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河流淤废与宋以降松江鲈之变迁

河流淤废与宋以降松江鲈之变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2 00:08:55
河流淤废与宋以降松江鲈之变迁
时间:2023-03-12 00:08:55     小编:

编者按:目前,养殖占世界水产的比重约为45%,而中国的水产养殖则占全世界养殖数量的60%以上,且呈现大幅增加趋势,其在中国农业中之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本专题的两篇论文旨在反思中国现代养殖业的边界,传统养殖技术的部分恢复和捕养并举可能是未来中国水产业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摘要:宋代以来,松江鲈广泛分布于沿海通潮的河口、河道与湖泊中。其分布范围,北至鸭绿江口,南到慈溪古窑浦。沿海湖泊和通潮河流状况,是引起鲈鱼种群、松江鲈资源数量以及地理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镜湖、吴淞江和小清河是宋以后松江鲈资源量变动最为剧烈的三个区域。

关键词:松江鲈;变迁;河流;淤废

从长时段来看,1960年代之后特别是最近三十年松江鲈的资源数量属于严重“萎缩”阶段。那么,历史时期松江鲈的资源量和分布区域如何?是否发生过剧烈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今天松江鲈之养殖事业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此外,松江鲈是一种降海洄游性鱼类,亲鱼每年约11月开始向河口洄游,并进入浅海产卵,次年4月中旬开始,幼鱼游向近岸,在淡水中育肥。因此,松江鲈的分布区域和资源量的变动,可以作为较为灵敏的替代指标,帮助我们理解海陆之间微妙的生态系统。

1 小清河流域变迁与松江鲈鱼

民国《山东通志》记载:“鲈,出清水泊,见苏诗。”3按苏东坡《横湖绝句》云:“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只是描绘了锦秋湖之美,并未涉及到鲈鱼。最早明确记载锦秋湖出产四腮鲈鱼的是元人于钦,他在《齐乘》记曰:

锦秋亭,博兴东南城上,中统间邑人所建,取坡诗命名,盖齐地灾时,般泺众水潴为马车渎以入海。博兴宛在水中,舟楫交通,鱼稻成市。昔常过之,爱其风水,绝类江南,赋诗:‘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成,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其鲈虽小亦四腮,不减松江有莼菜。齐人皆不识,目鲈为豸鱼云。4

松江鲈出产之地,在博兴之锦秋湖,非寿光之清水泊。明代博兴地区四腮鲈仍然有产,明人姚旅记载:“云间四鳃鲈,肉白无腥,故古人称为玉脍。博兴亦有之,士人不辨,目为豸鱼,味去远矣。苏长公锦秋亭诗且食鲈鱼美,托兴耳。”5 姚旅指出,虽然博兴地区松江鲈在体态上与上海地区完全相同,但其味道却迥然不同。

康熙十二年《博兴县志》记录鳞介之品都为淡水鱼类,其中包括“豸鱼”6 。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对“豸鱼”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鲈,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四腮,俗不识,呼为豸鱼,味美。7” “豸鱼”为松江鲈,只是民众仍然不识此鱼名贵,不以松江鲈或四腮鲈命名,而命之“豸鱼”。道光《重修博兴县志》记录鳞属鱼类中有“鲈”8 ,但未有说明。

《博兴县志》之记录还可从府志中得到证明。康熙十二年《青州府志》中有一段“考海物之稍异者”的文字,内有鲈鱼:

鲈鱼出博兴湖中,有四鳃,往时无大者,近乃有,近尺者矣,与松江同味。土人不知,呼为豸鱼。东城锦秋亭诗有“且食鲈鱼美”之句。9

府志记载康熙初年之前四鳃鲈体短,但之后达30厘米,体长由小变长,反映出康熙初年资源量异常丰富。又按宋元时期吴淞江之松江鲈,“小者六七寸许,大者尺计”10,其中“以七八寸为佳”11 ,这是资源量极为丰富时的优势组体长,但当资源量下降时,则其体长有所下降,一般为四五寸,味亦不美。

