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后全能主义与中国社会的自组织状况

后全能主义与中国社会的自组织状况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2 00:20:23
后全能主义与中国社会的自组织状况
时间:2022-11-02 00:20:23     小编:

"

一 “后全能主义”与“自组织”问题

此概念提出后不久,中国大陆学界就予以了积极回应。“全能主义”的概念和相关解释也在政治学者中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作为此响应的一部分,就是“后全能主义”概念的提出和相关论证。这其中又以萧功秦先生为著名。当然,“后全能主义”并非完全脱离了全能主义的政治遗产,相反,它更多的是体现“后期(latter)全能主义”而不是“全能主义之后(post)”[3]的特征。

萧功秦先生曾将这个社会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存在着有限的多元化;二,意识形态领域仍然保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符号体系,作为一党组织整合与党内凝聚的基础,但其意识形态的符号内涵已经不再具有原来平均共产主义的目标意识;三,继承了全能体制下执政党的国家动员力的传统资源,作为实现本国现代化的权威杠杆,从而在理论上仍然具有较强的进行体制变革的动员能力,以及抗非常事件与危机的动员能力,但与此同时,也承袭了全能体制下社会监督机制不足的问题。”

萧先生最后总结道:“要言之,当代中国非政治领域的有限多元化与私域自由空间的扩大,意识形态的世俗化,以及一党体制为基础的社会动员能力与命令机制的存在,这三个特点构成中国大陆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体制的最重要特征。”[4]这一特征实际上就是萧先生所论的中国“后全能主义”的政治特征。

笔者对这一状况的总结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领域的适当放松,以市场化为主导发挥私人交易领域的自主性,从而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分界开始出现[5]。二,非政治化或者对政治影响不大的社会领域,政府已作出了相当放权,一般是不闻不问的。三,党政系统依靠其严密的科层化而拥有着迅捷的贯彻效能,并在此基础上维持着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监控潜力。四,法治目标下的权力惯性。在以“建立法治国家”为诉求的现代国家建设的同时,权力因为监督不力而存在着干预社会领域的倾向和能力。

这一系列的特征,是讨论当前我国社会自组织状况的基本背景。

然后,需大致解释一下何为“自组织”[6]。“自组织”这一概念是近年中国学界反思传统的“自治”(autonomy)和“市民社会”(civilsociety)研究范式的结果。这一概念强调: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主动通过契约、协商和谈判等方式结成相应组织的过程。这有些类似于生物学上的自组织过程,反映人类社会内部网络生产的真实逻辑,从而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倾向予以适当的修正。显然,自组织主要是在社会领域生长并开展相关活动。

衡量“自组织”的尺度可以各有不同,但结成组织的自发动力,组织形成的妥协沟通机制,组织成员对组织活动的参与度、参与质量,组织活动开展的频度和效果,成员对组织的认可度和期望值,组织在适当处理共同利益与成员利益上的表现,政府对组织活动空间的保障和支持,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

二 当前中国社会领域的自组织状况

按照邹谠的分析[7],中国自近代以来即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之中,是全能主义政治产生并兴起的终极原因。面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危机”,只能寄希望于党政系统全方位渗透并控制社会各领域,从而实现有效的社会动员,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民族独立。应该说,这种政治-社会结构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埋下了一些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当时的部分主要领导人的危机感仍然没有消除,相反比革命战争年代还有加剧。这就使整个中国社会在全面“赶超战略”下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之后,又接着陷入“文革”这样愈演愈烈的全能主义政治泥淖之中,而常规的国家建设却因此被耽搁。

1978年之后,国家开始向社会放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自组织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产生的。当然,有的也是依托原有的组织基础或体制内背景的。但整个国家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而此时的政治-社会结构的全能主义特征尚未得到根本性调整。所以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未能建立起与社会自组织之间的常规关系,而是重新加强了对它们控制。从而使诸多社会自组织重新回到“地下”状态或“转型”为别的组织。

1992年,改革重新启动之后,虽然在国家体制方面依然是权威主义占主导,但因为新的经济因素的蓬勃成长和社会网络的日益发展,中国社会的自组织状况得到相当的改观。

需要说明的是,以政治目标为主要诉求的执政党,以及以追求地方自主性为诉求的地方自治,更多的是一个纯粹政治学(更准确的说是国家权力分配)的问题。这两方面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本文所论的“自组织”,主要着眼于社会的视角,也就是那些以一定社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或公共利益为目标的自组织。

