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了较大的变化。为此,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辅导员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模式,要紧抓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校院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
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深受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为最贴近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辅导员,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在新时代做好育人工作[1]。
1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1高校学生管理队伍需要进一步壮大和发展,工作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目前,部分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较小,师生比有甚者达到1:400,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管理很难做到全面系统有条不紊的进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方式呆板松懈,不能尽职尽责,本应自己亲自处理的事情交给了主要学生干部,致使在学生中没有威信,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学生的管理模式一成不变,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时期的学生思想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原有的管理思想已不能让学生信服,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1.2学生干部的引领带头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
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者,应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为广大的学生服务,做到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高度自治。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学生干部队伍缺乏集体观念,纪律涣散,认为当上学生干部只是起到传话筒的作用,起到服务老师的作用,这完全脱离了学生干部的初心,致使班集体没有凝聚力,学习氛围较差。因此,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管理迫在眉睫。
2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创新工作策略
2.1创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2]。因此,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必须首先完善提高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认真领会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具备完善的辅导员管理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因势利导,以理服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认真细致地分析形势,切实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不能简单粗暴一味的批评训斥。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打造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做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2.2努力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做到高度自治
学生干部队伍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机、学习状况,因此只有把学生干部的引领带头作用和服务功能充分的发挥,才能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一般的,每名学生干部各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如学习或者心理健康等,但部分学生干部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或者班主任老师进行指导与分工,做到权责明确,另外学生干部队伍之间要相互协调,共同管理好班集体。做好学生干部的引领带头作用,学生干部要以身垂范,言行一致,做好辅导员老师、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等与同学们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同学们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关心爱护班集体,服务好每一位同学。班委团委成员要相互团结,共同成长,做好班级的纪律工作及团学工作等,积极鼓励大家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能提高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将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2.3校院合力,创新学生管理的新机制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包括《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学校应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于本校发展的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工作等。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学校层面、学工团委系统应认真分析本校学生的整体思想心理状况,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指导在学习、生活、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从困惑中走出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优劣势,合理制定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立长志,持之以恒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高校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要紧抓学生干部的培养,真正让学生干部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另外学校层面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应对复杂变化的情况,校院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旭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有效工作方法探析[J].智库时代,2019
(3
3):117-118.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