从上述元明清三个朝代的记载来看,很可能明代博兴松江鲈出现资源下降的情况,以至于明人姚旅评价其味不佳。府志的记载亦可佐证。嘉靖《青州府志》所列鳞介之品除“水母”外,皆淡水鱼类,无鲈 12。咸丰《青州府志》对于府属各县鲈鱼出产情况有详细的记录:

(博兴)鲈,不亚松江,尤为异品。

(高苑)鱼略同博兴,惟无鲈。冬有银鱼,网自大清,非其土产。

(安丘)鱼惟潍水鲤。四腮,其品最着。豸,土人呼为豸花,异于他产。

(潍县)又出豸,同海豸而差小,其味皆无异江南之鲈。

(诸城)此黑豸,海鲈也。四腮,细鳞,大者长二尺许。13

从体长来看,诸城所产为花鲈,故府志特别强调其为“海鲈”。康熙《高苑县志》记载:“泊内多水族,鱼味颇称佳”14 ,但咸丰府志指出高苑除鲈鱼外,其产与博兴同,这说明小清河流域松江鲈分布区域止于麻大泊。府志指出安丘亦出产松江鲈,按安丘境内之汶水和小浯河为潍水之上流,万历《安丘县志》记载:“汶水无鱼,潍水多鲤,其一方乎”15 ,因潍水不产松江鲈,故安丘之鲈很可能是小浯河所产。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所产之水族,亦包括“豸”;又记,“大于、丹弥诸河产少而味美;若清水泊者,则水族之府也”16 。清代潍县和寿光境内最主要的湖泊分别为长泊和清水泊,大于流经长泊,和丹河、弥河在潍县境内汇集入海,这一流域的松江鲈“产少而味美”,其东的潍水则不产松江鲈。 清代前中期松江鲈的增多还可以从招远县得到证明。顺治《招远县志》记录各种咸淡水鱼类,未列鲈。17 道光《招远县续修县志》增列“鲈鱼”:

鲈鱼,从来未有,数十年来,岁屡见。巨口,细鳞,四腮,确是松江之种,味为鳞族第一。18

志书未记鲈为海产或河产。巨口、细鳞属于花鲈体征。沿海不少志书记载海产鲈鱼“四腮”(详见下文),所以不能据此认为此鱼为松江鲈。按花鲈是中国沿海各地一种常见的鱼类,招远县民众亦到莱州湾渔捕,因此即使海鲈当地不产,民众不可能不识此鱼。“数十年来”岁所屡见之鲈,且有四腮,很可能为松江鲈。乾隆后期以来,降水量增多,道光初年以来,更是寒冷多雨,这对于花鲈和松江鲈来说,都是有利的条件;但是招远县四腮鲈的出现,恰与小清河流域松江鲈鱼资源增加时间相差不远,如果招远县鲈确为松江鲈,那么莱州湾松江鲈分布区域随着资源量的增加而扩大,因此嘉庆《寿光县志》也出现了“豸”的记录。又界河是招远境内最主要的河流,松江鲈育肥之所可能在这条河流之中。

2 鉴湖、古窑浦变迁与松江鲈鱼

绍兴平原地区地貌形态与莱州湾南岸相似,松江鲈的变迁也表现为一致性。嘉泰《会稽志》记载:“鲈,镜湖中小者,u数寸许,最珍。海鲈绝有。大者煮熟则韧,瀹以沸汤,亟取乃肥美可食。”28 万历《绍兴府志》则记曰:“鲈,镜湖中小者,u数寸许,最珍,间有四腮者。海鲈乃绝有。大者煮熟则韧,瀹以沸汤,亟取乃肥美可食。” 29万历府志加上“间有四腮者”,说明万历年间当地虽然仍出产松江鲈,但数量已是不多。从嘉泰一直到万历年间,出产地点主要为镜湖。万历志所说“海鲈则绝有”则沿袭前志。按鉴湖即镜湖,北宋时期尚是一片宽广湖面,南宋以后遭到围垦,以至于基本消亡 30,嘉泰《会稽志》记录湖中四腮鲈数量较多,但到万历年间,随着镜湖的消亡,数量已经很少,这亦能说明沿海湖泊对于松江鲈资源量多少的重要性。