按照笔者的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自组织状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基层社会,如城市的居委会和农村的村委会范围内的社区(community)。这方面,城市一般来说比农村做得好;但自组织的色彩都不强烈。相反,到目前为止还主要是国家的行政主导行为。

二,传统的工会、青年团和妇女联合会(即所谓的“工青妇”组织)。它们目前依然是党政体系的延伸,但部分领域已经逐渐出现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而结成集体行动的情况,如工会在为职工讨工资方面。这几个组织主要是利用体制内的资源开展一些组织化的活动。其官方色彩明显地高于社会“自组织”的色彩。

三,公共事业单位。众所周知,这一领域目前依然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虽然有一定的改革,但真正的自主性和自组织并没有出现。以高校为例,仍然是行政主导,所谓的“学生自治”和“教授治校”并未有实现。而学生和老师开展组织化的活动无时无处不受到非常严密的管理和控制——这方面仅以对一个讲座和讨论会的审批过程就足以说明,相信在高校的读者会对此深有体会。

四,志愿性公益组织。这方面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方面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下的希望工程,和一些环保志愿者组织,及其它的慈善组织如红十字会。这方面的自组织状况比以前有极大改善,因为国家也比较支持他们。况且它们也的确做了不少对社会相当有益的事情。

五,行业性团体和职业性组织。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行业内部的自律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因而这一领域的自组织水平比以前有较大提高。当然,政府对各行业组织的严密控制也是不容否认的。这里的关键在于,政府的职能尚未真正实现转化,诸多属于行业内部的事务,政府依然保持着干预的权力。实际上这仍是全能主义政治的遗产。

六,一些自发组织如兴趣群体和非常规利益群体。中国社会典型的网络化特征使得一些以兴趣和职志为纽带组成的团体非常多。经过一定的训练,它们也逐渐具备了社会“自组织”的特征。如,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一个事实上的民间知识分子组织已具备雏形。它们在以后的社会转型和思想活动中的作用也将是不容忽视的。而非常规利益群体的活动在近年来有上升的势头,如集体上访和静坐的群众,城市" 和乡村都有不少。一般来说,它们之所以能结成集体行动,内部也是有一定的组织规则的,虽然这些规则显得“粗放”了些。

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的自组织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总体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好说明了前述全能主义的政治-社会结构的强大惯性:

一,那些具有合法身份的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自组织”不足的情况。它们对体制内权力和其他资源的依赖是相当明显的。

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分化,在诸多社会领域产生了一大批的自组织,但它们又多处于“灰色状态”[8],也就是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的尴尬处境。因为按照现行的《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凡没有找到挂靠单位的则不予以登记。不少事实上受成员欢迎,但无法找到挂靠单位,或者不想找挂靠单位的组织,就处于这种“灰色状态”。它们的处境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虽然政府一般也不会像以往那样动辄取消、惩罚它们,但在出现相关问题的时候,政府也将采取严厉步骤,直到取消它们为止。

三,非常规、体制外的自组织活动呈现出上升的势头,如网络民主和上访活动。这些自组织活动对政府来说具有不可预期性和难控制的特点。但在中国目前的转型时代,其出现和发挥功能也是必然的。因为,中国体制化的渠道并不能有效地传达社会的利益变动和利益需求。因此,如何将这些自组织活动常规化将是今后中国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 当前中国社会领域自组织状况的成因分析

造成目前中国社会领域自组织的上述状况,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概括来讲,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全能主义政治传统。也就是超大型、群众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行为习惯在相应党政体制的支配下并未有真正的改变。由于执政党自身定位的“代表性”,导致党政体系在干预、控制社会时出现“理所当然”的心理优势。而前述“基层社会”、“工青妇”和公共事业单位,到目前为止,主要的还是中国政府体系的一部分。

二,中国政治领域存在的源远流长的利益纠纷和利益冲突的内部化机制。对此需要进一步解释。所谓“内部化机制”,不同于政治学意义上的将利益输入政治体系的过程,而是用来形容中国政治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也就是说,中国的政治从表面和总体上倾向于强调共识和一致,而不对分殊化利益及其互相竞争给予政治领域的正当化对待。[9]在此利益转化机制下,社会组织和部分社会范围内的独立利益往往得不到政治当局的合法性认可——当局最喜欢社会各方面和所有社会组织都“齐心协力”地致力于“共同发展”,而共同发展的目标又往往是政府一方面作出的,缺乏与社会利益组织之间的妥协和沟通。由此带来的对脱离体制控制的自组织倾向的警惕和抵制是自然而普遍的。

