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台湾纪录片的美学问题初探(1)

台湾纪录片的美学问题初探(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8 01:39:38
台湾纪录片的美学问题初探(1)
时间:2023-08-08 01:39:38     小编:

一、背景

二、台湾纪录片的写实情结是如何建立的?

985 年第22届金马奖评审委员决议该年的最佳纪录片从缺,因为参加的影片不是产业宣传片(industrial film)就是资讯简报片(information film)。(注二)此次决议在台湾电影界引起相当大的反弹,因为它直接批评了过去以政府、军方或国民党经营的制片机构为主所拍摄的「纪录片」,在认知上有严重的问题,也否决了他们获得奖座与奖金的机会。当年曾出现几篇支持的文章,如黄建业说:『国内大部分简报片取镜毫无观点,更严重的是不断以极繁琐之旁白干扰映像的客观陈述能力和现场感,再加上与电影毫不相干的音乐,在缺乏现场收音的状况下,即变成一部没有观点,没有创作力,而映像真实性全被音乐旁白干扰的简报电影。这些作品只能「说明」一个工程或事件的资料重点,却缺乏纪录观点与真实的映像力量。与纪录片的精神,完全违背。』(注三)纪录片应该讲求写实的呼声,制此之後已逐渐成为台湾纪录片作者的共识。

严格说起来,在1985年以前台湾纪录片并非没有写实的纪录片作品。1960年代中期陈耀圻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就读电影研究所时,即曾在台湾拍摄一部以参与东部开发的退伍军人刘必稼为纪录对象的「真实电影」式的纪录片《刘必稼》,在当时台北的知识界获得好评。陈耀圻也在当时将「真实电影」的理念引进台湾(注四),曾对60年代少数有机会拍摄纪录片的台湾青年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在70年代末期台湾的电视纪录片时期出现一些写实风格的纪录片,纪录台湾乡土民俗与庶民生活。但由於当时台湾电影同步录音的技术相当落後,因此除了以ENG纪录的作品外,大都数作品仍类似30年代英国纪录片,以充满「感情」的旁白,配上罐头音乐与音效,去搭配捕捉到的真实影像。这些纪录片普遍以个人的观点抒发对乡土文化的感怀或思念,因此多半以一种浪漫或怀旧的态度来处理镜头中的人事物,较少探触真实台湾人生活中的悲欢哀喜或社会中的不公不义。这或许可说是采取一种尼可斯所称的「诗意的」纪录片模式。当时的纪录片工作者之所以如此做法,当然是由於戒严体制带来人心的桎梏,使得纪录片制作者不敢轻易触碰政治禁忌或社会敏感的议题。大家都在「安全」的题目里表达自己的一点不犯禁的意见。

在「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从缺事件」争议落幕之後,台湾纪录片的制作方式也开始发生质变。以我自己的经验与认知,1986年完成并获得当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与最佳纪录片导演奖的《杀戮战场的边缘》成为台湾本地制作的第一部完全同步收音并後制完成的16mm纪录影片。此後台湾的纪录影片即走上完全纪录真实影像与同步声音的写实模式。但真正导致台湾纪录片朝写实方向大幅转向的因素,我认为应该归因於同一时期S-VHS摄录一体机(camcorder)逐渐成为台湾社会运动工作者在街头纪录的工具。较低的技术门槛、较低的制作成本、较轻便的操作方式、较即时的传播效果,使得用摄录一体机拍摄纪录片的人逐渐多起来。其始作庸者就是专门从事社会运动纪录的「绿色小组」。

在美学形式上,「绿色小组」一开始时运用了一种「观察式」的纪录片模式,大量拍摄现场未经「指导」的真实事物,且很少加入旁白,带给观众极新鲜、真实的临场感,造成过往台湾纪录片所少见的感动力。也难怪当年的地方选举,党外异议政治人物在选举中获得空前的胜利。1987年政治的解严祛除了人心的恐惧,除了反对党与政治异议人士勇敢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外,从老兵要求返乡(大陆)、客家人及原住民争取少数族群的权利、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反公害求偿、反核等环境运动、无住屋者运动、妇女运动,甚至同性恋者与性工作者,也都在过去十年间纷纷走上街头。社会力的解放初期使得台湾社会显得秩序混乱但活力十足。这些混乱与活力、矛盾与冲突,都被纪录片的镜头一一捕捉。但令人遗憾的是,影片的美学形式在这些纪录「社会运动」的纪录片中,却重新回到以旁白来引导影像的「解说式」的模式。

由於「绿色小组」的作品深入台湾民间各阶层,因此他们的影像风格就开始影响许多人对纪录影像「真实性」的观念。其实「绿色小组」的影像风格,正是60年代「真实电影」常被提起的影像特徵,如手持摄影机造成的晃动的影像、焦点常会因为寻找被摄者而游移甚至失焦、现场灯光太暗造成的曝光不足、刻意保留现场时空感而不剪辑形成的长拍镜头(long take)、被摄者与摄影师隔著摄影机互动而被捕捉下来的影像与声音….等等。这些一再被《大卫˙霍兹曼日记》(David Holtzman’s Diary)、《没有骗人》(No Lies)、《人咬狗》(Man Bites Dog)、《 厄夜丛林》(The Blair Witch Project)等「假纪录片」模拟的「真实电影」的形式元素,台湾观众自「绿色小组」等80年代後期的社会运动纪录片中获得启蒙,把它们与「真实」化上等号,甚至用以作为判定影像是否「真实」「可信」的依据。