古窑闸,县西北六十里。宋庆历(按成化府志作庆元)间置水则,至元间改修之,与淹浦为鸣鹤一乡之关纽,旷无典守,今为盐丁载卤者恒启不闭,内不能障杜湖之水,外无以杜海潮之涌,民甚病焉(嘉靖府志)。向分为上下闸,上闸在卧床桥侧,下闸在大古塘,国朝道光十五年又于利济塘建新闸,曰利济闸。(采访册) 34 古窑浦上各水闸,按照自上而下顺序,为上闸(卧龙桥)――下闸(大古塘)――新闸――浦口。因“盐丁载卤者恒启不闭”,故松江鲈可以逆流而上,到上闸汇聚。当道光以后河道淤塞之后,光绪志书就出现了松江鲈的记录。

在宁绍地区地方志对于“鲈鱼”的诸多记载之中,民国《定海县志》对海鲈四腮的记载颇值得注意:

鲈鱼,硬鳍类,鲈鱼科。巨口细鳞,鳍棘坚硬,色白而有黑斑。鲜食。产地:常栖息咸水、淡水之间。渔汛:春末入江,至秋入海。海鲈肉脆,故亦曰脆鲈。又鲈分四腮、二腮,疑是老幼之别,故海鲈多四腮。35

民国《鄞县通志》对于境内所产鲈鱼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鲈鱼,硬鳍类,鲈鱼科。体色背面淡青,腹面淡白,有不甚明了之黑褐色之斑点,口裂阔大,下颚较上颚突出前方。鲜食。象山港、甬江及各河流均产之,冬季入海,夏季溯河。”36 海湾及通海之河流花鲈多产,尤以海湾所产质优,四腮之海鲈多则多年长之鲈鱼,夏秋季在通海之河流中觅食。以此推之,吴淞江未淤废之前,所谓之四腮鲈鱼,很可能为海鲈鱼。

3 吴淞江淤废与松江鲈鱼

“松江鲈”最早见于史籍,为《后汉书・左慈传》。庐州人左慈,“须臾复引(松江鲈)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按现在松江鲈体长为12-15厘米,显然与长“三尺余”矛盾。清人柳从辰在校补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指出:“《左传》皆长三尺余,柳从辰曰:松江四腮鲈鱼,长者不盈五寸,李时珍《本草》亦云长数寸,安得皆长三尺余乎?案淮上鲈鱼有长近尺者,无四腮。郑谷诗: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是也。松江鲈鱼则固无甚长者,铜盆注水而引出三尺余大鱼,于说亦窒,三尺疑当作三寸。”以苏尺计算,柳从辰所见到过的松江鲈长者不超过16厘米,而唐代郑谷诗曰此时鲈鱼长一尺,其实清代松江鲈因资源量下降,体长已经严重缩小。柳从辰言淮上鲈鱼长“近尺”,且无四腮,他所见到的可能是花鲈。柳从辰根据清代松江鲈鱼的标准,将三尺释为三寸之误。其实,《后汉书・左慈传》中的松江鲈即为花鲈,明清文献中不乏长800毫米长之花鲈的记载。

吴江长桥以北地区,江浦向北注入长江,鲈鱼很可能为花鲈,故其味与四腮鲈不同。范成大又提及虽然太湖亦出产鲈鱼,但“俗传江鱼四鳃,湖鱼止三鳃,味辄不及”,太湖地区所产之鲈亦为花鲈。实际上,宋元时期吴淞江所产鲈鱼,并非全是松江鲈,花鲈数量更多。南宋张C有诗云:“旧过吴淞屡买鱼,未曾专咏四腮鲈。鳞铺雪片银光细,腹点星文墨晕粗”39 ,这是典型的花鲈,但他把花鲈当成四腮鲈。范成大《吴郡志》记“秋初鱼出”之际吴中人竞买之鲈,从时间上看也是花鲈。元人成廷有《吴江鲈》诗:“网舡初破秋江水,网得鲈鱼三尺强。贯柳穿来犹自活,db烹出喜新尝”,从体长来看,所网之鲈是花鲈。40