三,政府权力本位及其对庞大资源的垄断。政府垄断资源或对资源的调动权力,决定了社会组织在吸取资源时必然要通过政府这一中枢环节,否则就面临着一个“志愿不足”的困境——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我国诸多公益性团体的真实处境。同时,政府的权力本位也势必引发权力的滥用和为显示权力而扩张权力的局面。比如说,“必须要有挂靠单位方可登记”这一点,虽然有便于管理(控制)的考虑,但也不能不说其中透露着权力本位的气味。

四,社会利益分化的进程尚在大规模进行之中。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转型中。虽说社会结构已经出现了孙立平先生所言的“断裂”结构,但这个结构依然还没有完全定型,特别是对于某一范围的社会和人群来说,依然存在着改变和重塑的可能性。其中的利益分化和重组目标仍在继续,各方都在抓紧利用转型中的“混沌性”来实现自身处境的改善。值此非常时期,过早地定论中国社会自组织的未来未必是明智的——待社会结构进一步明晰,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将可能是另一面貌。而目前中国社会自组织的“灰色状态”也就可以理解了,但这种状态最终会有改变。随着国家常规制度建设的完善和社会自组织能力的提高,灰色状态向合法状态(制度化)的转变是必然的。只是时间要看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进程了。

四 对策分析与前景展望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领域自组织的现状,不同的学者和观察家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一定的透视,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类观点:

一,基本认可目前官方对社会领域自组织的谨慎心态和相应的控制作法。持此论者大多相信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权威主义政治延续的必要性。他们认为目前中国社会领域的自组织状况不佳,主要是由中国人无自治能力决定的:在社会领域,政府一放松控制就会陷入混乱,民众的生活就会失去依靠。官方政策的解释者或偏向官方政策的部分学者多持此观点。应该说,对给予中国社会“自组织”空间和自由度的担忧也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中国社会,特别是底层民众的文化水平有限,识别能力不强,他们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多显无力,在进入一定的组织网络中,我们也难保他们可以很好地保证自身的权益不受侵犯,更无法保证他们不受某些人的利用[14]。因此,就这一点而言,笔者赞成国家在社会领域法律保障方面的积极作为。但政府对某些社会自组织的过分防范也实无必要。[15]

二,认为国家应该进一步从社会领域撤离,也就是所谓的“去国家化”。部分作规范性研究的学者多持此论。这种观点的理论期待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界限的明晰化和相互关系的常规化,强调社会有自身独特的活动空间,这是保持社会活力和提升国家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他们认为,目前中国政府沿袭传统的对社会自组织的高度警惕,只会使社会成员失去自组织的训练,无限延期放权于社会自组织,因而无限期延续政府沉重的管理负担和低效的治理水平。此论的依据自然与第一种观点有别。他们强调,中国民众并非缺乏自组织的能力,只是没有自组织的空间和机会:只要条件允许,按照“理性人”的假定,他们依然会选择加入那种更为有效和有益的自组织生活。国家对自组织的严密" 防范,实际上是假定每一个公民都可能因为自组织而成为“乱民”;或者是因为他们结成了组织而增强了和政府讨价还价的组织能量,因而不好“管理”——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治民理念,并不符合当前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三,淡化权力边界的“治理”理论。此种理论借鉴近年来西方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治理革新运动的相关理论,强调打破传统的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之间的界限,为了共同的治理目标的实现,形成互助合作的多中心治理网络。持此论者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goodgovernance),尤以俞可平等人的译介和相关研究为著名。此派观点试图摒弃传统的非此即彼、非放(权)即(收)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同时尽量剔除统治、管理和治理之间的政治色彩区分和意识形态偏见,提出一个对当政者来说容易接受的“治理”理论。这种观点的理想色彩是明显的,但其诉求也是非常可贵的。问题在于,中国社会领域原本就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身的常规领域和相关组织,政府与社会之间一直以来就是强国家压制弱社会的模式,在此情况下谈论“打破界限”,“构建”平等、合作的“互动关系”,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容否认的是,近来中国政府的亲民倾向和相应的“仁政”与“民本主义”施政原则的一定落实,客观上使部分社会人群加入到组织网络中去。当然,主要的是体制内认可的组织体系。如允许民工加入工会,从而为他们权益的保障增加另一种可能性。而在中国政治话语中具有正当性的基层民主建设(包括农村的村民自治和城市的社区自治)也被部分人看好[16],尤其是城市的社区建设甚至被部分媒体评价为民主社会的起点。[17]应该说,中国社会领域的自组织状况存在着改善的乐观前景。在这样的转型时刻,更需要政府和学者作出崭新的思考。