1990年代初期,由於全景工作室吴乙峰的影片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与推崇,而全景与吴乙峰本人也推动了各种纪录片制作人才的培训计划,同时他也在台南艺术学院音像纪录研究所任教,培养了一批专业纪录片工作者。因此自90年代中叶起,以全景为首,运用「参予观察」的纪录片美学模式,逐渐成为台湾纪录片的主流。多数的纪录片工作者建立了一种我称之为「写实的情结」。在「写实的情结」的认知中,任何试图「美化」影像的做法,如设计过的灯光安排、太精准的构图、经过安排的事件,等等与纪录片「粗糙」「不介入」「无法预知最佳拍摄位置」等本质相违背的情形,都是不适当的。所以当2000年台湾纪录片双年展出现许多混合真实纪录、虚构、重演(reenactment)、戏剧演出(dramatization)等元素的作品时,因为这些影片披上「纪录片」的名号,摆在号称为「纪录片」的影展中,当然引起本地纪录片作者与观众的迷惑:『到底这算不算纪录片?』或『纪录片也可以这样拍吗?』(注五)

三、「真实」的纪录片美学面临挑战

1990年代起,欧美日各国年轻一辈的纪录片工作者纷纷对纪录片的形式开始进行各种实验。日本山形纪录片影展的亚洲纪录片策展人藤冈朝子小姐也观察到:东亚各国(台湾、中国、韩国等)年轻一代的纪录片工作者如今已不像上一代那样,对於社会议题感兴趣。他/她们致力於用新的风格或手法去拍片,也刻意去模糊虚构与真实的界线。(注六)

不谈其他国家,就以台湾来说,自90年代末期起,来自不同背景的作者逐渐插手参予纪录片的制作,在美学领域上逐渐松动了主流的「真实」美学观。新一代的纪录片作者多半对纪录片过往的「神圣」光环或社会使命感到厌烦与不耐。除了制作题材渐往个人私领域发展,出现大量「个人纪录片」或「家庭纪录片」外,九O年代末叶之後,台湾纪录片开始出现跨类型的「混种」倾向。

跨界(crossing boundary)或混种(hybridization)是当令流行的概念。比尔˙尼可斯(Bill Nichols)说:『近来各种界线中最为模糊的,应算是介於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界线了。当关於现实本质的单一种想法、或某一种众人共享的价值与共同目标不再独大时,先前相当清楚被维系的那条界线就会看到开始模糊起来。过去很有效的区别方式之所以会被模糊化,可能不只是逻辑上的混乱,而是成为主要政治、或意识型态争论发生的场域。••••刻意去侵犯边界,就是在宣告对形式与目标的异议。』(注七)这种对於纪录片传统形式与目标的不满,除了可能由於新一代的纪录片创作者透过新媒体(数位/网路)快速受到外来艺术与社会思潮的影响外,更主要我认为应该是工具(数位摄影机与非线性剪辑)普及化的结果。新一代的纪录片创作者很少看过去的纪录片,对社会议题也大都不关心,又很轻易可以取得摄影机拍摄自己或亲友。因此大量的「个人纪录片」(注八)出现在二十世纪末,至今方兴未艾。

以台湾制作的《流离岛影》系列影片为例,当初这批影片在台南艺术学院放映时,影片的诸位作者即以一种「踢馆」的姿态向台南艺术学院音像纪录研究所强调「真实」的传统纪录片美学挑战。这系列的制片周美玲说:『以最边缘的美学形式,踩进主流场域,这本来就是《流离岛影》抱持的精神之一。』(注九)这个系列的影片因为混杂了纪录片、实验片、动画的元素,被认为(或自认为)「开创台湾纪录片的格局」,「呈现出纪录片许多可能的美学形式」。虽然《流离岛影》跨类型的意图并不算新颖,却倒也表现出一种台湾纪录片过去少见的实验与创新的精神。当周美玲自认为『《流离岛影》所呈现出来的丰富的纪录片形貌,对台湾现有的纪录片主流形式来说,著实拓宽了更丰富的视野』(注十)时,她直接挑战了「纪录片是什么?」这根本的问题。《流离岛影》系列影片开启了对台湾纪录片美学的新探索,这一点无庸置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实验本身未必就足以证实自己的正确或更具开创性。《流离岛影》或许是一系列很好的「电影」,但我认为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把实验影像、动画插入纪录片的结构中,这样做是否更能达成「纪录片」本质上的意义或目的?

