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金秋的南京迎来第五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山东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相继承办四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之后,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和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了第五届会议。南京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教授在会上致开幕词,《美国文学》主编、杜克大学普瑞西拉・沃特(Priscilla Wald)教授,《外国文学》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台湾文学与环境学会名誉会长林耀福先生、会长蔡振兴教授,台湾《淡江评论》主编黄逸民博士等五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当代生态批评趋势研究”。参会学者探讨以“人类纪”(anthropocene)①与“物质生态批评”(material ecocriticism)②为代表的国际生态批评前沿理论,报告最新生态批评研究成果,畅议四次浪潮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本次研讨会的发言内容涉及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文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生态艺术、动物研究与生态女权主义等多方面,延续了生态批评的跨学科特点,充分展现了当代生态批评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一、人类纪与物质生态批评:国际生态批评前沿理论探讨
对人类纪与物质生态批评的探讨,使本次会议与国际生态批评研究的前沿接轨。大会特邀发言人沃特教授选取其正在撰写的生态理论专著中的一章“人类纪的植物暴力”,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主题发言。沃特在美国学界极具影响力,她担任《美国文学》主编20年,是文学、电影、女性研究、生态批评、医学文化、法学文化领域的资深学者,著述颇丰。沃特对生态批评的研究以跨学科见长,发表文章涉及基因与生态,科学叙事与文化价值,以及生物医学的文化性等方面。沃特生态批评研究的宽阔视野预示着物质生态批评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次会议特别邀请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的金莉教授主持沃特教授的发言。金莉教授不仅在女性研究、美国文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也是国内最先以西方文学理论词条形式介绍生态女权主义的学者。
沃特以印度裔历史学家迪佩什・查卡拉巴(Dipesh Chakrabarty)的人类纪概念与罗伯特・尼克森(Robert Nixon)的慢暴力思想③为基础,提出植物暴力(vegetal violence)的概念。她以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与法属殖民地马丁尼克诗人作家艾梅・塞泽尔(Aime Cesaire)的《还乡笔记》为主要研究文本,在回答这两部作品的主题――忽视进化论叙事何以导致种族歧视,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的共同影响致使环境恶化――被文学评论家忽略的过程中,阐述植物暴力的双重植物性――资本主义的慢暴力与胚芽般(vegetal)成长的反暴力革命意识。沃特认为,当今生态人文领域的核心词――人类纪,因查卡拉巴2009年发表的论文《历史的气候:四个议题》走入学界。然而,人的历史成为自然历史的人类纪思想,可以溯源到赫胥黎(Julian Huxley)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与赫胥黎同时代的斯坦贝克与塞泽尔的文学作品中这一思想也有独特的表达。
沃特以其植物暴力概念为框架,提出斯坦贝克、塞泽尔在进化论思想热议的时代,以故事和诗歌的形式表现演变历程是生物性与社会性,揭示以银行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剥夺人性,将人变成物产的奴隶;也以禁止欠债农户赎回抵押农庄,毁掉土地及土地上的农作物,成为资本主义植物暴力的代表。她引用《愤怒的葡萄》的开篇,表明植物暴力的怪兽使人失去家园、沦为无家可归的饥民,也使土地上的动植物失去其托管者。意识到植物暴力的饥民因恐慌汇聚成愤怒的人群,他们的人性被唤起,也萌发了反暴力的革命意识,成为“进化的人”(evolving people)。