详细注释:

[1]对“totalitarianism”这一概念,《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英文解释是:“of a system of government in which there is only one political party and no rival parties or loyalties are allowed, usu demanding that the inspanidual submit totall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翻成中文就是:极权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政府体制,其中,只允许一个政党存在而不允许对立的政党及其追随者存在,通常要求个体一切听从国家的需要。而CarlJ.Friedrich和ZbigniewK.Brzezinski将“极权主义的独裁制”(totalitariandictatorship)的特性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有全面的意识形态;

二、有一个独裁者领导的群众政党;

三、有一个以恐怖手段来控制社会的系统;

四、执政党对群众信息媒介有全面独占性的控制;

五、执政党对军队及其他所有的战斗组织有一个集中的控制;

六、国家控制和指挥整个经济。(参见:TotalitarianDictatorshipandAutocracy,1956年,第9-10页。)可以看出,这里的“极权主义”概念,是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甚至是“冷战”色彩——因为这一概念直接针对苏联的体制)的,但也不能否认这一概念所形容的政治体制与全能主义政治体制之间的极大相关性。因此,笔者认为邹谠先生对“全能主义”概念的提出,固然有学理上的考虑,但也是论述策略上的巧妙安排。从内涵上讲,“极权主义”和“全能主义”之间的紧密关系不能否认。

[2]参见《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邹谠著,第223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李慎之先生在为《哈维尔文集》所作的序言“无权者的权力和反政治的政治——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人生哲学”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洞见:“哈维尔所用的‘后’是西方文字中的POST,即后工业化社会与前工业社会之‘后’,相当于‘在……之后’的‘后’。但是,我认为这个‘后’在西方文字中应是与EARLY相对的LATTER(原文将此词写成LATER,应是笔误或印刷失误。——引者注),相当于前汉后汉之‘后’。因为哈维尔所说的极权主义社会与后极权主义社会,在道统与法统上并无改变,在性质上也没有本质区别……”参见:《哈维尔文集》,[捷]瓦茨拉夫哈维尔著,崔卫平译,内部交流版。同样,笔者也认为萧功秦先生的“后全能”之说中的“后”也并非“全能主义之后”的意思,而是指“后期的,末期的”意思,因为就目前中国政治运作的特征看,虽然在社会生活和实际的权力运作方面已有了相当的改变,但在基本的道统和法统上依然有相当的延续性。在此,固然有人会提出“三个代表”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高标可能已改变了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后初期的全能主义政治格局,但本文所论的是规范意义上的。也就是说,从原则上看,现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的全能主义作派,只是社会实际上的自由度和隐蔽性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4]参见萧功秦:“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鉴于此文在网上极易查询到,笔者在此就不注明其详细出处了。

[5]参见刘伟:“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的特征分析”,载于《新世纪的公共管理》,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另载于《世纪周刊》。

[6]详细解释参见刘伟:“农村自组织程度低的成因分析”一文中对“自组织”概念的分析,载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7]参见:《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邹谠著,第139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对“灰色状态”的详细解释,参见刘伟:“当前我国第三领域的发展难题”,载于《世纪周刊》。

[9]笔者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受了白鲁恂先生在《中国政治变与常》(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版)一书中对“共识”与“派系”的精辟分析的启发。我试图以此概念描述中国政治领域利益转化过程的基本特征。这一机制带来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强调用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中枢吸纳、转化所有领域的利益分歧,同时在意识形态和一般政治领域标示“共同利益”。此种机制试图减少公开竞争带来的“不必要”的“政治成本”。但实际上,这种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和共识的政治并不能真正减少派系和小集团的利益分歧和竞争,只不过因为不能在政治领域公开合法地表达而转移到幕后而已——而在幕后的政治成本如腐败的代价却是异常昂贵的;与此同时,社会自组织的合法地位就一直存在着问题,要么转变为黑社会与政府暗地里对抗,要么就成为政府权力保护下的组织。政府自然难以接受与其平起平坐、互相对话的社会自组织,因为政府认为民众对社会自组织的依赖将剥夺它(政府)所依赖的群众性支持,从而损害政府权威的正当性和垄断性。

