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寿光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寿光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04 11:17:52
寿光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时间:2015-08-04 11:17:52     小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市以“蔬菜之乡”闻名全国。农业作为寿光的支柱产业,对农村金融的发展需求日趋迫切。寿光市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特点,相继出台政策文件,围绕“诚信寿光”建设,创新融资模式,解决资金供需难题,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政府指导和政策支持。本文通过对寿光市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寿光;农村金融;金融发展

一、寿光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市经济社会出现飞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1.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9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408元。为了健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金融功能,寿光市积极创新金融成长环境,全力建设政策、诚信、担保“三位一体”的金融成长环境,荣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称号。

(一)金融生态环境优良,解决金融功能弱化难题

寿光市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相应下发出台政策性文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撑。如在引进金融机构方面,给予新增或新进金融机构一次性奖励最高120万元的待遇,并在购房、租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二)创新融资模式,解决资金供给难题

为解决“三农”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从2008年开始,先后推出以蔬菜大棚产权、农村住房产权、土地使用收益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为抵押的“五权”抵押贷款担保模式,2012年又推出了农产品订单、知识产权、盐田、畜禽舍抵押贷款四类新模式。该市积极配套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使“死资产”变成“活资金”。

(三)出台农村金融改革措施,解决农民贷款程序难题

一是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办理蔬菜大棚、农村住房抵押借款的申请人,经管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和房产登记机关优先核发大棚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试点期内,所有行政性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部门所需经费由市财政统筹解决。二是转移手续免收过户费。债务履行期届满贷款人未受清偿的,抵押物经依法处置后,经管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和房产登记机关应优先办理权属转移手续,免收过户费用。

二、寿光市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限制

虽然《物权法》等法律扩大了抵押物的范围,明确规定荒地承包经营权、在建工程、农产品未来收益等可以作为融资抵押担保,但改革创新之初寿光市政府并没有明确的部门办理农村相关抵押登记。

(二)审批权限制约

县级国有商业银行的自主权太小,额度高低、权限审批等权力都在省市一级,县级银行很难施展手脚。

(三)金融环境发展滞后

一是农村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村支付以现金交易为主。二是农村金融网络不健全,硬件设施差异大。大多数乡镇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较大的行政村只有农村商业银行,有的村庄连一台ATM机、自助终端都没有,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四)信用环境发展滞后

改革之初,县域信用管理机构分散,主要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的企业和个人信贷信用信息,而企业和个人大量的社会信用记录分散于工商、税务、审计、法院等部门,缺乏政府统一管理机构,信用信息缺乏共享。

(五)风险防控能力差

农村金融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不够健全,金融机构方面承担的金融风险较高,在支农贷款方面难以施展。首先,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不够。其次,灾害风险准备制度不完善。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县域金融法律法规政策

建议适当放宽农村住房和宅基地不得转让与抵押的法律限制,允许其作为贷款融资抵押物,并允许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在周边村镇人口范围内适当流通转让。关于中小企业产权纠纷问题,建议政府部门本着尊重历史,促进发展的原则,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按照企业取得土地年限,在补缴建设用地土地出让金和滞纳金后,尽快为中小企业厂房办妥产权“两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创新中的作用

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必须由政府来引导,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有效的政策激发农村金融体系的活力。政府在进行农村金融创新的制度安排以及实施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

(三)地方政府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县域信用体系是一系列信用制度安排的综合体现。针对县、乡、村、组四层次的城乡之间、村镇之间的“差序格局”,提出县域信用体系的构建思路。

(四)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的措施

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二是开展民间金融宣传与风险教育活动。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通过政府讲解和媒体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民间借贷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