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物离乡贵的中国水彩风情画

物离乡贵的中国水彩风情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3:32:40
物离乡贵的中国水彩风情画
时间:2023-08-07 23:32:40     小编:

如今通草水彩画主要集藏于西方的博物馆中,比如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博物馆,英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甚至英国皇宫都珍若拱壁。

通草水彩画的兴起,与当年国际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18世纪以前的西方人对中国艺术多怀有敬慕之心,耶稣会士那些赞美的文笔使整个欧州对中国的手工制品推崇备至。18世纪的西方曾掀起一阵“中国热”,在壁毯、纺织品、家具上也常常看到带有东方趣味的人物、山水、花鸟和龙的图案,外国的工艺家也在狂热地追求东方情调,中国趣味成为时尚。然而,欧州革命转移了西方人的注意力,不列颠扩大海外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中国成为一个有商业潜力的巨大目标。19世纪中国的形象在西方心目中发生了改变,政体、科技的滞后使评价的公正性受到影响。

外销通草水彩画描绘的题材极为广泛,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可以说民生百态无所不包,如广州市井交易、市井生活风情、港口风情、十三行里的生活情景、各行各业、各阶层人物、动植物、刑法、珠江上航行的各类船只等等。正如陈玉环所作的中肯评价,“(通草水彩画)虽然有点幼稚,却着色夺目,凹凸有致,质感效果几近刺绣;且题材繁多,花鸟鱼虫,小桥庭院,市井百态,美不胜收”。

但通草画的有些内容可能是根据外国人猎奇的心理需求画的,比如刑法,时有腰斩、凌迟、挑脚筋等恐怖场景。事实上在清代中晚期,这些酷刑已经废除了。可以肯定,外国人通过这种令人惊恐的“过去式”场面,会形成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误读。

广州外销通草水彩画对欧洲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市井风情的题材,18世纪末外销画家蒲呱(Puqua)画师出产的作品在欧洲被制成版画印刷出版。伦敦出版商弥勒(Miller)用英、法两种文字印刷出版了一套戴德里(Dadley)制作有关1 8世纪末中国街头商贩的图册,题为《中国服装:六十幅附有英、法文说明的版画》、这套图册的原型为马逊(Mason)在广州购买的蒲呱画室的产品。

但通草水彩画的题材对于国外画家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只达到参考的价值,欧洲的画家尤其是英国风景画家,他们从其他外销画的主题了解中国自然风格和社会风貌,以此作为参考材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绘画创作。英国画家汤玛斯・艾隆(Thomas Allom)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风景画家,他的作品多以外销画的构图为基础再进行重新创作,1843年在伦敦出版的《图说中国》是当时欧洲人能够得到最详细、最丰富的中国图画的出版物,根据资料所知,艾隆从未到过中国,他是根据英国水彩画家威廉斯・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和法国画家奥古斯特・波塞尔(Auguste Borget)在中国的写生作品绘制成的。艾隆的作品中有复制他们两者的作品,也有相当数量的个人创作,他笔下的中国虽被评为过于梦幻,不太真实,但他的中国图像却一扫前任的单调与刻板,影响了19世纪中叶后西方世界的中国想像,其中许多图像细节,更记录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还原了部分中国的众生百态。

直到上19世纪前期,通草水彩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是摄影术的兴起。在“银版照相”的摄影技术还没有在中国出现前,外销画像照片一样,以写实“逼真”的视觉效果传达信息,具有文献性和观赏性的特质。另一方面是日本的浮世绘受到了西方的青睐。对于欧洲画家来说,日本的浮世绘版画体现了许多东方绘画的理念,如留白,颜色和线条的处理,平面画面以及取景、构图的角度等,这些元素让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得到了借鉴和启发。

而通草水彩画在欧洲人的眼中是一册图鉴、一个旅游纪念品或者一幅装饰家居的东方艺术品。在这种小范围的影响里,外销通草水彩画对东方历史、文化、社会、人物的记载起了补充的作用,但它并没有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西方艺术交流中占据重要位置。

到1930年,海关税则上已经没有关于通草水彩画的收税,这说明通草水彩画已经没有国际市场需求,或者是交易额度小到可以忽略了。外销通草水彩画的发展是以商业性为基础,画师们追求的是这些作品实现的利润价值,并没有过多地追求绘画艺术的突破,也没有任何求新求变的精神,在重重复复的生产中,外销通草水彩画最终也被淹没在新技术、新科技中。

如今通草水彩画主要集藏于西方的博物馆中,比如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博物馆,英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甚至英国皇宫都珍若拱壁。但在中国,通草水彩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已消亡,通草水彩在国内几近绝迹,在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里,除了广州博物馆根本见不到它的踪影。即使在通草画的故乡广州,也极少有人知道它为何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