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北京市市政公用行业PPP实践回顾和展望

北京市市政公用行业PPP实践回顾和展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7-23 01:59:00
北京市市政公用行业PPP实践回顾和展望
时间:2022-07-23 01:59:00     小编:

一、北京市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项目基本情况

北京市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入外资、民营等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初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1999年原国家计委批准了北京市第十水厂通过国际招标公开选择BOT项目投资人并授予特许经营权,拉开北京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序幕。之后,北京市已经启动运作了多个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涉及水务、垃圾处理、燃气、地铁等领域。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市政公用事业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发展活力的企业成为市场运作主体,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格局。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简称市市政市容委)作为市政公用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在促进和推动北京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实施特许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1999年开始,牵头组织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包括第十水厂项目、肖家河污水处理厂项目、卢沟桥污水处理厂项目、北苑等五个污水处理厂项目、高安屯医疗废物处理厂、阿苏卫综合垃圾处理场项目、董村综合垃圾处理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燃气项目、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大部分都已建设完成,并运转良好。

以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例,北京市现有和在建垃圾处理设施已包含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社会投资主体,投融资模式包括了BOT、TOT、PPP等多种模式。社会资本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焚烧发电和生化堆肥等能够带来收益的项目,社会投资项目形成的处理能力将超过80%。

(一)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

3.北苑等五座污水处理厂项目。该五个项目为“十五”期间北京市城市规划中确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办法》颁布以来,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首次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营,通过国际公开招标选择出资人。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行业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004年4月份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以上项目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变更,特许经营权的授予方已划至北京市水务局。

(二)燃气特许经营项目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天然气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用地面积一千余公顷。按照特许经营方式,公开招标选择在城镇管道天然气行业富有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经验,并且具有融资能力的投资人,以筹措天然气设施和天然气管网的建设资金,并提高天然气管网建设和运营效率,北京市国有燃气企业和港资企业联合体中标。2005年3月正式签约,目前该项目运行顺利。

(三)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项目

2.董村综合垃圾处理厂。该项目为市政府批准的特许经营项目,建设单位由港资公司和北京环卫集团合资组建,该项目建设地点在通州区台湖镇董村,建设规模为650吨/日,采用有机垃圾厌氧消化综合处理技术。目前首创公司通过收购入资。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开始试运行。

(四)医疗垃圾处理项目

(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监管

建议逐步建立统一的市政公用事业监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法规、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管理体制,避免行业监管缺位、错位和越位,切实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监管成本高的问题。加强监管部门自身建设,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熟练掌握项目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和协议条款,落实监管机制。

由于政府机构人员有限等因素,可以探索在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公共服务等方面,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管体系。在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和人员,加强对公用事业的监管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力度,建立相关主体利益诉求机制。

(五)加强信息公开和沟通协商,促进社会公平

市政公用事业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改革过程中必须积极稳妥。不可冒进。政府推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注意信息公开和透明,要主动向社会公布项目关键信息,如2014年底在阿苏卫循环经济园建设过程中,就吸取过去信息公开不够导致群众不理解的教训,政府主管部门主动刊登报纸、网站,同时邀请中央和市属十余家媒体召开项目新闻发布会,释疑解惑,取得公众理解。改革措施应体现社会公平,使社会弱势群体享受改革的成果,掌握出台时机,取得社会广泛的共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