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探究

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4 00:21:42
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探究
时间:2023-05-24 00:21:42     小编:马俊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把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把它融入教材中,引入课堂里,导入学生头脑里,使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精神的升华,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心得体会,本人认为,可从以下途径和方式入手:

一、巧用古诗词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利用古诗词导入新课,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净化心灵,激发求知的愿望。如在讲解宋玉的《秋色赋》时,我先导入了一些与秋天相关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如教授《出师表》时,我先引用了杜甫的《蜀相》来导入新课: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见,教师如能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导入新课,能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一新,瞬间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金钥匙,吸引着学生在兴趣中去求知,在好奇中去深思,在快乐中去探疑,在探疑中获得成长。

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比较中学会甄别,获得感悟,升华认识

教师可利用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引入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感受不同大家的作品中感受不一样的文学风格,在不一样的文学风格中学会甄别,获得感悟,升华认识,这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而且能促使学生更加自觉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知,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我在讲授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我把之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这两首词,都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不拔、不畏严寒、淡泊名利的可贵精神,但陆游是借花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毛泽东认为,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能激起人的豪情,激发人的斗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可见,封建文人和革命领袖的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把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语文教学无论是知识或能力的教学,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课堂,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如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入世的态度;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的爱国主义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这些仁人志士身上所蕴含的积极入世的态度,爱国主义情愫,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慢慢就会转化为学生进步的精神动力。

四、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及真、善、美的熏陶

教材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不仅精选了鲁迅、冰心等现当代名家的美文,还包含一些传统文学名著的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本身就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愫。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传统文化精髓,引导学生去探究、精读、质疑、深思,用心把教材读薄、读活、读灵,让学生沐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真、善、美的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讲授《出师表》时,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树立爱国爱民的思想;而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要让学生体悟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领会、感悟, 学生就会受到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升华,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真、善、美的熏陶。

五、加强经典名篇的诵读,用诵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诵读,才能自悟其义;通过诵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根据所诵读文章的意思,要善于培养学生用不同语气和语调诵读。如指导学生诵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应用刚劲、激扬的语调,要读出诗人踌躇满志的激情和豪情万丈的气魄;而在诵读杜甫的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时,则用抽噎的语调,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不愿离开但又不得不离别的悲伤之感。可见,诵读是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诵读加以引导,要让学生在经典名篇中学会用心去体会,用心来感悟;要与古人相逢于案前灯下,花前月下;或促膝相谈,或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或激动,或感伤;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或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任重而道远,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群策群力,勇于创新传承途径和方式,那么一定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风尚溢满校园,让爱国主义情愫,积极进取的态度,诚实守信的美德融入我们的生命中,融进我们的血液里,融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