四、纪录片的本质与目的

我们先来讨论纪录片与剧情片相同或不同之处在哪里。麦可˙瑞诺夫(Michael Renov)认为纪录片与剧情片在符号的层次上的差异,并非彼此在符徵、符旨、及指涉物之间的形式关系上有所不同,反而是由於两者在指涉物本身的历史地位上的差异才区隔出纪录片与剧情片之不同。(注十一)瑞诺夫认为,纪录片指涉物之「历史地位」是透过理解者、材料、符徵、符旨、及指涉物彼此之间复杂的关系所达成的。但若从叙事的角度来看,纪录片不论是采用悬疑归纳式的结构(如《北方的南努克》)、城市交响曲「一天的生活」的架构(如《持摄影机的人》、《柏林城市交响曲》与《尼斯即景》)或祝鲁工作室(Drew Associates)拍摄的「直接电影」中之「危机结构」,都是采用某种叙事手法。从这种角度来看,纪录片与剧情片共同具有一些重要的概念与论述上的特质。所有纪录片都包含某些虚构的元素,例如虚构的角色(如《北方的南努克》),使用诗意的语言、旁白、或配乐以强化感情冲击力,或藉由植入叙事者、各种戏剧曲线而创造出悬疑感,乃至於使用高角度或低角度制造某些效果、使用特写以达成感情共鸣但牺牲了空间的完整、使用广角或望远镜头以扭曲空间感、用剪辑来浓缩或延长时间或创造节奏等。但纪录片虽然使用了上述诸多虚构的风格与结构元素,观众却是靠著他们早先就存在的想法、见解或解释策略,去建构纪录片的意义与效果。(注十二)

比尔˙尼可斯从另一个角度,则认为纪录片是一种「模糊的概念」(fuzzy concept)。纪录片的实际做法其实经常在变。历史上,异於主流的拍摄方式(approaches)一直有人尝试,有些会被接受,其他的则会被放弃。纪录片的定义也一直在变,同时也没有一种纪录片的定义是被所有的人都接受的。纪录片之所以经常在变,尼可斯认为,可能是由於某些个体的创新做法与原先纪录片所建立起的作者与对纪录片的期望,两者间产生了一种紧张关系所致。(注十三)从尼可斯的观点来看,《流离岛影》以新的美学形式向主流的纪录片美学挑战,勿宁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有趣的是,尼可斯认为纪录片的作者之间还是共同遵守的一种协议,就是----纪录片是去再现历史世界,而非虚构创造出另一个世界出来。纪录片工作者也共同相信他们对社会有一种使命。(注十四)就这一点来说,比尔˙尼可斯仍然保留了纪录片传统的社会改革光环,而这一点正是新一代纪录片工作者所急欲避免的。

五、观众的预期与纪录片作者的义务

再回到台湾观众对纪录片「真实性」被操弄後的困惑、甚至愤怒的这个议题。比尔˙尼可斯曾提出一个关於观众对纪录片期待心理的看法。他认为:「(影像)是一件纪录文件,不但记录了摄影机之前曾经站立的的事物,同时也记录了摄影机如何再现这些事物。我们身为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会尤其专注声音与影像证明我们共存的世界的外观与声音的各种方法。….但这种指事的关系不仅存在於非虚构影片中,也存在於虚构影片中….,只是在虚构剧情片中,我们把注意焦点集中在捏造出来的人物之虚构世界中,而不是放在纪录真实演员的过程上。我们在虚构世界中暂时摆下不相信的态度(suspension of disbelief)。但在观看纪录片时,我们则对摄影机之前出现的事物的纪录过程持续保持关注。我们相信在银幕上被再现的历史世界的真确可靠性(authenticity)。我们继续假设声音与影像和它们所纪录的事物间具有指事性的联系关系,因此可以证实影片确实与某个独立存在的世界发生过关系。纪录片透过制造一个具指事性的纪录而 再呈现历史世界。纪录片透过从某种独特的观察角度或观点去型塑此项纪录,因而 再现了历史世界。再呈现出来的证据支持了再现的论点或观察角度。」(注十五)

也正是因为观众在看纪录片时,会去寻找影片中影像与声音在历史世界中的对应事物,并因此而作出可不可信的判断,才造成他们对《大都会讨生活》这类影片的不满。事实上像《没有骗人》这类的「假纪录片」,因为让观众对影片中的人物投注相当的感情後,才发现影片的人物与事件纯属虚构,因而在美国触怒了许多观众。比尔˙尼可斯说:「当我们假设某一声音或影像与其根源出处具有指事性的关系时,这种假设在我们称为纪录片的影片中所具有的份量远重於我们所认定的剧情片。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发现某部影片我们以为是非虚构的,却证实是虚构的剧情片时,我们会感觉受骗了。区隔两者间的界线也许不精确或模糊,但我们往往还是会相信影片的真实世界。《没有骗人》因而触怒了许多人。他们认为导演创造出一部虚构的影片却假装是纪录片,实在是不诚实----我们相信我们可以自行观察到此种历史事件,却发现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居然在影片中是虚构影片所建构出来的东西,即便这部虚构的影片是设计出来模仿纪录片的一些特质。」(注十六)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不诚实」其实正是对一部纪录片的作者所能提出的最严厉的指控。我的基本观点是,纪录片作者与观者之间应该存有一种默契(tacit understanding),即纪录片所再现的影像是来自摄影机对真实世界的捕捉。(注十七)任何对真实世界的伪造、扭曲、干预或甚至重新创造,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会引起观者的强烈抗议,除非纪录片工作者对他/她的作为善尽告知观者的义务。因此此篇论文最终想提出一个看法与大家共勉的是:在追求纪录片新形式的过程中, 如何不会为了新形式而忘了纪录片的本质与目的,如何不会对真实世界进行伪造、扭曲、干预或甚至重新创造,如何保持诚实的态度进行创作,是台湾所有纪录片作者应该自我期许的目标。 (注二)本论文作者当年也担任金马奖评审,在评审委员共同决议最佳纪录片从缺这件事上,曾扮演理论说明者的角色。

