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受众本位意识分析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受众本位意识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7 01:37:4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受众本位意识分析
时间:2023-03-27 01:37:42     小编: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改编自辛夷坞同名小说,是赵薇的首部导演作品,2013年4月26日公映,首日以4650万元打破《人再逋局泰濉返幕语片首日票房纪录后,上映三日又创下一个新纪录票房1.4亿元,赵薇因此成为国内首个凭借处女作票房过亿的女导演。在票房一路高歌的同时,还引发了网友怀念青春的热潮。虽然赵薇导演为自己转型后的第一部电影的成功只用了一个“酷”做评价,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国产商业电影成功的法宝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作为商业电影存在的基础――受众本位意识。

一、商业电影受众与《致青春》的受众定位

商业电影专指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类型。①商业电影自诞生之初就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奇的娱乐方式,因而只被电影商人当作牟利的工具。随着电影生产的企业化制度日趋成熟,有相当一部分制片人和投资者,以低成本、短周期的方式来摄制迎合大众口味的模式化的影片,从而获取“利市三倍”的商业经营效益。根据这样的分析,《致青春》确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

电影的受众, 是电影的消费人和电影的阅读鉴赏者。电影受众不同于其他媒介受众的特殊性在于观影是一种仪式化的社会行为,有特定的注意环境,注意环境的不同,也带了接受心态的差异,它给予受众心理上的满足正如弗洛伊德的观点:这种满足是童年游戏的一种成年替代形式,它的功能相当于成年人的“白日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性欲、被遗忘的童年经验的补偿机制。所以每一个受众个体对电影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很多电影制片方会抱怨众口难调,但对受众把握的方法也并非无迹可寻,笔者欲从《致青春》的受众定位,分析商业电影受众的差异化心理如何在一个关于青春故事的光影展示中得到统一。

在很多电影理论中曾经分析过电影受众的划分,特别是对我国电影受众有“青春对抗型”和“角色流动型”②的划分,甚至以他们的喜好来判别电影的类别,仅用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来划分国内纷繁复杂的电影作品,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这样粗略的受众定位当然不能把控竞争激烈的票房。中国电影受众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年龄层、知识层、收入层跨度越来越大,想面面俱到的受众定位显然不可能,但强调受众本位意识的定位模式却能辐射到更多的受众。

1. 以时代背景定位受众。《致青春》剧情背景是90年代的大学,人物是那时期的大学生,情节以90年代大学生的爱情与友情为主,表面上将受众年龄定位在70后和部分80后受众,知识定位在大学学历以上的人群,收入是社会的中产偏上的阶层。这个定位貌似很窄,但从商业电影角度去考虑这个层面的受众,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口碑影响力都异常的大。商业电影和商业广告一样从来都不能忽视受众的人际传播,电影的票房除了与发行方的各种发行手段及广告宣传有关,其实更多的还在于影片的在发行过程中的口碑效应。在新媒体时代口碑效应已经远远超过了大众传媒的宣传,借助微博、微信、QQ空间等通道的口碑是电影最好的宣传。《致青春》让很多人能从电影广告的受众转为电影作品的受众(电影消费者),很多是因为人际之间的传播而想了解电影内容的。影片上映后,在70后80后中甚至掀起了邀约同学一同观影的热潮,这种现象是电影的时代背景定位成功的原因。

2. 以人物性格定位受众。事实上《致青春》的受众年龄跨度异常的大,虽然是对70、80后的定位,但却辐射了目前正在高校的90后受众。在对一些90后大学生的采访中发现,虽然当今的大学面貌之于影片中再现的大学面貌已经有了千差万别的变化,虽然娱乐的内容、通讯的工具已经换了不知道几代,但大学中各种人物性格却依然能让他们产生共鸣。尤其是女主角郑微为爱不管不顾的性格也契合了90后大学生欣赏的女大学生形象,这一点反而是70后大学生不敢苟同的。但借助人物性格的定位模式让受众面扩大也是现在商业电影中的常见做法,所以电影中也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展现:为爱隐忍以悲剧告终的阮莞;出生贫寒追求现实的黎维娟;誓死捍卫尊严的朱小北;甘当配角暗恋到底的张开……各种人物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比对,很多受众就是在电影中寻找自己的影子,从而喜欢电影作品。

