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2 02:29:40
关于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3-02-12 02:29:40     小编:姜汉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等作为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宿州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宿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应用型理工科专业,其实践教学如何主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去反思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体系不完善、基地建设不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等。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改革应用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调研发现,多数毕业生缺乏职业技能及实践能力锻炼,导致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脱节。经过企业调研就业岗位分析能力分析表制定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设计培养方案初稿校企共同论证学校审批的流程,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构建了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1优化知识结构和实践教学体系

新的培养方案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做到专业课程体现应用性教育,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等方面的结合,采用3.25+0.75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三个课堂联动,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1.2强化实践训练

坚持能力培养不断线的原则,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课程开设比例。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43.48%,其中课程上机、教学实验、集中实训等占总学分的22.28%,集中实践部分占总学分的17.94%,科技创新占总学分的3.26%。

2加强实验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对所有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将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引入到课程内容中,使课程内容具有先进性和综合性。

2.1重构实验课程体系

将实验课程构建为:实验理论课、基础实验课、综合实验课三部分。第一、二部分在低年级开设,综合实验在三、四年级开设,通过选题、文献查阅、实验设计、仪器安装等方面的综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2.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理论课的内容包括实验的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原理;基础实验课的内容力求新颖,尽量用微机系统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增加仿真实验,教学内容能更好地适应科技的发展;综合实验课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力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实验锻炼。

2.3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仪器不足。在基础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全过程:药品的领取、溶液的配制、仪器的安装调试和实验室的整理,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在综合实验课阶段,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以重在过程,不惟结果为指导思想,实验成绩按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计算。平时成绩按每个实验累积计分,单个实验成绩的评定按实验预习、操作、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分析、报告撰写等逐项评分,加强实验过程管理。实验考核以实训内容、方法和操作为主,学生可以按要求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操作,也可以自选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操作。

3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3.1建设专业实验、实训室,加大开放力度

为实现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密切结合,实训室除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实验室所有仪器都对科研开放。实验室分为基础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课能保证单人单组,综合实验和专业实验实行少台套、大循环的模式。此外我校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仿真共享实验室、精细化学品合成等实训室也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逐步形成融教学、科研、生产、创业训练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宿州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与考核工作,毕业生95%以上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3.2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以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设为契机,与省内外20多个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基地扩大到产学研合作、教师企业锻炼、职工培训、毕业生预就业等,通过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优势互补、校企共赢。我校和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高校之间通过暑期小学期制的形式,开放、共享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选派学生到联盟高校开展相关实习实训等。

3.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实训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采用校内、校外、工学相结合、老师、师傅、学生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为系统的培养。基本技能实训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认知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毕业设计(论文)采取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结合的方式。实习实训过程中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对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设备、技术改造及产品分析进行全方位了解,使学生的课堂知识真正转化成实际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优化师资,打造高水平应用型教师队伍

4.1强化操作技能,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青年教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在校内建立老带新制度,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对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实施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工作的进修制度,通过挂职、合作研发、中短期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使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强化教师操作技能,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应用型教学能力。

4.2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近几年,从生产一线聘请多名专家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从其他高校、企业聘请18位兼职教授,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结合特色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等环节。

4.3加强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院所合作、产学研合作,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为学生扩大实习实训空间,全面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地方化工企业建设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承担多项安徽省产学研项目,实现科研成果转让4项,为地方科技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初步组建了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和校级双能型教学团队。近几年来,学院有10余名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设施或作为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内容。

5加强实践教材建设

本着先进、有用、有效的原则选取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在选用优质教材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专业特点,编写实践教材和讲义。主编出版了实验教材1部,与地方企业联合编写了10余部系列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

总之,根据我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改革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建立符合本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真正贯彻落实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