(注三)中华民国七十五年电影年监,56页。

(注四)1965年7月1日出版的《剧场》登载了陈耀圻写的一篇〈纪录方式与真实性〉,介绍了佛莱瑞帝(Robert Flaherty)、葛里尔生(John Grierson)、尚˙胡许(Jean Rouch)等人的观念。 (注六)藤冈朝子,〈国际纪录片影展现况及亚洲纪录片发展趋势〉,发表於行政院新闻局国际传播纪录影片制作行销工作研讨会,2002年5月9日。 Fujioka Asako,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s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Asian Documentary Distribution.’ A speech given at “Producing and Distributing Documentary Film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eminar,” sponsored b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on May 9, 2002.

(注七)“One of the most blurred of recent boundaries lies precisely between fiction and nonfiction. When a single idea about the nature of reality, a common set of shared values and collective purpose, does not prevail, a considerable blurring of previously more sharply maintained boundaries is in the offing. These blurrings of what used to be effective distinctions may be not simply logical confusions but the arena within which major political, or ideological, contestation occurs….Deliberate border violations serve to announce a contestation of forms and purposes.”参见Bill Nichols, Blurred Boundaries: Questions of Meaning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x。尼可斯在这本书中认为纪录片(与史学)本身就是一种模糊的(blurred)的类型,因为它会把真正发生过的事用充满想像力的技巧去讲成故事。

(注八)此地使用「个人纪录片」一辞,不仅因为这些纪录片多半以作者自身或身边的亲朋好友为纪录对象,更因为其处理影音的方式较为实验且反传统,类似「实验电影」的本质,而「实验电影」除了有experimental film、Avant Garde, underground等名称外,也被称为personal film。个人,指的也包括创作的「个体性」----不需要大批工作人员,能自主决定形式与内容,以及内容的私密性等。比尔˙尼可斯把纪录片分为六种模式,「个人纪录片」就类同他所说的「表演模式」(performative mode)。「表演模式」强调拍片者自身与片中人物相互关系中的主观或表现层面,以及观众对这种关系的反应层面。它排斥客观的做法,采取唤起与感动的做法。比尔˙尼可斯认为这种模式的影片与实验电影、个人电影、前卫电影共有一些特质,但更为强调影片对观众的情感与社会冲击力。参见Bill Nichols,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p. 34。 (注十)同上,15页。

(注十一)Michael Renov, ‘Introduction: The Truth About Non-Fiction,’ in Theorizing Documentary, p.2.

(注十二)同上,2-3页。 (注十四)同上,26页。

(注十五)同上,36-37页。强调的黑字斜体是原文照翻。

(注十六)同上,38页。

(注十七)但我们对这种真实的信任也要时时保持警觉。比尔˙尼可斯说:『纪录片往往要我们相信「你所看到的就是曾经发生的所有的事」。这种信任或信仰,可能是来自摄影影像所具有的指事的能力,但其实摄影影像并无法证实或支持这样的信任。电影作者要想藉由提供一种现实的 印象,也就是真实性,而创造出信任感,让我们暂时摆下怀疑或不相信的态度时,他诉诸的其实是修辞大过於科学的要求。』见Bill Nichols,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p.86.

参考资料

1.Bill Nichols, Blurred Boundaries: Questions of Meaning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2.Bill Nichols,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Michael Renov, ed. Theorizing Documentar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Inc. 1993.

4.Marcy Goldberg, ‘Touring the World of the Dispossessed,’ “DOX” Print Issue # 22, April 1999, p. 18-19.

5.Fujioka Asako,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s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Asian Documentary Distribution.’ A speech given at “Producing and Distributing Documentary Film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eminar,” sponsored b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on May 9, 2002.

