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艰苦创业60周年征文:食之60年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国家经济在60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这6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就能让你品味出: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
“吃了吗?”——这似乎是过去国人十分流行的问候语。那时也不用动什么脑筋每天要吃什么,反正是能填饱肚子就行。“80后”、“90后”的这代人似乎从未被“吃饭”这点儿小事所困扰,孰不知在建国初期,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经常吃不饱,不像现在大米白面家家都很充足。一天吃二顿饭或一个星期只有两餐大米饭吃是很平常的事情,很多家庭只能用红薯、红薯渣、芋头或青菜和粥当主食。鸡鸭鱼肉等只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用来打打牙祭的奢侈品。那时的小孩特别喜欢、也特别盼望年节的到来。
改革开放前——定量供应,票证盛行。1955年9月,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印制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其间一直扮演着调节社会供需的杠杆角色,可充当流动货币,彼此交换。全国粮票最值钱。大约从1960年起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特别短缺的时期,中秋节一块月饼分四份给四个孩子吃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年过节家里购买的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分量极少,只用来招待客人。客人来了,摆出来,客人走后,马上收好,以招待下一批客人。
改革开放以来——票证退出,物资慢慢丰富。1993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积极稳步地放开价格和经营,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方向推进。此后,全国的粮食价格逐步全面放开,实行了近40年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制度被取消,粮票“光荣”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消亡意味着进步,这些时代象征也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吃什么,怎么吃?”——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口头禅也发生了变化。走在街上,总能听到人们互相之间在询问:“今天吃什么?”有人还是一脸的无奈。而这吃什么的背后,却是商场里四季丰盛的各类食品。无论冬夏,我们总能看到带着露水、惹人喜爱的鲜黄瓜、番茄、彩色甜椒等。市民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鸡鸭鱼肉要吃现杀现宰的……,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等,如今却转眼成为人们追宠的健康食品。去农村亲戚家做客,桌子上也不再摆着大鱼大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每次去超市,总在犯愁该买些什么。人们特别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已成为习惯。
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现在下馆子对于老百姓已不再是一种奢侈,也成了“家常便饭”。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相聚,不用像过去那样为了准备一顿饭而辛苦忙碌一天,可以潇洒的去酒店消费了。过“夜生活”也成为都市一簇的时尚。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歌舞厅,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人们在这里尽情倾洒情感,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大夜市、大排档通宵达旦皆有饮食供应,各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令客人啧啧咂嘴,百吃不厌。因为平日与节日吃的区别不大,因此有人戏称:“我们现在是天天过年”。
六十年艰苦创业,六十年沧桑巨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