沃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斯坦贝克、塞泽尔在作品中预见到赫胥黎1942年出版的《进化:现代的合成》中对进化论的发展,即所有生命体都是联系的,而人类是唯一自我意识到进化的过程,人类有担负起进化的托管者、监护人的责任,这种自我意识预示着进化叙事将人类历史变成自然历史、人的种群融合成为物种的新时期的到来。只不过,《愤怒的葡萄》与《还乡笔记》以自然历史的模态着力表现资本主义的植物暴力如何使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基本观点自然化,使其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相比赫胥黎以“宇宙中的自我意识”(cosmic self-awareness)或其创造的跨人类(transhumanism)新词替代人类种群(population)思维模式,斯坦贝克、塞泽尔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明进化论的文本是生物性的,也是社会性的,人性的唤起对生物世界的影响不亚于进化的力量。故事和诗歌不仅能唤起人性,还能唤起关心其他生命的意识,唤起承担保护其他生命的责任;艺术构建的神话般的历史揭示,真正的希望之地不是拥有面包、牛奶的福地,而是所有生命的不确定关系共同演变,协调变化的乐土。20年后塞泽尔的学生法侬(Frantz Fanon)将其导师与斯坦贝克的这一认识表达为:对历史的新叙述将构成新人类,而对新人类的构想将产生新兴类型的人类,用另一种物种的人替代某种物种的人;而成为这另一物种新人类的前提是摆脱殖民思维,意识到生物、自然曾是具有压迫性的工具性概念。新的历史包容不同文化,而非强加于其发展叙事。这会引发人类自身在生物、政治、文化上的蜕变(metamorphosis),所有的人群能在自尊、自我决定中展示自我。对进化的新认识将人的历史变成自然的历史,这一认识不仅令人类受到激励,也会使死气沉沉的土地重新焕发活力。
在沃特的发言中,进化叙事与社会变革叙事并重,反种族叙事与反殖民叙事并列,强调气候变化带来生存危机,促使人们将人类种群作为新地质历史阶段的整体“占位者”(placeholder),提出文学艺术因其唤起人性、唤起人类关爱其他生命的意识而有助于人改变现有的政治、文化模式,成为进化的新人类。沃特的植物暴力概念具有罗伯特・尼克森慢暴力的色彩,汲取后殖民理论、种族批评理论、环境正义理念的营养;沃特对《愤怒的葡萄》《还乡笔记》对比分析,不仅置于比较文化的框架之下,还具有关注环境体验的阶级差异、种族差异的特点。沃特以植物暴力概念向与会者展示了建构生态批评概念与理论的方法。 相比沃特教授以一己之力展示人类纪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在生态批评理论中的价值,林耀福、蔡振兴、梁一萍、方红则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探讨物质生态批评的核心概念及其作为批评工具的作用,体现对物质生态批评的不同立场。南京大学方红教授探讨科学哲学家凯伦・波瑞德(Karen Barad)的“自在现实主义”(agential realism)认识论①、尤其是物质自在性(material agency)②理念何以成为斯黛西・艾蕾默(Stacy Alaimo)建构“跨躯体性”(trans-corporeality)概念③,助其形成物质女权主义物质观、自然观、身体观,令物质女权主义成为自成体系的环境理论,完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使命。蔡振兴与梁一萍则分别从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分析入手,展示物质生态批评、尤其是艾蕾默的跨躯体理念可以成为有用的批评工具。蔡振兴以法国社会学家拉图的物质符号社会理论与艾蕾默跨躯体概念为根基,探讨理查德・鲍尔(Richard Power)的小说《获得》,提出发生在家中的污染、暴力迫使我们接受物质自在体与社会自在体的交互影响塑造了我们的身体,肯定伦理美学在物质论中的价值。梁一萍从艾蕾默的跨躯体视角入手,给予瑞典艺术家奥莱・佩尔森“丝兰投资植物”以物质生态批评的解读。
不同于蔡振兴、梁一萍、方红肯定物质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与其文学艺术批评工具的功效,林耀福对物质生态批评的核心概念――物质自在性的创新性提出质疑。他以爱米丽・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诗歌《小径上走来的一只鸟》为例,说明物质生态批评将自然与动植物拟人化的手法早见于狄金森、斯奈德的诗作与儿童文学中。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不借助神奇、物质生态批评视角的转化能力,物质的自在性可能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而不能作为扎实的知识进入现实应用层面。不知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林耀福没有谈及波瑞德论证物质自在性的自在现实主义与艾蕾默论证跨躯体性的中毒躯体。然而,林耀福与生态批评前沿理论保持批评距离的审慎态度值得学习。
二、两岸生态批评理论的创新
