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60年以来,**县农机化事业在艰难曲折中走过了60年的历程。县农机局的农机人不断积极探索前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把握市场导向。在近几年国家出台了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使农机化事业沐浴春风雨露茁壯成长,一路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几千年的“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泥为伴”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勾画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景象。
一、农机发展的新篇章
二、农机发展新的动力 1994年,国家取消了农用计划平价柴油指标等各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农机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农业机械的发展开始步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县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服务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和帮助农民依靠农机致富上来。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农机部门就推广什么样的农业机械。由此,农机发展的主体渐渐从政府农机部门转变为农民,购买农机也成为农民的自由选择和自觉行为。到2003年,**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4万千瓦。其中99﹪为农民个人投资购买。县乡农机部门从此真正扮演起公益性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角色。 三、国家补贴,农机发展腾飞的翅膀
2005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在**县落户,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县贯彻实施,重点支持全县的水稻生产机械化。这些政策的落实,为**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县农机总动力以年均20﹪的速度高速增长。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变了农民几千年弯腰弓背的传统农业耕作历史;二是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并提高了水稻的质量,使全县水稻总产量达2.8亿公斤;三是减少了土地抛荒,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萎縮,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发展,连续3年获全国和全省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四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成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手段;五是增强了农机抗灾救灾能力,有力地保障了粮食稳产高产优质的发展。
农业机械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保障。一方面使**县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在外创业,减少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加春耕、双抢、秋收冬种等农活,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农机作业使农业生产成本明显减少,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查表明,实行机械化耕作、机插秧、机收、机械化种植油菜等,每年可使**县农民节省开支一千万元,增加收入4亿元。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现在**农民是种田不用愁,耕田用铁牛,插秧不低头,割禾不弯腰、开沟不用锹,抽水抗旱只用油和电。农机的普及运用后,如今农民是用一个月时间过年,用一个月时间种田,用10个月时间赚钱。农民生活水平象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均收入3600多元,是1978年的45倍。现在农村中一幢幢高楼拨地而起,农民上街当圩西装革领,还骑着崭新的摩托车,腰上还挂着手机。农民高兴的说,全靠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使我们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