惟吴江有长桥,其长数里,横跨震泽东南之滨。旧本木柱驾桥以通陆行,疏睾水,冲激三江之潮淤以入于海。元季易以石桥,为洞门一百五处,迄今二百余年,石桥渐淤,止有三四洞门可通舟辑,其余茭芦丛生,涨为平田,遂至水势转于东北以入海,上流愈狭则水势逾遏,下流愈远则水势愈缓,必须从长勘处,重加疏浚,务为一劳永逸之计,此实决壅滞之一策也。47

嘉靖年间长桥已是“茭芦丛生”,在此之前,淤塞也相当严重,永乐元年(1403)夏元吉奏称:

按吴淞江旧袤二百五十余里,广百五十余,西接太湖,东通大海,前代屡疏导之,然当潮汐之冲,沙泥淤积,屡F屡塞,不能经久。自吴江长桥至夏驾浦,约百二十余里,虽云疏通,实多浅窄,自夏驾浦抵上海县南跄浦口,可百三十余里,沙草壅障,已成平陆。 48

因长桥河道淤塞严重,弘治八年(1495),工部侍郎徐贯奏曰:“督同委官人等将苏州府吴江长桥一带茭芦之地疏浚深阔,导引太湖之水入淀山湖,水由吴松江以达于海。”这项水利工程使江口“蔓延数千亩”的“被民田之及丛生苇荻”得到“垦除”49 。但数十年之后,长桥再次淤塞:“弘治中工部侍郎徐公贯治水亦用此法,先将吴江长桥一带茭苇之地疏浚深阔……数十年湖无水患,今长桥一带,日渐塞。又于各江钉椿以防海寇,使江水得迅驶,海潮之沙停滞,以致湖水不得泄去。”5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长桥一带乃茭芦之地,鲈鱼与茭白 相配才是“金羹玉”。

张翰思鲈脍而归松江。松江之鲈,巨口细鳞,小者六七寸许,大者尺计,其腮有四,今松人不称四腮鲈者,以y虎鱼夺之也。y虎善食y,故原名y虎,大者四五寸,不堪作脍,非鲈也。其腮自暴于外,左右各二焉,人一望而见之曰四腮,口亦巨,鳞亦细,故得冒为四腮,而真四腮鲈隐矣。吴中士大夫称大鲈但曰鲈,称y虎曰四腮,鲈承讹袭伪不知几何世矣! 53

清代鲈成为花鲈的专称,而四腮鲈由原先的“松江鲈”渐渐被“虾虎鱼”所取代。清代《沙里头志》记载:“虾虎,形类土附,两腮红,冰候方出。”54 因体征和渔期相似,虾虎极易与松江鲈混淆。在清代吴中士大夫和民众的记忆中,宋元时代松江鲈的主要体征与虾虎鱼相似,否则不会“冒为四腮”,而今天生物学上的松江鲈主要体征也与虾虎鱼相似,因此,宋元时代的松江鲈与今天生物学上的松江鲈在体征是相同或相似的。宋元时代与明清以后松江鲈的差异主要是在体长上,而体长差异则是资源量丰富程度的直接表现。

4 黄浦江形成与松江鲈之分布

光绪《松江府志》记华亭县诸生汪启,“家贫甚,事母至孝,冬日母思四腮鲈,启脱裤入质库,得供母膳”,志书注明此条记录系“今采”55 。从汪启母亲“冬日”思四腮鲈来看,华亭县有松江鲈出产。

乾隆《南汇县新志》记载“鲈鱼”,“巨口细鳞,内河随处有之”,此为花鲈;又记“四腮鲈”,“出杜家行”。民国《南汇县续志》亦记载两种鲈鱼,一种“巨口细鳞,白身黑点,至秋而肥,少骨,肉坚细可作脍,杨诚斋诗‘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指此,内河产者重一二斤,海产者重十余斤”,并指出“海与内河俱产”,此为花鲈;又记“四腮鲈”,“状类虾虎,巨口细鳞,长三寸许,产周浦西半镇,与松江产无异,惟味稍逊耳”,此鱼“内河产”。民国志对“四腮鲈”和虾虎有明确的区别,“四腮鲈”即松江鲈。乾隆和民国志记录南汇松江鲈主要产地在杜家行和周浦西半镇。