3. 以特定环境定位受众。商业电影定位常常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特地环境的定位,这在很多部电影中都得到印证,例如《非诚勿扰》中的三亚、《人再逋局泰濉分械奶┕,这种手法在好莱坞商业电影中是最常见的做法,一方面宣传了某个地域,另一方面吸引了某个地域的受众。就像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后,很多好莱坞大片选择在中国取景就是为了迎合大量的中国受众。《致青春》的另一个让受众产生的共鸣的地方就是特定的环境――大学校园。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人,大学校园都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地方,很多人毕业多年后还会回校疗伤,就可见大学校园是一个多么特殊的环境。赵薇导演利用人们对环境的接近心理,吸引了60、70、80、90后的大学生,甚至非大学生(他们对大学生活是一种向往的心态)。大学虽然各有不同,但相同的元素总能唤醒人们共同的记忆――高大的梧桐树、斑驳的礼堂、嘈杂的宿舍和碧蓝的天空,这一切都让电影带着受众们扎扎实实地做了一场白日梦,梦回大学校园。

4. 以电影情节定位受众。商业电影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总是需要揣摩受众心理的,《致青春》作为地道的内地青春电影,在故事情节上容纳了青春和爱情的全部定义,因此会在情节上让很多人共鸣,这就是在故事情节上定位成功的原因。近年来青春话题已经被很多电影消费,其中也不乏成功者如《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初恋这件小事》《恋上红豆冰》等,那么类似的故事情节怎样抓住受众呢?《致青春》还是对内地受众心理有了成功把握,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影片没有《恋上红豆冰》那么慵懒,没有《初恋这件小事》那么稚气,只是比《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接近内地真实生活。电影之所以打动人,有时候与电影中叙述的故事无关,而是受众的“回忆”“白日梦”起了作用,所以又是一些“青春+爱情”的故事情节却在不同的受众心中开出一朵不一样的花。 二、《致青春》的受众本位意识的思考

由以上《致青春》受众定位模式引发了笔者对商业电影由谁买单的思考,《致青春》的定位模式归根到底还是强调受众本位意识的结果,观众被尊重对于商业电影提高票房收入能起到多大作用,现在尚不好说,但是能被受众讨论,成为各大媒体电影议题的中心,就是一种成功。

受众本位是指以受众为中心来制定媒介定位及传播原则。电影走向市场化成为商品,必然拥有商品的自然属性,那么作为商品迎合消费者需要具有受众本位意识是天经地义的逻辑,因为正是消费者的肯定才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商业电影还是应该搞清楚买单的消费者想要看什么,需要消费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受众定位。这种方式有很多,只要导演、制片方愿意花心思,电影就会在受众中产生共鸣,票房飘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近年来国产电影让受众频频失望的片子堆积如山,一些片子连片名都无法让人记住,一些片子靠明星阵容勉强收回成本,一些片子宣传做得有声有色,观众看了骂声一片,问题在哪里?笔者认为没有把握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是关键,在电影制作中传者(电影导演或制片方)将主体意识强加给受众。

1. 个人审美体验代替观众审美体验。中国电影在进入市场化之前可以说一直是卖方市场,电影的内容完全反映导演、编剧的主体个人审美体验,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无可厚非,所以那时候的导演是“幸福的”,他们可以通过电影叙事将自己的个人审美体验表达出来,甚至代替观众的体验。以《红高粱》《黄土地》这样的经典片为例,都表现了导演的审美情趣和个人情感的宣泄,观众审美体验是不被重视的。但自《英雄》上映,作为中国电影向商业电影转型的标志开始,还是沿袭这样的主体意识显然已经不能让电影受众为电影买单了,张艺谋屡战屡败,并不是导演江郎才尽,而是因为商业片不能像当年的艺术片那样打造。

