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与实施探究

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与实施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6 01:41:04
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与实施探究
时间:2023-02-26 01:41:04     小编: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实践;改革;实施

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2006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实践改革时代。西方音乐史课程作为音乐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这场变革,且必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教育部发布的两个纲要以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目标、新的评价等强烈冲击着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对于纲要中提出学生应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高校教师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由此引发了高校教师对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西方音乐史课程作为高校音乐学科的基本理论课程,两个纲要提出的要求不仅使得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在实践中寻找重点并找到突破点,为其他音乐理论课程的发展提供依托。

一、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的目的

为了提高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实践性能,对于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要求,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实践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传统的史类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课堂上会经常出现睡觉、摆弄其他书籍、手机的现象;应该让课堂的主体成为学生,体现“自助超级市场”的感觉,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负责解答和协助,这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主要方式。

(二)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西方音乐史课程虽然为传统意义的史学课程,但是它与音乐这门时间艺术相结合,就要体现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应多从生活及社会实际出发,利用影视、媒体、网络平台等手段,引导学生喜欢西方音乐史课程,并让他们觉得西方音乐史课程有意义。

(三)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当前的授课现状,学生喜欢不理论课,特别是文字赘述较多、音乐家名字难记的西方音乐史课程,主要是接受性教育与死记硬背的直接后果。对于音乐专业大多数学生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相对匮乏的情况,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出调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改变理论类课程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困难的突出特点,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理论类课程的逃课率较高,上课状态不积极,考试不及格率也比专业技术课程高,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状况,找到相应的解决途径。

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提高理论素质,是摆在高校理论教师面前的课题。首先,教师思想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运行多年,大多参与教学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谁都不愿改变已有的教学方法。为了适应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针对音乐专业内的音乐理论课程进行改革的探索,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思想得到了解放,明确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应用能力。其次,让学生从高中形成的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学习习惯中解放出来,要理清学习西方音乐史的理论知识不仅是为了考试得分数,更主要的是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各门学科的学习打基础。教师头脑转型,行动转型、经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小组讨论,教师应做到与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师生形成共识,共同参与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

二、西方音乐史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授课方式

1.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分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分析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场地器材,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有合作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多种形式,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无论采用任何一种分组,它必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发挥分组的有效作用,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2.讲台与舞台表演相结合。利用学生的晨讲时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教授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从被动的听,变成了主动的学。

设置一些主题音乐会和音乐活动,让学生们在准备音乐活动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西方音乐史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

3.讨论式教学。传统的教学形式以讲授式为主,学生主要是被动学习,而加入讨论式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教学中,这样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有利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参与讨论学生就必须先抽出时间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对西方音乐史课程中相对陌生的作曲家及音乐术语就有了相对熟悉的认识。

(二)考核类型

考核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形式,也是检验其授课效果及改革效果的重点。目前,高校的考核形式主要有考试和过程考核两种,考试的主要形式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过程考核形式较多,针对音乐专业的主要形式有课程论文、专业汇报等等。在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中,另一个主要的实施手段就是从考核入手,从而实现整个课程的完整性。 1.考核形式。大多数音乐理论类课程的考核一般情况下是课程论文或是试卷,西方音乐史课程在本科阶段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水平和学习深度的限制,课程论文的考核是不尽全面的,而且让本科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写出颇有见地的文章,较为困难。所以,在本科教学中,西方音乐史课程的考核还是建议通过试卷的形式,相对全面而具体地来测试学生对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消化理解程度。

然而,对于延续了几十年的考卷类考试,如何创新和改革,又成为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试卷出题类型无外乎这几种形式:填空、选择、定义、简答、论述。这些基本来自于史类课程考试的通用试卷出题形式,能否适应音乐学科史学类考试的发展需求,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能。因为音乐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死记硬背的能力较差,更不能体现音乐学科的学科特点,那么如何既适应学生学习口味,又可以让知识轻松地融合到试卷中,这就成为西方音乐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如何让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从试题内容上改革。加大主观题型,调动主观能动性。一是向其他姊妹学科学习借鉴,加入听辨题。传统的西方音乐史类试卷多为客观题,经过实践改革的西方音乐史试卷融入听力测试,给出作品,让学生写出作品的名称、作曲家、国籍、作品体裁、主要代表作品及音乐贡献等等。这样对所学习的音乐知识不仅可以学以致用,贮备大量的音乐作品,并且对音乐知识形成量的积累。通过考试可以连带对作曲家作品的相关知识量进行扩充;二是加入试图题型,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给出的图片属于哪个时代,有何特点,这类试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为细致。

3.考试形式多样性。基于前面对试卷内容改革的基础上,试卷考试形式也要灵活多样,可以在第一学期闭卷考试,第二学期开闭卷结合考试,这样实施的好处是,让学生觉得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越来越轻松并且实用性更强。例如第一学期闭卷,这是学生们在高中时代传承下来的考试形式,他们很适应,并且能够习惯性地学习,如果在第一个学期就开闭卷结合考试,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西方音乐史课程没有什么需要记住和理解的东西,就会轻视考试,而到第二学期,采取开闭卷结合考试,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们在第一学期打下理解性学习的基础,觉得西方音乐史课程似乎更有趣,有第一学期的经验,也不会认为西方音乐史课程开卷考试就是简单地在书上摘抄,而是理解性的运用。这类考试能使学生的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与实施,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加以运用。改革和实践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让西方音乐史课程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近几年,通过对绥化学院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实践改革与实施,得到了相对理想的效果。课堂的认知度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加强,教师对课堂的驾驭程度大幅度提高。通过几个学期对试卷考核的改革和研究,试卷考核的效果趋于理想化值,优质高分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5-15%,良好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35-45%,及格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95-99%,不及格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1-5%,基本达到了教学与考试的出发点,考试不是考倒学生,而是让学生对西方音乐史课程乃至所有的音乐理论类课程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

当然,在近几个学期的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和实施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问题和不足,如课堂授课中还会有个别学生的思想游弋在课堂教学内容之外,教师的很多教学思想不能付诸实践等等,这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但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的基础理论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这种情况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对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乃至音乐理论课程的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3]廖洪立.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4]于双慧.新课程下高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大舞台,2012

(9).

[5]李晶.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施[M].音乐时空,2014

(10).

[6]李晶.高校《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实践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