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内外双重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分析

内外双重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09:24
内外双重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分析
时间:2023-08-09 00:09:24     小编:

【摘要】中华文化是个多元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有中华民族作为独立的民族共同体而存在的、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也有来自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即中华文化的外部认同与中华文化的内部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是爱国主义的基石。对内可以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对外可以形成国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华文化认同;外部认同;内部认同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一般我们在讨论文化的时候,特指精神财富。对于文化的定义,公认的是1871年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给出的: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传统、民族性格甚至民族生活方式等,都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感情和历史传统。

文化认同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超乎种族、阶级、阶层、宗教、家庭、团体、贫富、性别、地域,超乎个体利益计算。

中华民族整体上作为一个民族,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个多元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有中华民族作为独立的民族共同体而存在的、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也有来自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即中华文化的外部认同与中华文化的内部认同。

一、中华文化认同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就新疆问题的三次重要讲话时都指出了“四个认同”学习的重要性。“四个认同”即指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是爱国主义的基石。

“文化认同”回答的是“我们是谁”这一问题。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他指出,不同民族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比如说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中华民族认同“轩辕黄帝”为自己民族的共同祖先,认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本民族的重要节日,认同汉语汉字为本民族通行的语言文字,认同“龙”、“长城”、“黄河”等为自己民族的重要标志。这些最基本和最有意义的中华文化认同,汇集到一点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用血缘、地域、心理认同、文化归属来对族类进行划分的论述,而西方近现代才提出。孔子用文化而非血统地域来作为华夷之辨的关键因素。唐代程晏说:“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中国之民长有倔强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四夷内向,乐我仁义忠信,愿为人伦齿者,岂不为四夷之华乎?”意思是凡是愿意接受中华文化道德的,即使在边疆地区也可以是中华之族;相反,如果是身在中国却心生外向的,那么就算出生于华族,也不能算中国人。表明唐朝时已经明确地用文化和心理认同来决定华夷归属了。

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以核心价值为原则的民族归属意识。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去克服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和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认同不仅不会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可以以文化认同为契机促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这种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整个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中生活的人们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荣誉、共同的灾难等,他们可以一起缅怀过去,憧憬未来,荣辱与共,生死同舟,不论身处何地,都会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情怀,会为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而欢欣鼓舞,一旦国家、民族和同胞遭遇危难,他们就会感同身受,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喷发出巨大的精神能量。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如此,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也是如此。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以不同的形式集中地体现出来。

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根本目的在于锻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因素。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将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高度繁荣,对内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各民族高度团结的安定和谐局面,对外产生重大文化影响,产生巨大吸引力,形成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圈”。

二、中华文化的外部认同分析

中华文化的外部认同是指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独立对外时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的体认,即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五千年的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中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具有民族性的,要深入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须对文化的民族性进行深入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必须突出这种民族性。这个视角的中华文化必须是中国有而其他国家没有,或者说华人世界有而其他民族没有的文化,才是比较“典型的”中华文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用很多种方式极力向世界展现传统中国文化。比如说采用卷轴形式展开呈现,用“缶”代“鼓”,向观众展示古代中国的活字印刷、水墨画、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还有京剧和牵线木偶、古代的礼乐和太极拳等,但毕竟“一小时载不动五千年”,我们不可能在一小时里表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一些典型的东西来呈现中国文化。有五个方面比较典型和重要:一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用汉字思维;二是有关家庭、家族、家国结构的思想“修齐治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学说;三是“三教合一”思想,即“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四是“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观念和技术,包括中医、风水、预测,甚至政治、审美等等;五是中国人非常特殊的天下观念一一天圆地方的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世界图像。这五个方面无论跟基督教文明、伊斯兰世界比,还是跟东亚、南亚同样信仰佛教、遵循儒家律令的区域比,都是“中国的”文化。

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与地域无关。无论生活在大陆、台湾、新加坡还是欧美国家,只要是华人,他身上的中华性是不会消失的。除了特定的生物学含义外,他们的头脑中依然存在着深入骨髓的、不可逃避的、源于中华文化根性的集体记忆和集体经验,使得他们不可能不是华人,虽然他们可能取得了别国的国籍,吸收了-一些别国的文化。但异国文化的挑战更容易使得他们强烈地维护自己的文化记忆和经验。所以在异国存在很多“唐人街”、“中国城”之类的地方,甚至比中国内地保留了更多的中华文化记忆。这就是强烈的中华文化认同。

三、中华文化的内部认同分析

中华文化的内部认同是指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及其成员对中华文化的肯定性的体认,即内部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促进,共同创造了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括了56个民族的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各族文化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汉族的儒家文化、藏族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和“长调”、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百科全书的《十二木卡姆》、柯尔克孜族的史诗《玛纳斯》、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纳西族的“东巴图像象形文字”、侗族的“侗歌”、壮族的铜鼓、朝鲜族的舞蹈、白族的建筑艺术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世界闻名的。

中华文化的共性与各族文化的特性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各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多元性统一带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的统一。研究和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离不开对各个民族文化的研究。深入而具体地研究各民族文化可以加深对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能够从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中更全面、更具体、更科学地把握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各族儿女之所以能够走向明天,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当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既要有各个民族多样性、个体性的体现,更要有共同认知、共同理想、共同精神追求的内涵,归结起来就是要“求同存异”。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各民族文化的同根性和各民族人民的骨肉亲情,是发展中华文化内部认同的基础。各民族之间的中华文化认同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对推动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包括认同56个民族的文化。

四、增强中华文化内外认同感

(一)从整体上把握中华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承的文化支柱。它是由以汉族为主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渗透并融入其血脉、并且一直传承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孕育培养国民强烈的自尊、自爱、自信的文化心态,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极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客观上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尤其是外部认同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建设具有特色的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族文化交流和发展

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各族文化之间有了相互欣赏和交流的价值和必要。各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应该尽情展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且建立积极的、常规化的、宽广而深入的交流机制,相互分享,相互整合,共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相互欣赏和认同,尤其是内部认同。

(三)对于中华文化要有选择地认同

中华文化是历史和祖先留下来的一个遗产,遗产并不都是好的东西。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继承和认同。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异国对于我们文化的期望来塑造我们的文化认同,也不能完全不在乎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态度,采取固执的文化民族主义。我们要有自己的考量和选择。

(四)发展地认识和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应该包括对上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应该涵盖对未来中华文化大方向的认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确定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和十七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价值目标。在实现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共同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共同富裕及物质文明;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真、善、美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这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念,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要相应地发展和囊括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理念。

(五)每个人从自身做起

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认同作为重要的目标,努力丰富和升华自己的文化认同。为此要做到正视和珍惜历史,保护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意义的、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文化载体,同时要强化自身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历史、语言和国情)。

结束语

文化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支撑,中华民族各成员所认同的中华先进文化引导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核心的带领作用。强化内外两个视角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凝聚力量、奋发向上、团结一致走向未来的内在要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