[11]详见《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秦晖著,第4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参见刘伟:“当前我国第三领域的发展难题”,载于《世纪周刊》。

[13]费孝通先生所论的“差序格局”和梁漱溟先生所言的“伦理本位”即是此意。

[14]笔者近期观看一部反映中国民间基督教传播的录像资料时发现,中国的底层人群尤其是相当多的弱势群体在通过传教过集体生活时,显得异常的狂热和激情。对于那种场面,笔者很自然地想到了“文革”中大家一起对毛主席跳“忠字舞”的情形,虽说这时已经转化成对一个神的信仰,但这种集体性的狂热并不是个别知识精英的那种精神性信仰所能完全解释的。对生活处境差的人,宗教可以给予他们安慰和寄托,但组织化的力量在中国社会也很容易演变成为一个潜在的政治力量。就算他们一贯主张“政教分离”,官方的“警惕”和防范也是难以避免的。

[15]参见刘伟:“当前我国第三领域的发展难题”,载于《世纪周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会组织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国会是人民的最高代表机关,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会是唯一有立宪权和立法权的机关。 国会决定国家的对内对外基本政策;决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国防和安全计划;决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的主......
关于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15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发展问题 政策建议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迅速发展及其日益突出的作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很缓慢。造成其举步不前的原因同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不足有关。另......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发布时间:2023-02-05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本质区别,在民主观、国家观、对待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目标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发布时间:2023-05-08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文化观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在文化和政治领域也必然出现全球化。在全球化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全球化对文化领域的影响,即我们的文化建设所面临......
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8
" ——浅议未来中国宪政原理 不应轻易超越自由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在器物层面上比较容易达成全民族的共识,而对政治制度上的安排这个关键问题却歧见颇多。如果说,历经了长期的探索、争论和曲折,走宪政民主之路总算大体上成为主流意......
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
发布时间:2022-08-30
新自由制度主义价值论的不足导致多边贸易体制偏离了社会正义,使得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困境。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关系十分紧密,......
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要:基于社会组织和全球治理视角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是当前两种主要的研究路径。前者主要涉及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参与方式以及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地位等;后者主要集中于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不利于社会组织参与的理念与机制,社会组织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它社会组织等如何共建关系网络参与全球治理等问题。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未来可重点拓展以下三l研究线索:第一,更加注重从互动网络角度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全.........
新疆社会组织内部建设情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8
随着合作治理的理念渐入人心,社会组织与政府、市场已经成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三大支柱。然而,与发达省市、地区相比,新疆的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并不理想。本文从新疆社会组织内部建设现状着手,从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和组织文化三方面简......
社会公正、社会主义遗产与社会民主主义
发布时间:2022-07-24
" 提要:近年来国内知识界某些人提出的“公正至上”,是一种不切实际、且甚为有害的激进口号。本文认为,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何党、何派或何人能够为全社会确立起一种绝对的社会公正标准;而在于能否找到一种与当代政治新思维相一致的方式......
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
发布时间:2023-02-25
" 摘 要: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社会主义现象和社会主义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其本质,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又要大力营造、......
论社会主义是自觉发展的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13
" 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按照自觉的目的建立和 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注:《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第64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比较·借鉴·超越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同属于广义上的社会主义流派,二者既存在理论共识,也有着理论分歧。将二者进行比较既可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可以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可贵品质。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27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更多精品 资源 来自 教 育 网 我发现,在我还不知道“后现代”具体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自己和周围的很多人其实已经在用......
伯林与“后自由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9
伯林与“后自由主义” 伯林与“后自由主义” 伯林与“后自由主义” 本世纪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艾赛亚。柏林(IsaiahBerlin,一九○九——一九九七)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五日以八十八岁高龄告别人世。这位常被誉为英国最......
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
发布时间:2022-09-06
如果市场这么美好,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组织?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中进行所有的价值交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新技术、社会化媒体、大规模业余化,使得群体的连接成本大幅下降。交易成本巨幅下降,使得去组织化成为可能。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公司为什么必然会衰败?基业常青为什么将不复存在?因为《基业常青》这本书讲的是工业时代,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颠覆式生存的时代,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商业逻辑已然失效。我坚定地认为,如果你从产.........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8
【摘 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追求,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实现它是我们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生产力过度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匮乏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
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浅议未来中国宪政原理
发布时间:2023-03-26
" 不应轻易超越自由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在器物层面上比较容易达成全民族的共识,因此政治制度上的安排成了关键问题。如果说,走宪政民主之路是历经长期探索、争论、曲折而形成的主流意识,那么我们必须面对的困境是百年来中国有宪法......
中国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2023-02-19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为一种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性走近了中国,受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慢慢的中国化。这个过程是长期繁杂的,有着特有的含义和特点。那么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如何被中国所用,发挥其巨大作用的呢?在这......
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
发布时间:2023-02-15
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 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 寻求自由与公道的社会?——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一个考察 一个社会要得以维持,必须要有一套为社会所有......
个人主义与全球化时代的自由与社群
发布时间:2022-11-09