6.中华民国七十五年电影年监,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1986年10月。 8.周美玲,〈流离岛影----一桩令人惊艳的台湾纪录片传奇〉,《文化生活》第四卷第二期(2001年11月1日),15-21页。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06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析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思潮越来越成为......
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 中国在关于文艺纪录片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缺,拥有的文艺纪录片成就不大数量也少,造成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现如今人们对传统美学的价值体系产生误解、对商业文化的推崇与支持使得电视文艺纪录片向着越来越偏颇的方向发......
论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策略(1)
发布时间:2023-01-22
引子:纪录片生存困境及原因分析。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从95、96年起,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进入低迷困境。首先是人们热情不再。正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纪实主义在形成浪潮并达到一种颠峰状态之后,逐渐走向......
台湾问题与国际法(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一个时期以来,台湾独派力量一直在推动渐进式台湾公投和台独入宪。统独议题已成为岛内最大政治。一个重大问题凸现出来:台湾居民是否有权决定台湾的前途?台湾居民是否有权通过公投决定台湾主权归属?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在法律上,答案都......
新疆题材电视纪录片选题透视
发布时间:2023-07-09
新疆题材电视纪录片选题透视 新疆题材电视纪录片选题透视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新疆题材电视纪录片选题透视 文 章来 源 自 3 e d u 教育 网 纪录片是对生活......
从国际法看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条约)的规定,从法律上可以证明美国已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违反条约必守原则向台湾出售武器,允许李登辉访美是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违约(法)......
让银幕纪录战争:世界战争纪录片回顾与思考(1)
发布时间:2022-12-31
“一部纪录片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历史”。(陈汉元语)而在人类渺渺浩瀚的历史上,战争则往往站在标志性甚至划时代的位置上,最具历史意味。于是在历史上,终于有一天,纪录片与战争邂逅,衍生了纪录片中以题材分的一大种:战争纪录片......
纪录片“纪实”特性的重新考察
发布时间:2016-05-31
早在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就用叙述智慧衡量史学实录的思维和才能。如《三国志魏书》赞扬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不虚美,不隐恶,保持中立,不做评价的实录大概就是指最早的纪录。 按......
突围:冲出纪录片创作的误区(1)
发布时间:2023-05-01
中国纪录片第一次高喊“打倒解说加画面,走出纪录片创作误区”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纪录片创作者们觉得,“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制片方式,再也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真实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了。于是“......
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近年来,随着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思潮越来越成为当下的理性诉求,“生态”命题成为全球焦......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发布时间:2023-02-04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被遗忘的纪录片海报 文 章 来 源 w w w . 3 e d u . n e t 观赏、怀旧、收藏老电影,曾经是上世纪50年代......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1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纪录片的娱乐化思考 文章 来源 于 3 e d u 教 育 网 摘要:娱乐化对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创作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又叫电视纪录片,是一种很能体现电视特点的节目形式。这种节目形式一出现,就以其特有的纪实性、故事性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众多电视人探索创新电视表现手法的首选。结合笔者多年的......
论纪录片中戏剧性场景的形成(1)
发布时间:2022-08-30
美国纪录片工作者怀斯曼在1997年北京国际纪录片会议上说:"我认为纪录片和其他所有电影一样,都需要有一些戏剧性因素。"本文所说的戏剧性场景,也即影片中包含有明显戏剧性冲突的镜头,或者包含有富于戏剧性细节的镜头。这里的镜头,可以......
论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 要:电视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播出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收视的热潮。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从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两方面分析了该片客观呈现的原生态之美;......
台湾纪行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22-10-14
印象之初 从北京到台北,飞机飞行约3个小时。随着徐徐降落,俯瞰地面,遍地是房屋,大大小小种了各种植物的田地,每隔不远就有一个池塘,看不见森林。后仔细观察,才发现台湾的绿化很好。由机场到台北市区,有连片的小山包长满森林......
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1932年,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埃尔的新作《无粮的土地》上映,这部纪录短片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观众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震撼。这部影片是布努埃尔最为人所熟知的影片之一,因为将“被遗忘的人们”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改变这一地区的社会面貌。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不仅如此,纪录片还凭借自身的要求使得影片本身具有记录社会、扮演史料的价值。关键词布努埃尔;《无粮的土地》;社会价值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像纪录片一样有质感
发布时间:2022-11-05
这次我们来聊聊纪录片吧。 其实写下这句话我特别心虚,就像遇到有人要跟我聊读书,一般我要么抬头望天说云彩真好看,要不就低头看鞋子很老实地承认:我真的没读过很多书。换个背景来讲,我其实也没看过很多纪录片,那些被资深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发布时间:2022-11-30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我们的留学生活》和它的制作人张丽玲近来因有报刊指其“作假”而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榜上。这其中的琐碎是非不是我们关注的,但是......
历史纪录片与中学历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28
历史从来都不是枯燥的,历史教学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各种多媒体出版物中呈现的历史却让人无法把握历史的真伪,而历史纪录片给我们提供了经过了还原的相对真实的历史,将历史通过影像娓娓道来,让学生获得了感官上的真切体验,从而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一、历史纪录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
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主要表现手法
发布时间:2022-08-02
【摘 要】历史题材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1],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本文将着重论述历史题材纪录片......
谈论历史题材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07
一、历史题材与纪录片创作概述 1、历史题材定义 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故事,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战争、历史文物、历史朝代等等在艺术中的呈现被称之为历史题材。历史题材来源于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挖掘出来的有纪......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发布时间:2023-05-15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纪录片生存的保障——故事性 摘要:中国的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备受冷漠的电影类型......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许多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1年的《望长城》,而在另外一些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0年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这实际是两条不同的线路,我们都要去追溯。 在某种意义上,《望长城》成为中国第一部最......
