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6 01:07:51
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时间:2023-03-06 01:07:51     小编:

作者简介:班布日(1986-),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硕士,武汉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专业,研究方向:城市地理。

摘要: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游憩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被列入现代城市四大功能之一。充足的游憩空间及合理的结构布局对于城市游憩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各种游憩设施的使用率较低,城市游憩供给与城市游憩需求之间并不协调。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案例地,对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呼和浩特城市游憩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游憩;游憩资源;呼和浩特

一、研究区域概况

呼和浩特市地处我国北部边疆,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被誉为“中国乳都”、“北方药都”,是我国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呼和浩特市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四个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一个旗(土左旗)、四个县(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和武川县)。

本文的调查研究区域为呼和浩特市市四区,其面积为81.1平方千米。市区内主要游憩设施有大召、五塔寺、赛马场、新华广场、伊利广场、大青山野生动物园、青城公园、阿尔泰游乐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乌兰恰特大剧院和内蒙古体育场等。

二、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调查

(一)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分类

城市游憩场所可以分为户外游憩场所和室内游憩场所。根据提供的游憩功能和开展的主要游憩活动,户外游憩场所可以划分为风景游览区、综合公园、市政公园、景观游赏道、广场和步行街、主题游乐园等类型;室内游憩场所可以划分为购物场所、文化场馆、歌舞厅、

游戏和台球室、综合娱乐场所等类型。

1、户外游憩场所

(1)风景游览区

风景游览区主要有呼和浩特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2)综合公园

综合公园主要供游憩者开展风景游览、游玩、休息、文艺活动等。呼和浩特市内主要有青城公园,满都海公园,南湖湿地公园和蒙古风情园。

(3)市政公园

市政公园:开放或半开放,主要供游憩者锻炼、游玩、休息。呼和浩特市政公园有公主府公园、北郊公园、如意公园、仕奇公园、玉泉公园、春度公园、青少年生态园等。

(4)景观游赏道

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和蒙古族建筑文化景观街是呼和浩特两个重要的景观游赏道。

(5)人文古迹

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人文古迹主要有大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五塔寺、观音寺、清真寺、千手千眼观音院、将军衙署博物院、昭君博物院、公主府博物馆、乌兰夫纪念馆、万部华严经塔、大窑文化遗址。

(6)广场和步行街

城市广场,尤其是城市中心广场常常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片,它不仅是城市的象征,也是融合城市历史文化、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环境空间。城市广场主要有新华广场、如意广场、伊利广场、金川文化广场、金桥广场、北门广场、大召广场、铁木真广场、市政府广场、回民区政府广场、玉泉区政府广场、新城区政府广场、赛罕区政府广场

(7)主题公园(游乐园)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的公园。呼和浩特主题公园主要有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和阿尔泰游乐园

2、室内游憩场所

(1)购物场所

民族商场、天元商厦、维多利商厦、维多利广场、王府井百货大楼、新亚太商厦、五四商场、天元世奥商厦、满达商城、宝马商场、金旺角、祥和商场、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等。

(2)文化场馆

文娱场馆主要有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图书馆、市图书馆、内蒙古科技馆、乌兰恰特大剧院、市少年宫、铁路工人文化宫、万达国际电影城等。

(3)其它室内游憩场所

KTV、台球室、游戏厅和网吧等,由于数量众多,没有记录统计。

(二)呼和浩特四城区主要游憩场所数量、类型对比情况

就各区的游憩资源而言,城市公园、城市广场、人文古迹、文化场馆等游憩设施在各区均有分布。回民区的游憩空间是最多的,共有43处,占调查总数的36.3%,其次是新城区、玉泉区、赛罕区,分别为32处、24处、21处。回民区的游憩空间大多数为商业游憩场所,新城区主要为商业游憩场所和文娱体育场馆,玉泉区主要为历史古迹和商业游憩,赛罕区的游憩空间主题不突出,文娱和体育场馆较多。如图1所示。

三、呼和浩特游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

(一)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的分布特征

从呼和浩特主要城市游憩场所调查结果归类、各城区数量类型差异及空间分布中可以看出呼和浩特城市游憩空间供给现状具有如下特征:

1、总体特征

根据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分布现状,总结出呼和浩特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包括中山西路、大北街、锡林郭勒北路(南段)、公园东路及附近的游憩空间,可以发现,这个核心区主要以商业游憩活动为主。以青城公园为核心的一环路以内的区域内集中了相当数量的购物、文娱体育、历史古迹及影剧院等游憩设施。同样,车站东街、成吉思汗大街、昭乌达路及其附近游憩空间构成了城区的三个次一级的核心区。而从核心区向外辐射的通道北路、大南街和昭君路、新华南街、新华大街和新华东街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商业游憩场所、文娱和体育场馆、历史古迹等游憩设施,形成四条游憩空间集中分布带。