《致青春》就是一部考虑了观众审美体验的电影,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是赵薇导演为纪念自己的青春而创作的电影,但事实上电影无论是叙事还是场面画面都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审美体验,很好地利用了电影对时空关系的掌握,将一个青春故事从90年代讲到今天,从主人公进入大学到毕业工作,从青涩初恋到理性面对爱情。这似乎是每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道路,也是每个人的内心成长,所以130分钟的电影,并没有让观众看得疲惫不堪,这就是因为无论是电影镜头展现的故事情节还是剪辑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都在受众接受的范围内,既娓娓道道来又高潮迭起。电影场面画面中再现的校园的景色、人物造型都与当前流行的复古审美意识吻合。

2. 崇高、灾难、爱国等思想对观众的灌输。电影在中国一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媒介,70、80甚至90后都有学校组织观影、单位组织观影的经历,这样的背景让很多国产电影还是喜欢打崇高主义、爱国主义的牌,这其实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美国好莱坞的商业大片从来都有爱国主题的成功再现,例如《空军一号》等,既叫好又叫座,但在我国电影市场出现的某些过于强调崇高、爱国的影片却票房成绩不佳,究其原因还是将电影这种本应让人自然接受的故事叙事方式变为灌输式传播,反而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灾难片也是商业电影最常出现的主题,很多也创造了票房奇迹和口碑效应,如《2012》。但灾难片的叙事方式也要注意观众的心理承受,有时候人们为了避免休闲娱乐时还要有沉重的心理压力选择观影时避开灾难片而选择能让自己放松的其他影片,《1942》和《人再逋局泰濉返钠狈坎罹嗑褪堑湫偷睦子。

怀念青春的主题比较爱国、灾难等来说肯定是渺小的,《致青春》不是通过大场面和长镜头向受众展现的主题,网友评价是“道具取胜”,原来观众仅仅只凭看见那些年记忆中的电视机、自行车、BP机就开始怀念逝去的青春了,显然导演懂得从小处入手把握复古怀旧的主题。当然受众也不是肤浅到花钱只看道具,《致青春》隐含的人生哲理也受到大家关注并通过网络延伸传播,例如那句经典台词“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被年轻人们引用,在网上讨论,反映了现代社会年轻人的一种普遍的爱情观。

3. 情节与现实的差距太大。电影虽然被比喻为成人的童话,但也要注意虚幻过度只会带来人们的反感。电影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是其折射出的人性或社会的真实面,无论是反应过去的古装电影还是反应实现的时装电影,虽然情节是虚构的,也正是这种虚拟性才让电影有其魅力,但是虚构还是应在人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情节与现实的差距过大一定是适得其反。如在电影《夜宴》中影片选材是哈姆雷特“内省式”爱情观, 只要爱情各方稍微收敛自己“桀骜”的秉性, 那么爱情关系便可大为改观,所以观众看了只能大为唏嘘而不能共鸣。可见能让受众买单的应该是电影情节中让人真实可感的人性或者生活。

《致青春》中当然也有很多与现实存在差距的地方,电影就是在通过用镜头对时间进行压缩和延长以实现画面连贯性和节奏感。这是电影场面调度来叙述故事的方法,大学生活在一开始的梦境中闪回,职业生活在激动人心的毕业之夜闪回,这些都是电影叙事展现的特殊梦幻色彩,但这不是脱离现实反而在心理上接近了受众,每个年少的女孩都有公主梦,每个激烈的情感宣泄之后都会走入生活的正轨。青春的体验属于每个人,电影描述的青春也都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青春,没有脱离现实这一点正是让受众产生共鸣的根源。

此外还应该看到商业电影在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坚持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应满足受众“健康本位”的需求,摒弃媚俗。电影导演还必须具备文化观念和导向意识,也不能将“受众本位”绝对化,还是应该具备公共意识,努力引导公众的价值认同。

当然,票房不能证明一切,电影的成功总有偶然性,在电影的艺术手法上《致青春》还是有几分青涩的,但总结以上几点至少可以看出《致青春》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这种成功必然与受众定位中受众本位意识有关。能读懂,或者愿意读懂受众的导演才能成为商业电影的成功导演,赵薇在这件毕业作品上应该学到了最重要的一课。

注释: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7205.htm.

{2}赵勇:《国产电影体系受众定位策略分析》,《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第4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