来自以色列的动画纪录片
发布时间:2015-08-24
在中东,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伊斯兰教宣称只有安拉能通过神圣的灵感和创意塑造人物形象,在这种背景下有人类形象的艺术形式都被刻意回避了。伊斯兰艺术以抽象为主,重点描绘事物的意义和本质,而不是物质形态。就这种层面......
试论电视纪录片的荧屏“亮点”与“禁忌”(1)
发布时间:2013-12-18
纪实性的内容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是近十几年来荧屏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电视纪录片也因此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一致重视。本文拟结合 纪录片的特点谈谈电视纪录片的荧屏 “亮点”与“禁忌” 。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发布时间:2022-12-05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对于电视节目制作,基本的步骤是前期的采集......
21世纪的贸易条件问题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的贸易条件恶化论,从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不过,它的核心内涵并没有在争论中被推翻,反而有了进一步扩展的余地。本文主要探讨这种理论在21世纪继续发展的可能性问题。 21世纪将是......
浅析纪录片《大秦岭》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纪录片《大秦岭》的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镜头语言,论述了其艺术性。指出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要在艺术性上不断创新,在构图、色彩、光效、音乐等方面要有大的突破。 【关键词】 纪录片;“大秦岭”;艺术......
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 要 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传播途径是纪录片的制作与播放。纪录片真实的还原性能够使得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有效传播,且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价值 0 引言 “纪录片是影视的血脉”,且具有......
中西方纪录片种类比较及创作方式(1)
发布时间:2023-02-09
电视纪录片创作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纪录片通过多种的纪实手段可以深刻地达到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导向未来的作用。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五行八作,三......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发布时间:2022-10-29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文 章 来 源 自 3 e d u 教......
鸦片战争对台湾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08
台湾裔作家陈舜臣的代表作《鸦片战争》,虽然是小说,属于文学范畴,但该书的题材毕竟是以真实历史事件――鸦片战争为依托展开的。从文学的角度看,该书无疑是写得很失败的,因为写得太客观了,使读者感到在陈述历史,而这正是史学研......
建国三十年来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述评
发布时间:2023-03-11
[关键词]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台海危机;上海公报;三原则;中美联合公报 新中国建国以来,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或者说中美关系不能从根本上好转的最大障碍就是台湾问题。回顾并分析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
浅析纪录片编导的采访技巧
发布时间:2022-12-22
一部好的纪录片成功不仅在于画面拍摄、后期制作,最大程度取决于现场采访。一部本来在前期策划好的题材,然而在面对现场实景或真人真事时,会有很多变数。这就需要我们创作人员不仅要策划好,而且要主动去适应采访的环境,掌握纪录片采......
论BBC纪录片的画面审美启示——以《中国新年》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05
在《中国新年》里,BBC 的纪录片不再以黑中国为习惯,而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切身感受中国人民喜迎春节、欢度新年的过程,最终将东方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中国新年》画面的拍摄尤为让人深刻。 一、欢快的快节奏剪辑 所谓旁观者清,......
电影中声音的出现对纪录片产生的影响(1)
发布时间:2023-07-25
内容摘要 但是声音在电影中出现了,在有声片初期,人们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有声的语言上,剪辑的节奏被打乱的一塌糊涂,默片时代的镜头语言体系被搁置一边。 声音的出现打破了默片时代的平衡。在有声片初期的几年里,几乎是语言主宰了画......
拍纪录片“洗白”美国富豪为何自认三起命案
发布时间:2022-11-09
家世显赫却命案缠身 罗伯特・德斯特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地产大亨赛摩尔・德斯特的长子,从小在豪门贵族中成长,享受着锦衣玉食。然而在七岁那年,他亲眼目睹母亲因不堪家暴而绝望跳楼自杀,这件事给罗伯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常熟现象”
发布时间:2022-08-09
1984年,就在常熟电视台获批成立的同一年,常熟台自己创作了一部电视片《请来常熟喝杯茶》,从此,常熟台开始了对纪录片创作持之以恒的探索。至今,常熟台已有180多部纪录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纪录片送到江苏台......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客体论和主体论(1)
发布时间:2013-12-18
没有人会否认题材对于一部纪录片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会很谨慎地讨论这一话题,因为题材之于纪录片的成功,由于创作者的不同会有很大的不同。越是普通的题材就越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功力,但是有时候许多创作者都努力争着去拍同一......
浅析纪录片的娱乐化价值取向与思考(1)
发布时间:2022-11-02
关键词:纪录片 娱乐化 市场化 摘要:近年来,纪录片发展呈现出娱乐化倾向——戏剧冲突、画面可视性强,故事有趣幽默。国内纪录片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要想腾飞必须走市场化(娱乐化纪录片)道路。娱乐化给纪录片发展带来了无限曙光,......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尺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美食类纪录片,播出后获得空前的成功。故事化手法是其成功的要素,也是中国纪录片在市场化进程中主要依仗的艺术手段。然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赞美中有了批评其过度故事化的声音。......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3-02-01
甲午战争开启日本野心因1840年至1842年之鸦片战争,清廷被打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贸易.........
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作方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9-09-19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梳理了新媒体环境对纪录片传播与发展的现实影响,并联系实际,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方式。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创新;新媒体被誉为继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大传播媒体,它通过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来传播文字、声音与图像,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环境。纪录片作为时代的伴生物、现实的记录者,也应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到因时而动,常新常变。一、新媒体环境对纪录片创作发.........
简析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2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伟大变革,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传播给世界,是我们这一代电视人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有着无可替代的跨文化传播优势。然而,纪录片怎样讲好中......
纪录片中的河南形象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5
[关键词]纪录片;河南形象;文化符号;市场化 一、以“河南”“河南人”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概述 域的自然风光,或介绍民风民俗、社会风貌的纪录片(见表5)。六是舞台纪录片。舞台纪录片指的是记录舞台现场(唱歌、跳舞、戏剧、曲......
微言大义:由纪录片《 城殇》的感受
发布时间:2022-07-31
2014 年 12 月,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时,微纪录片《 城殇》在电视与网络同步推出。 这套 30集的微纪录片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创作,在央视等多家主流电视台播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同时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也突破......