双重危险 象所有其他的生命一样,人类生活是共享的、接受与给予的生活,是在交流之中息息相通的 生活。今天,这一构成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社群正遭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现 代人不断升级的个人主义,另一方面是包括人际关系在......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制度环境逐渐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组织发展步伐也逐步加快,但还存在对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到位、法规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发展的结构不平衡......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2017-10-17
二战之后,世界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局部的战争及分裂很大的影响着你们的生活,人生观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范围内都处处洋溢着分裂的气息。而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本身之上增加了装饰和修饰性效果,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互相依存而又各成整体。(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时期,人类靠着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的扩展着自己的眼界.........
激发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活力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协助政府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4-27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建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阐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对于全面建设......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
中国社会贫富状况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论文摘要: 和谐社会的话题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国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尽管人们对贫富差距所引发的关于效率与公平、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乃至贫富分化的合理性等问题仍有异议,但在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
以组织发展理论看当下中国社会
发布时间:2022-07-26
现代契约论先驱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开篇,就宣布人类正褫夺大自然或上帝的造化之权,“制造出人造的动物”以至“人造的人”。现代组织便是一个“人造的人”,初级者是人类“加长的器官”,高级者则是人类自身也可能越来越难以驾驭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3-03-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理念,导源于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经验,它的丰富内容、内在活力和持久生命力,也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而得以展开、深化和升华。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固有根本,在......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改革开放,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伴也随着挑战。由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激荡,诸多非社会主义因素思想冲击着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判......
浅析高校办学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状况调查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7-05
" 论文摘要:高校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面对新时期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挑战,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实现过程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 要】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现阶段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个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两部门规范全国性社会组织年度财务审计
发布时间:2022-11-02
最近,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全国性社会组织年度财务审计工作的通知》(民发[2015]47号)。《通知》要求,社会组织在接受年度检查时,应当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的要求报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登记管理机关为履行......
试析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2-07-24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建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阐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创新,对于全面建设......
浅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1-16
" 论文关键词: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中国模式;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北京共识”的提出,表明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改革理念和发展道路的认可。“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否定和超越。作为处于构建过程中的......
社会主义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7
" 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有可能发挥的创新行为对于评价该体制的可行性是重要的。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有可能运用当前可供利用的资源和技术满足人类需要,从而实现其支持者的全部期望。但如果它在技术上停滞,那就未必能存在下......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简单比较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字:企业管理;自组织理论;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简单比较通过前面有关自组织理论的阐释,关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基本概念己经比较清楚。自组织作为一个过程演化的概念时,它包含了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从非组织到组织,即从混沌到有序......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治理中探究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要: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社会治理的发展,非政府组织是区别于政府(公共权力部门),企业(盈利部门)的组织和机构,也被称为第三部门,是公民社会的基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开始在全球兴起,在诸多领域都有其影响力,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 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出发,针对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不失时机的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与战略布局,是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基础上对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新总结。“四个全面”......
社会组织在经济法中的地位: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要〕产生于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现实困境的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担负着自律、公共服务、干预和治理的功能期待。我国经济法文本中有关社会组织的条文体现了“强政府―弱社会”治理模式下的立法路径依赖。应当积极扭转政府主导的思维惯性,以进一步市场化和政府简政放权为基本思路,通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培育、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拓宽其与政府之间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在市场.........
浅谈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发布时间:2023-04-10
" [论文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区别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近来在学术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重新泛起,宣称有q-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这些思想造成了一定影响。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
自由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7
——浅议未来中国宪政原理 不应轻易超越自由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在器物层面上比较容易达成全民族的共识,因此政治制度上的安排成了关键问题。如果说,走宪政民主之路是历经长期探索、争论、曲折而形成的主流意识,那么我们必须......
国民革命后苏维埃区域的农会组织
发布时间:2023-02-19
一、红色苏维埃区域的建立与发展 二、贫农团等农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各地党组织及时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致力于广泛深入地发动农民群众,恢复和发展农会组织。在其组建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新民主社会主义论[中]
发布时间:2022-08-07