2、游憩资源在各城区的分布特征

从呼和浩特主要城市游憩场所调查结果归类、各城区数量类型差异及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呼和浩特城市游憩空间供给现状具有如下特征: 从游憩设施的类型上来看,商业游憩场所集中分布在回民区(14个),大型的购物场所主要分布在中山西路沿线两侧,形成一条主要的线状商业代;新城区的文娱和体育场馆数量(8个)主要集中在成吉思汗大街西段和新华东街;玉泉区以召庙等历史古迹为主(5个);赛罕区各类游憩设施数量都不多,但类型较全。

四个城区在游憩设施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市区内城市游憩设施分布不均,大部分游憩场所集中分布在市区中部并主要分布在新城区(32个)、回民区(43个)。以回民区游憩场所为最多,玉泉区(21个)游憩场所为最少。

(二)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源存在的问题

1、游憩资源布局不合理

虽然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资料众多,类型多样,但是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其游憩功能的发挥。呼和浩特城市游憩空间大部分分布在一环路以内,除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分布比较分散外,其他类型的游憩空间分布比较集中,商业游憩场所过分集中于中山路,各个城区的游憩空间分布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2、城市游憩场所和设施仍显滞后。

呼和浩特城市游憩场所和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跟不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足;二是现有游憩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对这游憩场所的数量和质量做了调查后,结果发现游憩环境质量不高。如多数体育设施为收费设施,且费用较高,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不能经常去这些场所消费。致使现有设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能满足广大市民开展健身、体育锻炼、文艺等活动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游憩场所的质量、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从而影响人们游憩活动的进行。此外,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设施建设方面也严重不足。

3、社区游憩发展落后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就近游憩的需求

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游憩的近距离频繁化的趋势对社区游憩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憩服务应为社区多样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呼和浩特大部分居民选择城区内的游憩场所和设施,这与城区的面积小、出游交通方便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面向居住区的游憩场所和设施的不足。笔者在与居民的访谈时和调查当中也发现了这一点,居民指出在其所在居住区附近的娱乐活动场所和设施很少或没有。

4、开展的游憩活动单一

相对于其它游憩空间而言(除商场购物街),公园、广场里的游憩者数量最多,来源最广,但城市游憩者在公园、广场开展的游憩活动类型单一,主动参与性活动比例小。现有游憩设施对人们的吸引力较小,大部分人觉得闲暇生活质量一般。城市中的公园缺乏活动设计,能在公园中进行游憩活动的类型是非常有限的。

四、呼和浩特游憩资源的优化对策

(一)合理规划,完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

城市游憩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必须纳入到城市统一规划中。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及具体建设部门在相关整体规划中要充分体现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从功能区划、用地审批、建设控制管理等各个环节重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呼和浩特城市游憩空间结构还不够完善,如玉泉区的各类游憩设施与其它三城区相比明显不足,但随着玉泉区的开发建设,必然会产生对于各类游憩设施的大量游憩需求,因此,在玉泉区的开发建设中,要注重各种游憩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工作。

(二)了解游憩需求,提供有效供给

城市游憩系统的发展是游憩需求和游憩供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呼和浩特城市游憩设施一直未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致使游憩设施类型单一,不能满足游憩者的需求。因而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游憩设施的投入,整合新建综合性的游憩空间,以适应不同需求的游憩者需要。在细节方面,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游憩者的需要,例如旅游年卡的办理。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众多,但一些旅游景区面向市民的游憩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主要原因是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较高,市民难以承受。参照国内其他城市经验,可以设立“市民年卡”,市民优惠办理“年卡”,持有“年卡”的市民可以在限定时间内免费进入一个或多个旅游景区旅,进而使游景区市民化。

(三)重视社区游憩空间的建设

根据对呼和浩特游憩资源的调查可以发现,除了少数著名景点以外,大部分游憩场所为本地居民服务,而居民展开游憩活动的显著特点是选择邻近居住地的游憩场所,这要求政府或相关经济组织在规划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居住社区游憩场所的建设,以有效满足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居住关经地附近是市民最为频繁的外出空间,所以社区游憩设施的建设应该得到重视。

(四)开展丰富的游憩活动

城市游憩者在呼和浩特的游憩活动以参观召庙、观光游览、闲逛、晨练等为主,其他的游憩活动形式,如聚会、聊天、娱乐、文艺活动等,占据的比例都比较小。从游憩活动的类型来看,被动接受性的游憩活动方式占主要地位,而主动参与性的游憩方式所占比例很小,而现代游憩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从被动游憩向主动游憩转换,人们的参与愿望日益强烈。因此,要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组织更多的主动参与性的游憩活动。例如在夜间在公园门口的空地一带组织具有呼和浩特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免费向大众开放。还有一方面就是充分发挥呼和浩特博物、美术馆、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馆所的功能,经常性地举办面向大众的文化展览、讲座、交流会等活动。(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参考文献:

[2] 俞晟.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赵爱辉.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 蒋盈.游憩需求视野下的中国城市游憩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中美城市游憩发展的比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5] 黄家美.游憩空间结构研究――以扬州市为例[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05

[6] 宋文丽.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7] 黄羊山.游憩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8] 俞晟,何善波.城市游憩的社会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9] 马欣.基于市民需求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研究――以十堰市为例[D].北京: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