浅析台湾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
发布时间:2023-04-25
台湾问题,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迄今所衍生之主权与领土问题,包括关于台湾自身政治地位及其主权归属问题.........
从胶片到智能手机: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0
一、中国早期纪录片的引进与独立拍摄 1. 外国纪录片的传入 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大街的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了《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 等记录影片,这成为电影诞生的标志。1896 年 8 月 11 ......
论纪录片影视语言的叙事与造型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 要:纪录片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客观记录方式,以遵循真实性的特征中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2013年由王冲霄执导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跨越世界不同国家,通过对近60位种茶人,采茶人,喝茶人的采访与......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语境要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对解说语境各要素的全面认知,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写好解说词,进而成功配音的前提。文化语境是解说创作的前提和背景,情景语境是解说语意确切传递的重要依据,上下文语境解说完成意义表达的潜势,协同语境使传受双方言语交际活......
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 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改变,给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和挑战。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对纪录片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了介绍,并概括了这时纪录片的现状和误区,以及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创作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纪......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发布时间:2022-11-1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生态文化逐渐传播开来,引起了官方和民间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民的生态意识也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传播起步较晚以及受其他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
论纪录片的大众化与多元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以及大众化的纪录片依托市场与受众,通过运用新颖的技术实现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突破与创新,这给纪录片带来了较多的观众缘,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怎样在当今大众化与多元化的时代中开创出我国纪录......
浅析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0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中国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的关注,如何有效的向世界传达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消除世人的疑惑就显得越加重要了。 一、纪录片与国家形象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
论20 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发布时间:2023-03-31
一、暴力与暴力美学 暴力与美学一经融合便在世界影坛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两个看似完全不能相融的个体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同时,这种独特的美学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众说纷纭的暴力美学......
浅析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渠道的日渐多样化,中国纪录片逐渐跨越了国内国际文化的重重桎梏,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荣誉,得到世界的关注,由此,中国纪录片开始了跨文化传播的历程。文章以最......
浅析自然地理类纪录片的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22-09-19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纪录片”是电影发展的产物。它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纪录片的艺术手段,创作方法、特别是技术是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而不断进步的。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机构先......
纪录片《三姐妹的故事》艺术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9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相册。记录当下影像,传承时代特点是纪录片的历史使命。社会现实题材类纪录片《三姐妹的故事》历时16年,记录了一个大家庭里三姐妹的人生故事,镜头下既有时代大潮下小人物命运的波折起伏,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 (1)
发布时间:2022-08-01
第一题 引言——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中国美学史有特殊的优点和特殊的困难 我们学习中国美学史,要注意它的特点: 第一,中国历史上,不但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有美学思想,而且在历代的著名的诗人、画......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二) (1)
发布时间:2023-05-06
以上所说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创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土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际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
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6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台湾青少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生力量,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中国发展战略与地缘政治中的台湾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提 要:台海战云密布,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力战?力和?--都需要我们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系亚太地区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有利于中国不失时机和平发展。......
元素周期律中的美学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22
" 元素周期律的科学价值,没有一位化学家会产生怀疑;然而,它的美学价值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最重要的,元素周期律是美的。 纵观化学史,我们不难看出,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不论是拉瓦锡的最初尝试,还是德贝莱纳、纽......
纪录与虚构(之二)(1)
发布时间:2022-10-19
新纪录电影”:主张虚构的纪录片 威廉姆斯认为,“新纪录电影”作品“尽管丰富多彩,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满足了部分观众了解现实的渴望,这些观众表面看来对好莱坞故事片非常满足,事实并非如此。影片《巴黎在燃烧》(这是一部广为人知......
纪录与虚构(之一)(1)
发布时间:2022-11-20
常言道:“知过去,晓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说,预知未来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研究过去和了解现在。古人云:“惟智者能以往知来”。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人类历史上的先知先觉毕竟屈指可数,而且他们的预言往往如同天书,令吾辈缺乏......
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中国的纪录片?
发布时间:2023-06-04
为时三天的由纽约大学电影系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当代纪录片双年展 (REEL CHINA) 虽然落下帷幕,但是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一幅当代中国社会的考现学断面。和一年半以前的第六届双年展活动比较,这次代表的地区更加广泛,继续关注中国当代现实问......
前期策划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7-03-21