参加本次会议的两岸学者在生态批评理论研究上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开拓、创新意识,他们对哲学、文学、美学、文化各种理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取其精华用于建构其生态理论与概念。山东大学的程相占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陈红教授、南京大学的何成洲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周序桦分别展示其生态美学、动物研究、生态感伤主义与华裔生态文学批评的最新研究。程相占的大会发言重点探讨康德的本体概念对于构建生态美学的意义。他以康德本体与现象的区分为基础,引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观点,即事物自身可以通过人类这种特殊的存在显现出来,说明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完全有可能合二为一而成为显相。在此基础上,他对传统的自然审美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进行巧妙修改,使其成为生态审美的核心命题“美者自美,因人而显”,表明自然事物自身本来都具有肯定性审美价值,人应给予自然显现其本然之美的渠道。重视自然本体在自然审美中的作用与物质生态批评肯定自然的物质性不谋而合。陈红从动物权利论角度质疑与批判了沈石溪动物小说中的动物伦理。她认为,沈石溪刻意使其作品中的动物身处类似于人类社会里的伦理困境,对动物的自然习性及行为规范进行有选择性的保留、改造或扭曲,使动物作出人类所作的伦理选择,严重违背动物自身的道德规范。何成洲的发言以《狼图腾》为主要研究文本,提出两个研究问题,即文学研究中的感伤主义理论能否融入生态批评?感伤伦理能否与环境伦理形成互文性影响?在探讨这两个问题时,他提出,环境危机的忧虑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以狼文学为代表的环境文学具有以文学行事的操演性。周序桦综合运用在地研究、华裔文学研究、都市觅食叙事研究与后殖民理论,分析美国华裔作家陈阿瓦的《疯狂地吃》,提出女主人公在寻觅都市珍奇菜肴之旅中,发现中国城自然清新的蔬菜美味,展示中国城都市自然的生态潜力,重塑中国城形象;揭示美国的都市觅食实践蕴含种族歧视成见、具有东方主义的猎奇因素。
两岸学者在生态批评理论上的创新得力于理论碰撞、得益于跨学科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姜礼福副教授运用创伤理论深化动物研究,提出凯蒂・潘恩的《大地寂雷》、芭芭拉・高蒂的《白骨》反映了人给大象造成的创伤以及对大象种群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表现出维护动物利益的动物伦理思想。淡江大学文学博士林国浒则将动物研究与台湾原住民研究相结合,从捕猎传统、食物美学和民族科学的角度探讨台湾达悟族作家夏曼・蓝波安的《大海浮梦》,探讨达悟族人的动物观念何以推动启发动物性及人与动物区别两大动物研究议题。南京师范大学袁霞副教授将动物研究与素食生态女权主义相结合,提出素食生态女性主义还原动物主体性,提倡给予动物以生命主体的关爱和同情,体现出伦理上的包容性。
两岸学者在生态批评上的创新性也源于研究者的独立思考。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方成教授提出生态失衡之源在于文化病理学观点。他提出,作为主流文化的流通文化,因权力话语在宏观社会层面对主体进行引导、支配、控制、统治,在微观主体心理层面上对主体进行凝视、疏通、遏制,压制主体的自然属性、能动性、创造性、颠覆性,具有病态文化的本质,生态失衡的根源在于流通文化的病理结构与功能。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及主任医师江滨从中医的视角探讨环境与人体的关系,提出中医信奉人体运行的规律和自然运行的规律相一致,在医治疾病时不仅要讲究季节,还要注重巧妙利用人体闭合、开放的不同时辰对症下药,这表明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本身就有身体物质性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相通的生态理念。
三、两岸生态批评多样性:回应四次浪潮生态批评
本次会议成为生态批评创新性与多样性的展示平台。林耀福、蔡振兴率领的台湾文学与环境协会的研究团队,曾繁仁教授的山东大学研究团队,王诺教授发起的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鲁枢元教授的黄河科技学院研究团队,陈红教授的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在本次会议上的精彩发言反映了不同关注、不同立场、不同声音的生态批评,极好体现了生态批评的多样性。生态批评呈现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在于,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运用不同的学术理论框架,探讨自然与环境保护的模式与策略,建立不同的人与自然关系图谱,形成具有不同关爱、保护侧重点的伦理立场。以四次浪潮生态批评为对照,可以方便、有效地表现本次会议多数发言的独特性与创新性,也便于从总体上看出两岸学者参与四次浪潮生态批评的不同程度,看出中国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