" 3、民主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恰巧迎合了俄国、中国这些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大国迫切需要工业化的历史要求。在苏联、中国“实现”了。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在西方是注定要失败的,不仅在于他理......
关于现实社会主义与落后国家现代化模式刍议
发布时间:2022-07-23
" 论文关键词:现实社会主义;落后国家;现代化模式;选择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可以分为“理想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自从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以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其最大特点是......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发布时间:2022-11-10
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哲学的话语对象,但是它还未成为严肃的系统的分析对象,尤其是还未成为严肃的社会学分析对象。本文作者的目的,就是本着严肃的态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学描述。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社会......
论社会管理与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要】工会组织与社会管理部门是党与职工群众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它将依托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创新能力,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生产、不断创造,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如何加强将工会组织以及社会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增强......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探究研讨的作用和价值 1、有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社会法是由自身部门法精神与品格而定,其价值取向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力求社会实质公正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等。社会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担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 【关键词】社会法学;理论体......
在“90后”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15
“90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前途与方向。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接受、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指......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是在学习和推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而提出、深化,又以自己的特色验证、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有中国特色会计研究的过去和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和自由主义的自由的根本区别
发布时间:2023-06-21
引言 哈耶克在《自由宪章》第一章的开头,引用了黑人的解放者亚伯拉罕?林肯的一段话,正好可以看做对本文立意的最切表达:关于自由一词,始终没有一个好的定义,而美国人民现在恰好亟需一个定义。我们都宣称信奉自由,但用词虽同,所指迥异......
公共服务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
发布时间:2017-03-03
本文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进行研究探讨,从居委会的视角对我国目前社区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做了解析,最后从创新机制、培育引导、加强领导几个方面提......
我国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要:社会学是法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在当前法学一级学科就业率逐年走低的背景下,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就业率“虚高”,一方面是高校专业培养评估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社会学职业化与专业培养相脱节。不同层次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呈现“橄榄型”分布,影响就业稳定的因素不尽相同。提升社会学专业的社会认知度,有利于我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职业化之路,让更多的社会学毕业生“人尽其才”。.........
论中国共产党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24
" 论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跨越“卡夫丁峡谷”;破解历史难题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历程中,跨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卡夫丁峡谷”,破解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
“四个全面”: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3-07-1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的新成果。 “四个全面”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
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4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内涵 重大关系 [论文摘要]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处理好......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下) 
发布时间:2023-03-10
" 三、全球主义凸显的历史必然性 全球主义虽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学术传统,但真正的勃兴却始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其显著标志是,影响的广泛性与实践性。广泛性,表现为全球主义的观念与主张已从狭隘的学者圈扩展到普通民......
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上) 
发布时间:2023-01-19
" 在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中,伴随全球化、全球问题而日益尖锐的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关系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界定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全球主义、国家主义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谈落后的文化传统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2-07-24
" [论文关键词] 苏联 文化传统 社会主义 [论文提要]苏联的解体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而不可忽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其文化传统对其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在苏联社会发展过程中,弥赛亚意识、浪漫的理想主义思想、教条主义......
公有制与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基础上培育出一种特有的,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并且享有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公有制却无法与私有制相抗衡,其主体......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布时间:2023-07-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同步同向、向上向好,取得了全面深刻的巨大成就,发生了具有历史性的.........
制定社会组织基本法
发布时间:2016-04-08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制定社会组织基本法”,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没有调整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社会组织的活动长......
试析全球主义、国家主义与中国竞技体育
发布时间:2023-04-29
" 论文摘要:在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中,日益尖锐的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关系问题给我们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思考。通过梳理、辨析中国竞技体育国家主义的体现以及全球主义的历史趋势,提出了竞技体育全球主义呈现的历......
科层制与中国社会管理的组织模式-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内容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剖析马克斯·韦伯所设计的科层制组织的优缺点特征,着重探讨了我国 社会 转型中组织模式的二元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建构符合 中国 国情的 现代 管理组织模式 理论 作一探索,以期新的组织管理方式能充分发挥......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19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结合 发展规律 论文摘要:新民主主义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科学成果,从其形成和发展的看出这种“结合”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婚礼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着重要传扬和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婚礼的独特性也成为许多国家借鉴和比较的一项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比中西婚礼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来讲述我国特色的婚礼文化。 【关键词】婚礼;中国特色;文化......
自由主义如何关心社会公正
发布时间:2023-03-06