明人董纪记载:“鲈鱼更堪脍,四腮天下稀。56” 因此,以相似鱼类冒充的现象非常普遍。清人王端履记载松江有用杜父鱼冒充的现象:“又如张翰莼鲈相传韵事,莼固佳品,至鲈鱼味极薄劣,何至有秋风之兴?近有松江人以醉鲈见,贻者启之,乃杜父鱼也,鱼皆二腮,惟杜父鱼四腮耳,食者流传闻不实,遂谓鲈皆二腮,惟出松江者四腮,是误认杜父鱼为鲈鱼,可发一粲。” 57

松江府四部府志对于海鲈、江鲈以及类松江鲈之鱼类(虾虎和吹沙)有明确的区分。上海县(今闵行)也是如此。弘治《上海志》所记鱼类中,第一种鱼为鲈鱼,但只列名字。康熙《上海县志》记载:“鲈鱼,李时珍曰……另有一种名四腮鲈,体黑腮红,不甚雅驯,味亦不及。白居易诗:水松江鳞;韦应物诗:松江献白磷,言白鲈鱼;罗隐诗:忆松江满箸红,言四腮鲈。未知张翰所忆者是谁种?”这些鱼类“俱吴淞江、黄浦之产”。李自珍将花鲈和松江鲈混淆,康熙志编者则清醒得区分了几种鲈鱼,并提出了“未知张翰所忆者是谁种”的疑问。四腮鲈“体黑腮红,不甚雅驯”,这是松江鲈的典型特征之一;“味亦不及”,说明明清时代黄浦流域所产之松江鲈的口味已远非昔比。

据现代调查,上海地区宝山、上海县、松江、崇明、川沙、南汇、嘉定和青浦等地都发现过松江鲈。在苏州府属各县,随着松江鲈数量较少,其名称就被与它相似的鱼类所取代。因此,虾虎冒为松江鲈的地区,反映出松江鲈数量稀少。以此推断,松江府和长江口地区,在四腮鲈、虾虎或吹沙鱼混称的县份,松江鲈鱼数量稀少;在有明确区别的县份,松江鲈鱼数量则相对较多。松江府上海(闵行)、青浦、川沙三地县志记录四腮鲈又称“吹沙”或“虾虎”,而府志、南汇县志、金山县志则将四腮鲈与这两种鱼类区别开来。长江以北地区也是如此,崇明、通州(康熙)和靖江志书虾虎鱼等同于四腮鲈,通州(光绪)、海门、太仓和宝山则有明确区别。

以上有明确区别的县皆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口的沿海沿江地区,范围北至海门,南至金山,西至太仓,很明显,其产卵场同为黄海南部的蛎牙礁。根据《南汇县新志》和《南汇县续志》的记载,南汇县松江鲈出产于“杜家行”和“周浦西半镇”,即今杜家镇和周浦镇西部,这一区域在黄浦江东岸,松江鲈在此育肥。以此推断,松江鲈在一县之内有特定之产区。

5 讨论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将明、清、民国时期松江鲈的分布情况,列成表1。

表1 明、清、民国时期松江鲈之分布

省份 曾采到标本地点 58 志书记录出产县份

辽宁 鸭绿江口、丹东、东沟、庄河、大东沟、葫芦岛、旅顺港 凤城

河北 山海关、北戴河、秦皇岛 无

山东 烟台、莱阳、青岛、文登 牟平、福山、招远、潍县、寿光、乐安、安丘、博兴

江苏 连云港、盐城、射阳、南通、海门砺牙礁、太湖、苏州、南京 安东(存疑)、盐城、甘泉、江都、通州(狼山港)、海门、吴江、太仓、昆山、六合

上海 吴淞、长江口、上海县(闵行)、松江、崇明、宝山、川沙、南汇、嘉定、青浦 宝山吴淞口、松江府、南汇(杜家行和周浦西半镇)、华亭(松江)、金山

安徽 无 太平府(马鞍山)

