企业、市民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按照法定程序,尽快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法规。要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条文,全面推进生活垃圾细化分类收集运输工作,明确政府、企业及城乡居民在垃圾分类收集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确定垃圾分类标准、确定垃圾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禁止无分类标志物品的流通等,通过正面引导和法规约束规范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再次,要制定有利于废品回收行业良性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业已存在的废品回收及利用市场加以积极引导和规范,既鼓励公民参与志愿收集、分选活动,又依靠市场机制推动垃圾分选、收集和处理。

总之,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对涉及环卫依法治理相关问题的统一立法。如对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和处理、一般工业废弃物及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等进行立法。要明确执法范围、执法主体、执法对象、规范条款、投诉规定、违法处罚等要件。

笔者以为,环卫立法必须既积极又慎重,妥善处理好以下关系:

妥善处理好政府责任与公民义务的关系。正确划定政府、企业必为、必须为好的责任,正确划定公民应尽的义务,应享受的公共权益,以调动政府、企业和公民的三方积极性。 妥善处理好法律规范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一方面要以法律法规规范环卫领域行为,一方面要保证市场机制在发挥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产业优化等方面的作用。

妥善处理好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要防止乱砍滥伐,乱倾乱倒,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努力实现两手抓两手硬,“鱼与熊掌兼得”。

妥善处理好资源耗费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法律的形式,规范资源耗费的科学方式,提倡勤俭节约、综合利用,鼓励资源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妥善处理好适度竞争与行业准入的关系。一方面要允许民营资本参与环卫产业发展,一方面要设置较高的门坎,实行严格的准入制,维护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是注重公民普法。环卫法规事关千家万户,涉及民生福祉。有了好的法律法规,还要加以广泛宣传、全面普及,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可将环卫法律法规普及宣传,纳入国家“六五”、“七五”普法教育之中,统筹实施系统性、渐进性、普遍性的学习、宣传和教育。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站、手机、客车、轨客等媒体和平台,将普通市民应知应会、应遵应守的法律条文提炼出来,并将其标语化、口号化,广泛张贴、深入宣传,使人们过目不忘、牢记在心、便于传播。要借助小品、方言、谐剧、话剧、歌舞、动漫、壁画、展厅、专题片等载体,将依法治理的道理变成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如2014年国庆节期间,我们与重庆电视台合作,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系列互动节目,很受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喜爱,增强了市民的法治环卫意识。

三是加强环卫执法。当前,在环卫执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餐厨垃圾执法时断时续、时紧时松,未能让惩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形成常态;不少单位和市民对收取卫生清洁费不够理解和支持,有的户主以种种理由拒交费用;一般工业废弃物及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等,不容易得到企业和市民的支持,废旧资源收集难,专业处理厂的原料来源常面临“吃不饱”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法治机制,建立健全由市政部门牵头,食药、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组建的联合执法队伍,对特定区域实行动态化、定期化的巡逻执法。

四是企业自觉守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市场才能有序运行;也只有在法治的有效保障下,企业才能安全、高效地发展。因此,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处理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完全纳入法制轨道,是企业安全、有序发展的可靠保证。企业履行好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有良知、有爱心、有道德、有自律,履责尽职尽义务,既要做到节能减排,又要节而有效、排而有序。即有毒性污染废物要经严格自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至指定管网;一般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要统一运送到专业处理工厂,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要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谁违背了这些要求,谁就是违法,谁就应当受到处罚。

2012年来,重庆环卫集团,带头遵纪守法,履行社会责任,严格行业自律,在专事垃圾清运、处理的产业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绿色、环保、循环、科技的理念,将依法治理贯穿于企业的发展规划、审批立项、土地征租、工厂选址、垃圾清运、垃圾处理、综合利用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仅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推动了依法治市的进程,而且彰显了国有环卫环保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和民生情怀。目前,重庆环卫集团已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得到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