引导语: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纪录片一直被排斥在大众主流媒体之外,仅仅是部分精英人士和小众群体追捧的对象。以下是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前期策划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2012年5月14日,由中央电......
美国退出TPP,台湾傻眼了
发布时间:2023-05-04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方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对一直以来押宝TPP的民进党当局来说,无疑是被打了一记大耳光。面对岛内的质疑声浪,民进党当局强作镇定。但台湾社会舆论认为,民进党当局的区域经贸布局若再不做调整,恐......
浅析中国优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5-09-08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拍摄地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60多个中国各个地域,全方位展示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 一、选题......
搬演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发展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 介绍搬演手法的定义及起源;搬演手法在历史中存在的不同类型;搬演手法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方法类型;目前搬演手法获得的新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将来在纪录片中所会发挥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搬演手法在纪录片发展的历史中扮演的角......
情景再现手法在纪录片制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 随着时代车轮的不断前进,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影视行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而在影片的效果表现技术和视觉冲击效果不断提升,观众从影视作品中获得了一种视觉的体验,但是随着雷同的表现手法......
纪录片故事化制作思路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18
纪录片故事化是当今人类学、历史文化、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纪录片故事化制作思路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前言 新闻要见人,这是让新闻活起来的关键,同理,......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08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接受市美协的委托,理论委员会成立后一直想搞些活动,活跃学术,推动创作。在举办大型研讨会前,先开个小型的会。开个什么会呢?不久前,我接到一......
从《山村夫妻教师》谈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人物往往是纪录片作者最为关注的主角。而纪录片中的人物的发展往往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真实的人物故事贴近观众的生活,带给观众“主人翁”的情感体验,因而故事情节成为了人物类记录片关注的重点。纪录片《山村夫妻教师》正是......
浅析中国优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23
一、选题 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有好的拍摄素材,即确定选题,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拍摄方案,有了好的选题和策划,那么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取得了一半。1.具有真实性和时代特点的事物。《舌尖上的中国》选题为中国大......
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对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7
最近,看了一部英国BBC的纪录片,说的是英国一所知名学校将中国内地几位中学老师请过去做一个实验。英国老师按照英式教育教一个班,中国老师按照中式教育的方式去教一个班,最后,以考试的平均分来确定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劣。 最开始......
浅谈电视纪录片《五年规划》的叙事手法
发布时间:2022-11-12
央视财经频道相继推出过《华尔街》《货币》《公司的力量》《金砖之国》《国企备忘录》《互联网时代》《品牌的奥秘》等财政、经济和管理题材的纪录片,这些选题紧扣国家经济发展的脉动,呈现了专业化水准,通俗化表达。2016年,央视财经频道推出的纪录片《五年规划》,在大主题小故事的叙事策略方面进行了又一次探索。一、宏大主题下的个人角度选择2016年,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出台之际,央视财经频道推出了五集纪录片.........
当前纪录片热点现象分析及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 要 经过政府、创作者、媒体的长期共同努力,纪录片已经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节目形式之一。而纪录片热点现象背后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高质量纪录片短缺,同质化竞争严重,纪录片类型分化。今后国产纪录片应当从理念、题材、风格......
从《猴子王国》看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
发布时间:2023-04-29
2015年地球日,“迪士尼自然”制作的纪录片《猴子王国》(中译名)在全美上映,之后的短短28天这部纪录片票房收入便超1400万美元。《猴子王国》以严谨的态度,深入到了猴子的生态圈中,与大部分纪录作品不同的是,该片将动物界的生存......
探析台湾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台湾职业教育体系指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三个层次。至1997年止,台湾职教体系中高级职校有204所、专科为61所;技术学院(含附设专科部)16所;科技大学6所、大学附设技术系2O所。近1O年来随着台湾社会转型、技术......
放学首日全纪录
发布时间:2015-08-26
9月1日,女儿拿到崭新的课本和课程表后,开始满心期盼第一天的学习。这一天,对她来说是兴奋的,对我则是紧张多于其他,因为我知道,孩子第一天对小学的印象、第一天的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她对学习的态度。所以,我把第一天当作一......
传媒实务专题纪录片在弘扬地方旅游文化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当前,旅游形象塑造是城市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专题纪录片在弘扬地方旅游文化上具有深度和广度上的优势。本文以国家卫生文明城市湖南永州为例,探讨专题纪录片在弘扬地方文化上的可行性,并对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遗产、......
从此岸到彼岸:纪录片《彼岸》中纪实语言表达的文化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 要: 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如果失去真实,纪录片也将失去生命,但真实不是目的。客观是纪录片本该持有的立场,但客观也并不意味着袖手旁观。“纪录片如果仅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不提供新信息是肯定不够的,优秀的纪录片应该......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发布时间:2022-10-31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第一题 引言——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中国美学史有特殊的优点和特殊的困难 我们学习......
我国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的娱乐特质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09
摘 要 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电视节目受众需求的多样性发展,在我国电视记录节目发展的过程中,不再以单纯的记录讲述真实的事件和故事,而是在其中融入了各种娱乐的元素,从而使得当今我国电视纪录片更加的生动。 关键词 电视纪录......
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9
在文化研究的既有研究里,有关大众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研究,大都飘在空中,没有进入具体的在地历史,放到具体在地历史社会的政经条件中来讨论,就算有也都是在前景或是背景,而不是处于核心位置。结果是:大部分的研究不具解释力,常常流于......
记录片,中国的后社会主义(1)
发布时间:2023-03-10
富有创新精神的记录片成为1989年后中国影视界的标志之一。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大多数记录片制作人同现在"都市一代"或"第六代"年轻故事片制作人的专业背景完全不同。他们通常拍摄录像,来自电视界,这行业有自己的专业训练机构和遵循的规律。......
下岗重庆妹,台湾做护工闯出一片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3-03-14
刘耕耘如今是一家拥有员工600多人的大公司的老总,回想14年前,她人到中年,却突然下岗失去了工作。还好远嫁台湾的妹妹伸出援手,叫她到台湾打工。什么也不会的她只能去医院和康老中心做护工。连她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就此改变了......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二)
发布时间:2023-01-29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二)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二) 文艺美学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二) 以上所说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