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乾隆年间扬州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

乾隆年间扬州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7:09:39
乾隆年间扬州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
时间:2023-08-06 07:09:39     小编:

[摘 要]扬州地处两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扬州河工得到清政府的高度重视。乾隆时期对扬州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既有利于河运、漕运的正常通行,也便利了老百姓的平常生活,可以说是一件造福社会的好事。

[关键词]扬州;乾隆;治河

清政府对两淮地区运河等的治理,人们都很熟悉。但具体到扬州的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却不甚清楚。《清宫扬州御档》中相关的记载主要集中在乾隆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间,我将结合相关记载简单谈一谈清政府在乾隆前期对扬州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

清政府对河道的治理主要是挑浚泥沙、清理淤垫和修整桥梁堤坝等。如乾隆二十四年时就对扬州东关运河段进行挑浚,完工后,时任江南河道总督的白钟山及奉旨查勘江南运河的大臣海明在正月初二日上奏称,扬州东关运河段的挑浚工程从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开工到十二月二十二日已完竣,经逐段查丈,宽深丈尺均合规定。此次挑浚,所有河底旧有石块废椿,及有碍行舟者一律刨出,挑起之土也都运送到远处,而不许堆积到坡岸边。白钟山、海明查勘验收之后,饬令开坝放水(因挑浚前需筑坝堵水),以便舟楫通行。[3]3515

除了清政府自上而下谕令清理河道外,当时的商人还主动要求挑浚市河、护城河并修建桥梁等。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日,两淮盐政高恒曾为“商捐挑浚扬州市河护城河事”上奏乾隆帝:

扬州新旧两城民居稠密商贾辐辏旧城北门至南门有市河一道并新旧两城之护城河自雍正九年挑浚至今近三十年民间瓦砾灰土渐加壅积舟楫难行商民人等日用薪米货物之需甚为不便前据淮南众商等以久居扬州情愿将市河护城河捐挑深通以便商民等情奴才率同运使卢见曾知府兆麟详加勘估应浚市河护城河及桥梁各工共需银一万七千九百余两随委令江都甘泉两县及盐火使等领银分工兴挑并令运司通详立案奴才就近督率查察工竣验收如有草率弊混等情立即罪处并示禁居民嗣后毋得于河中仍加堆积以期永远通舟所有奴才办理商捐挑浚市河护城河缘由谨恭折奏[3]3532。

可见当时挑浚扬州市河护城河的要求主要是由“久居扬州”的“淮南众商”提出来的。另外从这道奏折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商人为河道治理出了很多财力。扬州河道治理的资金来源除了清政府的“帑金”外,还有商民的“商捐”。扬州众商在乾隆二十四年捐钱挑浚市河护城河后,又在乾隆二十五年提出“修筑石驳岸桥梁事”。据两淮盐政高恒奏,扬州城外自天宁门至西北城角一带护城河两岸的板石驳岸年久失修,众商愿照上年挑浚护城河之例捐办修整。整个工程长六百九十余丈,要将原来的板工改为石工并修整城内桥梁等,共需银三万二千余两。这些银两“先于运库生息项下拨借垫用各商分纲带完归□”。[3]3835

地方官府为了维护河道正常通行、减少淤塞,还制定了不少措施。据《清宫扬州御档》载《奏为验收扬州护城河等工并立法禁止商民倾泼淤垫河道事》,两淮盐政高恒上奏:

扬州护城河暨城内市河久不挑浚遂至淤塞前据众商愿捐挑通以便商民奴才率同盐运使卢见曾扬州知府兆麟详勘确估共需挑河及修建桥梁银一万七千六百余两当经恭折奏明随委江都甘泉二县办理依限告竣奴才仍率同司府亲诣验收均系照估深通但查扬城内外烟户稠密商贾辐辏若仍任其倾泼堆积不免又即淤垫因饬地方官将如何立法防护之处酌议通详督抚盐政批饬申禁以垂永久兹据运使卢见曾转据知府兆麟议列禁止倾泼堆积条目并请令二县各设小船两只往来游巡遇有坡土冲卸入河即行□捞其两岸零星灰土亦即搬入船内运至城外空地若大堆瓦砾废秽之物俱令商民自送出城如敢倾入河内即令小船水手禀究重征仍押令挑捞运出每年二八月委二县典史逐段探量略有淤浅处所即行□捞小船水手怠忽隐亦即重责□换至该二县身任地方似此便民河道稽查疏浚是其分内倘有玩视均应罪处使官民咸知警凛□城市河道常通民间米薪货物出入便利等情奴才随查核批令谕示遵照外理合恭折奏明[3]3898。

从上述奏折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一些措施。官府“列禁止倾泼堆积条目”并制定了关于坡土冲卸河内、大堆瓦砾秽物的处理办法以及对负责游巡查勘河道的小船水手和地方官的问责制度。

乾隆时期对扬州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既有利于河运、漕运的正常通行,也便利了老百姓的平常生活,可以说是一件造福社会的好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