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在沸腾年代追随内心的价值感

在沸腾年代追随内心的价值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2 01:11:13
在沸腾年代追随内心的价值感
时间:2023-03-22 01:11:13     小编:

最近一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好几个朋友找我聊天,聊他们创业的想法。在我看来,只有一小部分人想明白了他们真的想要做什么,大部分人只是为创业而创业、为机会而创业,这样的创业多数难以成功。 兴奋点决定成败

我在五年的投资生涯里,在极早期见过好几个后来市值10亿美金级别的创业者,1亿美金以上的要更多一些。他们经历背景混杂、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对产品、用户、服务的关注度远胜于对资源和商业模式本身的关注。

他们最关注如何获取忠实用户、如何服务好他们、如何满足好用户需求促成交易。经常在产品做出来之前,他们就有一箩筐的实际经验、实地调查和系统的想法。

最关键的是,他们在讨论到这些具体事情的时候,会显露出莫大的兴奋感。他们会满眼放光、滔滔不绝、激情四射地分享自己的独门经验和新发现。他们有时候会对服务一个具体用户的过程、遇到的挫折、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津津乐道。

反过来再看大部分初创业者,特别是最近遇到的一波在大公司干了很多年,摩拳擦掌想“下海”的创业者,他们对“如何抓住一个机会和趋势”以及“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的兴趣,远大于产品和用户。跟他们聊的时候,如果问他们“你和几个用户深入聊过,聊了什么,有没有做初步的实验”的时候,他们甚至会突然卡住,怔在那里。 如何“接地气”

我早年在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学到的一种有用的方法叫“用户画像”和“产品快速原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书店里面找任何一本UED(用户体验设计)的书,里面都会有详细介绍。“用户画像”不是讲把用户分成一二三类三六九等,而是真实地把一个用户的个人面貌和生活方式描绘出来,有一种“活生生”的感觉。有了这个“原型”,在做产品功能设计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有感觉”。“产品快速原型”则是用最低的成本,把产品最基本的功能实现,然后放给测试用户试用,以此来验证最初的设计。

用一句常说的话,就是“接地气”。我自己在两次创业的过程中,最大的感悟就是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点,永远和你最开始想的不一样,甚至和他们说的也不一样。使用后和使用前,他们对产品的想法看法也会不一样。所以最关键的是,先用最粗糙的方式把模式跑起来,不断修正,我们管它叫“快速原型、小步快跑、快速修正、快速迭代”。

一年多以前,有个二次创业的好朋友找到我,给我讲他的产品设计,我当时的感觉是“抽疯”。虽然市场有需求,但是模式太轻飘飘,壁垒和门槛都不高,规模做起来又太重,属于创业里面比较忌讳的“学习容易发展难”的方向。一年多过去了,他做的产品已经“人是物非”,从一个很不靠谱的“微护照”做成了惊艳的“旺POS”,生生把灰姑娘变女皇,把老母鸡变凤凰。这让我越发相信,创业做什么不重要,谁做很重要。我亲眼看着他们一代一代的,本着满足需求不断改造产品。 追随内心最深处的愿望

创业最有意思的就是它的多样性,横着竖着都有人能成功。这两年市场热的时候,也不乏“三流创业者二流团队跟上一流的趋势”,变成那只风口上的猪。去年我和王煜全老师开玩笑说,现在是风还没来呢,小猪们已经扑闪着羽毛粘的翅膀把马路挤得水泄不通了。

其实这么多年看下来,在风口被吹起来的固然有,但这个和中五百万大奖差不多,所以会有很多人宣扬“运气论”。但我看到更多的是这些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本着满足需求,靠毅力、耐力坚持下来成功的创业者。

靠什么坚持?靠什么在变化中能够及时调整自己,让自己能够在试错以后,依旧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其实靠的既不是模式、团队,也不是聪明毅力,而是那份发自内心的,对挖掘和实现产品价值的兴奋和喜悦。

四年多以前,我碰到一个85后的小伙子,非常坚定地做潮人社区KiDulty。那时候他已经坚持了好几年,网站维持了几万核心用户,人不多不少,生意不亏不赚。后来我跟他聊了好多次,能感受到他对这种看起来很小众的潮流近乎执拗的热情。他的公司是徐小平老师投的,但徐老师也“搞不懂他在做什么”。一年前,这个叫“周首”的家伙,做了一个潮人客户端叫“Nice”,瞬间火了。总结他的经验,我觉得他做对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找到方法一直把公司养活下来;第二件事情,就是在自己钟爱的领域不断坚持。

与之相反,我还有一个好朋友,第一次创业就做得不错。他绝顶聪明,如果要学习商业模式,从最老到最新,从微观到宏观,和他聊就好了,每次都会脑洞大开。可是这哥们七八年以来,就再没把一个公司做到过B轮。他过去讲过的东西,很多拎出来现在都是上亿美金的生意。去年我见他的时候跟他开玩笑:“为什么每次我见你做的事情都不一样?” 坚持的动力来自于热爱

创业不见得一定非常苦逼,但一定是一个充满了挫败感的过程。很多时候打败创业者的,表面上可能是资金、团队出了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创业者不断面对挫败的时候气馁了,再加上来自于周围的质疑和否定,很容易让人中途放弃。

如何让自己能够在不断的挫败中继续保持向前冲的热情?唯有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是无比坚定的。这份坚定不可能凭空产生,一方面来自于对事情内在价值的狂热兴趣――就像“旺POS”的李岩对硬件产品研发的热情,我没想通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这份兴趣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但那热情实在是太感人了;另一方面来自于不断验证和推进的、来自于市场的正面反馈。我想那几万个死忠客户,意义不仅仅是养活了周首的公司,而且是支持周首把KiDulty做下去的重要信心来源。

坚持,更多不是来源于毅力,而是来源于对原始价值的热情和信心。很多创业者在商业模式上犹疑不定,根本原因来自于头脑里面想象“有前途”的事情,和自己内心真正能够有热情去做的事情是有冲突的。比方头脑里想做个“大事”,觉得自己应该追这个方向,而内心却对这个方向缺乏热情,人就会开始摇摇摆摆,这时候就会开始不停地找人聊,期望通过外人,来帮助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者提供给自己更加“正确的方向”。这个基本不靠谱,外界很多时候只是在你已经认定的方向上起到助理和推动,而很难成为你的指南针。路一开始就要靠自己走。

去年看过一个选择自己创业方向或者职业方向的好方法。找个安静的地方,拿出几张白纸,逐条写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这么一直写一直写,坚持写下去,什么时候写到你突然哭了,那么就去做这件事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