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孟子“孝”论

浅析孟子“孝”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18:29:49
浅析孟子“孝”论
时间:2023-08-04 18:29:49     小编:孙大高

孝作为儒家思想的根基和理论源泉,备受先秦儒者的关注和推崇。儒家创始人孔子第一次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孝作了规定,使其成为家庭伦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以孝作为其仁学、德政的核心理念。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承继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性善作为自己理论的前提,重视个人心性的存养及德性的提升,契合了人们对善良人性的期许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孟子有关孝的论述,亦建立在其先验的美好人性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性善说

孔子以六经授徒,所涉包罗万象,惟于性与天道问题的探讨语焉不详。如《论语公冶长》载子贡语: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另据《论语》载录,孔子敬事鬼神而远之,于人性,但云性相近,习相远,孔子此举为后世儒学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后世孟子以性善论开出内圣一派,而荀子则以性恶立论开出后世儒家外王一派。荀子学说另文专论,而孟子的性善说则是其全部思想的理论基石。

二、孝为善之善者

孟子的性善理论,以儒家的伦理规范为人先天秉赋的道德律令。那么在孟子这里,孝和善的关系如何呢?孟子认为,孝为善的根本和对善的实践。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这里的仁、义、礼、智是孟子所谓人人所先天具有的善性,而乐则是儒家为人为学的最高境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此处朱熹注曰:乐,音洛)之者。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处所谓的乐(音洛)和游都是指同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状态,是不以外界物质条件的改变而变易的状态,孔子认为这种状态是为人、治学的最佳状态。中心之乐(音洛)发之于外便是乐(音悦),儒家认为,这种源于人心之乐(音洛)的至纯至粹的乐(音悦),反过来更容易打动人,消除人们心与心之间的壁垒。所以,儒家推崇西周的礼乐文化,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诗作为自己为人治学的起点,通过学诗充实自己的头脑和内心世界,通过学礼来约束自己的外在言行。

三、诚身以为孝

既然孝本于人心之善,人人皆可由自身孝行之彰显、扩充本性之善而成圣成贤,那么如何为孝,怎么做才能达于孝道呢?孟子在总结体悟前人论孝、为孝的基础上提出诚身以事亲。他说:居下位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视诚为天道又为人道,认为人们只要觉悟本性之善,就能诚其身心,以诚敬之心事奉亲人,就能得到朋友的信任,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就能得到上司的青睐,只有获得上司的赏识和信赖,才可能被委以重任,只有重任在身,才可能得民而治。孟子以诚作为人子为孝事亲的基本原则和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说文》以信训诚,诚在孟子这里则强调人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四、为孝先立其大者

如果说孔子是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仁者,那孟子更像一位义正辞严、豪气干云的义士。孟子论孝亦如其为人,不拘小节,善于提纲挈领,从大处着眼。通览《孟子》全篇,很少有从日常生活细节上对孝的论述和规定。孟子言孝行孝直达其本,所以浅学之人往往疑而非之。

五、以孝治天下

儒家认为统治者个人德行是决定其国家治乱的根本原因,于是倡导修、齐、治、平之道,要求统治者通过修身,逐渐提高自己的德性,以胜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职责。然于如何修身则语焉不详。至孟子,则把儒家修身的理念归结为一个孝字,认为统治者只要能做到至孝,则天下便可达到大治。

结 语

孟子深化和完善了先秦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以性善论为立足点,通过对孝与善关系的论证和揭示,明确指出了一条人人皆可身体力行的修齐治平之道。其论虽不行于当时,却广为后世学人和统治者所首肯和沿袭,遂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成为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外在标杆和内在道德律令,对华夏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绵延数千年仍然高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功不可没。孟子孝论,抛却其中迂阔封建的成份,有其理论的延展性和道德的合理性,于稳定现代家庭、社会秩序、淳化人文环境、促进良风美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