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构建城市软实力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必然需求。城市文化不仅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存在,而且还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存在方式,更有对外交往交流中运用公共外交政策所体现的影响力,在城市软实力构建中,政府是维护和发展的主体,发挥支持者、促进者、监督者和引领者等角色。本文以秦皇岛为例,对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软实力;政府角色;秦皇岛
本文是秦皇岛市社科联2013年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课题编号:201306230)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11月11日
软实力是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以强迫或收买为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能力。软实力理论在国家层面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关于城市软实力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强调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的重要性。如陈志和杨拉克在《城市软实力》一书中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的集合,所产生的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其载体主要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也有学者认为城市软实力是指城市的体制机制、文化水平、人文环境等,包括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文化传统、文化法规健全程度和城市居民的规则意识等。既有城市软实力研究中,对政府行为在城市软实力构建中的重要性和角色缺乏深入研究,而政府恰恰是城市软实力构建的最重要主体,不仅如此,政府管理本身也是城市软实力的组成部分。
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能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成为各地的重要工作和战略任务。构建城市软实力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必然需求,其中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突出和强烈。本文以旅游城市秦皇岛为案例,分析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对于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的特殊作用,而政府的政策引导行为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和政府角色
城市的文化是一种气氛、特征和灵魂,城市软实力就是城市与文化互动所产生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及由此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城市文化不仅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存在,而且还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存在方式,更有对外交往交流中运用公共外交政策所体现的影响力,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城市软实力的基本结构和整体,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路径依赖。(表1)
在城市软实力的构建中,政府是维护和发展的主体,发挥着支持者、促进者、监督者和引领者等角色。政府在城市功能拓展、发展导向、形象传播、道德提升和危机应对领域发挥的作用大小直接关系到城市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执政力的发挥。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内涵三大领域都存在着政府的主体角色,主要表现在观念形态文化的引领领域、文化事业的提供和保障和文化对外交流和公共外交的实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塑造方面,政府的角色体现在完善相关法规、公益宣传等方面的制度制度建设,以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在文化事业的发展领域,政府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者、公共服务和财政领域的提供者和支持者,以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公民的文化生活,进而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对外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领域,政府是积极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传播城市的文化影响力,通过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水平。
二、城市软实力的特征和政府构建路径
城市软实力构建是一个构成内容复杂而有规则的系统,文化软实力的评估指标主要体现于城市规划、公民素质、文化公共产品供给、文化经济发展、游客数量和对城市形象认同及友好城市的交流情况等。城市软实力的构建包括内外两个层面,在内外互动的进程中构建城市软实力。城市内部文化建设的开展、文化观念的塑造和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文化建设的内部成就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城市软实力的构建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发挥关键角色。
政府的观念需要更新,确立以人文本的城市文化建设的规划理念,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城市文化建设切忌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文化产业GDP,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表现,而人文关怀和公民文化素养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因此,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要把文化民生作为战略重点,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核心,以扩大市民享受文化艺术的机会为方向,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日常管理运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公益性和公平性。
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合作的角色,提升城市软实力需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其中包括政府宏观政策制定部门、具体操作和执行部门,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对外宣传办公室、教育局等,文化建设的外围机构和主体,如研究机构、高校、文化企业和相关产业协会等。建立上述部门的协调机制和途径,才能全方位、多领域的提升城市软实力。
政府构建城市软实力需要自身能力的提升。政府管理既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主体,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城市软实力构建的基础和保障。包括政府规划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执法能力等,具体指政府政策和规划的科学性、政府功能定位的准确性、政府执行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政府学习能力、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与态度、政府执法的公正性和严格性等。
政府应积极推动大型项目的开展。通过大型项目的实施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通过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旅游,扩大旅游市场。国外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新加坡的“文艺复兴城市”和“重建优雅社会”计划,如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自1999年推出“社区文化大使计划”,组织免费艺术演出(含舞蹈、音乐、戏剧、曲艺等)。这些大型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影响力。文化资源、传播力度和社会和谐直接影响城市软实力的构建效果。政府通过大型项目带动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加大传播力度是城市软实力提升和展示的关键。 三、文化软实力构建现状和政府行为――以秦皇岛为例
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秦皇岛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如何挖掘这些资源,整合这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推进秦皇岛城市软实力建设,对此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的回答是:把握“一条主线”,推进“三方面融合”,构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滨海名城建设。为此,从政府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推动文化改革发展。
秦皇岛市软实力建设是城市化、信息化过程中与“旅游立市”密不可分的战略议题,随着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加速发展而得以突显。秦皇岛“旅游强市”的实现必须调动与合理运用城市的全部战略资源、力量和手段,包括政策、资源和文化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说,秦皇岛市有着独特的城市优势,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方,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被誉为“京津后花园”,交通便利,公路铁路网线发达,拥有北方最大的天然不冻港和世界第一的煤炭输出港,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曾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城市休闲国家标准试点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来,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仅北戴河区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经占到GDP的25%。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至2013年3年增长3倍,文化事业发展成果已惠及全市。时晓峰说:“我们正按照规划,着力建设‘文化名城’和‘滨海文化产业强市’。”广电中心大楼、文化广场大楼、报业大厦、图书大厦等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如今,在秦皇岛市区,一座座地标式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农村书屋、村民活动中心等各级各类文化活动阵地遍布全市;在暑期,一幕幕大型露天情景剧、音乐剧、俄罗斯舞蹈表演及接连不断的摄影展、书画展紧紧吸引着中外游客。总的来说,2009~2013年,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综合得分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即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同时,秦皇岛作为旅游城市,文化产业受季节影响严重,旅游企业在淡季经营效益低下,旺季时又人满为患;秦皇岛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许多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凝炼和广泛弘扬,游客对某些参观性的旅游景点并不是很感兴趣,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秦皇岛市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不够高,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大,与国家提出的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相差较远。文化软实力缺少强大的产业经济载体,科技创新水平较低。虽然秦皇岛市近年来一直提倡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工业技术水平,但实际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提高和发展,这是由于企业起点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创新投入较少,从而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导致企业缺乏成长潜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秦皇岛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仍需要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等为载体支撑和提升城市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行为起到关键性的引导和决策作用。
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将是当前政府行为中的主要侧重点。目前,全市正在加快构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大格局,推动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由建设文化强市向靠文化实现强市转变,由旅游产业向全产业融合旅游转变,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推动秦皇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秦皇市文化软实力,让文化更多惠及民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志,杨拉克.城市软实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2]王福兴,王贺锦.城市软实力视阈下的政府执政力探析[J].学术交流,2011.9.
[3]陶建杰.中国城市软实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