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路线”思想初探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路线”思想初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19:42:24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路线”思想初探
时间:2023-08-06 19:42:24     小编:

[摘 要]《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至关重要的文献,和其后中国历史发展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它是毛泽东个人的重要思想转变,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里程牌,更为中国革命提出正确的指引方向――走群众路线,从农村开始。毛泽东提出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在文章中有了雏形。毛泽东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的群众路践不仅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而且为以后科学提出“群众路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中国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引领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人物也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伟大人物的历史诞生都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从而都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以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基点,对中国共产党农村“群众路线”思想做初步考察。

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路线”思想形成的必然性

(一)历史条件:毛泽东于一九二0年发表的《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历史及现状证明之》可以说明:毛泽东提出湖南农村“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在当时的“地方自治”思潮和运动中,毛泽东提出“湖南共和国”的政治构思。湖南古为蛮地,周为楚国,汉为长沙国,唐为节度使地,宋为荆湖南道,元明清三代为湖南省。这四千年历史来,“湖南人未尝伸过腰,吐气。湖南的历史,只是黑暗的历史;湖南的文明,只是灰色的文明。”

(1)入近代以来,湖南在戊戌时期的新政被镇压,湖南的辛亥革命被阻。民国以来,军阀汤芗路、傅良佐、张敬尧对湖南的蹂躏,所有这一切,都是湖南受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和大一统的压迫束缚。毛泽东从湖南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湖南民众遭受到的极苦,势必要进行彻底的革命,革命就应该依靠群众的力量。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农民的组织”思想

湖南农民运动是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革命运动,但农民运动真正的起源是在广东。北伐战争前,广东农民运动发展之快,规范影响巨大,其影响波及各个省的农民运动,各个省的农民运动也逐渐发展起来。各个省建立了不少的农民协会,有组织的农民日益增多。《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第一件大事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毛泽东亲自走访湖南湘潭、湘乡、衡山几个县进行调研,例举农民协会的数量和农协领导群众的数量来表示农民的组织力量。正如其所说“这种惊人的加速度的发展,是所有一切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孤立,使社会惊为前后两个世界,使农村造成大革命的真正原因”。又如《报告》中第

二、三件大事件,在政治上、经济上打击地主阶级,给予农协会很大权力打击地主阶级,让地主阶级没有发言权,给农协会里的农民享用权力,从而压制地主阶级的特权。再如《报告》中第

四、

五、

六、七件大事,组织农民武装集团,推翻一切的封建集团。上述这些事实,都表明了毛泽东在《报告》中的“农民的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最终推翻束缚在农民上的一切枷锁。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农民的发动和宣传教育”思想

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将农村中的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要想将农民组织起来,不是光靠口号,就能组织起来的。它必须时刻为农民的利益着想,农民自身利益得到解决,自然就会组织起来,与无产阶级相结合,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为中国共产党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如何发动农村中的农民群众?我们先从旧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来说明。生活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生活极为困苦,他们既要受到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盘剥,又要封建地主的压榨,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自由和发言权。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首先要解决农村中农民的问题。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如何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其生活问题,让其吃饱穿暖,有自由权和发言权。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农村中农民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农民只有打倒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才能分到土地,才能使自身对土地拥有所有权,才能使其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我们的党员必须坚定革命信心,宣传好“打倒地主,有利益于农民的利益”。只有这样,农民才有动力,才自已而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分层次提出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富农采取孤立的原则,因为革命对他们的损伤,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是消极的;中农的态度是游移的,应采取鼓励的态度,向他们多作解释,争取他们早日加入农会。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贫农是我们的主要革命力量,这部分农民群众是最积极的,他们会为自身的利益而参加到革命中来,我们党只要对他们多作宣传,宣传革命的好处。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中,就有对农民群众的发动宣传教育工作。如第八件普及政治宣传中讲到“政治宣传的普及乡村,全是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功绩。”他们用简短的标语、图片和讲演,让农民群众易于接受和普及,最终广为流传。这种政治宣传,容易发动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更快、更有效的组织起来。又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九件大事“农民诸禁”,就是加强农民群众文明教育,教育农民群众自身对社会恶习进行反抗,并清除农民群众自身存在的各项陋习。再如第十二件大事“文化运动”。农民群众中大多数没有文化,他们不能接受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已。现在,农民群众开始自已办夜校,平均每乡一所农民学校。农民群众可以在农民学校学习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思想,并用学习来的先进知识武装自身,开展斗争。

(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依靠农民群众”的思想

毛泽东在整个《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充分体现了“依靠农民群众”的思想,这个思想贯穿全文。从文中的十四件大事可以说明,如果不依靠农民群众,就不可以有农民组织,农民组织也不可能强大,反动派也不可能害怕。依靠农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在中国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众在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必须重视农民群众的力量。只有重视了农民群众的力量,并对他们进行必要宣传、教育、发动、组织,他们才能与先进的无产阶级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身,对抗异常强大的敌人,最终战胜敌人,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路线”思想的发展启示

(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路线”思想的发展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群众路线”思想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思想从提出到形成、发展历经了九十二年的历程,它指导着中国革命事业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群众路线”又为中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进一步建设中国的经济。作为第三世界的国家,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我国的人均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仍处于不发达国家的水平。只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要重视广大人民群众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势在必行。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我国经济现代化才能有所发展。这就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调动人民群众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经济建设。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经济建设的体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重视群众路线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党的建设离不开群众路线。《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并着力解决人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们党始终要以“一切为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建设我们的执政党。只有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的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党才能自身发展,并保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党的建设必须走“群众路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