" 序 言 这一百年政治革命理想是“解放”,也就是“自由”。革命除了政治革命之外,还有一个是社会革命(或经济革命)。从孙中山开始,政治革命被迫和经济革命卷在一起,而且经济革命还依赖于政治革命,也就是通过暴力或民主手段重......
弹性生产、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7
" 我们已经习惯于用“全球化”这样的字眼来描述时代的变化,并且似乎假设了它是人 类的又一次福音,因此对它抱以异乎寻常的热情。事实上,这种态度并没有多少现实的 根据,因为,无论是在经验还是理论层次上,当前的“全球化”都和资本......
社会主义劳动论与我国的民法学
发布时间:2013-12-19
社会主义劳动论与我国的民法学 社会主义劳动论与我国的民法学 社会主义劳动论与我国的民法学 《法学评论》编者按(1991):本刊向以鼓励争鸣、繁荣法学为宗旨。该文所提的观点,仅为作者的一家之......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3
" 一.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解 要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弄清楚,社会主义社会,它产生与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即是首先要弄清楚有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如果在理论上它并不存在,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研究它“是什......
浅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1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邓小平理论—浅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06
" [关键词]建国6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进程 创新 [摘要]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从空想到科学等四个阶段,作为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20
" 论文关 键 词 中国 社会主义 历史逻辑 论文内容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于毛泽东,奠基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证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 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一环,是国家治理从“自治”、“互治”到最终实现“善治”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可以激发社会的活力提高应对危机的水平,将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途径合法化,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社会组织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发布时间:2022-11-26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文章来自 【内容提要】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的今天,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大环境都发生 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又一......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2-18
在一堂校级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正在用愤怒且带着悲伤的语调在讲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为了凸显当时日军的残暴,及其侵略行为给中华儿女带来的巨大伤害。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教室中突然发出了一声不......
浅谈《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11-17
"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性;生产力;人的自由发展 论文摘要:《共产党宣言》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作为一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科学巨著,它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重......
自然正当与社会正当:对维特自然浪漫主义的评注
发布时间:2022-12-16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歌德的爱情经历和一个朋友的自杀。该书出版于1774年,被称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从这部日记书信体小说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自然浪漫主义的倾向:歌颂“天才”,提倡“自由”,主张“个性解放”,号召“返回自然”。维特短暂的一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些精神气质,但他对自由与爱的追寻终究步入绝境,只好选择自杀。维特自杀也促使我们深入反思自然正义.........
浅谈推进社会组织立法
发布时间:2023-02-0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截至2013 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54.7 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8.9 万个,基金会3549 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5.5 万个,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发布时间:2015-08-11
摘要: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来促进居民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东西方社会中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强调了居民参与对社区治理的重要性;论述了社区社会组织是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主题
发布时间:2016-08-10
经济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眼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古典的经济学到现代的经济学,再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经济主义,都深切的反映了经济学的特征。中国经济体系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管理中发挥工会组织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如何发挥工会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共同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
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3-12-17
"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令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发人深思。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正确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深入探讨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是我们面临的一......
浅谈从传统社会主义到和谐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2-11-01
" [论文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主义 [论文提要]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三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主义向发展社会主义转变,再转向和谐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1
1 依法治国的提出 依法治国这一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江泽民同志曾说: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1996 年3 月召开的八......
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重要性、现实性、规律性的深......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能否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直接决定了能否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我国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过于教条式的理解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构建“三个组织”推进社区自治
发布时间:2023-06-02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纲领,紧扣“推进社区自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主题,着力构建以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事务管理小组、社区志愿者协会构成的“三个组织”社区民主自治管理机制,丰富社区自治形式,优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
社会组织中人事管理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30
随着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在给人们提供便利、服务大众的同时自身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问题。本文以沈阳市沈河区百强社区服务中心为例,对于社会组织的人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困难以及挑战。【关键词】社会组织;人事管理;社区服务中心一、引言沈阳市沈河区百强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为社区中居家老人提供便民服务、日间照料、家政、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服务项目。中心设施全部采用最优质的智慧养老模式,把社区.........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 要 社会组织党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在一党执政的国情下,党组织嵌入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本文试图分析已有的社会组织党建实践,来审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功能拓展。 关键词 组织嵌入 执政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