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利用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解决有效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法问题

利用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解决有效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法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2 01:09:21
利用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解决有效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法问题
时间:2023-02-22 01:09:21     小编:高东

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重要影响,留下足迹,对历史发展进程起推动或阻碍作用的人物。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有效进行评价历史人物的教学呢?这需要解决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方法问题;吸取孔子教育思想,可以成功解决它。

一、乐之牵引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乐之牵引教学法。该教学法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评价活动的兴趣。例如,讲一讲这个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小传说,猜一猜有关他的谜语,演一演其活动的小短剧等,以激发学生对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评价朱元璋,先讲讲朱元璋当和尚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对他的兴趣,趣中评人,评得有效。

二、温故知新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温故知新教学法。复习旧功课,可以帮助理解新内容,因为学习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温故也指对已有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知新则指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温故知新法要求在评价某一历史人物前,先复习一下自己已评过的与之有类比性的历史人物,用已评历史人物帮助要评的历史人物,在评中有所新生成。该教学法还要求在评价某一历史人物前,要全面了解一下他人特别是名家对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创见,提出新看法、新观点。

三、诱导启发法

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诱导教学法。该教学法的关键在循序渐进,以典籍史料为依托,用评价原则来约束,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由易而难,由言行到思想,由事迹到影响,由史实到史论,按照一定顺序一步步来,不可急,不可乱。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启发式教学法。该教学法的出发点是愤和徘,传递点是启和发,落脚点是举一反三。因此,进行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时,学生自己要广泛阅读、鉴别相关史料,思考历史人物活动的前因后果及其时代特点,探究其历史影响,评价其历史地位。在学生思维卡壳时教师启一下,在学生有所体会而不知如何表达时教师发一下。启发应在学生的读、思之后,探、评之时。例如,评价汉武帝,在学生阅读有关史料及思考汉武帝大一统的前因后果之后,学生如有卡壳,教师可以启一下:比较汉武帝前后的西汉国情,分析当时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情况。在探究汉武帝的历史影响及评价其历史地位之时,学生如不知如何言,不知如何下评语,教师可以发一下:影响可从国家统一和历史发展趋势两方面考虑;评语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下。

四、学思结合法

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学思结合教学法。该教学法要求把学与思统一起来,学思并举。在学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没有学做基础,思只是空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只能是虚无的唯心主义;没有思来深化,学就失去了意义,在评价时就会被有关评论性史料牵着鼻子走,就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功过给予准确定位。读史料,边学边思;评价历史人物,先学后思。

学就是阅读有关史料,学习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在学时,要带着怀疑发问精神去

思考。思一是要深人思考史料的蕴含,鉴别其真伪,深化理解、认识,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盲从;二是要思考评价原则的依据,有效评价方法的选用;三是要思考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

意义,以史为鉴,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何将纸上和口上得来的东西转化为实际做的能力。

五、阔疑法

学生利用闻疑法评价历史人物要有一个程序:阅读、学习、设疑、鉴真、提出初步评价意见、小心求证、同桌相互献疑、修改评价意见、合作求证、小组究疑、再次修改评价意见、小组论证、师生共同质疑、完善评价意见、接受新史料检验、,这个程序充分运用了先学后疑、先疑后教的有效教学法。

六、小老师引领讨论法

《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教育弟子的话,也有其大弟子教育小弟子的话。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也采取大弟子带小弟子的方法进行教学。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小老师引领讨论法,运用这种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既可以张扬个性,激活、扩散思维;也可以相互取经,凝聚共识。

七、因材施教法

孔子对问斯行诸(《论语卫灵公》)这同一问题,他警告子路要先问父兄,却鼓励冉由大胆去做。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因材施教法。该教学法旨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因材施教法还体现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历史人物评价重点、方法各异上。例如,评价岳飞和郑成功这两个英雄级的历史人物,就要因材施教。评价岳飞重在反抗民族压迫上,讲段《岳飞传》评书乐之牵引;评价郑成功重在反抗外来侵略上,温评戚继光之法来类比。

因材施教法也体现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评价意见上。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例如,评价诸葛亮,有学生就提出他非常可悲,明知六出祁山不可为而为之,明知马傻不可用而用之。对于学生的这种个性化意见教师就应该尊重。

因材施教法的前提是谈话和观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先听一听学生说了什么,看一看学生做了什么;然后,因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差异而施教,这样评得才有效果。

八、交谈答疑法

由《论语》和《孔子家语》可以看出,孔子主要采取问答交谈的方法教育弟子,他和弟子面对面交流,针对学生提出或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讲解。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交谈答疑教学法。该教学法的好处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捅破阻隔学生思考的窗户纸,打开学生思路,拓展学生质疑、发问的空间;对于学生读而不解,思而无果,质而无疑,问而无答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地答疑讲解。答疑讲解可以剖析、设喻、设问、举例、讲故事等,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人物之所为,指点学生思、疑、问之路。

九、情境设喻法

君子之教,喻也。(《礼记学记》)孔子在给学生讲授知识时,经常运用喻这种方法。如:子曰:譬如平地,虽覆一箫,进,吾往也;譬如为山,未成一箫,止,吾止也。(《论语子罕篇》)孔子这一教育思想提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情境设喻教学法。该教学法要求教师不是直接去讲去评,而是创设情境,打个比喻,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评价李清照,说她犹如一朵柔弱的梅花盛开在乱世之中;金兵南下的寒风吹零了所有花朵,唯有这棵梅花不屈而高洁的活着;用她的旷世之才和爱国之心呼唤南宋大地的春天。

孔子教育思想,为我们成功解决了有效进行评价历史人物教学的方法问题,提出了诸多有效教学法。当然,要想用好这些教学法,还需要灵活变通,见机行事;在适宜选用的框架下,或单独使用,或交叉使用,或多种并用。在有效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法的选用上,也要做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