浙江 宁波、海盐、镇海、上虞、平阳、钱塘江、曹娥江、甬江、鳌江 平湖、绍兴(镜湖)、慈溪(古窑浦)

福建 无采集报告,平潭岛和九龙江口可能有 无

台湾 有的可能性不大 澎湖(存疑)

广东 无 无

海南 无 无

广西 无 无

宋代以来,松江鲈广泛分布于沿海通潮之河口、河道与湖泊。在大河河口和河道沿岸地区,见于志书记录的,有鸭绿江上的凤安,故黄河上的安东(存疑),长江上的宝山、通州、甘泉、江都、六合和太平府,黄浦江上的华亭(松江),以及吴淞江上的吴江、昆山、宝山。在沿海通潮的中小河流沿岸地区,有牟平、福山、招远、潍县、乐安、盐城、南汇、金山、平湖、慈溪等县。在沿海湖泊之中,有锦秋湖、博兴湖和镜湖等。如果不考虑澎湖,则其分布范围,北至鸭绿江口,南到慈溪古窑浦。 由于海潮顶托、海平面变化和人类开发等因素,沿海湖泊和通潮河流变动不居,从而引起鲈鱼种群、松江鲈资源数量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变化。由于花鲈具有很强的适温、适盐特性,在河流顺畅的时代或地区,河产或湖产鲈鱼主要是花鲈;当河流发生淤塞,水流变缓,杂草丛生,则为松江鲈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59。以此来观察历史上松江鲈的分布区域和资源量变动,镜湖、吴淞江和小清河三个变动最为剧烈的区域。如果把唐宋时期吴淞江冈身以西河段视为一个巨大的湖泊的话,那么,资源量异常丰富时可能往往需要较大型湖泊存在。

南宋时镜湖迅速消亡,到万历年间,松江鲈已经大大减少。唐代之前,吴淞江所产鲈鱼,为花鲈;宋元时期,吴淞江开始淤塞,不仅花鲈有产,松江鲈也出现数量激增现象;明清时代由于淤塞过于严重,吴中地区松江鲈的名称被“虾虎鱼”所取代。虽然明清时代江南地区松江鲈主要产区已经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和长江口的沿海沿江地区,但考虑到水文和河道状况,黄浦流域资源量远远不能和宋元时期的吴淞江相媲美。宋元代锦秋湖和小清河松江鲈较盛,但随着锦秋湖的严重萎缩,明清时期其资源量有所下降;康熙至光绪年间,小清河开始淤塞,博兴湖和小清河资源量迅速上升;光绪之后,随着盛宣怀成功疏浚小清河,其资源量再次下降。

宋元时代的文人雅士,对松江鲈味美无不大加赞扬;明清时期,批评之声则不绝于耳。既然宋元明清时期松江鲈作为一个物种,并未消失,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评价呢?宋元明清松江鲈体长上的变化或许能告诉答案。当松江鲈资源量丰富时,其体长为七八寸,甚至接近一尺;而当资源量下降时,则降为三四寸之谱,因此,随着体长由七八寸降为三四寸,其肉质也可能随之严重下降。

作为历史上最有名望的鱼类之一,现代生物学家试图重新发掘其经济价值,他们寻找野生群体,进行培育和养殖,尔后卖以高价。但是人们的反应是:“2009年这种鱼上市后,许多人反映不如想象中口感那样鲜美”。科学家的解释则是:“他们曾经做过实验,将此鱼两三尾丢入沸水中煮熟,汤色很快变成奶白,鱼肉很糯,不似八珍做法那样硬,纯鲜无比。这倒是和我们想象的鱼汤一致。”60 实际上,2009年人们的反应竟然和明清时士人一致:徒有虚名。本文认为,从宋迄今,松江鲈作为一个物种仍然存在,关键的问题则是,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体长和肉质,而这种环境可能并不是现代养殖技术所能模拟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